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档案记录员[穿书] (素笺一缕笙风)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素笺一缕笙风
- 入库:04.10
今天女主人请客,它不招人眼烦,自动消失,希望女主人忘记它。
大公鸡身上的大羽毛还有很多,够他扒一段时间,希望十枚鸡蛋里再能出现一个漏网之鱼。廖安西又抱了一捆芦苇到后院,黄泥不够用了,放下芦苇帮着活黄泥。
中午廖安梅掌厨,吴巧芳帮忙烧火,一盘腊肉、一盘红烧肉、一盘爆炒猪大肠、又炒了一些素菜。
请人干活不能让人家吃粗粮,林凤心一狠做了半锅白米饭,不做多不行啊,家里三个姑娘一个比一个能吃。
“吃完饭再干活。”林凤指挥姑娘们端饭,又给他们打了两盆水。
“好嘞婶子。”小伙子们肚子早就受不住了,好久没有吃肉,能忍到现在实属不易。
小伙子们洗好手,廖安西带领他们到堂屋吃饭,林凤带着三个姑娘在厨房吃饭。
“安西,你行啊!”毛孩吃一块红烧肉,入口即化。这顿饭做的实在,没在肉里放大白菜、大萝卜···
廖安西举着一杯酒敬毛孩,他不知道自己行什么?母亲把他培养成少说少错的性格,如今他习惯不懂装懂。
毛孩举着小酒杯一饮而尽,离婚没多久就要结婚了,这小子手真快。
其他人见状也敬廖安西酒,“不错,安西。”
廖安西压低杯子,起身喝酒。“是不错。”
廖安西被一群小子整糊涂了,一直说着云里雾里他听不懂的话。小伙子们说话说的太多,他也不知道从哪里问起,还是安安静静喝酒吃饭吧!
一群人吃的饱饱的,肚子里全是油水。为了不耽误廖安西的好事,他们也不休息了,继续干活。
廖安西被一群人灌了一两酒,没醉,但是脸像被火烤的一样红。
小伙子们看到廖安西害羞的脸,他们就不点破喜事,怕吓跑廖安西。
两间房子盖的很快,交公粮的人还没有回来,他们已经盖好了,等着房顶一层黄泥晒干,他们再在上面扎一层稻草,通风晾晒半个月,就可以住人了。
林凤到房子里转了两圈,出来后再三感谢小伙子们。
“婶子不用谢了,记得到时候请我们多喝两杯酒。”他们中午吃了那么多肉,婶子再谢下去,他们该脸臊了。
“好。”林凤乐呵呵说道。
她还没有通知呢,怎么大家全知道她盖房子的用意。
“婶子,明天我们来帮你浇水,保证两间房子结实。”又没有事可做,小伙子们带着廖安西到水塘里拉网子。
“好。”林凤追到院子外,这群孩子,都结婚了还这么莽撞。
张小凡望着母鸡发呆,大家为什么要婶子请他们喝酒,婶子家有喜事吗?
路过大壮和孙志军家门前,廖安西叫上他们一起去玩耍。
以前小伙子们远离大壮,发生周小蝶的事后,老娘对红豆和大壮没了偏见,他们自然对两人没了偏见。
孙志军走到人群中和他们交谈,大壮走在后面,被廖安西和孙志军拉到人群中。
大壮惊奇的发现大家说什么,他‘啊啊···’附和,没有在大家眼中看到嫌恶。
大伙儿还没有到村口,就听见‘突突突···’
交公粮的人回来了,小伙子们争先恐后跑到村口,爬上拖拉机,朝着廖安西几人招手。现在不坐,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坐拖拉机。
拖拉机可不是想开就能开的,想弄到柴油十分困难,即使有柴油票也不好弄,国家缺柴油。一般交公粮时农村里才能看到拖拉机的身影,他们也只能在交公粮后坐上去过过瘾。
拖拉机从廖安西面前经过,开向另一个村子。“他们不是说到池塘里拉网子吗?”
“几个村子共用一辆拖拉机,平时难见着。池塘就在村子里,又不会跑,当然先做上拖拉机过过瘾。”孙志军背过身子不去看拖拉机上的人,其实他也想坐,可他要保持知识分子的风范,岂能因为一辆拖拉机折腰。
“哦。”廖安西点头道。
村子里又跑出来一群人,追着拖拉机爬了上去,孩子们拿着棍子追赶拖拉机。离老远了,廖安西还能听到汉子们爽朗的笑声。
村民们聚集在村口,迎接交公粮人回村子。大老远都能听到回村汉子们说话的声音,人群到达村口时,大队长和村长很快被村民们围起来,“大队长,粮站说我们村粮食咋样?”
