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卿还道:“首辅手下的人闹腾,估计首辅也没少伤神,要不要我给首辅配几副安神茶?”
苏遇道:“难得见你这么善解人意,给我来点吧。”
***
近来西境外占地面积辽阔的最大的外族部落乌斯藏比较活跃,因而西陲边境外交也比较频繁。
乌斯藏新任的政教首领继位,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首领,对乌斯藏内部改革也显见成效。
乌斯藏身为最大的外族部落,与本朝疆土毗邻,早年发动过几场战争,都被殷璄敲打得安安分分的,不得不俯首称臣。
新首领一上任,为了延续两国之友好,希望向皇帝求娶一位公主做为首领夫人。
乌斯藏首领更替一事,早就作为边防军务传到殷璄手上,并上呈到皇帝那里。但是殷璄扣下了首领想要求娶公主一事,直到近两日进朝朝拜的乌斯藏使者抵达京城,才把话传达。
首领求娶本朝公主,在政治上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利于同化外族血脉,也彰显了乌斯藏想友好和平相处的决心。
皇帝若是不同意,那便是主动坏了两族和平。更何况说起同化血脉,到时候乌斯藏的继承人有一半是本朝汉人血统,皇帝能不同意吗?
可是这事来得突然,皇帝一点准备都没有,宫里适龄的公主一个个筛选下来,合适的就只有静懿一个。
第219章 合适人选
让静懿去和亲,别说明妃不同意,就是皇帝自己也舍不得。
一时间皇帝去哪儿找个适嫁的公主出来?
要是早些收到消息,皇帝还能册封个民间公主,有时间教教皇家礼仪什么的。现在使者都来了,再去找个普通人来充数,也显得太不诚心了一点。
况且这时朝中大臣们皆建议,去乌斯藏和亲的公主,还应该是正统的皇家血脉比较好,如此有利于乌斯藏以后的继承人与本朝的亲近。
这两日宫里都在讨论,谁会做为和亲公主远赴乌斯藏。
宫里议论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到了适嫁之龄的静懿公主。
漪兰也到处听到了风声,回来对卫卿道:“二小姐怎么办,这回静懿公主恐怕真的要远嫁了,奴婢听说就只有静懿公主适合出嫁。”
卫卿不置可否。
漪兰又絮絮叨叨道:“奴婢听说,那乌斯藏人生得满脸络腮胡子,三大五粗的,一点都不好看。而那新上任的首领,都已经三十好几岁了!那样的人,静懿公主怎么嫁得!”
卫卿瞥了漪兰一眼,道:“你亲耳听到皇上下旨让静懿去和亲了?”
“这倒没有,”漪兰道,“不过大家都在说,静懿公主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二小姐这些日怎么都不去看看她,静懿公主也不派人来找二小姐了?唉,愁人,总不能一直这样僵下去吧。”
卫卿若无其事道:“放心,静懿不会嫁的。”
皇帝素来疼爱静懿,他知道把自己的女儿嫁去乌斯藏意味着什么,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让静懿外嫁的。
更何况静懿虽是唯一适嫁的公主,但却不是唯一适嫁的皇家血脉。
明妃宫里也平静得很,不见明妃着急走动。说明这件事八成与静懿沾不上边儿。
一日早朝,愁兮兮的皇帝又一次问朝臣们对这次和亲的意见。
朝臣们又一次纷纷表示支持。
皇帝沉吟着道:“朕宫里没有适龄的公主,唯有静懿一个绕朕膝下,朕却舍不得她远嫁,众爱卿给朕出出主意,这可如何是好?”
皇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摆明了不想让静懿公主嫁。历朝以来,和亲公主也多不是皇家正统公主,要么是民间选来的,要么是旁支血脉册封的。
朝臣们摸清了皇帝的意图,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现在在民间选公主再行调教已经来不及了,就只能从旁支血脉里找合适人选了啊。
可让人为难的是,皇帝的旁支就只有康王一个,而康王的家里也只有一个女儿,要是把他女儿送去和亲了,康王不就膝下无后了吗?
可是殷璄却不管他膝下有没有后,开门见山道:“皇上不忍静懿公主远嫁,则可在宗室挑选适龄女子。康王是皇室唯一旁支血脉,灵舒郡主从小熟悉宫中规矩,再合适不过。”
此话一出,朝堂都沉默了一瞬。
前些日他还对康王存拉拢提携之意呢,怎么转眼间就要把康王的宝贝女儿远嫁乌斯藏了?
皇帝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道,“灵舒是康王仅有的女儿,朕也一直视为己出,怎么忍心让她和亲,这样不妥,不妥。”
可是皇上,你连“视为己出”这样的字样都说出来了,心里早就乐开花了吧!
正是有“视为己出”做前提,才好顺理成章地把灵舒郡主当公主送嫁出去啊!
