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胡思乱想的空挡,杨大娘已经杀好鱼,用猪油将鱼煎至微微金黄。
鱼肉香气传入鼻中,杨晴这才收起神思,慢慢悠悠地踱入屋内穿戴好衣裳。
杨大娘是个麻利人,手脚很是勤快,不一会儿,一大盆鱼汤就被端在了桌上。
杨晴舀了一大碗汤放到自家娘亲面前,软声道:“把咸菜放下,先喝汤。”
末了,见妇人没有回应,她抓起装咸菜的碟子放入灶房里,似有些生气:“娘,您要不要好好吃饭了?”
一大盆鱼汤放在桌上,她跑去吃咸菜,能不叫人生气吗。
“阿晴,娘这不是想给你好好补补身子吗,照理说这几日//你爹不在,娘应当给你加点菜,可”杨大娘面颊微微涨红,心虚地不敢去看女儿的眼。
她给她的银子,都被她花完了,一个子都没剩,哪里还有钱加菜。“女儿有牧小公子照顾,这些个山珍海味就没少吃,您不用担心,您现在当考虑的是养好自己的身子,别眼看着女儿一天天胖起来,您却瘦得风一吹就倒,女儿如何能安心。”杨晴一面说着,一面将剃了刺
的鱼肉放入妇人碗中:“娘,咱家也算今时不同往日了,虽然手头没银两,但在吃的上却是不愁的,您不用再像以前那般将所有好的都留给女儿。”
“好好好。”知道女儿说的是实话,杨大娘也就没再推拒,端起瓷碗大口大口地喝着鱼汤。
虽然河鱼的味道不及海鱼,可对杨大娘来说,已经是那人间美味。
吃饱喝足,趁着自家娘亲收拾碗筷的空挡,杨晴去屋内取了前两日写好的话本,复又将昨日之事交代一番,匆匆去了镇上。
昨日叫牧小公子阻拦,耽搁了她的时间,今日她必须抓紧把一些事情弄明白了,否则她三娘,还有宗大公子那边都接不上。
到了林家门外,院门是虚掩着的,她轻轻叩响门扉,就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门叫人从里面拉开。
“阿晴姐姐。”林杭今日换了一身崭新的鲛青色细棉布衣裳,头发用同色布带竖起,整个精神奕奕。
见女子打量着他,他红了面颊,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
“真好看。”杨晴笑着捏了把少年软乎乎的包子脸,随后抬脚行了进去:“你爷爷在吗?”
“在的在的。”林杭应了声,一下子窜了出去。
不过片刻的功夫,他就将老者从屋内请了出来:“爷爷,阿晴姐姐找您。”
“阿晴啊。”看到来人,林爷爷又是欢喜又是不好意思。
欢喜的是又见到外孙女,不好意思的自然是误会都还没解释清楚,他就收了外孙女那么多东西,他们祖孙三人当真给她添了大麻烦。
眼看林爷爷也换了一身合体的新衣裳,杨晴笑眯着眼,快步迎了上去:“林爷爷,我们进去说吧,阿晴有许多事情想问您。”
“好好好。”林爷爷一叠声应着,转身行入屋内。
眼看林杭也要跟上,杨晴一把揪住少年的衣脖子,拿出一钱银子放入他手中:“我还没吃饭,你拿着这些钱帮我去买十五个包子,一只烧鸡,三斤熟肉。”
“阿晴姐姐。”林杭面颊微微泛红,压低声音道:“昨儿个我带了一车衣裳床褥回来,叫我爷爷好一通骂,他老人家说了,除了给我爹看病的银子,不能再收你东西。”
“我说了,我还没吃早饭,谁说要给你吃了。”杨晴敲了把少年的脑袋,没好气道:“再不走日后我不带你抓蛇了。”
末了,她抬眼冲林爷爷轻笑道:“您也不希望阿晴饿着肚子跟您谈上大半天吧。”见状,林爷爷只是摆摆手,林杭顿时一溜烟没了人影。
正文 第264章 景朝的历史
杨晴紧跟着老者行入房内,反手将门关上。
“阿晴啊,我们已经够麻烦你和你娘了,你别总在我们身上花钱。”林爷爷慈爱地看着外孙女,语重心长道:“你和牧小公子还没成亲,总找他要钱也不是什么好事。”
“林爷爷教训得是,阿晴记住了。”杨晴颔首,没有过多解释。
在没有百分百确定那些过往之前,她不想暴露太多,这容易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别站着,快坐。”林爷爷拉过屋里唯二的木凳子,用衣袖擦了擦,这才示意外孙女坐下。
杨晴也不客气,缓步上前坐了下来,单刀切入主题:“我听林杭提及了仇家的身份,是位不得了的官老爷,林爷爷,我想同您详细了解一番当年之事。”
“杭儿这个臭小子”林爷爷张口欲骂,见外孙女睁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静静地望着他,当下幽幽叹了口气:“阿晴啊,这事知道多了对你没好处。”
