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失望什么自然不用多说,宋清徽抿了抿唇,回答道:“最近家里没有寄东西来,就没必要去镇上了。”
“原来这样啊……”叶小妹闻言果然怅然若失,一脸损失了一个亿的心痛。
宋清徽忍不住弯了弯唇,在她沉浸在失落中的时候,递给给她一个像礼物一样的小长盒子,说,“听叶叔说你每天都在家里写大字,其实偶尔也可以练练硬笔,刚好我这里有支闲置的钢笔,小妹不介意的话可以拿出用。”
院子里的一干知青纷纷投来炙热的眼神,他们很多人连钢笔都用不起,人家已经有多余的钢笔送人了。
不过宋清徽把笔送给叶小妹,大家倒没怎么多想,肯定是间接感谢叶队长和队长媳妇对他的这么多关照呗,再说叶小妹字写得确实很好,去年清理鱼塘的时候他们也见过的,宋知青送钢笔人家正好用得上。
大家主要是羡慕连叶小妹都能拥有钢笔的幸运,殊不知叶小妹听到宋大哥的话,第一反应是丑拒,她每天得写一页大字才能吃饭,宋大哥还要让她练钢笔,这是人干的事吗?
叶小妹出离愤怒了,她没有立刻去接礼物,而是气势汹汹仰起头正要为自己讨个公道。
宋清徽接触她的眼神,却像是触电一样,倏地移开视线,好像跟她对视很难为情的样子。
如此反常的反应,让叶小妹有点懵逼,她呆呆的眨了眨眼睛,突然灵光一闪,猜测的想宋大哥是不是在盒子里藏了情书?
叶小妹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顿时也不排斥这份“礼物”了,眉开眼笑的接过盒子道:“送就不必了,宋大哥就当借我用用吧,过几天就还给你。”
正好她也把回信藏在盒子里,从此神不知鬼不觉的鸿雁传书、暗渡陈仓,宋大哥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到,简直天才啊。
宋清徽张了张嘴:“小妹,不用还……”
话还没说完,叶小妹已经愉快的决定了,一边挥手一边抱着盒子往外走,“我先回去啦,不用送。”
宋清徽本来就没打算送她,倒是有心追上去告诉她钢笔不用还了,可是听到她这句“不用送”,他也不好追出去了。
知青小伙伴们都看着呢,别弄得好像他有多舍不得叶小妹走似的,宋清徽只好若无其事的回了宿舍。
叶小妹很机智的把盒子藏在怀里,一路飘回家,回到自己房间才迫不及待把东西掏出来。
打开盒子,钢笔下面果然躺着一页纸,叶小妹当然是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信。
宋大哥虽然在回信这件小事上显得过分矜持,一旦回信倒是诚意十足,满满一页的内容,叶小妹刚摊开信稿就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从上往下看。
“叶舒华同志”“展信佳”,这个中规中矩的开头让叶小妹颇为不满的撇了撇嘴,心想宋大哥有点不解风情啊,她的信里署名都是亲爱的宋大哥,到他这里就变成了叶舒华同志,一点浪漫的气氛都没有了。
叶小妹一看就知道这封信要让她失望了,根本不是什么情书。
果然接下来的内容很无聊,宋大哥完全把她的表白忽略了,开篇就感谢了收到信的意外,向她道歉没有及时回信,然后解释了没回信的原因。
宋清徽不回信的“理由”也很小清新,说是他根本没想到她也跟队长父亲和王翠芬同志一样客气、连写两封信表达感谢云云,其实在他看来,他送的东西都是应该的,因为叶队长对他的关照是无价的,可惜他能力有限无法报答,索性家里还有点条件,只能用这些俗物来表达感谢了。
叶小妹看到这里,倒是有几分心动,很想叫宋大哥让她淹没在这些“俗物”里,她就喜欢俗气的肉罐头和小票票了。
真想把宋大哥变成长期饭票,赖他一辈子呢_(:3J∠)_
信里的宋大哥很是善解人意,解释了没回信的事,又顺便介绍了一下他的家庭,就跟叶大哥他们猜测的那样,宋大哥家里都是大人物。当然他没说得这么直白,只是稍微介绍了下他爷爷奶奶的工资和每个月供应多少,他父母的供应又有多少,还有他大哥大嫂也是高薪人群。
叶小妹连忙放下信,飞快的算了笔账,宋大哥全家每个月的工资都有好几百块,鸡鸭鱼肉加起来几十斤。
这代表什么?大户人家啊!土豪啊!叶小妹羡慕的眼睛都红了,恨不得当场嫁了嫁了。
宋清徽在信里总结说,虽然农村物质匮乏,但这两年的条件改善了很多,他家里的供应也没短缺过,所以节省一点,给他寄点东西倒也不困难。家人如果知道叶队长一家是如何照拂他的,也会很高兴他送上这些谢礼。
介绍完家庭,宋清徽又话锋一转,说他爷爷奶奶老了,日盼夜盼希望他早日回家、一家团聚,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回去的希望,如果有朝一日离开双岗,回到北京,他会永远记得并怀念在双岗的日子,怀念把他当亲人一样的叶叔一家人,也一定会怀念待他如亲兄一样的小妹。
写到这里,这封信就结束了,叶小妹也从激动中回过神来,差点忘记宋大哥是要回城的,那还是谈谈恋爱吧,结婚就罢辽。要不然几年后变成被抛弃的糟糠之妻,再想嫁个老实人就不太容易了= =
叶小妹坚定了决心,趁着爹娘他们还没回来,直接拿着宋大哥的钢笔给他回信。
虽然宋大哥的回信不是情书,甚至一点暧昧都没有,好像并没有被她的土味情话打动的模样,这个发现让叶小妹有点小失望,不过在看到宋大哥的家庭状况后,她整个人又充满了信心,只要她再接再厉把宋大哥泡到手,肉罐头会有的,牛肉干会有的,小钱钱说不定也会有的~
还要啥自行车?
