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豪养成系统 (木易少一横)


  “都过来,这就是出钱给你们建学校的莫叔叔和李阿姨。”
  一群小孩见到男人过来了之后,都跑了过来,但是还是躲在男人身后,怯怯地望着莫长安他们三人,不说话。
  “我们这个镇是Y省最小的一个镇,各个村子分得很散,所以没有学校。家里有条件的都把小孩送去县城上学了,就只有这些家里穷的,最大的十一岁了还没读书。
  学校建成之后,我们申请的老师还没过来,就由各个村的村支书轮流来给他们上课。也不知道讲什么,就先教他们说普通话。上面说9月份他们派的支教老师就来了,孩子们就有书读了。”
  听到这里,莫长安才知道,他爸妈居然背着他捐了一所学校!
  李琴招来躲在男人身后的孩子,一一询问他们平时的生活细节,而莫建国则是和男人聊起了学校修建的情况。
  “你生活的年代好了,我们那时候,比他们还苦。”莫建国和李琴跟莫长安讲起那个年代的事来。
  说起他们还小的时候,莫家村的事,还有那几年浩劫。
  几乎所有经历过那几年的人,都不愿意再提那时候的事。莫建国和李琴是在那件事结束了好几年之后才出生的,但他们出生的地方因为地处偏僻,所以还保留着许多残余的恶习。
  莫建国和李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了许多当年的事情。
  “小时候的莫家村,有个老头最爱跟大家讲故事,你爸我干完活没事就喜欢去找他。那时候的事我问了村里的好多人,就连你爷爷也不肯说。就只有他,把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讲给我们听。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人间炼狱。很多上面下来的人都疯了,嘴里念着口号,干什么事都要和本子上的话一一对应。只要有一点点能拉得上关系,就会被拉去批斗。
  后来我才知道,他儿子,就是在那时候死的。那时候他已经有一些老年痴呆了,为了不忘记他儿子,就一遍一遍地说着过去的事。到后来,他话也说不清楚了,也没人愿意听了。我和你妈离开了村子,再回来的时候,听说在某天早上,他们发现他死在了他常坐的椅子上。”
  莫长安虽然在网上偶尔会看到那个年代的消息,但是都是从网友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的,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只是今天莫建国和李琴见到这些孩子,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顺口就把过去的事讲了出来。
  听莫建国说,他本来还应该有个大伯的,但是没活过那两年,最后饿死了。
  这里的孩子和他们那时候的生活差不多,一边上学的同时,还得一边帮家里干活。甚至农忙的时候,大人会让小孩直接旷课,避免耽搁他们田里的事物。
  这些小孩一个个看起来黑漆漆,瘦筋筋的,其实都是农活的好手。
  而李琴和莫建国让莫长安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让他给那些小孩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他们在大学里边的生活。
  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未来;只有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火种,他们才会对未来的生活报以期待。
  或许这十来个学生中最后坚持下来,参加高考的就只有一个,但李琴和莫建国已经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莫长安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两天,莫长安充当老师给那些小孩们上课。半天讲课堂知识,半天讲大学的故事。
  虽然这里很落后,但燕京、水木大学的名头几乎响彻全国,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他们听得很认真。
  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中午的时候就拿出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吃,虽然碗中没点油星,好歹是能吃上米饭的。而莫长安他们,则是靠着小镇上的一家米粉度日。
  五块钱一大碗,非常实在。
  除了这个镇,李琴和莫建国总共捐了四座学校,教学楼、操场加上桌椅板凳,共计四百八十万元。
  “那会儿赚的钱越来越多了,我跟你妈一商量反正我们也用不上,不如捐出去。但是查了好些公益组织,网上都有不好的评论,最后一合计,干脆自己联系贫困乡镇,给他们修学校。
  有些乡镇领导也会贪污,但是我们争取他们的同意就行了。施工队我们自己联系,钱我们直接划拨,定期派人去验收结果,就不怕落不到实处。如果他们不同意,那我们就换个同意这么做的乡镇。
  确保把每一分钱落在实处。”
