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配逆袭记[快穿] 完结+番外 (传山)


  “去我婆婆家,几位怎么又来了。我家又不是集市,你们也来的忒勤了些。”
  对于这四人,周玉兰没有什么好脸色,都是一些贪财没有立场的小人。
  “五妹,我们来看看你,走了老远的路,该给我们喝杯水吧。”
  “没有烧开水,有什么话就在这儿说吧。”周玉兰退到院子门口,才不会让他们四人进去。
  大哥周元杰向前走了两步,“五妹,最近外面乱的很,你也是知道的,官府的苛捐杂税还有徭役又多,天气又不好。地里歉收,收上来的粮食不说一家人吃,就是吃饱一个人都难。现在家里是没有一粒粮食,咱家成家的兄弟姐妹里面就你过得最好,能不能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借我们一些粮食,日后有了多余粮食再还你。”
  “呵呵,大哥你这话说的真是好,多余的粮食,我家几亩地,相信你们都打听的一清二楚,我家有没有多余的粮食,你们猜不到啊。还来找我借,大哥真是有张天生的厉口,有多余的粮食再还我。
  借给你们以后,我家一家几口人,准备饿死是吧。”
  “五妹,你家不可能没有粮食,怎得如此没有兄妹之情,一点良心都没有。”
  “良心,你们有吗?小弟是怎么给你们赶出门的,还有属于小弟的几亩地你们是怎么平分的。还和我说良心,你们不配。”
  “五妹,我是出嫁女,可没有赶走小弟,别牵连我。”周玉英为了借粮食,可不昔卖掉哥哥弟弟,自己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还不是因为可以让婆家不敢轻易惹自己,背后站在娘家兄弟们,在婆家就是底气。
  “三妹(三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三兄弟都质问周玉英,很是愤怒。
  “大哥二哥四弟,我说错了吗?赶走小弟我不知道也没有一起这么做吧?”
  “你……你也不是啥好东西,自己做了什么自己不清楚呀。”周老四气的出卖三姐,你不仁我不义。
  看着他们狗咬狗,真是替他们悲哀,替在天之灵的周家二老感到悲哀。不管是记忆中还是他人说起过的周家二老都是极好的人,宽厚慈和。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群里有小天使要我写一个女主买买买,全是买奢侈品的文,还是超级奢侈品,可是山没有这方面的资料,那位小天使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以文章底下留言,给山提供提供资料。也许写,也许不写,先收集资料。


第130章 弟弟是开国皇帝7
  “好了, 你们不要在我家丢人现眼,要狗咬狗,回去咬, 我不能奉陪。”
  不想再搭理他们, 周玉兰朝婆婆家走去,有公公婆婆两个长辈在,谅他们也不敢追赶过去丢人现眼。
  周家四人恨透了不讲兄妹情面得老五,就是个滚刀肉, 几人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还不顾及名声,自己几人在外面说她, 她就大肆反击。在外面说自己几人怎么怎么不仁义赶走小弟的。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她就是刺头, 一点也不怕。还大肆宣传,搞得周围村落镇上的人都知道了, 有一段时间到处还议论纷纷。
  你说遇到这样的混不吝, 能拿她怎么办?杀了她, 自己几人可不敢。杀人是要偿命的,没有办法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陈州已经攻下,周元义是新伤加旧伤,又躺在床上, 由人照顾。也不参加庆功宴,躺在州府衙门的大宅子里面养伤,现在还不能挪动。他不愿意现在太出风头,躺在床上养伤也是一个避开庆功宴的最好办法。
  躺在床上, 却思念家乡的姐姐,想着家里四人在干什么,这些年姐姐对自己比她自己的孩子都要上心。从没有因为她自己有了孩子而疏于照顾自己。
  只有窗外的明月,陪伴自己一起思念家乡的亲人。希望这轮明月能把自己的思念送到。再过不久义军继续南下。自己离姐姐姐夫会越来越远,现在的义军还不够强大,不敢和朝廷众多的军士抗衡,哪怕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军士,也不强抗。
  只能先行南下,为以后的回归做准备。心中有无限的惆帐,为远离亲人而感到不舍。
  刘三行色匆匆的从春风镇赶回家里,进门有点心慌,“辉哥,你怎么了?”
  “玉兰,春风镇好像有军队驻扎。”
  “这么快就到了我们这儿?”
