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高老太家没网的问题,那不是离村长家近么,蹭村长家的呗!
“三嫂子你也别气了,你看我那天发了个视频啊,你看看多少人给点赞啊,十万!还有一万多条评论啊,都是替你骂那个偷狗贼的!”
唐佳就把她发出去的小视频给老太太们看。
老太太们瞬间都惊呆了。
“啥?就高三嫂嫂坐在院里,连个脸都没露,呜呜哭了两声就有十万人看?”
现在这人也太奇怪了!
老太们表示不解。
“不是十万人看,是三十八万人看,是十万个人点赞!”
唐佳给她们科普着小视频的简单规则,然后打开评论,挑着骂得狠,骂得有水平的念出来听。
“这些偷东西的,特别是偷狗的真是没天良,不得好死!”
“农村老人在村子里,没有孩子守在身边,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人还要去欺负,咒他们立马原地爆炸!”
“我们村前两天也来了个偷狗贼,不过我们村的爷们多,把偷狗贼逮住了,揍了一顿送派出所了,我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
“我们县城里有一帮混混,大概就是干这个营生的,前几天挂了好几个,听说是得了狂犬病!”
“哈哈,报应本报了!”
“活该啊!”
“能联系上这位老太太吗?我家里养的狗狗生小狗崽子了,免费赠送她一只,是藏獒哦!”
“妈呀,那偷狗贼估计要吓尿。”
“可算了吧,藏獒这种凶兽,老太太不适合养的!搞不定啊!再说那都是吃肉的,不是给老太太增加负担吗?”
杨老太拍拍高老太的肩膀,“三嫂,听见没有,网上还有人说要送你狗娃呢,是藏獒!”
高老太擦了擦眼睛,认真地想了想,对唐佳说,“小山他奶,你跟人家说,不用了,谢谢,那个藏獒太厉害了,我养不好……”
她虽说是长年住在村里吧,也听说过藏獒的厉害啊,她是真养不起。
老太太们聚作堆,兴致勃勃地议论了好一会儿这个神奇的小视频。
手上有智能机的,都让唐佳帮忙,给装上了小视频。
当然了,都是蹭的村长家的网。
唐佳帮着装好了,又简单教了大伙儿要怎么看,怎么拍。
老太太们学起来是挺慢的,年纪大的怎么着都不会,一退出来就找不着图标了,年纪轻点的倒是很快就上手了,一划一个看得津津有味的,甚至还会点赞了,就是写评论发视频还暂时不成……
二月十九,高坡镇赶会。
这天是个好日子,开了春天气不冷不热,日头也不晒的。
喜欢摆个摊,家里有点小手艺的都早早地带着自家的东西和家伙事儿来了。
这天是本镇传统节日,镇上专门划出一大片场地可以随便摆摊子,都不用担心城管,小商小贩们都是美滋滋的。
走进镇中心广场,放眼瞅过去,真是热闹极了。
小吃摊子,蔬菜水果,蛋奶糕点,干果干货,药材茶叶,香料调料,手工摆件,只要是想得起来的,这集会上头都有!
这其中有点扎眼的是一溜五位大妈。
这种比较传统的集,摆摊的有不少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本来不足为奇。
可这五位吧,她们的着装还挺整齐,都穿着黑褂子,脖子上系着红丝巾,发型也很一致,都是齐耳短发!
她们摊子也摆得特别规整,一个挨着一个的。
价码牌儿还是一个制式的,上头写着大字儿!
“新鲜泉水鱼,五十两条。纯天然”
“自家种鲜菜,一把一元。无污染”
“自种调味料,一包五元。无化肥”
“新鲜山野菜,一包三元。无农药”
“自种小草莓,一盒十元。原生态”
这从头到尾,连起来看,刚好能凑一桌几个菜和饭后水果的。
而且对强迫症来说,是极度引起舒适和友好的。
人流可不是就被五位老太给吸引住了。
“呀,这个鱼没见过啊!五十两条有点贵呢!”
“不贵了,这个鱼要真是泉水鱼,那可是挺难的呢!”
“这菜看着还挺水灵的,是真没打过药吗?”
“给来一包黄花菜吧,再来包花椒,正好十块啊!”
“这野菜看着也挺好的,包有点小,我拿两包吧!”
“小草莓?哈哈,是比别家的小点啊,能尝尝不?”
“哟,还真挺甜的,草莓味挺足的,我来两盒!”
“阿姨,你们五个是一起的吗?是姐妹吗?”
