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官当年入京拜在聂国公门下,见过幼时的皇后,那会儿娘娘尚且只有六七岁,便能写的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钟灵俊秀至极,皇后娘娘是女子又如何?比起大部分男子,她甚至更为出色!
“你觉得哪里不对?”主事官转头问那学子。
“我等刚刚死里逃生,正是饥饿无依之时,娘娘的救灾物资便赶到了,尤其是……这些还是以娘娘办的学堂的名义捐发出来……”
两个学子眼眶红红,感慨道:“娘娘虽是女子,却有大丈夫之担当,气魄胸襟远超常人,学生敬服!”
主事官咳了咳,反问道:“那些个嚼舌根的可有人站出来帮你们?”
两人摇摇头,似乎要将脑袋低到地上去,“……惭愧惭愧!”
排在前头的百姓都听见了,虽然前头有些话听不太明白,但不妨碍他们感恩,学子跪倒下去那刻,前面百姓也跟着跪了下去,口呼“皇上万岁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后头百姓不明所以,连忙跟着跪了下去,对受灾后一无所有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只需知道一点,是谁给他们银子重建家园,谁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大灾后的百姓大都衣衫褴褛,神色孤苦憔悴,可此时双眼却都发亮,那是日子有了盼头重新有了指望的神采。
百姓们排好队小心翼翼接过官兵递来的银两,紧紧握在手心里,就怕给搞丢了。“谢谢,谢谢皇后娘娘,谢谢皇上,谢谢大人。”
“还、还有小贵人们也该谢。”
褚稷看完沣江州府传来的折子,当朝朗笑了一声,“皇后送去的银两已经到达沣江受灾最重的州府,如今地动逐渐平缓,百姓们已经开始重建房屋衣舍了。”
褚稷回宫的时候,这么跟聂珑说了,还将那俩学子的事说了下,嗤笑道:“那些个专耍嘴皮子的,不干半点正经事,成天嚼舌根,这种人便是参加了科考朕也不会录用!”
聂珑正绣着小衣裳,她已经怀了两月,肚子尚未显怀,但大约是心理作用,总能隐隐感觉到肚里有个血脉相连的小家伙正在生根发芽,乖巧安静地躺在她肚子里。
聂珑抬头看了眼肚子里小反派他爹大反派皇帝气呼呼的俊脸,“世人都说女子就该深锁庭院,相夫教子,我不认同这种观念,也无意去打破枷锁,然本宫乃一国之母,便是天下子民之母,教导孩儿有何不可?”
她绣着小虎头,轻描淡写,“更谈不上什么牝鸡晨鸣。”
“大惊小怪。”
隔天这话儿有意无意从宫里传了出去,众人恍然大悟,这样说似乎也没错?
学堂里那些小崽子们可不就是皇后娘娘的子民?她开个学堂教导孩子何错之有?
得了,这事儿有了皇后娘娘自个儿有理有据的反驳,学子们心服口服,又听说沣江之事第二批赈灾物资便有大半儿是皇后自己掏的,跟着学堂里的小团子们和皇上才跟风捐银子的。
这事儿传开来,皇后娘娘自嫁进宫里来,名声算是彻底立稳了。
先前总有人说皇上专宠皇后,被皇后蛊惑,也是后头皇上自揭其短方才了事,后来又有皇后惊掉众人下巴办学堂一事,皇后的名声着实一般,有人说皇后除了出身,便无可取之处。
你现在在说这话试试?
除了被呸一脸,还能落着好?尤其是在沣江一带,皇后的名声瞬间高至顶点,甚至比皇上还响亮些。
那些个后宅妇人们见此,羡慕得眼睛都红了,且不说皇后娘娘借捐银已是得了多大名声,那是多少银子都换不回的好名声!
就说那些皇室宗亲家的小崽子们,先有皇上圣旨褒奖并赏赐端砚,后有现在一个个三五岁的娃娃们名声竟然比一些朝廷命官还要响亮。自家孩子怎么就没这好事儿呢,自小有了好名声,以后甭管是科举还是当官,好处多了去!
对小老百姓们来说,朝廷当官的那么多,数不都数不清,也记不过来,顶多记得青天大老爷父母官,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五岁的小团子们是彻底出名儿了,叫他们都记住了。
不光是沣江的百姓,就连京城周围的百姓们都知晓了,皇后娘娘学堂里的贵人小团子们个顶个品行好,是难得的权贵家族出来的好团子!
这些小贵人们既不仗势欺人看不起寻常穷苦百姓,也没有那些纨绔习性,品行一等一的好,都是善良可爱的好团子!
“听说刚封的盛王世子攒了好久的银子,全给捐出去了!”
“可不是,盛王盛王妃不待见世子,世子吃顿饭都困难,更别说攒银子,攒这么多银子肯定不容易,由此可见世子年龄虽小,教养品德却很难能可贵!”
