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留在边关。
只是他身为飞虎军少将,先崇国公世子遗孤的身份,他去做这件事是最合适的。
第二天,苏崇就带着六百飞虎军押送谢景川回京。
从出军营起,一路上,不知道多少大齐百姓朝谢景川扔臭鸡蛋烂菜叶。
……
再说边关,南梁使臣回南梁军营后,也带回了护国公被杀的消息。
这个消息实在把谢景宸和董承琅他们震的不轻。
尤其是施大将军,没想到自己的劲敌就这么被除掉了。
护国公世子要攻打南梁,夺回他爹的尸体,施大将军不同意。
贸然出战,只会无葬送无辜将士的性命。
护国公世子认定施大将军这话是在讥讽他爹,指着施大将军的鼻子骂,董承琅没差点和他打起来。
最后还是谢景宸提议,或许顺着东乡侯的话能带回护国公的尸体。
护国公手下一副将带着两官兵去了大齐军营。
大齐要他们承认是大齐人。
他们忍着屈辱承认了。
大齐将士没有阻拦他,他们进军营拉走了护国公的尸体。
倒也没人管他把尸体拉到哪里去。
副将把护国公的尸体拉回了南梁军营,护国公世子披麻戴孝,亲自护送回京。
护国公世子走了,护国公那一堆手下群龙无首,施大将军虽然还没有正式投靠赵诩,却也口头承认了。
赵诩和大齐关系不错,施大将军也觉得这一场战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胜算,便借口需要养伤偃旗息鼓,等朝廷进一步指示。
护国公被杀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到南梁京都,而且最先传回去的是一百万两银票被抢的消息。
没错。
护国公被大齐俘虏了,东乡侯要十万两黄金才肯放人,南梁皇上虽然恼东乡侯,但还得救护国公。
南梁朝廷出五十万两,护国公府掏五十万两。
几乎是收到消息后半个时辰,护国公府护卫就带着一百万两银票赶赴边关赎人了。
只是半道上,一百万两被劫了。
没有了银票,大齐绝不会放人的。
护国公府护卫没有把握,也不敢耽搁,让当地官府找到银票,便快马加鞭赶回京请罪外加凑钱。
南梁皇上发飙之际,护国公被杀的消息传了回来。
嗯。
这一百万两是被赵诩的人劫走的。
十六年前飞虎军被灭的真相查清楚了,东乡侯也活捉了飞虎军,施大将军也暗中投靠赵诩了,也到了谢景宸结束卧底生活的时候了。
赵诩要给东临王府伸冤,那是谢景宸的外祖家,他是大齐镇北王世子,没法明着帮赵诩,只能暗中相助。
这一百万两,就当是借花献佛了。
谢景宸让董承琅派人给赵诩送信,让他带人在路上伏击。
起兵推翻朝廷要兵力更要钱财,至于东乡侯那儿,南梁能掏一百万两救护国公,就会再掏第二回。
钱只是晚点到东乡侯手中而已,正好护国公多留在大齐军营一段时间正好给东乡侯消气。
一箭双雕之计。
只是谢景宸没料到,东乡侯宁愿不要钱也要护国公的命。
此时此刻,赵家得了那一百万两银票是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赵诩去了北漠,至今未归,伏击护国公府护卫,抢夺银票是赵相做的决定。
拿到银票后,赵相觉得赵诩交董承琅这个朋友果真是一点没交错,处处想着他。
再加上赵相在京都的时候,也见过董承琅几回,那会儿瞧着不大靠谱,没想到在军营里历练一番,沉稳了不少。
赵相正为女儿的亲事担忧,毕竟一旦起兵,可能三五年都不会成功,女儿大了,不能蹉跎三五年。
赵相和夫人一合计,相中董承琅做女婿了。
谢景宸一直想让董承琅和他作伴,尝尝做驸马的滋味儿,没想到他还没开始明着撮合,董承琅就已经入了赵相的眼了……
一百万两被劫,消息在传回京的时候,也传到了边关。
董承琅替赵诩高兴,更觉得谢景宸这个兄弟没白认。
如果不是谢景宸提醒,他哪里想的起来要给赵家送信,让赵家半路打劫啊?
虽然只是送个消息,可这个消息价值一百万两啊。
赵家能不承他这么一份大人情吗?
几天后,谢景宸觉得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临走之前,和董承琅还有施大少爷道别。
刚要开口,南梁军营来了位不速之客——
南梁太子。
听将士禀告,董承琅和施大少爷眉头齐齐一皱。
太子?