于是皇帝面上越发纠结,问苏遇道:“首辅,你怎么看?”
苏遇不急不缓地揖道:“臣附议。”
有了大都督和首辅双双赞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下面群臣纷纷附议。
除了静懿公主,灵舒郡主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帝是君,君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远嫁,作为臣子的当然要积极帮忙找个替补。反正又不是找自己的女儿,说话也不腰疼。
现在找到康王头上了,康王当然义不容辞。
可皇帝不能不顾他体恤臣子的仁德之心,直到早朝结束,还念叨着康王是他唯一的手足兄弟,于心不忍云云。
到最后这个决定也没有下下来。
下了早朝后,皇帝回寝宫换了朝服,穿上便衣,去往御书房处理政务。
他神色怡然、步履悠闲,哪还有朝堂上的半分愁绪。
半下午时,皇帝召了卫卿给他针灸治疗腰疾,罢后他随口对卫卿道:“最近宫里盛传,朕即将把静懿公主远嫁乌斯藏的事,你听说了吗?”
卫卿道:“微臣略有耳闻。”
“静懿朕舍不得嫁,”皇帝颇有闲情逸致,看了看垂首恭敬的卫卿,突然话风斗转,道,“朕若封你做公主,代替静懿去和亲,如何?”
卫卿当即撩衣跪地:“微臣惶恐。”
皇帝道:“你来宫里也有些日子了,对宫里的礼仪规矩已经相当熟悉,不必重新调教。你这性子又沉稳有度,若是嫁去乌斯藏,对朕朝政建设有益。”
皇帝不得不承认,若是除去皇家血脉这一条件,卫卿算得上是最合适的人选。
卫卿俯着头,看不清她脸上表情,那双眼睛看着咫尺地面,却是异常的清冷警醒。
她沉声道:“回皇上,微臣不配。”
皇帝饶有兴味道:“卫爱卿说说,哪里不配?”
“微臣身份地位低微,非皇室中人。此次前去和亲的,是嫁与乌斯藏首领为妻,便是下一任首领的嫡母。两族和亲,本有同化之利益,唯有皇室血脉才能将同化之利源远流长;到那时乌斯藏的血脉便是皇室一族的血脉,才能彻底归入本朝。”
皇帝沉吟片刻,道:“那你觉得谁配?”
“朝中政事,微臣不敢妄议。”
“朕想听你说说。”
卫卿应答道:“微臣以为,灵舒郡主正合适。”
……
从皇帝那里出来时,漪兰吓出了一身冷汗。
漪兰惊魂未定道:“皇上不是真想让二小姐嫁去乌斯藏吧?”
卫卿理智道:“还有一个灵舒郡主挡在我前面,怕甚?只要郡主没出什么差错,就还轮不到我。今日大都督和首辅带着文武百官都推荐了郡主。”
第220章 公主封号
她顶多算个替补中的替补。皇帝首要考虑第一号替补灵舒郡主,之外不得已才会考虑她。
漪兰比她还着急,道:“那既然都推荐了郡主,皇上为什么不直接下旨,封灵舒郡主做公主、命她和亲算了,却还对二小姐说出那番吓人的话,真是愁死人了。”
大概皇帝是在提醒她,若是灵舒郡主嫁不成,皇帝就会让她嫁。
所以说什么也要保证灵舒郡主稳稳妥妥的啊。
卫卿眯着眼道:“现在真正该愁的是康王。皇上一向是个爱臣如子的仁君形象,必然会假意怀念一下和康王的兄弟情,嘴上说几句不忍心,难道就真以为皇上不忍心了吗?”
当初钦点她进宫做太医时皇帝也口口声声对卫辞书说不强人所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卫卿不紧不慢道:“康王是皇亲,但也是臣子,若是不能为君主分忧、反倒让君主左右为难,他便落得个不忠不义的境地。
“皇上不直接下旨强迫康王嫁女,便是要他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等着他主动把女儿乖乖交出去。这样既成全了皇上爱护臣子的仁德,也成全了康王忠君爱国的大义,岂不两全其美。”
等康王主动请求让灵舒郡主远嫁和亲后,皇帝再假意为难一下,然后就水到渠成了。
漪兰边走边小声问:“那要是康王装傻充愣不肯主动交呢?”
卫卿悠悠道:“皇上至今只剩下一位兄弟手足,不是没有原因的。康王是闲王,能够相安无事这么多年,他肯定懂。”
事实上,这两日康王在家委实寝食难安。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古代养熊猫 (摇光) 阿里文学网VIP2019.6.20完结人气值:2408带着坐骑穿越,谁还能比她牛逼。 因为死时功德,女主穿越古代,种田养家,玩...
-
大唐种田直播日常 (平安如意) 阿里文学网VIP2019-04-30完结一觉醒来,超级网红云笙变成了大唐贞观初年的一个乡下野丫头。阿耶阿娘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