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思想传统的叶军华也是按照王翠芬同志的叮嘱,攒点钱好娶媳妇,他这个年纪念完大学已经算是大龄了,毕业第一件事应该要把结婚提上日程,他既然还有工资、上学有生活费补贴,就不该事事指望着父母付钱,自己攒点钱为结婚做准备。
不过知道楚涵缺钱用以后,叶军华觉得这笔钱借给她更为重要,因为他一直记着楚知青对小妹的好,从几年前开始就盯着小妹学习,要不然小妹也不会这么顺利的考上大学,现在能够有机会回报,叶三哥自然义不容辞。
叶军华的心思很好懂,楚涵自然也不犹豫的接过他的钱,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咱们一起做生意吧。”
叶小妹觉得叶三哥可机智了,赶上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末班车,一直到上了火车还在美呢~
第135章
叶小妹回家之前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但是回到双岗以后她就乐了,因为她现在回去已经不是一般的回家探亲,而是衣锦还乡。
大学生加北京媳妇的身份让叶小妹成了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人生赢家,所以不但叶家人热情迎接她的归来,全村老少也对她趋之若鹜,少不得每天追着她捧着她,希望能多听一些北京和大学里的故事。
而最喜欢众星捧月的叶小妹被父老乡亲们如此热情的包围着,自然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所以她很快就乐不思蜀起来。
像叶小妹一样快落的还有王翠芬,本来她也想谦虚低调来的,打算过几天,等小妹和女婿在家休息好了,她再好像不经意的样子跟他们提这件喜事,说不定不等她开口,村里就有人急着给小妹报喜,到时候她也可以好好给小妹几个说说。
王翠芬觉得她可能就要从队长媳妇变成副社长的媳妇了,放在他们这儿大小也是个人物,所以她也得提前学着老书记媳妇她们端起派头,不能去了公社再咋咋呼呼,给孩子他爹丢脸。
不过王翠芬想得很好,这些天也做得不错,只是一见着快半年没见的小妹就忍不住了。
叶小妹越表现得喜气洋洋,王翠芬越急着想跟小妹分享这件喜事,遂勉强憋了一晚上,第二天听到小妹和女婿说已经商量好了年底在毕竟办婚礼,还要请他们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王翠芬心花怒放之余,终于忍不住笑道:“办婚礼好啊,那说起来也是双喜临门了……”
王翠芬还想卖个关子,所以没有一下把话说完,其他知情人也是咧着嘴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宋清徽和叶军华对视一眼,心里头多少有些猜测。
叶队长和村里其他人不一样,知青走了以后,叶队长就是队里少有的文化人,宋清徽和叶军华去了北京,电话联络是不方便,书信往来却没有难度,他们又是孝顺人,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给老家写信,因此离开归离开,叶家的大部分事他们还是清楚的,包括他们开学后又有领导来队里考察加慰问,叶队长还被点名去县里开过会之类的“小事”。
所以王翠芬一开口,宋清徽和叶军华就猜多半跟叶队长的仕途有关,现在形势越来越好,叶队长这样能干也让领导看在眼里的基层干部,升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同样没少给队长父亲写信的叶小妹就没想那么远了,她第一反应就是:“双喜临门,难道大嫂二嫂又结伴怀上了?”
说着还不忘转头去看叶大嫂和叶二嫂的肚子。
林红梅和宋秀秀都在院子里哄孩子们玩,见到小姑子的反应,林红梅大大方方的朝她笑道:“还是小妹聪明,你二嫂确实又怀上了,不过我还不急,大宝和二宝一个比一个皮,臭小子就是难带,等他们再大点我再看看能不能生个妹妹。”
如果是以前,妯娌怀上而自己还没消息,林红梅可能要酸一酸,但是现在,老叶家的两个孙子可都是从她肚皮里爬出来的,林红梅便觉得再无威胁,宋秀秀怀得容易,搞不好又是个丫头片子,他们老宋家的女人就是生闺女的命。
哪怕宋秀秀这胎一举得男,也比不上大宝和二宝在爷爷奶奶心中地位,更何况大宝还是他小姑姑亲手带大的,姑侄俩别提多亲热了——小姑子可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人,林红梅觉得大宝只要继续讨小姑姑喜欢,以后前程无忧了,自然不把宋秀秀怀孕放在眼里。
林红梅能这么想,宋秀秀自然也会这么想,她也怕再生下来又是个闺女,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这一胎怀得有点喜忧参半,只是扶着肚子迎向小姑子的目光,矜持点头。
叶小妹立刻意识到,看二嫂的表情好像不是欢喜的样子,所以老母亲说的喜事肯定不是这个。她正准备不耻下问,还没张嘴便被迫不及待分享正事的王翠芬拉了过去,“傻丫头,你二嫂怀孕当然好事,不过还没到三个月呢,别瞎嚷嚷!娘说的是你爹可能要当咱们公社副社长的事。”
“副社长?”叶小妹果然满脸震惊。
这个称号乍一听还以为他们在演日剧呢,副社长,他们这儿也有这样洋气的职务吗?
