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茶水上来,色香味俱全的素斋一道道的端上来,西山最好的山水养出来的蔬果经过佛门高僧的手艺,让小官家吃的大眼睛眯起,身心舒坦。
午膳过后从严禅师亲自领着官家参观寺院,小官家站在大雄宝殿门前望着里面微笑高坐的如来佛,调皮的笑了一下。
对于佛门的准提兄弟俩动不动“与佛有缘拉拢人”的行事不大喜欢的他,突然发现太宗皇帝还是做了一件好事的。“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被佛门之人尊为“现在佛”的官家甚至皇家之人不行拜佛之礼的定制--挺好。
从严禅师眼见官家一点儿要进去看看上柱香的意思也没有,甚至还对佛祖调皮,有点怔楞,转头看向展昭和白玉堂。
展昭和白玉堂含笑不语。
四个人漫步在清幽的石径上,随处可见一拨又一拨学佛念经的学僧,以及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禅门高僧大德。
山谷的草叶和溪水都似乎浸透着佛学的气息,从荡漾的山风中都能听到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法音。然而官家的眼里只有这方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美景。
潭柘寺最著名的楞严坛建在寺院最高处,坛台呈八角形,坛前的石碑和道路两边的照壁都细细的说明着建坛的过程和坛的规划由来,以及各地名僧、名人来到这里留下的墨宝。
官家举目细看了一眼,坛土用的是大雷峰上五尺以下的净土--捣筛成粉、在水中沉淀、取其最细腻的粉土、拌和旃檀、沉水、苏合、熏陆、零陵、甘松等十多种香。坛的正中是莲花钵,四周有八面大水银镜,十六只香炉……。
这座庄重严肃带着佛门神秘色彩的“楞严坛”,刚刚建成的时候是佛教三大讲坛之一,现在也是禅门子弟心中的圣地之一。
从严禅师认真的给官家讲解,“坛,寂灭坦实之体也,体具八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楞严坛按照《楞严经》所规定的坛式而制。”
官家望着充分演绎“佛教八正道”深邃内涵的方、圆的坛边,以及“楞严坛”三个字下面的“寂照真如”牌匾,点头。
《楞严经》是前朝高僧翻译天竺国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佛家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有听启圣禅院的法师讲解过,虽然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向。启圣禅院的法师讲解的时候,爹爹把我唤醒问我有何想法。其实我很是不懂。求解脱寻涅槃无错,但是吾等生而为人,食桑农所献之五谷杂粮,饮天地所赐之甘泉露水,当做何报?”
“阿弥陀佛,施主大善。”面对官家眉眼间的清明灵性,从严禅师神情严肃,语气庄重,“自婆罗门国菩提达摩泛海到达中原传扬禅宗法门,传人六祖惠能大宏禅宗,到现在禅宗一花开五叶,五宗七派大兴,禅宗一直都是秉持着惠能祖师的教诲。”
“修习乃是内心的体认和领悟,不拘泥于外在的功夫形式,不经过繁复的形式,排除色相进入佛的境界,顿悟始来。采桑种田,行武走商,处处是佛。”
从严禅师佛声大唱着惠能祖师的修佛主张,展昭和白玉堂对于他的“从善如流”不忍直视,官家听着他诚恳的态度小小的满意,毫不吝啬的给予肯定。
“当年惠能大师主张活泼生动不拘程式,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的修禅方式。其传人慢慢的传承和突破,将庄子的虚无主张、玄学家的旷达自然、儒家的诗、茶、画等等和修禅相结合,在世人心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此为佛门慈悲也。”
“佛从人中来,佛从人中去,修佛当先修人。不思国和民,一味的念佛坐禅是为要不得。”
说到最后,官家虽然还是一副懒怠的姿态,语气里却是不自觉的带上了一丝冷漠。
从严禅师微微一愣,反应过来立即麻利的答应下来,“施主的教诲,贫僧谨记,定会对门下弟子严加约束。”
展昭和白玉堂对视一眼,无言。看似懒怠的官家,其实最是眼里不容沙子,佛门想要和以前那样浑水摸鱼的高高在上,估计是不可能了。当然,这也是必然,都是一样的百姓,如何就因为剃了一个光头就可以用着民脂民膏逍遥度日?
只希望,禅宗子弟真的能约束住自己的贪欲,不被官家连根拔起,直接灭了。至于目前在幽州和整个辽国境内作威作福的律宗,阿弥陀佛,自求多福吧。从严禅师望着官家三个人离去的背影,自觉的各扫屋前雪,完全没有和老对头通消息的意思。
遥想当年五祖弘忍为传衣钵,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还是寺院后厨帮厨的惠能祖师面对弘忍最为器重的弟子神秀做的‘时时勤拂拭’偈语,挥笔作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何等的大悟性?