“还有栾郡王府的,禹亲王府的,恭亲王府的……”
“这些全都是皇后娘娘学堂里的,娘娘果真会教书育人,这些小贵人们日后铁定有大出息!”
总而言之,在沣江和京城老百姓们眼里,皇后娘娘学堂里那些小团子们都是善良可爱的好团子,别人权贵家的团子都是妖艳团子,半点儿也比不上这些好团子!
没捐银子,没上皇后学堂的“妖艳团子们”:……???
隔天皇上御案上折子就有好几本隐晦问皇上还能报名宫里的学堂不?问这话的是先前没报名的那些皇室宗亲。
大臣们则有人光明正大在折子上提议说,有道是有教无类,不应区分出身,皇室宗亲家的能上学堂,他们为何不行?
不怕死的大臣抗议,他们家也有小崽子要上学啊,不能搞区别对待!请皇上跟皇后娘娘商量商量,看是不是把门槛调一调,叫三品以上朝廷命官家的孩子也能上宫里学堂?
褚稷看完折子给气笑了,“正事儿没干几件,想得倒是美!”
这边褚稷刚说大臣们正事儿不干,那头大臣们的后院夫人们开始摩拳擦掌搞事了。
这年头好名声儿,谁不想要?
第66章
“礼部尚书夫人捐白银一千两,尚书府公子姐儿各捐白银五百两!”
“凌侯府老太君捐白银两千两,侯夫人捐银一千五两,世子捐……”
“兵部尚书夫人捐黄金百两!”
“大理寺正卿夫人捐白银八百两,大米百石!”
……
听到小太监唱的这些,众文武百官一脸茫然,互相看看,有的还偷偷掏了下耳朵,还是没听错儿!
他们败家娘们竟然都效仿皇后娘娘的做法,纷纷捐银捐物?
比不上皇后娘娘财大气粗,可这些诰命夫人手里的银子可不少,手握府里的管家大权,又有嫁妆,什么庄园什么铺子,都能生银子。
诰命夫人们比着来,你多我一百两我多你五百两,谁也不让谁,听到后面说还有些补捐的,文武百官们听得两眼发黑,败家娘们儿啊败家娘们!他们一年俸禄才几百两,这一下子捐出去得抵得上好几年俸禄了!
待小太监念完了,看着下方臣子们愕然的脸,褚稷哼笑道:“此举大善,朕心甚慰,但、众位爱卿似乎不太乐意?”
这话儿哪能应?文武百官连忙摇头说不敢,应该的!
却只听得上头皇上话音一转道:“依朕看爱卿们的夫人家眷比之尔等有觉悟多了!你们熟读圣贤书,却成天在朝堂里吵吵,大事小事都得争论一二,不如回头去学学你们夫人。”
褚稷想起前天聂珑说的话,没忍住笑言:“瞧不起妇孺可要不得!”
众文武百官:……
京城里结结实实闹了一场大的,捐银子风气上至皇上皇后,中到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甚至传到民间,也有些富户和家境殷实的富商百姓们自发到官府捐银子。
奇的是这一现象捐银子的还大多都是妇人幼童!
“大人,我捐五百个铜板儿。”
“小的捐一两银子。”
“我、我没钱,就捐个二十文行不?”
……
这事上报上去,当官的大人当机立断,先叫人收了银子,逐个登记在册,又写了折子往皇上那报。
皇上亲笔批:“准。”
主事官员立马在衙门门口开设了个捐款箱子,另有专人负责看守和登记,陆陆续续几天下来,装满了好几个箱子。
有些个富商富得流油,一次捐都是整箱铜板,整箱银子,整袋粮食捐的,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竟然达到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仅凭权贵夫人们和百姓们自发捐的银子,就够朝廷处理这次赈灾了,下面禀告上来的时候,褚稷着实吃了一惊。
他跟聂珑说没想到,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捐银子竟然能整出这么大笔银子,如此一来,户部担心的银子不够用这事儿就完全解决了!
这回赈灾朝廷除了出力,竟是连小半赈灾预算都花不到,要知道以往一次小小的水灾可能都得花这个数了。
当然,即便是如此,沣江这回的损失也是堪称历年之最。
赈灾之事当然不仅仅是银子就能解决的,在当下干什么事都靠人力,朝廷前后派去了整整十万大军去救人,参与重建工作。
然而灾后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疫情。
果不其然,不久后,沣江传来消息说皇上所料不错,沣江开始小范围爆发疫情,许多百姓出现腹泻发烧的症状。
相似小说推荐
-
将军娘子喜种田 (抹茶红豆) 17K女生网VIP2019-06-17完结一级品酒师桑栀穿越了,而且还是女穿男,哦不对,是个女扮男装的小村姑。大姐软弱可欺...
-
本宫不渣 (悠悠哉) 阿里文学VIP2018/1/23完结什么?穿越成女尊国公主还是皇位继承人? 什么?总有人想要弄死我? 老天爷:给你一百条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