  作者有话要说:  莫长安:总感觉我爸妈还背着我干了什么……


第150章
  莫长安跟李琴和莫建国在Y省的农村待了足足10天,跑了李琴和莫建国捐建的四所学校。这才知道, 他们一开始去的那个镇条件还是算好的, 还见到更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山区留守儿童。
  “他们这还算好了, 能有东西吃。小时候我们穷的,只能吃玉米面。大颗大颗的碎玉米粒跟很少的米混在一起, 每周从家里带一罐咸菜,用水泡饭吃, 不然都咽不下去。”
  “上学也不是单纯地上学,每周还得帮学校砍柴、除草, 不干这些就没饭吃, 也不让你上课。”
  莫长安给那些小孩们拍了几张照片, 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希望这些山区留守儿童们能够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
  跟商景行分享他这次旅途的同时, 开始了自己新书的准备。
  这本新书虽然题材有点敏感,但是莫长安还是想写出来。一是想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让大家居安思危, 二是想借此把他之前选修的宗教学课程时产生的想法融入进去。
  莫长安打开电脑, 手在键盘上放了许久, 但依旧一个字没动。最后,他随手找了个本子,在纸上写起来:
  冰雪初化, 草木初芽,正是一年初春时。整座山林,却无一声鸟叫, 无一丝虫鸣,如死一般寂静。
  枯萎的灌木丛动了动,从里边钻出两个灰头土脑的人来,仔细一看,是一对母子。母子二人面黄肌瘦,双眼无神,只是这么麻木地走着,像是在寻什么东西……
  故事从五八年开始说起,一对母子上山寻找食物,唤醒了沉睡多年的神,名唤“启”。
  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各家都有自己的供奉,启诞生于那个时候。但他沉睡了太多年,以至于他已经忘记了太多的东西,只记得自己的名字。
  神诞生于人的信仰,信仰之力越强,他的能力越强。
  启的信仰之力早就断绝,靠着他微薄的神力支撑到现在,再感受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之后,他再度苏醒。
  “凡人,献上香火,吾将实现汝之愿望。”
  启的神像被母亲从儿子手中夺过,扔向了远处。凡是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都是封建迷信,是会被拉去搞批斗的。
  五八年,为了超翻资本主义国家,全国大炼钢铁,生产队呼吁大家把家里的铁锅、农具,所有铁的东西都送去炼钢了。
  起先,大家跟着生产队吃香的,喝辣的,过了没多久,却全变了样。
  粮食渐渐短缺,生产队却不让自家留有一丝东西,否则就会被说成是反动分子。
  种子、鸡仔、小鸭子,早就交了出去,最后余下的,仅是一点点过冬的柴火,和烧水的瓦罐。
  直至启苏醒的时候,生产队已经拿不出一点吃的了,各家各户只能自己上山找东西吃。
  只要是能吃的,芭蕉根、树皮、野菜,早在入冬之前就被大家挖完。大家屯的东西即使是省吃俭用,到现在也只不过是保证不被饿死。
  最后在饿死与□□的选择下,小孩偷偷跑上山找回了神像,并许下了吃饱饭的愿望。
  启用最后的神力为小孩家催生了一株红薯,在小孩眼中,小小的一块红薯在他面前生根发芽,迅速又长了许多红薯出来。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
  启被小孩带回家里供奉了起来,小孩的家人晚上就去宗祠的废墟中寻找香和纸,白天就与大家一起上山寻找食物。
  但吃饱了的人和没吃饱的人的模样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启被发现了,但是没有被交出去。在饿死肚子面前,一切条令都是纸老虎。
  村民合伙将启供奉起来,获得了一个村村民的信仰之力之后,启恢复了一些神力,可以离开自己的神像一定距离活动了。
  此时,他发现人族有些人的身上附着从未见过的,有着尖角和尖尾巴的小东西,它们能够影响着人的思维和情绪。将负面的思维和情绪无限放大,在不知不觉中操控这个人的行为。
  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知道,这东西被叫做恶魔,是来自西方的玩意。
  一个大国的崛起,如同古时的天材地宝现世一般,会有天劫出现,只有渡过这天劫,才能成功出世,国家也一样。
  街头小鬼作怪,下边恶魔横行,中央的指令传不到基层,阳奉阴违,最终被架空,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启的存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获得的信仰之力也越来越多。他帮助那些人拔除趴在肩上的恶魔,帮助大家解决街边四处可见的小鬼。
  启很快就代替了别的神仙成为一方土地百姓的唯一信仰,但等待着他的却不止小鬼和恶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