王翠芬把小闺女的反应理解成了惊喜,便握着她的手不住点致意,并且解释道:“原来的副社长干到今年就退休了,上面的意思是让你爹接任,但是咱们队里也有一摊子事,那个田里养鱼全靠你爹顶住压力才干成的,所以你爹得提前准备,先把队里的新队长选出来,你爹好好带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公社报道,要退休的林副社长那应该也有事情要交代你爹,我估摸着从北京回来,你爹就该走马上任了。”
所以她才说这是双喜临门。
有王翠芬同志解说的功夫,叶小妹好好的消化了职务问题,不过很快又想起来队长父亲貌似有点爬早了,原著关于叶家的剧情不多,但是她记得很清楚,队长父亲当的是副乡长而不是什么副社长,可这会儿还是公社制度呢,队长父亲的副乡长搞不好要等到改革开放以后,那么问题来了,队长父亲现在是怎么当上副乡长的?
男女官配都被拆了,叶小妹并不在意剧情改变什么的,别影响她吃肉就行了,队长父亲提前当上乡干部,倒是很有可能让她多吃几块肉,她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了,只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小八卦,拉着老母亲打听起来。
王翠芬还真的知道一点原因,突如其来的“加官进爵”让向来稳重深沉的叶队长也坐不住了,对外还端着严肃的面孔,私底下却忍不住跟王翠芬分享了自己升迁背后的故事。
他们夫妻多年早有默契,叶队长以前也会偶尔跟王翠芬说一些不能透露出去的事,王翠芬从来没掉过链子,这次当然也一样不能乱说,加上“领导夫人”的新身份让王翠芬充满了偶像包袱,更加不能随意出去说笑,王翠芬心里憋得很,如今叶小妹问起来,总算可以痛快的八卦一回了,王翠芬滔滔不绝,“嗨,这有什么原因,还不是你爹这个队长当得太好了,连续几年田里养鱼,不但鱼养得好,连粮食产量都比别的队好一些,上面能不重视吗?老书记早就说过要你爹带领公社一起养鱼种地,要是你爹去了公社,工作是不是能更好的展开?”
“展开工作”几个字眼成功出卖了王翠芬同志,让宋清徽和叶军华立刻意识到这话多半是叶队长私底下对王翠芬说的,还是很有可信度的。不过也只有他们俩想到、然后颇有默契的相视一笑,其他人包括叶小妹都还在一脸期待的看着王翠芬 ,“还有吗还有吗?”
叶小妹的期待没有落空,王翠芬很快说到了她爱听的戏份,“不过让爹去公社,老社长说了不算,这得县里的领导决定才行,而上面的领导看中你爹,就不只是养鱼的事了,国家现在最缺的是人才,最重视的是教育,结果去年高考,整个县听说也就出了不到二十个大学生,光是咱们队里就有五个,还有名校呢!”
“听说上头领导还研究过了,觉得能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你爹才是真正的功不可没,小妹你跟老三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们兄妹是真正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尤其典型的是小妹,老三好歹在全县最好的高中、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了三年,有考上大学的基础,小妹一个初中生,要不是你爹教得好,怎么能打败上百万知识青年考入北京的大学?”
“所以上面决定提拔你爹去公社,主管教育方面的工作……”
王翠芬说得太传奇,叶大哥他们代入不进去,都当故事一样听了,唯独叶小妹听得很投入,听完还踊跃发言,美滋滋的总结道:“所以我爹能当上副社长,我是不是也功不可没呀?”
丈母娘还没回答,宋清徽已经忍不住侧目,很是无奈的看着叶小妹,明明叶婶说了这么多,小妹就只听出了这个?
这丫头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傻呼呼,如今又在外语系成功扎根,他都忍不住担心她会不会越来越鸡同鸭讲了_(:3j∠)_
王翠芬却不觉得小闺女这是鸡同鸭讲,她刚开始愣神是因为有点没理解叶小妹的话,“功不可没”这个成语她也是从叶队长那里搬过来的,慢了几秒才get到叶小妹的意思,王翠芬顿时脸都笑成一朵花了,摸着叶小妹的头欣慰道:“对啊,都是因为你,小妹就是咱们家的小福星。你爹都说了,你三哥要不是有小楚和小沈的学习资料和补课,估计也没那么容易考上大学,咱们队里落榜的城里知青可不少。人家这么帮忙,也是因为小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