“若是阿晴知道后有一定概率能让林叔叔的双腿好起来呢?”杨晴心里明白,对付倔脾气的人,好声好气地商量根本不会有结果,与其浪费时间,倒不如掐着对方的软肋。
果不其然,听得她的说辞,林爷爷的面色生了变化:“你说的是宗家大公子吧?杭儿也同我提过他。”
“那林杭可有同您说,宗大公子欠我一条命的人情?”杨晴夸张言罢,在老者诧异的目光中不疾不徐道:“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决定了我这一条命的人情能不能换来一双腿。”
“当然,您若是不信,可以等林杭回来问他,毕竟我们也不缺这点时间。”
她使的以退为进的招数,面上由始至终带着浅浅淡淡温和的笑意,瞧不出一丝异样。
林爷爷犹豫片刻,终是将细节一道说了。
当年家乡闹洪灾,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一路逃难至此,在与儿子上山狩猎的途中遇见一群黑衣蒙面人追杀一妇人,那妇人手中抱着一个小婴儿,“哇哇”哭得撕心裂肺。
父子二人动了恻隐之心,联手将人救下,不料未能斩草除根叫其中一人跑了,妇人为了感谢他们,仓促之下将腰上的半块玉佩给了他们,随后匆匆离去。
“那妇人是何衣着打扮?”杨晴追问道。
“做的普通村妇打扮。”思及往事,林爷爷忍不住蹙眉:“当年景朝大乱,我只当是流寇匪贼出来打家劫舍,谁知等下山一瞧,发现路上死了两名家丁打扮的高手,这才觉出那妇人身份可能不简单。”
“这样。”杨晴点点头,认真思索一番,就听得敲门声响起,少年干净稚嫩的声音传来:“阿晴姐姐,早饭买好了。”
“进。”
声落,吱呀一声响,林杭拎着大包小包行了进来。
杨晴分出五个肉包子,一斤熟肉和一斤烧鸡腿递给老者,随后冲表兄温和道:“余下的你和你爹吃。”
“这”林杭下意识看向自家爷爷,不无意外地收到一个白眼。
林爷爷知道自家孙儿死脑筋,没想到这么死脑筋,阿晴要吃早饭,他买一人份就行了,可他倒好,还真按着吩咐买了,也不想这么多一个姑娘家家吃不吃得完。
林杭后知后觉觉出不对,等反应过来已经叫女子推出门外。
“快吃早饭,我这还有大事需要你帮忙,你要不吃饱点,误了我事,我非得揍你不可。”杨晴威胁罢,反手将门关上,给对方吃了一记闭门羹。
等转身面对老者,她又恢复了温温和和的模样,软声道:“林爷爷,我来时已经吃过了,您要是不嫌弃,将就着吃点。”
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林爷爷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他轻叹了声,由衷道:“我们这一家人都是嘴笨的,没想到翠翠能教出你这么一个机灵的姑娘来。”
说话做事面面俱到,明明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已经有了掌家夫人的气派。
“林爷爷过奖了。”杨晴缓步行回座前坐下,柔声分析道:“这些年,朝廷可有通缉过你们?”
“这”林爷爷抬眼看了外孙女一眼,随后摇摇头:“没有。”“这就好办了。”杨晴展颜,在老者狐疑的目光中徐徐道:“其实这件事,无外乎那几种可能,阿晴能想到的就两种,一种是公事,也就是说,当初您救下的,是皇上想杀的人,那位大人只是照章办事,之所
以蒙面行凶,乃是因为上不得台面,可要真是这样,也能寻一个名目通缉你们,而不是像现在这般鬼鬼祟祟。”
“至于这第二种,那就是私事。”
说到这,她没继续再往下分析,转而问起了景朝的历史。
像这种牵扯到朝廷命官的,除了要了解这件事本身,还需要了解大环境。
林爷爷这些年一直在被追杀,也算是走了大半个景朝,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知道的事情自然多。
从他口中,杨晴这才了解到自己所处的是怎样一个朝代。
二十二年前,四国并存,景国地处四国中间,土地肥沃,引其余三国觊觎。
景漳帝早年励精图治,晚年沉迷炼丹,追求长生不死,渐渐荒废政事,景国日渐衰微,三国借机联合攻入景国,短短两个月,景国多处沦陷,牧老将军临危受命,以五十三岁高龄再战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