第152章 地主老太(11)
老太们却是不慌不忙, 一边收钱做买卖, 一边用方言味的普通话解答着大家伙的问题。
“诶,这可是泉水里野生的鱼,一年就卖一次的, 过了今天就只能等明年这个时候喽!”
“真没打过药啊,这个菜是自家吃的, 就种了一点, 肯定不能打药啊,来赶会就是跟老姐妹们凑个热闹啊,我不是专门卖菜的嘛!”
“这野菜是今天一大早刚摘的,保证好吃!回去吃的时候用热水烫一下,再把水倒掉啊,不然味道会有点苦啊!”
“尝吧, 不好吃不要钱的!我们家的草莓就是个头有点小啊,不过也没办法啊, 就是我一个人在管着, 不上肥料不打药, 天天风吹日晒的,它可不就小了么?哎呀,那野地里的鸟啊,松鼠啊啥的, 都愿意上我们家里来吃,这一点还是从它们嘴里抢下的!”
“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嘛,这不是一年就一次集么, 就带点东西来卖着耍嘛,卖完了我们还要去逛大集呀!出来了就要高兴么!”
老太们都是笑嘻嘻地,还你帮一句腔,我接一句话的,看得本不想买东西的也好奇地过去买点啥了。
还有那沉迷嗨游视频的年轻人们,偷着摸着掏出手机,以各种角度,悄悄地拍上一段。
甚至还想出了各种标题。
“赶大集,路遇同村老太们出来摆摊,这年头,摆摊也有组团的?”
“五朵金花组队练摊,看这一条饭桌上一条龙,很有竞争力啊!”
“一个村子里的五位老太太,看看多精神,隔壁摊的老汉都看呆了!大家注意他的眼神特写!”
“哈哈哈哈,别人都是散兵游勇,我们老姐妹是正规队伍,怕了吧?练完姐妹们还要一起嗨呢!”
“学起来呀,学起来!村里的阿姨们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卖不动货?”
这个时候老太太们哪顾得上自己被偷拍了,忙着收钱打包还来不及呢。
倒是唐佳,以一个影后的专业素养,在第一个偷拍的小青年拿出手机之后,就目光锐利地发现了,然而她们几个现在都是老太太啊,而且都在低着头卖东西,他们拍就拍吧,也不影响啥。
哼!别以为就你们会玩嗨游小视频哦!
要知道,在她身边的塑料桶上,山寨手机早就以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姿态开着机录频呢!
老太太们带的东西本来也不太多,是借了养猪老丁家的农用三轮,由隔壁杨老汉开着送他们过来的。
这会儿大家统一了制服组队,看上去又新奇,又吸引眼球,更何况没听老太太们说了么,她们都不是专业做买卖的,就是自家弄得吃不完才拿出来的,那肯定都是纯天然的啊,为啥不买哩!
因此没过两个小时,最后一包野菜都卖了出去,老太太们把摊子一收,将家伙事儿都交给躲在三轮车里吸烟卷的杨老汉,又组队去逛大集去了。
要不说大家伙都爱逛大集呢,这大集上,什么都有!还都价廉物美的。
唐佳给小孙子买了几个手工做的风车,哨子,小木偶什么的,都没花到三十块钱!
今儿她卖鱼可是挣到了三百元的巨款呢!
杨老太给自己和老汉两人都买了一身秋衣裤,才花了八十块!她也挣到了两百八呢!
还有其他的老伙伴们,也都是各有收获,挣钱了不花做啥,这都几十岁了,还攒着想干嘛?
“唧唧……”
幼崽特有的轻叫声吸引到了老太太们的注意。
原来在广场花坛子边上,蹲了个卖狗的中年男的。
这男的身边放了两个小笼子,每个笼子里都有一窝小奶狗。
一窝黑的,一窝黄的,看上去都才一个多月大,都依偎成团儿,瑟缩地看着笼子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过发出声音的却是一只被年轻女孩抓在手里的小黑狗。
“看它多可爱啊,我就要养它,而且才十块钱啊!”
“养什么啊,土狗小时候美貌,长大就残,带出去丢人!快给我放下,实在想养哪天我带你去买只品种狗。”
年轻男女辩论一阵,还是把小黑狗放下,男孩拉着女孩走了。
“切!”
摊主朝着两人的背影翻了个鄙视的白眼。
吹牛不上税吧,还品种狗,就他在这儿看了半天,带着女朋友都只舍得吃摊上十块钱一碗面的家伙,品种狗?狗粮都卖不起哦!
一转眼看着老太太们,登时扬起笑脸。
“大姐,来看看我家的小奶狗,这一个个的,结实得很!生它们的大狗那可是看家护院的一把好手啊!这些小狗也不差,养活大了看个家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