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放学他就去书店了解一下行情。
第22章 作赋
潘安来了周秀才的学堂一阵子以后,越发觉得自己欠缺很多,最近先生在教如何作诗和赋,潘安觉得以前自己琢磨实在是走了许多弯路,很多关键点听夫子讲了以后才觉得茅塞顿开。
对于诗,潘安已经了解了要注意的要点,笠翁对韵给他打了比较好的基础,押平声韵对于潘安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但是平仄掌握得还不是很好,要费些功夫。
相对于学作诗来说,潘安学作赋要顺利一些,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就是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这一点潘安倒是适应良好,他当初读初高中的时候作文还不错,议论文拔尖水平,散文也能稍微写写,当年关于春游,秋游,三峡游的景色描写写过不少,还算打了点底子。
而赋的形式类似于用文言文写散文,因此对于潘安来说赋比诗要好上手一些,他入门入的很快,周秀才也夸他进步神速,在作赋上很有天分。
说起赋,潘安就想起了了《岳阳楼记》,《阿房宫赋》等等,当初背了无数遍啊,一回忆起来,脑海中就自动播放“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那时他还诧异原来“勾心斗角”出自这里,意思还真是差好多。果然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现在潘安对于文字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今天夫子让做登高赋,十日后上交,于是班里自发组织去爬山,县城附近有一山,因为常绿树种多,一眼望过去往往一片翠色,因此得名翠笼山,海拔不高,坡度也不陡,很适合游玩。
潘安最近沉迷学习,也很想去放松一下,找找灵感。不过让他有些闹心的就是,由于赵阔和潘平关系也不错,所以他们这次爬山潘平也会去。
潘安想起这个熊孩子就脑瓜仁疼,潘平在知道自己被分到乙班以后很是不满,但也不敢反驳周秀才的决定,对着潘安瞪了好一会儿眼睛,要是目光能杀人,估计潘安死了好几回。
潘平如此针对他估计就是因为心里落差,再加上嫉妒,毕竟以前受重视的都是他,潘安就是他的一个小跟班,现在跟班翻身成了童生,他却落榜了,于是就怪上了潘安。
许多人都是这样,不想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把错推在别人身上。所以潘安对潘平是尽量避免接触的,不然麻烦就会缠上来。
不过老是躲着也不是办法,潘安自我安慰,碰上就碰上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就是一熊孩子。
“安弟,既然大家都去,那把勇弟也叫上吧,估计他在家也呆闷了。”王钰在一旁建议着,他这人一向爱热闹,一下子就想起来刘勇。
刘勇去年就参加过一次院试了,该学的都已经学过,所以就没有来周秀才这里学习,而是在家用功。
潘安点头,他现在和刘勇的关系也还不错,刘勇上次待他十分热情,虽然他觉得这人势利了点,但是只要不做危害他的事情,大家都是可以好好相处的。
“嗯,刘兄能来当然好,还是王兄考虑周到。”潘安边回答边思考他该带些什么,估计带着吃的和水就差不多了,再带些零钱。
当天大家在翠笼山的山脚下聚集,让潘安比较意外的是,和潘平一起过来的竟然是吴胥,潘安可是记得当初在府城住宿,他们离开悦来客栈时吴胥轻蔑的态度让潘平气的跳脚,没想到他们现在有说有笑的,还一块赶来。
“潘兄,许久不见,还未恭喜你成为童生,小弟可是羡慕得紧呢。”吴胥一见面就和他打招呼,态度倒是还不错,不过潘安就是从这话听出了酸意。
忙抱拳回礼,“侥幸而已,胥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名,下次定会榜上有名的。”
两人客气了一番,潘安才知道原来吴胥也在乙班,怪不得和潘平走得这么近,由于三个班人数太多,他也没有注意到吴胥。
翠笼山风景甚好,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沁人心扉。潘安环顾四周,觉得心情格外开阔怡然。
他们六个人也分成了两波,潘平和吴胥,赵阔一起谈天说笑,潘安和王钰,刘勇一起赏景拾绿,气氛还挺和谐的。
主要是潘平今天别说找茬,眼神都没给潘安一个,潘安也乐得自在,不搭理更好。
几人走着就谈起了何毅,当初他们去府城一行五人,四个都在周秀才的学堂了,只有何毅一人没来,吴胥似乎是知道些□□,拉着潘平和赵阔在那里八卦。