  “嗯,我看挺多人的,还有外面现在行人很少,有也是一些生面孔。”
  “别怕,只要不惹到我们这里来,还是暂且不要担忧。”
  说了不担忧,但是还是会担忧的,周玉兰家里可是挖了隐秘地窖的,这几年一直有储存粮食的习惯,每次都会在进镇的时候买上一些粮食回来。
  每次都不多,刘家庄的人都是这样,一次次的带些粮食回来,家里都储存了不少粮食,除了那些手里一点积蓄也没有的人家,即使想带也带不了什么。
  从刘三带回来镇上的消息开始,周玉兰就让刘三去老宅和公公说了这事,之后刘家庄的人都拢住家里的孩子,不再让他们到处乱跑。村里的老人还动员族人们打扫祠堂,刘氏宗祠下面有一个暗道,与祠堂后面的后山相连,地下有巨大的山洞。可以容纳族人们躲避战乱。
  刘三也参与了打扫,他回家告诉周玉兰,很奇怪的是山洞里面除了脏,一点也不潮湿,四处还有地方通风,在山里找不到进入地下山洞的进出口。
  周玉兰没有想到刘氏一族的祖先中有这样的能人,看来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现在每天祠堂和底下都要打扫,每次打扫的时候都要派人守在祠堂外面,不能让人看见。
  中午,打扫完,大家都三三两两的回家,还没有走出去多远,就看到村口方向好似来了不少服装统一的人。刘三有个不好的预感,“大哥,二哥,回去一个告诉家里的人,不要外出家里的该遮掩的东西都遮掩起来。”
  “我回去。”刘二慌忙绕路跑了回去,都住在老宅不远处,也能都通知到。
  刘三和刘大躲在一边,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不像是一些起义的义军,应该是官府的人或者军士。
  一位军士看见一村民,拦住喝问:“你可是刘家庄的村民。”
  “军爷,小的是刘家庄人。”
  “带我去找你们村的里正。”
  “是。”
  刘二回家推门就和胡氏说:“家里的粮食全部藏在地窖,明面上只放一点点,够吃三五天的,还有菜也是。”
  村里的女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么交待,不用多问,放下手里的事情,赶紧装袋藏东西。
  刘二也跟着到大哥家里和老三家里去通知一声。周玉兰得到通知,家里的明面上只留了二十来天的口粮,家里看着还不错,留的太少反而惹人怀疑。
  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地里就可以收庄稼,二十来天的粮食,每天节约些,吃一个多月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一行的军士有十来人,腰间还挎着刀,威风凛凛的跟在村民的后面去到里正家里。
  “里正,有军爷找你。”
  “快请进。”里正听到军爷,心中一惊,赶紧使眼色,让家里的孩子们都进屋,外面留他和老婆子在家里招待客人就行。
  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无故来下面村落,不是有事觉得不会来。
  请进来以后,只有一位坐下,其余的在院子里面站着,或者站在院门外面,搞的很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里正家里出了什么事。
  “刘里正,如今外面到处都是流匪,到处闹事。朝廷也派了不少军士出来镇压。我们这些当兵的到各地,现在军粮也吃的差不多了,几乎没得剩下。皇帝有旨意,这段时间军需靠地方供给,今天我们是来征军粮的,每家每户一担。今日交齐,你是一村的里正,手里应该有一村的名册。拿来吧。”
  没有多少啰嗦多余的话,人家直接要粮食,不管前面说的多冠冕堂皇,后面也改不了他们想抢粮食的贼心。
  “军爷,小老儿给您提个醒,村民们家里都在闹饥荒,现在一家一户一担的粮食绝对拿不出来,地里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收割,要不等收割了以后再交怎么样?”
  “啪”坐在椅子上的军士,大力拍打椅子,并大声斥喝里正:“一个多月,我们这些早就饿死了,不行,今天你们庄子上每户都要交上一担粮食。拒不交者,斩。”
  “可是家中没有,拿什么交。”
  里正就知道这些混账一来就没啥好事,交一担,亏他们想的出来。这时候就是年景好的时候,村民们也不一定还有一担粮食,还别说现在。
  “没有,逼逼就有了。”
  周玉兰把家里都收拾好以后,在四周布置下符箓,特别是大门上。
  刘三回到家里,让孩子们和郑夫子都躲在家里最隐秘的地窖里面去,还让周玉兰也下去地窖,“辉哥,我不下去。我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留你一人在上面,我也不放心。”
  “玉兰,听话先下去,来的军士都有刀,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那我也不下去,我去给脸上抹把灰。”不知道在哪儿抹了一手灰,抹在脸上。
  之后就是两位军士陪着里正挨家挨户敲锣的通知,一担粮食,全村哗然。怎么可能,谁家愿意。就是有也不可能给这些人,这是保命的粮食,给了他们自家吃什么,外面的物价高的离谱,他们怎么不去商人家里抢,现在来抢自己这些穷苦百姓。真是岂有此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