展昭拍着官家的肩膀,笑了笑。
小孩儿出口提醒从严住持,还是心软了。这几百年来之所以佛门兴盛,不过是因为唐末以来的乱世所起。如果可以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过日子,每天烦恼柴米油盐的老百姓如何会向往佛门避世?
官家仰头同样对着展昭笑了笑,“展护卫放心。”
白玉堂笑道:“我们放心,官家要切记这些事儿都不可操之过急。”
“好。”官家乖巧的答应。
“今儿是十月初十三,我估计汴梁的老大人们今儿或者明天就到了。我们先去逛逛街,晚上赶紧去把铜锅涮肉吃了。”白玉堂觉得还是赶紧带着官家去尝尝铜锅涮肉要紧,免得官家被老大人们拎着去做功课不得出门。
老大人之二的欧阳修大人和王安石大人--我们已经到了,官家。
第50章
出征以后就忘了功课这回事的官家, 对于白玉堂的提议很是心动。三个人逛逛买买的到了晚饭时分, 在白玉堂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家装饰的豪放气派的酒楼里。
恰好今儿天有点儿阴,达官贵人们不出去跑马玩闹, 找几个合得来好友来吃顿铜锅涮肉最舒坦。店小二看到白玉堂亮出来的牌子, 喜笑颜开的领着三个人穿过热气升腾、人声鼎沸的大堂来到里面的小院子。
“二爷您先做,小的去跟您安排。”小二哥点头哈腰的热情。
“嗯,不需要泡茶, 沉香水来一壶即可, 其余的都上好的。”行走江湖的白五侠一进店瞬间变了一副富家少爷模样。
“好嘞,您请好嘞。”自家的二爷领着好友来,当然是什么最好上什么。
“白大哥的生意做的挺好,这里也有店铺。”官家瞅着小院子里典雅清爽的装饰,桌上中央程程发亮, 样子奇特的铜锅,小眼神儿都是欣赏。
“大哥他也就这么一个爱好。”白玉堂对于自家大哥只喜欢赚钱的行为不想多提,拿过桌子上的小菜谱给他俩介绍, “这吃羊肉,除了讲究羊的产地、品质、新鲜程度以外, 还要看它身上的部位。”
“上脑、里脊、磨裆、元宝肉、黄瓜条、、、, 羊上脑位于羊脖子的后方,瘦肉柔嫩带一圈儿白色的肥油,涮烫之后口感腴嫩;羊里脊位于羊脊骨的后侧, 口感干柴;羊磨裆位于羊的臀部, 肥瘦相间吃起来肥嫩柔软;元宝肉就是羊腱子, 咀嚼起来韧性十足···。”
“总的来说,整只羊身上只有黄瓜条全瘦却口感好,一般是肥瘦相间,瘦多肥少。有了好羊肉再搭配上最好的刀工、清淡的高汤、自制的蘸酱,才是真正的涮羊肉。夹起一块涮到刚变色的羊肉,蘸少许麻酱塞进嘴里,瞬间被肉香四溢的感觉充满全身--官家吃一吃就知道了。”
官家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听得津津有味;展昭笑了笑没说话,论起来吃喝上的讲究,很少有人比得上只喜欢花钱不会赚钱的白家庄白二少爷。
奈何白二爷他还没讲完,“等到官家长大了,我们带你去喝酒,竹叶青、桃花酿、梨花白、、、,保证不比宫里头的御酒差。”
“好,爹爹说满了十五岁就可以喝酒。”官家被白玉堂说动了心,对于纵酒高歌,纵情山水的生活有了一丢丢向往。
展昭轻轻摇头,官家现在是懒怠不想做功课,如果再学会了出门晃悠,岂不是整天见不到人影?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一会儿,店掌柜把他们这里最好的沉香拿出来煮了一壶水送上来,官家捧起黑瓷大碗刚刚品了一口清香古朴的沉香茶,高汤、羊肉、蘸酱、配菜等等一起被端了上来。
学着白玉堂的样子,在滚烫的锅里涮了一筷子肥瘦相间的羊肉,蘸着香气馥郁的芝麻酱送进嘴,果然是妙不可言。
“既有北方人跑马草原的豪情壮志,又有南方人食不厌细的诗情画意,好吃。待会儿我们买一些铜锅带回去,让伙夫长也照着做。”吃的心满意足,官家瘫在椅子上如是说道。
同样吃饱喝足不想动弹的展昭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有反对;白玉堂倒是兴致勃勃,“官家想的有道理,这谈判还不知道要谈几天,谈来谈去的就到了初冬了估计。冬天的北方,当然是铜锅涮肉。”
夕阳西下,买了一马车铜锅的官家,坐在绝地的身上一路上晃悠着回来;大宋中路军的营地里,沐浴洗漱稍作休息后的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一边和将军们聚在互换消息商量着谈判事宜,一边焦急的等待官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