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绣农门 完结+番外 (寒小期)


  眼下,却是轮到猪毛了。
  送走了满脸喜悦的温氏后,除了六郎以外的朱家人都将谴责的目光落在了朱母身上。
  朱母:…………
  “我咋了?我大孙子多聪明一孩子呢!眼下年纪也够了,咋就不能去考童生试了?我问过杨铁蛋的,他也跟我说了,整个村学要说学的最好的还是猪毛,灶台那学问不扎实,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我猜啊,灶台考好的时候,应该是他娘拿好吃的吊在他跟前了。自打年后宁氏忙起来以后,灶台立马就不爱学了。”
  道理是有的。
  要知道,哪怕灶台偶尔一次两次的比猪毛考得好,可猪毛就算考差了,那也是全村学第二名。确切的说,这不赖猪毛的,猪毛的成绩相当的稳定,几乎毫无波澜起伏。反而灶台,要么极好要么极差,毕竟就这岁数,教的内容几乎都是新的,认真听讲仔细复习了,成绩自然是好,稍微有几天浪里个浪,不就差了?
  朱母将杨秀才的话同家里人说了一遍,随后强调道:“谁家供个读书人都不容易,就算没指望他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考个秀才总是好事儿吧?以后就算不种地,也能有口饭吃。”
  六郎猛点头,几乎是朱母说一句话,他就狠狠的点一下头。
  “对对,娘您说的对,说的真是太好了!读书是为了啥?还不是考功名?猪毛那么聪明一孩子,他一准能考得比我当年要好!”
  尽管六郎对朱母鼎力支持,然而朱母并没有给他好脸色:“跟你比?他为啥要这么想不开呢?”
  六郎不说话了,他低下头默默的扒饭吃,不过片刻后他还是忍不住又问:“反正一个也是考,两个也是考,为啥不让灶台一起去了?娘啊,你想想,只要灶台出息了,二嫂以后要折腾人……”
  这才是他的目的啊!!
  一瞬间,全家人那充满了谴责的目光就尽数落到了六郎身上,仿佛在说,你怎么能这般坑你侄儿?
  六郎欲哭无泪。
  那为啥他二嫂可以坑他这个小叔子,他就不能坑亲侄儿了?
  真不讲理!!
  ……
  就在朱六郎感到生无可恋的同时,有一个人比他更加得绝望。
  王香椿哭得几乎肝肠寸断,一副打算就此哭死过去的模样。
  坐在她面前的王大嫂也跟着红了眼圈,满脸的不忍心,犹豫了半晌后,才叹着气劝解道:“你也看开些,我看刘神仙帮你算的命格也挺好的。儿女双全,日子过得也不差,还说你是先苦后甜的命,那不就说明你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放心吧,以后全是好日子了。”
  这话显然并不能安慰王香椿,尤其她以前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
  在整个秀水村里,王家的确是属于比较穷困落魄的人家。然而,得益于连年来的风调雨顺,王家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反正就单纯的吃饱穿暖来说,决计不成问题。至于别的,在当时未出阁的王香椿眼里,最多也就是肉和新衣裳吧。
  以前的王香椿没见过世面啊!
  她们姐俩都是几乎足不出户的人,要说王香芹偶尔还会出个门,那也是去地头上给她爹娘她哥送个饭递个水啥的。可王香椿是真的不爱出去,她懒,最大的爱好就是躺在屋里睡觉,要是在前面加个前缀词的话,那就是吃得饱饱的再上床睡觉觉。
  这样的生活习惯之所以没造成肥胖,全部得益于王家极少吃荤腥,且一年有三百天吃的是粗粮,偶尔一顿荤的,也就是炖个蛋啥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石门镇孙家找了媒人上王家向王香芹提亲时,王香椿第一次听说外头的好日子居然是这样的。
  媒人说,孙家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家有良田百亩,全都赁出去让佃农种,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哪怕卖了一半,也能堆满十间屋。在镇上还有好几间铺子,不单自家做生意,也赁出去收租,年年都能赚几百两银子。还说孙家一天三顿白米饭管够,每天都能吃上肉,什么鸡肉猪肉羊肉轮着来,还每年按四季做新衣裳,做事的有仆妇,当少奶奶的还能有专门的小丫鬟伺候着……
  这些个话,要是放在眼下,王香椿早已不在乎了。可在当时的她看来,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所以,她一个没忍住,在姐姐出嫁那一日,下了黑手。
  “报应啊!这是报应啊!!”王香椿边哭边拍腿,眼泪鼻涕一起往下落,看着极为惨烈。
  好在,此时的屋里并没有丫鬟在,她大嫂本来就是乡下出身,平常俩儿子比王香椿脏多了,倒是不至于嫌弃她,还一个劲儿的安慰她。
  “这咋能说是报应呢?真要是报应,还不知道多少个人抢你这个报应呢!”
