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算了,姑娘家活在这世上本就不易,她为何还要让自家姑娘去做不喜欢的事,过不喜欢的日子。
“咱们当初跟着你爹流放的时候,娘就已经想开了,尤其是路上的时候你大病了一场。
“娘那个时候就一直跟老天爷求着,如果你醒过来病好了,娘以后什么事都由着你。
“所以你想到处走走那就去吧,记得定期给娘送信回来,让娘知道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
陈氏说得崔悠眼眶有些发烫,她凑过去将人抱住。
“娘,有你和爹爹,还有三个哥哥的爱,我很幸福。”
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如果没有这一场穿越,压在她身上的还是责任,是无休止的战斗。
她不能像个孩子一样撒娇,也不能做一个馋猫,每天睁开眼就琢磨今天吃什么。
在伊尔塔的那段日子,虽然艰苦,却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陈氏抱着她,轻轻抚着她的后背:“你是我们的女儿,是哥哥们的妹妹,我们疼你宠着你不是应该的。”
如果她能一直这么自在的活着,那就永远维持下去吧。
崔新平知道裴景宸出宫去找崔悠,也知道他没多久就回了宫里。
他没有去多加询问,有些话有些事是两个孩子之间的秘密,他不能仗着身份过多干涉。
尤其,他马上就没有半点身份上的优势了,裴景宸就要登基了。
而他以后就只是臣子,努力做一个让帝王信任的臣子,旁的,一切都过去了。
裴景宸的心有些沉重,他不知自己还能如何有机会走进崔悠的心里。
他知道崔悠将他当家人,当可以信任信赖的哥哥。
可他不想做哥哥,他只想跟她永远在一起,想她永远陪在自己身边,做他捧在掌心的爱人。
他面无表情的闭着眼,通身溢散着阴沉和绝望。
做皇帝会快乐吗?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如果崔悠最终不愿意选择他,那他也许再也不知道笑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七公公小心偷瞄着裴景宸,他是近侍,裴景宸出宫他知道,出宫去了哪里为什么他也知道。
他见过崔家的那位姑娘,他不敢直视对方,只记得对方那双眸子比星辰还要闪亮。
那样的姑娘他们的殿下、未来的陛下会倾心再正常不过,可陛下现在的模样明显是被拒绝了……
这位崔姑娘心真狠啊。
他看着外面的天色有些为难的向前走了一步,“陛下,该更衣了。”
“嗯。”
裴景宸睁开眼,收起了满身的寂寥。
崔悠坐在闺房里,听着外面隐隐传来的钟鼓声。
她看着更漏,这时辰大典应该要结束,裴景宸已经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了吧。
其实原本他也好,崔新平也罢,都没有要走这条路的想法。
可惜,命运的安排从来都是无情的。
“娘,我想今天就出城。”
崔悠在园子里寻到陈氏,看着正对着枝头的残雪发呆的她淡淡的抛出一句。
“现在就走吗?不等你爹他们回来吗?”
陈氏有些慌乱,她知道女儿要走,可……还是太突然了。
算一下时间,从她提起这事到现在只过了几个时辰。
“娘,我怕陛下会改了主意,到时候让爹爹和大哥他们为难,所以我现在离开是最好的办法。”
她已经将从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库房中搜刮来的东西全部放到了自家库房里,还有空间中的粮草,她也会在出城后放到镇上添置的宅子里。
她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好,所以她现在该走了。
“你这孩子……陛下登基,你大哥也可以议亲成亲了,你就不等他成亲之后再走吗?”