今天粮食丰收,颗粒饱满,粮站的人应该会给他们记优,最差就会良上吧。
“今年全县粮食大丰收,我们村记了个良,大家别泄气,下年继续努力。”赵队长强打起精神说道,他打听了一圈子村子,没有一个记优,看来他们村的产量还没有达到上级的标准。“听县里的同志说其他市有的村子粮食亩产一千斤,我们村亩产只有几百斤,给个良,大家满足吧。”
村民们倒吸一口气,乖乖,赶上他们村好几亩地的收成了。“大队长,他们咋种的,我们也学习学习经验?”
“等县里领导开完会再说。”赵队长让大家散了。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哪个村子这么厉害,我们村今年的收成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
“是不是一株水稻上从上到下全结满稻谷,要不然咋能收一千斤?”
后来村民们说的话,廖安西没有听了。
难道又掀起‘浮*夸*风’的风暴,不对啊,历史上浮夸风只发生在五八年到六零年,事情没那么简单。
张小凡歪着脑袋,他又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是不是很平淡?是不是写的很无聊?大家喜欢看吗?
第53章 工农大学生
亩产一千斤话题伴随着时间流逝, 县里也没有下达指示,渐渐的被村民们遗忘。
秋意渐凉, 早中晚气温落差很明显。
“女孩子不能露出脚踝, 年纪青感觉没什么,年纪大了就要遭罪。”林凤手中拿着一根针蹲在张小凡脚下, 从怀里掏出一块黑布围在张小凡裤腿子上, 在线尾打了个结,针飞快的游走在两块布料之间。“先就和着穿,等发了布票给你做两身衣服。”
整齐密集的针脚一会儿连成一片, 一半裤腿已经被缝好, 裤腿盖过脚面。
“婶子,这样就好, 不用浪费布料做衣服。”张小凡弯着腰, 双手提着裤子。
廖安西搬着凳子坐在院子里, 仰着头感受清冷的空气入体。前几日天气还很炎热, 下了两场秋雨,天气便转凉。
“咱们小凡是大姑娘,该穿两件好衣服。”一个裤脚缝好了,林凤低头咬断线, 拿出一条布缝另一个裤脚。
“妈,我的裤腿子也短了!”廖安西皱眉扯着裤腿子,脚踝凉飕飕,吹多了冷风会着凉。
林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嗬, 都怪她喂的太好了,一个两个集体长个子。
他太着急了,母亲给巧芳、小凡加了一截裤腿子,不会遗忘亲儿子。廖安西继续保持仰头姿势,伸长腿以便母亲拿针操作。
林凤弯腰咬断线头,拽着两个裤腿子往下扯了扯,满意地点头。她起身到房间找出小凡所有裤子,都加上一截布。
他在吸收雨露精华吗?
张小凡扭着头走到鸡圈台子上,提着一串玉米棒子,把玉米搓进簸箕里。家里的粮食快没了,剥两盆玉米拿到隔壁婶子家用石磨碾成玉米面。
“呲呲···”张小凡拿着两根玉米互搓。
廖安西寻着声音睁开眼睛,裤腿子盖到小凡鞋沿,要保护好小丫头的脚踝,彻底剔出因冻脚踝引发疾病。可是母亲呢,他的脚踝还在外边。
“要□□据了,到村头集合。”···
林凤放下裤子跑到院子里,仔细一听,真的□□据了。
廖安西起身走向母亲,他的脚···
一阵风吹过,院子里已寻不见林凤身影。
票据和钱重要,他的事暂且放在一边。廖安西朝着张小凡招手,“走了。”
张小凡忙起身把簸箕放到高出,防止母鸡偷吃玉米。
两人走在路上,有些妇人手里拿着铲子或者针线急急忙忙往村口跑。
小孩子们围绕着大人欢呼,领了票据,他们能吃上一顿好饭。
“呦,这不是廖安西的小媳妇,你俩马上结婚了,廖家竟舍不得给你做一套新衣服。”周小蝶慢悠悠走着。
她的工分少,只能领一丢丢票据和钱,就不和这群乡巴佬挤在一起,以免拉低身份。
张小凡脸白了又红。
“周同志,你的意思女同志住进村民家,都奔着给人当媳妇的念头。”廖安西提高音调问道。
家里人给她寄来牛肉罐头、水果罐头,还有一些钱和票据。她拿着一罐牛肉罐头给了一个干活勤奋的村妇,村妇三请五请把她请回家中。
周小蝶脸顿时红白相交,这个混混嘴真能说,她要是敢承认,不光自己搭进去了,又会得罪一竿子知青。
陈玉凤和魏秋菊恼羞成怒,她们单纯住进村民家,哪里肯委屈自己嫁给农村汉子。
知青们冷眼瞧着周小蝶,村民们好不容易重新接纳他们,搅事精又想破坏知青和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林凤给你们俩盖喜房,还敢否认。”周小蝶瞥了一眼两旁的人,轻嗤道,“张小凡,女人别轻贱自己,你俩都成了,人家还给你穿破褂子破裤子,怕没把你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