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公跟着杯中清茶的水纹一荡,他额头已经生出了汗,双腿发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顾明衍给踹了。
“世子,皇上借鉴臣子的意见,思来想去决定派您过去,您最先揭发三皇子,自然显出了您对赈灾的重视,皇上很欣慰,您过去最为合适不过。”
“哪个臣子说的?”
“就是新晋的探花郎,前些日子进了翰林院,帮着起草诏书什么的,很得皇上重视。”
顾明衍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姜楚,见她依偎在姜侧妃的身侧,脸上没什么表情,反而姜长宁一脸喜色,欣慰地笑了。
他敛下笑意:“探花郎,是个人才,皇舅舅好眼神。”
魏皇少年时英姿飒爽,结识兄弟,慧眼识人才,起义后一举进攻皇城,夺了皇位,灭了前朝余孽,成为天下之主,封王侯,提将相,国家一片繁盛。
人至中年,仿佛慧眼蒙了灰尘,人才识不得,瞧见美人后却双眼放光,后宫佳丽岂止三千,日日笙歌,君王早朝都难得一见。
第二十六章
和公公颤颤巍巍地坐回椅子里, 将手中的圣旨丢给旁边的小公公,犹豫着开口:“那世子去还是不去,好让老奴给皇上带个准信儿。”
姜楚这才信了, 顾明衍是真的不怕灭九族, 现在连圣旨的面子都不给,怪不得连三皇子都打,她入了王府, 发现外面的传言并不都是真的。
比如外人都说顾家世子天不怕地不怕,独独怕皇上, 心中极其敬爱他的皇舅舅。现在来看,哪里敬重了, 一点儿面子都没给!
魏皇风流君主的名号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因模样俊逸,人们对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格外宽容, 风流君王跟佳丽三千的故事并不引人反感,常常被人争相传告。
皇宫奢靡,常大兴土木, 圈地建高楼,虽人心惶惶地埋怨, 却还是信任大魏皇权的,毕竟把他们从前朝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 也没将他们逼上绝路,都渴望国家被治理地越来越好,心中对魏皇仍予以厚望。
然而魏皇似乎并不在意外面的传言, 在各种娇软中流连忘返。
一直没说话的姜长宁询问着开口:“徐州如今怎么样了?”
顾青鸿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背,“把三皇子刮来的银两都悉数还了回去,还筹集了米粮准备送过去赈灾,虽然饥荒不轻,还是有法子的,别担心。”
姜长宁点了点头,轻轻抓着姜楚的手。
徐州是他们姜家的祖地,那边仍有不少带着血缘的亲人,如今灾荒,她生怕那些亲人受了苦难,心中对三皇子也颇有微词。
姜楚是在京城出生的,只每年祭祖的时候回去,对徐州陌生地很,却还是很心疼那边的百姓。
她看向懒散坐着的顾明衍,见他低着头沉思,便扯了扯他的衣服。
顾明衍侧耳,余光瞧见姜楚细白的手指,耳边的软语跟风吹过似的,酥酥麻麻的感觉直接流到胸口,小姑娘说她想去。
他身边的侍卫子衿就要回来了,派过去赈灾刚好合适。
没想到她想去,去那里干什么,身子那么弱,在马车上颠几下也不怕身子骨散了?何况灾荒也会伴随着各种疾病,稍有不慎,病倒了可怎么办!
姜楚见他没有要应下的意思,而且瞧着和公公快要走了,她闷闷不乐地放下手指尖的锦衣,搅着手指站在一旁。
这就不理他了?顾明衍想到姜楚不理他的模样就头疼,揉了揉额角,咳了一声。
吓得刚站起身的和公公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圣旨留下吧。”顾明衍有些心不在焉,想了想又道:“先把银两送过去接济,我隔两天再去,告诉那些地方官各种官的,让他们手干净点儿,若敢扣下一颗米粒儿,本世子抄了他的家。”
“是是是!老奴立刻吩咐下去。”和公公松下心中一口气,总算把这烫手的圣旨给送过去了,这年头送个圣旨跟玩命似的,他这个皇上的贴身太监当得也太不体面了。
和公公走后,屋内的气氛才放松下来,虽然这公公不怎么有气势,但毕竟代表着皇上,整个屋里敢不尊敬的只有顾明衍顾青鸿父子两个,她们都很知趣地不说话。
“阿楚妹妹,我听说徐州是你的祖籍,那里本就穷山恶水的,现在又闹了蝗灾,饥荒可是怪吓人的,幸好你早些年就搬来了京城,才免了这场灾难啊,要不然……”
顾茗毓今天似是在针对她,姜楚皱了皱眉,这话里有瞧不起她祖籍的意思。
倒是顾茗雪很有意地挡了回去:“三姐,你这话就不对了,徐州哪里穷山恶水了,我听说那里风景……”
