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州遍地开银行 完结+番外 (陆尚恩)


几个人陆续走出了书院,燕子出门的时候,刚好看见了回来的顾烨,连忙问了声好,便拉着梁澜回去了。
顾烨也打了招呼,寻思着顾淳怎么提前下课了,便从顾家门口径直走了过来,一进书院,就看见了站在木桌子旁边发呆的顾淳。
他眼神迷离,一动不动地看着前面,像一座完美的人形雕塑,几缕阳光斜斜地打在他的脸上,像是给雕塑镀了一层金子。
顾烨心里觉得不对,连忙上前问道:“怎么了?”
“回来这么早?”顾淳意识到有些失态,才发现顾烨已经走到了旁边。
“没有年前那么多活儿了,这几天大家各忙各的,也没什么需要我跑腿。”顾烨说,“上课怎么上成这样?”
顾烨擅长察言观色,尤其擅长解读顾淳。顾淳觉得隐藏也没用,索性直言:“我有个学生说到了赵粲。”
顾烨瞬间变了脸色,小心翼翼道:“你……”
顾淳一抬头,像是变了脸似的,露出了往常在家里不干活儿找骂的神色,笑道:“我能怎么?照样过呗。我那几幅字都写好了,给你看看。”
他不由分说地迈开腿,出了书院朝家里走过去,顾烨无奈,只得跟上,无意间看到“立心”二字,扯出了一个苦笑。
顾淳头一次卖字,也不知道什么吃香,就把各个风格的都写了点,什么孩童启蒙千字文、经典诗句、政论名言,连艳俗词曲都来了几幅。顾烨一张张翻过去,时常被这位兄长找素材的脑洞惊到。翻到最后,他还不忘揶揄一句:“没想到你也有卖字为生的一天啊。”
顾烨本是拐弯抹角地嘲笑他——毕竟顾淳小时候的字是出了名的狗爬体,和如今完全不一样。
顾淳却似笑非笑地抬了抬眼:“我和姓赵的不一样,现在有饭吃是头等大事。”
他那双桃花眼是常常带着笑意的,而此刻,顾烨却从那眼神里品出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嘲讽和悲凉,他随即默默地闭了嘴。
而顾淳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接着说:“哎顾烨,你来看看,我这个写的怎么样?”
顾烨放下手中的东西,坐到了顾淳对面。
顾淳手中是一把折扇,一面题着“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那字完全称得上是“鸾飘凤泊”、“游云惊龙”,那个“瑜”字尤其好看,尤其是写在扇子上,乍一看,还以为是文人之间相赠的藏字诗。
但扇子翻转过来,背面却画着一袋龙纹币……这品味活像个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完美地破坏了这宝贝扇子的雅致之感。
顾烨被这审美震的一抖,扶额道:“你这是祝阿瑜姑娘多多赚钱吗?”
“是啊,”顾淳毫不介意,“这不是她的理想吗?这东西就当及笄之礼了,祝她……成人之后,赚的更多。”
及笄的礼数本来繁复无比,但那都是大雍朝皇亲国戚在富贵中的锦上添花之物。若身处乱世,谁还管你是七八岁还是七老八十?该逃命逃命,该打拼打拼,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白城地处边界,对中原的及笄之礼也不怎么看重。
再说,顾家也确实穷得很,前年才还清了当时从手头还算宽裕、为人又仁义的乡亲们那里借的安家钱。顾淳买来这把扇子,是“扇中一绝”黑折扇中的精品,扇骨是南方的棕竹所制,根根都削的很薄,且轻重分量不差,柔软又有弹性,还带着自然又美丽的花纹。扇面的装饰也极为讲究,带了些泥金加工。白城算不得“穷乡僻壤”,但如此贵重、来自南方的奢侈之物,作为一个白城小丫头的及笄之礼,也绝不算拿不出手。
顾淳对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最有研究了,那日他在集市上看到,便双眼放光地前去问价。卖折扇的人其实是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对这东西的价值一窍不通。但俗话说得好,买的不如卖的精,他看见顾淳这喜欢的打紧、非买不可的表情,脑子一转,直接把价格开高了三倍。
顾烨记得清清楚楚,那天顾淳飞一般地跑回家,上气不接下气地从床底下翻出了他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碎银子,招呼都不打一声,掉头奔回集市,买命一样地买回了那把折扇。后来,顾家一双光棍儿整整三个月都节衣缩食,饭菜里油水少得可怜,一向好脾气的顾烨都火了。
呵,兄弟如衣服,女人如手足。
“你这么花心思地给阿瑜姑娘准备及笄之礼,是真的看上人家啦?”顾烨看他捧着宝贝,一脸得意,带着玩笑的语气问道。