潘安也有些好奇,就在旁边跟着听了听,没想到还真有料,原来何毅已经定亲了,是和武安县一有名的富商之女,潘安有点吃惊,何毅可是和他同岁,按照现在男子二十才可成婚的规定,他这定亲订的很早。
不过想想何毅这事情还是有些蛛丝马迹的,从那天见面开始他先是带了书童,后来住宿又直接要了上房,当时潘安就很疑惑,姑父似乎是知道,但是没有和他说的意思。
现在据说那富商给他请了一位秀才在家专门为他一人授课,这手笔,还真是阔绰,王钰都没这待遇,说起王钰,他觉得现在这套路莫名熟悉,不能多想,多想他容易想偏。
如今阳光正好,风景秀丽,莫要让不相关的事扰了心情,潘安看王钰的样子也有些闷闷,估计是想起了什么,于是拉着他往一处空地走。
“时候也不早了,我看这里还算干净,不如先吃些东西吧。”对于王钰来说,心情不好怎么办,吃顿肉,一顿不行就两顿,没有什么是肉解决不了的。
几人席地而坐,不少后面的人也上来了,大家对着层峦起伏的山脉就开始吟诗。
还能听到不少人互相调侃,“张三,你这诗是白居易做的,有本事自己来一首啊。”
“李四,你得意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诗分明是之前做好的,我看到你夹在书里的纸条了。”
潘安看大家气氛欢快,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他想着果然像曹植这样七步成诗的还是极少数,潘安看吴胥本来也想吟诗的,听到旁边人的对话有些悻悻,没有出声。
第23章 登高
趁着大家都在休息,而翠笼山花草树木极多,潘安起身消消食也不忘记观察周围草木,借此来提高植物鉴别这个生活技能的进度。
前一阵子他从周秀才那里借了《昭明文选》来看,里面收集的都是大家的赋作,现在已经已经达到了熟练100%,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他十分幸运地用这两次机会抽到了药草鉴别与炮制,现在他可以认出五十种药草,并且了解炮制方法。
潘安随处一看便看到了艾蒿和马齿苋,想着这次爬山结束后不久就可以返家休息两天,潘安想着可以自己先采一些,回去试着炮制,要是药店能收的话他就可以让家里的人去山的外围采草药炮制卖钱,反正靠着大山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了。
想着他就采了一些艾蒿和三七,放进随身背着的书箱里,打算回去试一试。
“安弟,走吧,我们去山顶看看。”王钰拍着肚子一脸满足,嘴角还有油渍,那眯着眼睛一脸享受的样子实在让潘安没眼看。
“咳,王兄,你先整理下仪容。”然后潘安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方巾递给了他,虽然他没有洁癖,但是这样看着王钰真的让他心里别扭。
王钰也领会到了他的好意,背对潘安整理了一下,然后把方巾给了身边的小厮,“等我清洗干净再还给你。”
不得不说王钰虽然看着油腻,其实是个细腻的汉子,做事情让人很舒服,虽然潘安觉得自己回去洗下也没什么,但是王钰这样做了,而且说得十分自然,就会让你觉得这人挺讲究。
山路再往上就比刚刚陡一些了,而且有许多灌木交相掩映,有些难走,而几波人又凑到了一起,道路狭窄难走,难免有些推搡,不一会儿前面就有人吵了起来,潘安一行人被堵在中间,上也不行,下也不行。
王钰已经在台阶上铺了块布,直接往那一坐,拿着扇子呼呼地吹风,潘安看他后背都湿了,看样子也累得不轻。
“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下面这么多人在等着,再不上去一会儿下山天都黑了。”吴胥的包子脸一鼓一鼓,看他那气愤填膺的样子潘安莫名觉得有点萌。
赵阔拍拍吴胥稚嫩的小肩膀,看赵阔轻轻松松貌似都没流过汗的样子潘安很是羡慕,体力真好啊。
经过这一次爬山潘安也意识到了自己体力方面的不足,之前考试只有一天他坚持下来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是院试要考三天,而乡试更是要考九天,而且考试时候都是冬天,他这小身板怕是坚持不住啊。
赵阔在那安抚吴胥的情绪,潘安就在那站着神游天外,想着以后的规划。突然听到几声尖叫,把走神的他吓得一激灵。
忙向前看声音来源,只见王钰非常快速地站了起来,往后一扑一把抱住了潘安的脖子,潘安猛然受到大吨位的袭击,连连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子。
他呼呼喘了几口气,平缓了一下情绪,好险啊,这要是没稳住,他就和王钰一起滚下去了,连带着后面许多人也得一起滚,这要真是发生了,简直就是大型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