陈氏拉着她的手,不舍又心疼的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崔悠叹口气,轻轻摇头:“娘,我现在走是适合,这是给爹爹还有陛下的信,您到时候让爹爹帮我转交一下。”
她这般突然离开,崔悠很怕裴景宸会突然反悔而全国上下的寻她。
所以就算是不辞而别,她也要让裴景宸知道她是光明正大的离开的。
陈氏的眼泪到底还是落了下来,她看着女儿消失的背影,心中全是酸楚。
崔悠是藏在空间里,跟着府中的下人出的京城。
陈氏在镇上的铺子她向来很是上心,每隔一两日就会派人去看情况。
这段时日城内外局势都很紧张,府中下人已经很久没出城,今日正赶上新皇的登基大典开了城门能出城。
崔悠身披斗篷,帽子落在头上,遮去身形相貌,她站在城门外看着进进出出的官员百姓,扯着唇微微一笑。
她不如就先去玉城看看吧,就用自己脚用马车慢慢走,不再用海东青不走捷径,正好看看沿途的风光。
第200章 兄妹相聚
崔悠一路走走停停,中途经过山西,看到边防重镇三山镇在大规模更换五品以上的武将。
她心下了然,这是裴景宸登基后开始对这些人下手了。
拱卫京师的天津卫、山西大营的主将一定会大规模换血。
只是换上来的人手也不知是不是他的心腹,崔悠在三山镇停留了几日,在确认军营里没什么异常后这才离开。
从三山镇到固原再到甘州,最后到玉城,原本只要七八日的路程,她走了近一个月。
等她到达玉城附近时,就正好遇到崔鹤余和崔鹤昀带回来的那四万人马。
当初去京城时因为事出紧急,她不得不将人装到空间里,现在危机解除,这些人自然是要自己走回来。
只是他们也是一边走,一边清剿乱臣贼子,也是走走停停,所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若是没有崔悠留下的那些粮草,他们这一路怕是都不好坚持下来。
“悠悠!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害得我和大哥、爹娘都好担心。”
崔鹤余一见到崔悠就下意识的抱怨了一句,然后就想到她为什么会急着出京。
“其实,哎,你想多了,陛下不会逼你的,你都没及笄,陛下就算有心,也要等你长大才行。”
崔鹤余越说越是有些不靠谱,崔悠白了他一眼,翻身上马,骑着马跟他们一起慢悠悠的往玉城走。
“这边鞑子打过来了吗?”
“没有,他们又不傻,发现先皇驾崩后京城居然没有乱起来,京城不乱他们就没有趁乱偷袭的机会,当然就不会跑来送死。”
现在的玉城同两年前完全不同,现在要人有人,要粮草有粮草。
等重新恢复跟关外他通商,玉城连同西北都会再次富庶起来,到时鞑子们想要打进来就更要掂量一下。
崔鹤余说的自豪,活像是这些话这些道理都是他自己想到的一般。
崔悠也不拆穿他,就笑眯眯的在嘴中叼了一根狗尾巴草。
“等玉城跟关外通商,二哥三哥,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关外看看?”
崔鹤余和崔鹤昀对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热切。
他们当然想去关外走走看看,看看一直往西行,越过沙漠是不是真有高鼻子蓝眼睛的异域人。
“陛下会同意跟关外通商吗?之前玉城这边兵力不行,通商已经停了几十年了。”
从再上一代帝王起,玉城与关外的贸易往来就被中断。
通商一被终止,国库就少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从前玉城驻军是可以靠通商自给自足,现在没了养活自己的办法,就只能伸手跟皇帝要银子。
可国库都少了一大笔开支,又哪有银子给玉城驻军,于是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只一次要不是崔悠的空间可以种粮食,又积攒了这么多年,能让玉城的将士吃用上一段时间,怕是裴景宸就算是做了皇帝也无计可施。
想到裴瑾宸,崔悠就侧头去问自家二哥。
“你们出来前,爹爹有把咱们家库房里的东西交给陛下吗?”
“交了,那些东西放在咱们家库房里,你不觉得很棘手吗?爹可是火急火燎的让人撞车送到了宫里。”
崔鹤余想到之前在家爹爹的窘态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悠悠,爹做了户部尚书兼内阁首辅,外人都说爹爹算是鸡犬升天了。”
他想到京城里的那些酸言酸语就烦躁的皱了皱眉。
他们崔家这些年的辛苦值得得到这个位子,当初他们在京城步履维艰的时候,谁想过搭把手或是投奔三皇子遗孤这一方了?
那时这些人就恨不能落井下石,现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没了往日的风光就不停的叨逼叨,真是讨厌死了。
崔悠嘲讽的一笑:“随他们去说,他们应该珍惜还能说酸话的日子。”
等裴景宸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他们怕是就没有还能说酸话这样的好日子了。
以她对裴景宸的了解,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心腹他一个都不会用。
到时候这些人的后果就是充盈国库,然后给流放地输送新鲜血液。
“是,大哥也这么说,悠悠,还是你最了解陛下。”
崔悠唇角的笑因为他的这句话淡了些许,曾经朝夕相对,他们又整日待在一起,她了解他不是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