“这丫头蛮有意思的,困在这地方,有个解闷儿的朋友不容易。”顾淳欣赏了一下自己的扇子——此人自恋段位极高,刚才就是随口一说,其实根本不介意顾烨的评价,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十分满意,又夸了夸扇子未来的主人,“而且你别看她一副钻到钱眼儿里的样子,其实心里特仗义。”
顾烨没吭声,心里却隐隐地担忧起来。
姓公孙的人本就不多。当初公孙瑜来到桑大娘家,是他们俩都没想到的事情,顾淳甚至厚着脸皮想尽了办法搬到了桑大娘隔壁,以“与邻为善”的由头拉近了和公孙瑜的关系。
桑大娘平常一副和和气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模样,做点好吃的都会给街坊送上一圈儿,尤其对隔壁顾家两条光棍儿关爱有加,有人开玩笑说,她就差脸上写着“诚招女婿”四个字了。
但对于公孙瑜的来历,桑大娘口风却紧的很,只说过她是中州来的亲戚,小小年纪没了爹娘,在路上还受了伤失忆了,怪可怜的,如今和她这么个关系八丈远的表姑相依为命,也是上天有德,给了条出路。顾淳几年来三番五次地套话,精诚所至,金石却不开,桑大娘从没露出半分破绽。
而那个公孙瑜更是把中州忘得一干二净,机灵倒是很机灵,每天想着挣钱。顾淳曾说笑,若这个公孙瑜真是公孙大人的后人,倒是继承了他经商的天赋。
顾烨愁的是,看顾淳这样子,对公孙瑜怕是动了些感情。但毕竟他是走在刀尖上的人,大梁表面的太平不知何时会被撕得四分五裂,若此公孙瑜就是公孙彦的女儿,未来万一有利益冲突,这么个重情重义的人,他该如何选?
“哎顾烨,”顾淳打断了他飘往千里外的思绪,“听说‘扶桑居’最近有活动,你要不要去试试新衣服,添几件?”
作者有话要说:
龙纹币:顾烨,我哪里不雅致?
“龙纹币”是这篇文设定的大梁朝的货币,后面会细说。
“黑折扇”参考杭州黑折扇,资料来源百度,本文朝代地域都架空,所以不考究黑折扇历史啦。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出自江淹《效阮公诗》。


第7章 生意
顾烨无奈地一摊手:“大少爷,你这字还堆在角落当废纸呢,又没卖出去,哪来的钱?”
“孤陋寡闻了吧,”顾淳仔细地把黑折扇收起来,“阿瑜最近搞了个‘分期’,现在去买,就是原价格的三成,后面按月各还一成就行。”
顾烨还真没听说过“分期”,微微皱眉想了一会儿,这么买好像也不亏。
看到顾烨略带惊讶的神色,顾淳又补了一刀:“你说你年纪轻轻的,跟个老古董一样,看我,就很能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老古董”瞪了他一眼:“后面按月还,还不是我付?”
而此时,在白城中心的天街上,不少同样听说了“分期付款”的人都打算来一探究竟,这家门口挂着“扶桑居”牌匾的小铺子分外热闹。
“对对,您只要在这儿写上名字,同意定期来付剩下的钱就行了……呀,这件啊,不好意思姑娘,这件刚被定下来了,您要不看看旁边红色的,多喜庆!哎呦阿瑜,你可算来了!”
被客人团团围住的,正是这家成衣铺的老板桑大娘,她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外加八张嘴,见到公孙瑜就像见到了救星。
这位“救星”总算是摒弃了早上的造型,梳妆打扮了一番,对得起“美人儿”的称号了,还顺手把长发在脑后盘了一个简单的巾帼髻——她手残,实在是搞不来太复杂的。因为天冷,公孙瑜出门前又抓了一件棉披风,此时正一只手把从家里带来的烤红薯带给桑大娘,另一只手把披风解开,搭在了旁边。
“赶紧先吃吧,”公孙瑜送完午饭,便熟门熟路地做起生意,“姑娘,我看你就适合红色,这颜色最挑人了,不白穿不出气质,就等着你穿呢!这种红叫‘胭脂红’,有句诗说‘娇香淡梁胭脂雪’,你穿上这衣服,衣为胭脂人为雪,多漂亮!”
那嚷嚷着要买紫色广袖裙的丫头被夸的找不着北,美滋滋地买下了剩下的红色款,临走还觉得自己是雪仙子下凡,走的一晃一晃的。
接着,公孙瑜又三下五除二帮着几个小孩挑出了合适的衣服,业务非常熟练,大人们付好了三成定金,便领走了叽叽喳喳的熊孩子,店里终于安静了一些。
公孙瑜刚打算歇一会儿,便听见一个酸溜溜的声音道:“阿瑜,你这么大方,就不怕收不回来钱?”
说这话的是个比她稍小一些的姑娘,有几分姿色,名叫娇娇,家里也是开成衣铺的。本来嘛,衣服是必需品,白城两千多人口,几家成衣铺几乎是平分生意。就算偶尔惨淡一些,也是风水轮流转。但自从桑大娘领回来个公孙瑜,她这小铺子越来越红火,同样在天街开店的娇娇觉得自己再不警戒,就要没饭吃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