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又怀身孕了呢?
她才生孩子没多久啊。
知道她生孩子疼了许久,他说不让她这么辛苦的,有一个儿子也够了。
可……
她再不信他的话了!
拂云郡主又怀了身孕的消息一阵风传遍东乡侯府。
丫鬟小厮无不惊叹。
苏小少爷也惊呆了,他那天对着虎娃说可惜不是女孩,娘不是说过两年就有了吗?
这才半年不到啊。
苏小少爷赶紧跑过去道贺。
他不会是说去顺带领赏钱的,上回大嫂怀身孕,娘一高兴,给了他十两银子,这回怎么也有二十两吧?
嗯。
苏小少爷屁颠屁颠的跑过去。
一两银子没领到,还差点领了二十大板。
苏小少爷才想起来昨儿他撞了大嫂的事,他道,“我把大嫂肚子里的孩子撞坏了?”
拂云郡主摇头,直说自己没事。
她极力袒护苏小少爷,崇国公府大太太也说苏小少爷不是有意的,让唐氏不要责怪他。
唐氏瞪着儿子道,“看在这么多人给你求情的份上,娘就不罚你了。”
“往后再急,也得看路,再撞人,连着这回一起罚。”
撞到大嫂是他不对。
但他也很无辜好不好!
苏小少爷不服气道,“要不是爹坑我,我能那么急吗?”
“好了,好了,你先下去吧,你大嫂需要静养,”唐氏道。
她这儿子一开口,能把你气个半死,也能笑的你抽气。
拂云郡主现在心情不宜起伏太大,笑的肚子疼就更对胎儿不利了。
唐氏只盼着拂云郡主这一胎是个女儿,那就儿女双全了。
珊瑚对拂云郡主忠心,唐氏赏了她一支银簪,崇国公府大太太赏了她一只银手镯,高兴的珊瑚连连道谢。
谢完了赏赐,就扶拂云郡主下去歇息了。
拂云郡主又怀了身孕的消息一阵风传到云王府。
当时云王爷正在喝茶,直接呛着了,云王妃也是又惊又喜。
多子多孙多福气啊。
尤其崇国公府,崇国公谋逆是死罪,三老爷跟着崇国公身后为虎作伥,没少干坏事。
看在崇老国公的份上没有处死,却也流放到了西北苦寒之地,这辈子都休想再回京了。
偌大一个崇国公府,一下子就显得子嗣凋零了起来。
拂云郡主多帮崇国公府开枝散叶,云王妃也开心。
可是开心之余就是恼怒了,做妹妹的嫁人生了个孩子又怀了一个,做兄长的还没娶妻呢。
她外孙抱不过来,孙子都还没影儿。
云王世子替妹妹高兴之余中枪了。
要不是拂云郡主动了胎气,云王妃赶着去看她,估计当场就要和云王爷商量给他娶世子妃了。
云王妃匆匆赶到东乡侯府,知道拂云郡主是不小心被撞了下,知道苏小少爷并非故意,就没说什么了。
苏小少爷昨儿进宫大闹了一场的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
就是她也同情苏小少爷小小年纪就被自个亲爹给坑啊。
“好好安胎才是紧要,”云王妃叮嘱道。
“母妃,我知道,”拂云郡主脸红道。
云王妃忍俊不禁。
她这女儿,都生过一胎了,怎么提到生孩子还这么薄脸皮?
想想苏大少爷在宴会上踹北漠大皇子鞋子崩线都没她脸这么红的。
嫁进东乡侯府这么久了,女儿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呢?
云王妃实在不理解。
当初她可是怕极了女儿受东乡侯府影响性情大变,根本是杞人忧天,她现在倒希望有点变化了。
拂云郡主又怀身孕了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登门求生子秘方的人几乎要把侯府门槛踏破。
拂云郡主生了儿子,苏锦生了儿子,南安郡王还有北宁侯世子他们哪个没生啊?
而且都生的儿子,唯一一个没生的更干脆,一次生了三。
虽然三位小姑娘因为早产,身子骨没那么好,比别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了些,但养的也好,模样漂亮极了。
还有当初大理寺少卿府上,求了个方子,结果就怀了身孕。
赵大太太生了个女儿,赵大少奶奶添了个儿子。
镇北王世子妃医术超绝,说没有什么秘方谁信啊?
子嗣困难的,生了女儿想要儿子的,不嫌儿子多的,还有儿子小,求一份传家的……
唐氏是哭笑不得。
要是有秘方,能不给周老爷吗?
