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配逆袭记[快穿] 完结+番外 (传山)


  兄弟俩接着给刘父刘母磕了几个头,言辞恳切。
  刘父没有想到老大老二居然这时候提分家,真是白养了一场,看来他们早就存了这个心思,要不怎么老三夫妻一出这事,他们就要分家,绝对是早就想好的。
  “老大,老二,你们可是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我们分家了还是和过去一样,兄弟情还是和往常一样的。”
  “算了,分家就分家,老大你去请族长和里正还有几位族老们来。”
  “是。”
  刘父也知道树大分枝,想着等两年再分家的,既然老大老二他们这么迫不及待想分家,自己成全他们好了,免得到时以为自己偏心老三,还落他们的埋怨。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设置发文的时候,发现这个小故事是晋朝,后面写的也是晋朝,脑子不好使,取名废,记性也不好。自己都想吐槽自己,蠢山。


第125章 弟弟是开国皇帝2
  刘家分家分的那个清白, 刘氏族长和刘父是堂兄弟, 关系也算亲近, 分完家之后他问刘父:“老九,你可是想清楚了。”
  “六哥, 想的很清楚,树大分枝。老三家的要养弟弟,我拦着不让也不近人情,不拦着家里其余的人又有意见。现在年景不好, 家里的收成也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家。这样对大家都好。”
  “唉, 周老八的几个儿子都是孬种, 一个小孩子都容不下。罢了, 就这样吧。我看你家老三的媳妇儿是个不错的,以后不要怪她,那也是她的亲兄弟,不管那就是没有良心,都不容易。”
  离的都不远,大家都认识,都是土生土长的, 谁能不认识谁。周父是什么人, 多老实一个人, 怎么生出来这么三个不孝子。还好还有一个好的,不知道这个小的长大以后是不是和他几个哥哥一样没良心。
  周玉兰早就算到了,只要自己坚持养小弟, 大嫂二嫂她们就坐不住,分家是迟早的事情。只是她没有想到能这么快。
  周元义很不好意思,低着头,走到刘父面前:“刘伯父,对不住,都是小侄的错,别怪我姐。”
  刘父怎么好意思和一个七岁的孩子计较,摸摸他的脑袋,“元义,不怪你,你姐姐没有做错。你别觉得不好意思,只是也怪我,家里也难。”
  “小侄知道,都吃不饱,收成不好。”
  刘家三个儿子,老人跟老大家,老二老三暂且都住在原来的屋子里面,三年之内再建房搬走。田地和家伙什儿分成四份,刘三分到了三亩田地,还有一块菜园子。别的东西也分到一份,银钱也分到两贯。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周玉兰就带着两贯钱去镇上买锅买些家里急用的东西。刘三在家里用土砖砌灶,周元义跟着帮忙,给姐夫打打下手。
  回来的时候,周玉兰的箩筐里面挑着一口大锅一口小锅,还有油盐酱醋,以及筷碗,还有两根大骨头。
  周元义站在院子门口,远远的望着外面,家里已经打扫干净,灶也砌好了,他没事干,就在这里等着姐姐。
  “姐……”看到远处走来的姐姐,周元义急急迎上去。
  “小弟,你姐夫在家吗?”
  “在的,不过去挑水去啦。”
  “水缸洗干净了吗?”
  “洗得很干净,你放心吧,我和姐夫都洗了五六遍,干干净净的。”
  “那就好。”
  在屋檐下的把两口锅安上去,然后把筷碗放进木水盆中清洗,对面的二嫂胡氏看到周玉兰买回来的大锅和小锅,以及一些东西,有些眼红,她就舍不得那两贯钱,一个大子都不舍得。
  “弟妹呀,好阔气居然一次买两口锅。花了不少钱吧。”
  “嗯,是花了不少,但是都是家里急用,也是住家必备的。就是花光了都要买,总不能家里做饭做菜都没办法做。”
  “啧啧啧,真是舍得。”
  胡氏借助周玉兰养小弟的事成功分了家,说起来三兄弟最困难的就是周玉兰夫妻俩,刚刚新婚不久,手里是一点私房钱都没有,另外兄弟俩成亲几年了,多少有些私房。
  原来的周玉兰手里是没有什么私房钱,不过现在的周玉兰有,她刚嫁过来,刘家人对于她手上有没有私房,也不清楚。周玉兰正好可以抓住这个空子,在家守孝三年,她都是一个人带着小弟过的,就是娘家那三个哥哥嫂嫂也不知道她手里有多少体己。她一直有在刺绣卖给绣庄,一直是两家绣庄都卖,别人也不能轻易知道她赚了多少。
  刘三挑着水回来,看到娘子已经回来,还在洗东西,把水倒进屋檐下的水缸,盖上盖子,要过来帮忙。
  “辉哥,你去洗洗锅,再烧烧灶,多烧一会儿。还有把锅先撩用油撩撩,再倒半锅水烧烧。”
  “行嘞,这锅看着不错。价格咋样?”