  “就是报应!要不是当初我一棍子打晕了我姐,眼下我就该嫁给朱四郎!就老朱家那臭脾气,我一说看不上他们家了,再把当年的聘礼翻倍退给他们,他们还不早早的把我给打发了?他们可没孙家那般不要脸!”
  王大嫂想了想,觉得这话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其实吧,也不单单是老朱家,一般人都是有脾气的。别的小毛病无所谓,人无完人嘛。可要是当儿媳的都自请下堂了,谁还会留你?真的连脸面都不要了吗?事实上,当年老朱家之所以闹着要王香芹替嫁,也是因为王香芹本人是选择沉默的,要是她寻死腻活的就是不嫁,老朱家就该让王家将聘礼都吐出来,一文钱都不能少,甚至还会要求赔偿。
  可孙家……
  “咋有这样的人家啊?我都说了,我配不上她儿子,我求着她给我一纸休书,可人家愣是不答应,死活不松口,还变着法子夸我……谁稀罕你夸了?我就想被休,我就想跟着你们走,我连大爷爷都没见过呢,还有堂叔他们。”
  王大嫂再度叹息一声,这要是没有刘神仙的批命,她兴许还会再帮着出出主意,唆使王香椿闹腾。然而,刘神仙都那么说了,她深以为王香椿还是趁早认命吧。真要是闹得太难看,完了又不能被休,那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真以为有个举人堂叔就万无一失了?可举人堂叔人在邻县啊!
  好说歹说了一番,王香椿总算没再哭得那般歇斯底里了,她抽了抽鼻子,问:“你们啥时候走?到时候能再来瞧瞧我吗?还有,等你们回头安置好了,能给我来封信吗?”
  “成,成,都成!”
  看她哭得那么惨,王大嫂自然是一叠声的全都答应下来。
  主要吧,这要是搁在穷人家,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送封信都是耗时耗力又耗钱的事情。可对于有钱人来说,托人写封信也就几文钱,送过来的跑腿费也就几十文,要是能叫王香椿安心的话,倒也合算。
  忽的,王大嫂想起一个事儿:“咱们家大概是秋收以后走的,不过回头真的还得再回来一趟。你想啊,咱们爷奶的坟还在秀水村呢,迁坟麻烦得很,要找人算日子,还得在那头选好地方,估摸着……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再回来一趟是肯定的。”
  “那你们要是再回来了,记得来镇上看我!”
  “会的会的,去秀水村肯定要路过石门镇的啊!”
  得了这么个消息,王香椿总算是有了些许安慰。再一个,她虽然不像宁氏和王大嫂那般信任刘神仙,可因为在镇上也没少听这些几乎神化了的传言,以及王大嫂好几次给她洗脑,慢慢的,她也开始相信了。
  既然命中注定她只能嫁这么一回,那就这样吧。
  打从这天起,孙家倒是平静了下来。
  孙家太太欢喜得很,尤其听王香椿说,她娘家大嫂帮她去找那个神乎其神的刘神仙算过命,她命里儿女双全时,就愈发的喜得合不拢嘴。
  王香椿的内心是崩溃的,可兴许这就是破而后立吧,在深深的绝望后,她逐渐麻木了起来。只这般,她每天不论做什么嘴里都泛着苦,曾经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就在跟前,她却一点儿也不快乐,就跟行尸走肉一般,按部就班的过着日子。


第103章
  过日子嘛,本来就讲究一个知足常乐。
  但凡知足了, 哪怕日子过得再辛苦, 总归能从中找到乐趣的。可要是不停的跟被人比较, 不看比自己过得差的,非要跟那些好的比,那这日子还咋过呢?这世上肯定有人比自己过得好的。
  王香椿就是陷入了这种情绪中, 哪怕在这之后,全家都将她当祖奶奶似的供起来了, 她自己还是觉得仿佛泡在黄连水里一般苦。就连她娘家大嫂都飞黄腾达了, 愣是从一个家徒四壁的农家女变成了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偏只她一人被留下来了。
  太苦了。
  这日子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同样觉得日子难捱的还有一人, 那就是最近生意不顺的宁氏。
  宁氏跟王香椿的情况还不同, 反正王香椿眼下算是认命了, 人还能跟天斗?命中注定的事情, 再挣扎也没用了。可宁氏不能啊!莫说刘神仙只是说她最近这段时日买卖不顺,哪怕真说她命中无财, 她还是会死命挣扎的。
  其实, 温氏说的一点儿也不错, 宁氏之所以这般信任刘神仙, 全是因为刘神仙说的话都是她爱听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