可这些人都认定有秘方,苦苦相求。
来的人太多了,唐氏要不给那就是她小气了,唐氏能怎么办?
她只能让他们去求送子观音了。
诚心相求,一定要心诚。
另外就是把苏锦教大理寺少卿夫人的方子抄了,一人一份。
其实方子很普通,就是教她们找到自己一个月内是哪两三天最宜受孕。
但——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张方子,却让接下来两三月京都怀孕的夫人多了三倍不止。
京都稳婆不少,但有名的稳婆不多啊,又是扎堆怀孕的,怕到时候生孩子争稳婆,早早的就预定了。
稳婆真是笑开了眼,不少人在背后称呼苏锦为“送子娘娘”。
苏锦,“……。”
拂云郡主怀孕,大家急于求生子秘方,都把大皇子失踪的事冲淡了几分。
但毕竟大皇子是最有希望,甚至可以说是确定的太子人选了。
他的失踪,关乎朝廷,百官不得不上心。
找了整整两天,这一日午后,迎来了一场大雨。
狂风乱作,掀瓦断树。
大雨滂沱下了一天。
大雨之后,大皇子的失踪终于有了点眉目了。
大雨冲刷地面,露出了半只鞋,继而发现了尸体,上报了大理寺。
大理寺从尸体上找到了一块令牌,顺藤摸瓜查出正是当日跟随大皇子出宫的护卫。
护卫被杀,大皇子下落不明。
整个京都都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咽气(六)
在发现护卫尸体的地方,大理寺和刑部的人来回仔细搜查了好几遍,都没有发现别的线索。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找不到尸体,大皇子就还有活着的可能。
而且如果只是单纯的杀大皇子,不会掩埋护卫的尸体,这明显是怕被人发现,到时候封锁城门,没法带大皇子离开。
抓大皇子,却又不杀他,这是要拿大皇子做人质啊。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几乎是同时想到这种可能。
心底闪过一抹惶恐,刑部尚书匆匆进宫禀告皇上。
皇上气的捶龙案。
是他们疏忽了。
齐王和崇国公一直就针对大皇子,他们都知道是为了送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齐王世子上位。
自打齐王举旗谋逆后,他们以为大皇子就安全了。
这么久没出事,就放下了戒备之心。
没想到齐王他们还贼心不死!
这一招,当真是杀的皇上他们措手不及。
谁能想到崇国公和齐王在被打的节节败退,手忙脚乱之际,不想着怎么退兵,反倒派人进京抓大皇子呢?
如今大皇子失踪已有几日了,就算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去给崇老国公也来不及了。
刑部尚书劝皇上息怒,大皇子吉人自有天相,绝对不会有事的。
福公公叹气啊。
齐王之流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各种阴险招数层出不穷,偏偏还就很管用。
希望东乡侯他们能早点把齐王活捉了,送进京给皇上出气。
刑部尚书禀告完,就回了刑部。
刚进刑部,刑部侍郎就过来道,“尚书大人,您还是去刑部大牢一趟吧。”
“怎么了?”刑部尚书问道。
“柳侧妃从昨晚起就滴米未进了,怕是扛不了两天了,”刑部侍郎道。
其实早就入秋了,但谁也不知道秋后处斩到底是哪天,也没人敢问。
再加上南漳郡主在刑部大牢里生不如死,刑部的事又多,就没人管她了。
刑部侍郎先前去刑部大牢审案,走的时候,南漳郡主给他跪下了。
她希望能见刑部尚书一面。
刑部侍郎本不想理会南漳郡主,实在是她那模样弥漫着一股子死气。
在刑部见惯了犯人从生机勃勃到形如枯槁,有些都扛不到上邢台就病死狱中。
南漳郡主作恶不少,刑部侍郎也不知道让她就这么死了,而不是当众斩首,皇上会不会不满。
提醒一句,也是尽他一个侍郎的本分。
刑部尚书还怎么没注意南漳郡主,这些天他们都在找大皇子的下落。
既然刑部侍郎提醒了,他就往刑部大牢走了一趟。
老实说,就算刑部侍郎提醒了,真看到南漳郡主,刑部尚书还是狠狠的震惊了下。
若不是确定这间牢房关的是南漳郡主,他都要怀疑南漳郡主是不是被人给偷梁换柱了。
看到刑部尚书,南漳郡主从床榻上下来。
说是床榻,其实就是块木板,上面摆了稻草,还有一张破旧的棉被。
看到那棉被,刑部尚书心下有了几分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