  “还行,不贵。”
  夫妻俩说着话,各自忙碌着,这时候是农闲时候,地里面都不忙,刚分家家里都有事,也就都在家里,周玉兰分到两间房,也就是三年的借住时间。
  中午,周玉兰用筒子骨熬汤,熬的想奶油的汤,奶白奶白的,闻着也是香香的。
  周玉兰发了一点面粉,打算自己拉点几碗面条,就着筒子骨,好好吃一顿。下午打算上山,挖点野菜,还有找点能吃的东西。
  香香的骨汤味道,飘的老远,就是不远处的邻居都闻到了,好香啊。这时候很多人都在家里,“好香啊,谁家吃肉,这么香。”
  “唔,好香,哪家的肉香味儿。”
  刘父刘母自然也闻到了,不过他们没有吭声,知道是老三家的在炖筒子骨,看着她洗的,有孝心的,不用他们说,也会送些过来。没有孝心的,自己要来了骨头,也是吃不香。
  快速擀出来五碗面条,下在锅里,周玉兰装好两碗,还有一个大碗装了一碗熬好的筒子骨,“辉哥,快点给把面条给爹娘端过去。小弟把骨头给大爷大娘送过去。”
  “哎。”
  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高兴的很,孝顺自己的爹娘,他当然愿意。还是娘子自己主动的,比自己要求的要舒坦很多。周元义是想着自己以后跟着姐姐生活,虽然刘家分了家,但是姐姐还是得在刘家生活,和刘家大爷大娘搞好关系也是必然的。
  两人各自端着东西进了上房,“爹,娘,(大爷,大娘),这是您的面条(筒子骨),趁热吃吧。”
  “知道啦,你们也先回去吃面,别等会儿面坨了,不好吃。碗等会儿让你娘洗好送过去。”
  “行嘞。”
  两人都欢欢喜喜的回到屋子里去吃面,真的再不吃就坨了。
  老大家和老二家的三个孩子都吸溜着,好想吃。可是爹娘拉着,还不许他们叫喊,不许他们去找三婶要好吃的。
  下午的时候,用新买的锁,锁好门,三人都背着背篓还有绳索上山去,打算让刘三砍些杂木回来做柴火。
  自己带着小弟挖些野菜,或者找些蘑菇,木耳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卖还是自己吃都是可以的。
  这些储存时间比较长,多存点不是什么坏事。现在世道乱的很,年景也不好,还有很多苛捐杂税。粮食收上来,交的比留的多多了,家里的根本不够吃。即使不交也不够吃,还别说交出去一大半。
  现在还不是什么最难的时候,再过些年才是最难的时候,周玉兰想着要开始致富,等小弟造反的时候,自己也能在经济上帮衬一二。
  “小弟累不累?”周玉兰牵着小弟,小家伙一直没有喊累,紧跟着姐姐。
  “姐,我不累。”
  “嗯,姐以后赚钱了,供你读书认字好不好?”
  周元义的眼睛亮了亮 ,不过瞬间暗淡了下去,他几乎没有思考就说出了这话:“姐,不用了,有吃的有住的地方就已经很好了,读书很费银钱的,到时你不好做人的。”
  “姐姐的傻弟弟,姐姐有银钱,你忘记了,这三年姐姐一直在绣花,姐姐攒了不少银钱,姐姐没有留给你一些,是想着你还小。出门子的时候哥哥们说要照顾你,我也就没有和你通气儿,怕你还小忍不住说漏嘴,让哥哥们知道。”
  “姐,你真攒的有银钱,不是骗我的。”
  “姐还能骗你不成。”周玉兰还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笑笑他。
  “姐,你真好。三姐其实之前也回家过,可是她看着大嫂二嫂她们不给我饭吃,也不管我。我以后没有哥哥姐三姐,只有你一个姐姐,我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到时候好好报答姐姐姐夫。”小小孩子许下了谨记一辈子的承诺,至死都没有忘记,小时候谁对他最好。小时候是和谁相依为命,小时候是谁抱着他长大的,都是最小的姐姐,还供他读书识字。在他的心里姐姐是放在首位的,没有姐姐就没有他后面的一切。
  “别记住那些不好的,咱们就管好自己。”
  “嗯,弟弟都听姐姐的。”小家伙听说姐姐存的有钱,心里对于住在姐姐家里给姐姐造成负担一直担忧不已。现在姐姐还说供自己读书,看来姐姐存的银钱应该不少,至于到底能不能读上书,倒不是首要的,主要是姐姐家里的日子不会很困苦。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