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也想反问你一句,你府上出了这样把小姐当成婢女送出来一事,你不回自己府上去管管自己的妻子,反而在我们王府门口闹事究竟又是什么意思?”
王姒珠的父亲被她问得语噎,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说出话来。
正在这时候,赵飞度骑着马出现在了门口,神情冷冽,“顾宛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爷,今儿个早上那个叫做王姒珠的女子不听话,我便剃了她的头发,哪知道她竟然不是奴婢之身,而是王家的庶小姐。这不王家现在来了人,正想找我要个说法呢?”
赵飞度翻身下马,缓缓地走到了王姒珠的父亲面前,“你想要个什么样的说法?”
他身上压迫的气息太过于强烈,让人不寒而栗。
王姒珠的父亲声音低如蚊蝇,“草民……草民……”
话还未说完,赵飞度就拔出腰间的长剑,放在了他的脖子上。
“本王戎马多年,素来就习惯了用手中的长剑说话。今日之事是你们王家隐瞒在先,怎么也怪不到本王的王妃头上。你若是执意想要说法,那本王手中的剑倒是可以给你一个说法。”
话音刚落,王姒珠的父亲立刻就跪在了地上,“王爷,草民知道错了,你就饶了草民吧。”
赵飞度冷哼了一声,收回了长剑,“若是以后你还敢来打扰本王的王妃,就休怪本王不客气。滚!”
闻言,王姒珠的父亲几乎是连滚带牌地离开了王府的大门,一旁围观的百姓也被赵飞度刚才的模样吓得不轻,看来这位战功赫赫的王爷是个性情暴戾的主。
待众人都散去以后,顾宛央忍不住道,“王爷,那王家有问题。”
“哦?”赵飞度眉头一挑,“你倒是说说看。”
“那王家乃是商人,自然是最会算计得失。就算王家的主母因为不喜欢王姒珠这个庶女所以才把她以奴婢的身份送过来,但她的父亲怎么也不可能在还没有摸清我们的脾气和秉性就公然跑到王府门口闹事。除非……”顾宛央低声道,“除非他是有意为之,唯有这样才能解释得过去。”
赵飞度嘴角微扬,“顾宛央,我发现你真的是变聪明了。”
“王爷也觉得王家有问题?”
“来这之前我已经让人查过了,赵瑾瑜府上的一名侍妾就来自燕北,恰好就是王家的女儿。”赵飞度道,“你觉得就算我们来到了燕北,他会给我们清静的日子过?”
“原来如此。”顾宛央恍然大悟,“他这是打算让我们刚来燕北就被中伤,给我们制造不好的名声?”
“大致。”
“既然王爷早就已经知道,那你刚才当着那些老百姓的面前对那王姒珠的父亲何不克制一点儿?”顾宛央忍不住道,“估计到了明日,这燕城中便会传出你生性暴戾的流言。”
“也会传出你善妒又狠毒的传言,我们彼此彼此不好吗?”
“王爷,我那可是为了让别的女子再也不敢觊觎你才不得已而为之。”
“顾宛央,我这么做是为了让京城那些人放心。”
话音刚落,两人相视一笑。
第二日,燕城中果然四处都是关于赵飞度和顾宛央的流言,不过他们压根儿就不在意。或者说他们现在的口碑越不好,赵瑾瑜之流才会更加放心。
赵飞度有事一大早就出了门,顾宛央想了想,也准备出府一趟。
她得尽快在这燕城中寻找一处合适的店铺,再开一家医馆。这样既可以救人,又不至于太过于无聊,也算得上一举两得。
端木严知晓她这个想法以后,自然是跟她一拍即合。
两个人在这城中转了转,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合适开医馆的的地方,索性来到了城中的一家名叫‘悠然阁的’茶楼里喝茶。
楼下的大厅中央坐着一名身穿白衣的俊逸说书人,正在抑扬顿挫地讲诉赵飞度当年如何骁勇善战的故事,顾宛央瞬间就来了兴致。
第218章 陈铭之
“没想到这位说书先生不仅长得好,而且说的故事还这么精彩,竟然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顾宛央浅笑道,“待他结束以后,我倒是想要邀请他一起喝杯茶。”
站在一旁的银霜一下子就急了起来,“王妃,你现在已经有了王爷,这样做不太好吧。”
顾宛央忍不住笑出声来,“我不过是想要请人喝一杯茶而已,你莫要大惊小怪。”
“可是王妃你言语中全是夸赞这位说书先生,奴婢担心王爷会不高兴。”她素日看的那些话本子里,里面的主人公可是经常误会彼此,她可不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王爷和王妃的身上。
“我与王爷相知相信,他定然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不高兴。”顾宛央缓缓道,“你和赵叶先去楼下守着,只待那说书先生一结束,无论如何也要把他请过来。”
待银霜和赵叶下楼去以后,端木严开了口,“王妃是在怀疑那说书先生?”