美好的未来让叶小妹满血复活,眉飞色舞的写信,开头就反驳了宋大哥的结束语,她没有把宋大哥当亲兄,每天都想称呼宋大哥为“您”,这样就可以把他放在心上。
然后又是一波土味情话攻击,叶小妹都没怎么动脑子,“刷刷刷”就写完了信,落款的时候她才注意到宋大哥写的日期,今天明明是正月初八,2.12是什么时候?
没有手机和日历表,叶小妹确实不会算阳历,但也难不倒机智的她。
把信藏好,叶小妹转头就去了叶大伯家。
叶三哥过几天就要回厂里上班了,叶奶奶舍不得,一早就把他叫到上面去了,听说要留叶三哥吃中饭。叶小妹耳尖的听大嫂和二嫂在后面八卦,说奶奶肯定是藏了私房钱准备补贴三哥。
说这话的时候,叶大嫂和叶二嫂脸上还笑嘻嘻的,跟王翠芬同志私下补贴她时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叶小妹还以为大嫂二嫂也这么重男轻女、区别对待,私底下跟王翠芬同志吐槽,结果她娘淡淡地说,“你奶奶的私房钱不给你三哥,也得留给你大堂哥,跟老大老二又没关系,她们当然不会闹了。”
叶小妹本来就没多在意,得到答案也就扔一边了,现在去大伯家,是找三哥问日期。
从来不知道委婉为何物的叶小妹,见到叶三哥也就开门见山了,“三哥,听说城里人都用阳历是吗?”
队里没秘密,叶小妹前脚刚坐着拖拉机进村,叶三哥后脚就听队员跟他八卦了,说新来的女知青漂亮又洋气,跟他们家小妹坐在一块,活脱脱一对大城市里来的姐妹花。
联想能力十分强大的叶三哥听到小妹的问题,便笑道:“你碰到新来的知青了?”
叶小妹不明所以的点头,叶三哥这才解释道,“主要是单位用阳历,因为节假日和工资发放日都按这个,不过私底下大家还是用农历比较多。”
好奇宝宝叶小妹继续问:“那按照阳历算,今天是几号啊?”
叶军华回答的很迅速,“二月十六号。”
因为他十九号就要动身回城,二十号要上早班。
叶小妹得到了答案,毫不犹豫的挥手:“那我回去啦。”
叶军华知道小妹一向不爱来大伯和奶奶这边,倒也没有要她留下来陪他,只是看着小丫头蹦蹦跳跳的背影无奈的叮嘱,“小妹,你走路小心点,别摔着了。”
叶小妹头也没回,继续蹦跶,因为厉害的她已经飞快算出了宋大哥写信的时间——二月十二号,是宋大哥来家里吃饭的那天啊,也就是说收到信的当天,宋大哥就立即给她回信了,真是棒棒哒。
第67章
叶小妹正愉快的给宋大哥回信,被她抢了“专座”只能步行的叶队长正和媳妇聊起她和新来的知青,还是王翠芬主动提起的话题,“孩他爹,新来的知青看着挺好相处?尤其是叫小楚的那个姑娘,跟小妹聊得可好了,我还没见过小妹对外人这么热情。”
在这之前,王翠芬其实是有点担心小闺女的交友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丫头看着整天乐呵呵的,圈子却越来越小了,明明小的时候也有几个天天串门儿的好姐妹,长成大姑娘了反而天天呆在家里、懒得出门玩耍。
待嫁的大姑娘矜持文静一点是更讨喜,可也不能一个朋友都不交,小妹整天只跟自家人玩,王翠芬就愁她以后嫁了人,不知道怎么跟婆家人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