太子怎么突然来军营了?
他不是还要准备迎娶北漠公主吗?
就算“宠爱”北漠公主,也不至于迎接到边关来吧?
两人满心疑惑,但太子驾到,得去军营迎接。
走了几步之后,董承琅想起谢景宸找他,回头望着谢景宸道,“李兄急着要和我说什么?”
“没什么,”谢景宸道。
“真的?”董承琅不信。
“……只是觉得军营待的无趣,想去附近的镇子上转转。”
“就这事啊?”董承琅轻轻一笑。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等见过太子,我陪你去镇子上。”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多疑
谢景宸一再的救他,还一再的帮他,别说陪谢景宸去镇子上逛逛了,就是每天去都行,尤其在军营憋了这么多天,他也想出去转几圈啊。
谢景宸不必出去迎接南梁太子,但他好奇南梁太子为何来边关。
金山公主不是荆山公主的事,谢景宸还不知道。
南梁太子一袭蟒袍,骑在马背上,虽让还不是天子,却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气势。
施大将军率领诸位将军给太子见礼。
南梁太子从马背上下来,扶施大将军起来道,“施大将军多礼了。”
“如今护国公被害,边关战事还要多仰仗施大将军和诸位将军了。”
施大将军看了南梁太子一眼,道,“太子言重了,护卫边关是我等职责所在。”
“不知太子此番来军营是?”施大将军问出大家的疑惑。
南梁太子倒也不隐瞒道,“护国公以身殉国,他的死,令本太子痛心疾首,特意请旨来边关接管护国公手中兵权。”
董承琅松了口气。
原来是来接管护国公兵权的,他还以为是之前皇上冤枉了舅舅,如今护国公死了,怕舅舅对朝廷不够尽兴,派太子前来安抚,或者迎娶北漠公主顺道来安抚。
不管是哪种,董承琅都有点担心施大将军会心软,虽然施大将军已经答应帮赵诩了,但那是在他们算计下答应的。
万一知道……未必还会向着他。
现在太子来军营,还来得这么快,这是怕护国公那部分兵权被施大将军收拢,到时候施大将军做大,成为朝廷心腹之患吧。
施大将军确实有趁着护国公棺椁回京,拉拢护国公手下将士的想法,只是他已经承诺帮赵诩了,一直在犹豫,在迟疑。
没想到他还没有下定决定,朝廷已经替他做好决定了。
护国公在军营,都没有他施大将军说话的份了,何况是太子,还是接手了护国公兵权的太子?
说是要多仰仗施大将军,不过是场面话而已,这军营是真的没有他施大将军说话的份了。
谢景宸远远的看着南梁太子,他还纳闷雪姨娘不惜委身三老爷才偷到手的边关布防图,为什么没有落到护国公手中。
看来南梁太子就没有把边关布防图交给护国公,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存了来边关亲自上战场的心。
护国公的死正好给他来边关的借口。
从南梁太子联手北漠郕王,算计北漠,迎娶北漠荆山公主,再到偷大齐布防图,就足以证明他的勃勃野心。
南梁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还想一统北漠和大齐。
南梁太子虽然是董承琅的妹夫,但董承琅最不满的就是太子。
施大将军领着南梁太子进军营,董承琅拍着谢景宸的肩膀道,“走,去镇子上逛街去。”
“你确定要去?”谢景宸看着他。
“不去留下来做什么?”董承琅道。
“我舅舅都没什么说话的份了,何况你我了。”
逛街是谢景宸提出来的,只是随口一说,他要知道南梁太子是来接管护国公留下的兵权的,他就不提这事了。
自己说的话成了绊倒自己的坑,也得笑着迈过去。
两人没带护卫,一人一马出了军营。
南梁太子来军营,大家要么陪着,要么巴结,董承琅却带着谢景宸离开,太惹眼了。
南梁太子的护卫发现后,就进了军中大帐耳语告知南梁太子。
南梁太子眸光闪了下,看了护卫一眼。
护卫就派人暗中跟着董承琅,想看看他这时候离开军营做什么。
派去的暗卫武功不差,瞒过董承琅容易,瞒过谢景宸难比登天。
谢景宸发现暗卫后,告诉了董承琅。
董承琅没把暗卫放在眼里,南梁太子生性多疑,比南梁皇帝更甚。
如今只是太子,就这般野心勃勃了,等他登上帝位,还不知道有多少臣民会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