“他刚才虽然一直在讲诉王爷当初骁勇善战的故事,但话里话外一直在暗示如果没有王爷的话,高孝或许早就已经灭亡。”顾宛央低声回答,“他这些言论一旦被散布出去,到时候再被有心之人利用,轻则是藐视皇威之罪,重则可以安上一个叛逆谋反的重罪,所以我不得不怀疑他别有动机。”
“不过我看他长得那么脱尘出众,说的故事又那么好,希望是我自己在这里杯弓蛇影想太多了吧。”
言罢,顾宛央便继续听那说书先生说赵飞度的故事。后来她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端木严,这说书先生就连天兵鬼将都出来了,他口中的主人公还是我的夫君燕北王么?”
“虽然此人有夸大之处,但王爷多年来的确是用兵如神,那些天兵鬼将也是有依据而来。”
“哦?”顾宛央来了兴致,“你别告诉我这个世道上真的有那些天兵鬼将。”
“六年前,高孝与北漠在阳关一战,北漠利用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地势负隅顽抗,后来王爷利用大风,让我高孝的将士借助风筝从天而降,这就是天兵的传说来源。”
顾宛央忍不住在心中暗道,这不是金庸老爷子在射雕英雄装里面的经典剧情么,怎么赵飞度行军打仗也用上了?
“那所谓的鬼将呢?”
“鬼将的来源在于多年前与南蛮之间的战争。”端木严接着道,“当年王爷在一处坟场设下埋伏,后来全歼敌人,所以有了鬼将相助一说。”
“原来如此。”顾宛央笑道,“王爷很少会提及自己以前的事情,所以这些我都不知道呢。今日听你提起来,他倒是挺厉害的。”
“王爷本来就是难得的将才。”端木严道,“从他入军营开始,也就那次被自己人出卖才打了一次败仗而已。”
“端木严,我看你倒是挺佩服王爷的嘛。”
“我若是不佩服王爷,怎么可能一直留在他身边?”
正说话间,那说书先生手中的响木突然一拍,“欲知后面的故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顾宛央和端木严对视了一眼,便静静地喝茶,等着那说书先生被请上来。
约莫过了半刻钟的样子,楼道响起了脚步声,逐渐由远及近。
房门被人推开,银霜和赵叶引了那说书先生进来。
那说书先生见到顾宛央,微微地笑了起来。他生得俊朗,身上还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再加上这清风霁月般的笑容,让人觉得颇为舒适。顾宛央忍不住想,若不是因为心中怀疑他别有动机,她对他的印象会更好一些。
“草民拜见王妃。”
顾宛央浅笑,“我刚才坐在这里听先生说书,实在是精彩绝伦,所以才会让我身边的丫鬟去请先生过来喝一杯茶,希望先生不要觉得我太冒昧才是。”
“王妃相邀是草民的荣幸,怎么算得上冒昧呢。”
“先生不怪罪就好。”顾宛央替他斟了一杯茶,“这是明前龙井,芽芽直立,茶汤清亮,还请先生坐下一起品一品。”
那说书先生也大大方方地坐在了顾宛央的对面,轻啜了一口茶水,“果然是好茶。”
“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陈铭之。”
“这倒是一个好名字。”顾宛央淡淡地道,“那先生又是哪里人士?”
“天下之大,四海为家。”
“先生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刚才的故事也很有趣。”顾宛央轻笑了一声,“不过我实在是有些好奇,先生如何把王爷的事情知道得那么清楚?”
“我一心仰慕王爷,所以素日里自然会时时打听王爷的事情,久而久之便也如数家珍。”
“原来如此,先生果然是有心了。”顾宛央接着问道,“看来先生今日讲的这些书都是自己一人独力创作?”
陈铭之点头,“的确如是。”
“先生当真是好才华,不知素日里还有什么样的爱好?”
“无非是看书、练字和作画而已。”
“先生还会作画?那改日我一定要好好地欣赏一下先生的画作。”顾宛央道,“今日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府了,明日我再过来继续听先生说书。”
陈铭之起身行了礼,“草民一定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