她刚说一句,就被苏侧妃一个眼神给瞪地闭了嘴,今天她仗着姜楚给的那篇文章在诗会上出尽风头,回府后顾茗毓跟苏林静都非常惊讶。
她便胡诌了个借口,说是从道上买的别人的文章,没提过姜楚半个字,顾茗毓笑了笑,她觉得那笑有些讽刺,就大吵了一架,母妃还是向着顾茗毓,这让顾茗雪很不是滋味。
看到顾茗毓话里有话地在损姜楚,她就替姜楚回了一嘴,没想到还是被母妃瞪,只好撅着嘴哼了一声。
姜长宁忍不住了:“我们徐州穷山恶水?你们呢,虽说老家在京城,可不过是京郊外的一个村子,有什么好得意的,徐州起码也比破村子好。”
顾明衍一开始弄不懂姜楚为什么要去徐州,听了一群叽叽喳喳的话,才明白徐州是姜楚的祖籍,他还以为姜楚爱心泛滥想去街头施粥。
顾青鸿止住姜长宁,“毓儿,说什么穷山恶水的,徐州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好,你平时谨言慎行的,今天怎么还说出这种话了。”
顾茗毓垂头,她今日听说顾茗雪在诗会上大出风头,她向来了解这个妹妹,自然不信那文章出自四妹之手,问了两句,也不肯说出作者是谁。
她便有些怀疑是姜楚写的,刚才激了两句,顾茗雪就开始护着姜楚了,果然如她所想,这两人似乎站在同一根绳上了。
她瞥了眼姜楚:“父王,毓儿知错,并无恶意,只是替阿楚妹妹庆幸,毓儿还准备了很多珠宝首饰,想着让二哥帮忙带过去,帮助那些徐州的百姓。”
顾青鸿丝毫不怀疑顾茗毓,这个女儿在他一众儿女中格外优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称得上是他的骄傲。
“毓儿说的对,你有这份心很好。”他看向顾明衍:“记得把你三妹的心意带到。”
顾明衍撇了撇茶沫,轻嗤:“那些个破玩意儿能值多少钱,不带。”
“二哥,毓儿的首饰都是上乘之物,没有那么不堪……”顾茗毓委屈的语调升起,听得顾青鸿暗暗搓掌。
“上乘之物?你舍得么?捐出去了不还是要再买?反正王府管钱的是你娘,买多少也无所谓吧……”
顾青鸿听着顾明衍讽刺的语气,更加心疼懂事的女儿:“混账,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妹妹……”
顾明衍坐着,云淡风轻的模样,偏过头不看顾青鸿的气急败坏。
顾青鸿向来注重子女的关系,虽然他没本事处理侧妃之间的恩怨,但家里七个儿女,也不曾像别家子女那样争风吃醋闹到大众跟前,这让他很是满意,所以见儿子这样说女儿,气急了。
整个屋子都安静至极,等着老爹追儿子跑的场景出现,毕竟父子俩吵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甚至都给顾明衍让出了一条路来。
姜楚先一步站了出来,把手背过去安抚似的拍了拍顾明衍的胳膊,“王爷,世子他不是这个意思。”
姜长宁从来不参与两父子的斗争,见自己侄女儿上前去给顾明衍抱不平,连忙喊她回来,没什么效果。
姜楚柔声道:“民以食为天,徐州饥荒,急需的是米粮,珠宝首饰什么的派不上用场,那里的当铺大概也早就关了门,就算典当成银钱后也买不到米粮,有余力还不如多带些粮食过去,世子本没有嫌弃你,三小姐可能是曲解了。”
“阿楚妹妹,珠宝现在用不上,以后可以啊。”顾茗毓强撑着笑脸。
“三小姐爱护灾民,你既然说了要捐赠首饰,自然是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物品,怎么也得需要一个马车,既然多出马车何不运粮。赈灾一般先赈粮再赈财,等朝廷筹集银两过去的时候,珠宝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顾茗毓敛下笑意,她可没有要捐一马车首饰,即使她母妃掌财,但王府每月支出都是有限的,哪里能任由她花。姜楚……这是在坑她。
顾明衍轻勾着嘴角,他只是单纯看不惯顾茗毓明明瞧不起徐州还装着发善心的模样,而且徐州还是姜楚祖籍,随便快言快语地怼了两句,没想到还能让姜楚给他解释出一朵花儿来。
刚才胳膊被拍了的地方还火辣辣地热着,他的欢愉都快要忍不住了,第一次被人这样护着,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即是如此,那便是本王错怪他了。”顾青鸿哼了一声,他其实很高兴,姜楚向着儿子说话,间接证明了他们关系缓和了,正如他所愿,“你也不自己说清楚,还让人家阿楚替你解释。”
回院子的路上,顾明衍踢着脚下的石子儿,看起来心情不错:“刚才为什么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