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没有对这些外援区域开放粮仓的情况之下,粮食勉强还能维持饿不死人的状态,就是水源的短缺的对生活的影响太大,不过外围区域的旱灾还在可控范围内,潘安只在外围区域的乡镇停留了两天。
这里的旱灾并不难解决,这时候旱灾一来影响会这么严重主要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打深井的技术,现在的打井技术太过粗糙,井浅,这样旱灾一来水位下降,井里水没多久就跟着没了,水一旦没了,人们的生存难度立马大幅度提升。
这时候正是夏季,天气灼热,人体一旦失去水分而无法得到补充可见会有什么后果,生生渴死的不在少数,潘安一到这地方,就见大多数人嘴唇干裂,不过到不至于山穷水尽。
这里离没受到旱灾影响的地方不算远,还是有人高价倒腾水过来卖。老百姓们也有不怕辛苦,走个几天路去别的地方弄点水的。
随行的考察官员有的立马大松口气,在那小声议论着,说着旱灾并没有想象中严重嘛,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然后两人就开始义愤填膺谴责有人为了升官不择手段夸大消息,还有说当地官员不作为这么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还往上报。
然后就开始争先恐后想要负责这地方的救灾事宜,在潘安面前很好地上演了什么叫做跳梁小丑,潘安当时就无语了,这还需要人组织,他安排几个带来的技术人员指导一下打几个深井这地方的旱灾就没什么问题了,他们主要的目的地是旱灾严重的中间区域好嘛。
这一次的主要随行人员大多是潘安挑选的,不过也有些被塞进来找事的,或者一些得罪了人被弄进来的,毕竟满朝文武都觉得他们这一批人回来不被杀头就是上天保佑,皇上仁慈。
这些人就是再蠢也知道他们的处境不好,所以很多人都卯着劲表现一二,到时候就算旱灾之事不可收拾,他们好歹还有一点功绩,惩罚也能轻一些。
但是潘安只觉得头疼,这简直就是一群猪队友,幸亏他有绝对的挟制权,不然这件事情本来就很要命了,再有这些催命的他这活干脆直接不干了。
潘安这次的手段十分雷厉风行,不听话就直接弄走,或者直接杖棍处置,杀鸡儆猴这手段十分有效,在那之后就没人敢上蹿下跳,一点正事不干就知道煽风点火,争抢功劳。
经过一路的实践,潘安带来的这些打井的技术人员打深井的技术已经改善了不少,在达到了旱灾的中间区域之后,打深井这项技术已经十分纯熟了,潘安带着施工队那是四处去打井,这个时候没别的办法,不能人工降雨也没有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地下水来救命了。
由于地质原因外加有的地方水深的程度已经超过了目前人工可以开采的程度,他们这项工程进行的也不容易,不过对于缓解旱灾的效果还是十分不错的。
再加上潘安带来的一些应对旱灾的常识,以及配合当地官府想出了不少相应措施,安抚百姓目前的焦虑情绪,镇压一些由于灾难来临出现的违法犯罪的现象。
旱灾的情况得到了不小的缓解,不过只要雨不下,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潘安在东北驻扎的时间正经不短,主要是这次旱情严重,雨又一直没有下,长此以往民心不安,目前一时的缓解也不是永久的安定。
于是潘安就把主意打在了人工降雨上,他在学习机那里购买了不少相关书籍,发现在古代这种条件下也是可以制作引雨器的,这个引雨器要安置在高台之上,而且如何操作也挺复杂的,要反复的测算,对应“含水云层”方向顺时针旋转。
无云层时,方位也有讲究,而且引来雨的几率也不高,只能说在这种条件之下可以一试,毕竟潘安观察了这么多天的天象变化,一点下雨的征兆都没有。
潘安在北方一呆就是大半年,转眼就要过年了,严冬来临本就没有雨水,而在潘安有效的治理旱灾的措施之下,北方旱灾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次潘安的功劳十分大,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打了个完美的翻身仗,虽说过程不太美好,潘安见识了许多鸡零狗碎让人恶心作呕的阻挠手段,以及官场里十分黑暗的一面,不过这一趟他的收获十分巨大。
跟着他一起来的范进驸马在这大半年来让潘安对他改观不少,潘安还以为这就是个八面玲珑面上功夫扎实其实没什么能力的小白脸,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他的看法就是得去掉个八面玲珑。
但是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范进虽说点子不是很多,但真的是个能吃苦干实事的人,潘安最欣赏的就是这一类人,两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与此同时潘安也见识到了这位范驸马和公主的恩爱程度,因此每次潘安去找他商量事情的时候,这位驸马不是在看公主的来信,就是在给公主写信。
这一看就没来虚的,潘安倒是知道许多驸马为了讨好公主面上的谄媚奉承,花样手段正经不少,但是一看范进这与公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恨不得立马飞过去和人相见的架势,要么就是心机太重,要么就是处出了真感情啊。
最让人讨厌的就是范进三句话不离他的大儿子二闺女以及正在他公主老婆肚子里的老三,看着真不像装出来的,潘安因为这对范进的好印象又上升了一个层级。
他也想儿子啊,出来这么久了,回去了儿子不认识自己可怎么办,哎,想想就心酸啊。
潘安回朝之后的待遇可想而知,又升官了,陛下任命他为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可以说正好发挥他在水利方面的优势,而正五品也意味着他有了上早朝的资格,正式进入了朝廷这个大染缸之中。
第135章 完结章(上)
自打进入朝会以后,潘安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朝堂之上的腥风血雨,真真的杀人于无形。
他的政治生涯在这才算是真正开始,这时他也知道了方源的身份,和他想的一样,确实是当朝大员,皇帝面前一等一的红人。
两人这么多年再次相见,却是在这朝堂之上,对视一眼之后两人皆没有上前打招呼的打算。
潘安倒是也没上前搭讪的心思,毕竟这众目睽睽之下,你一个五品小官和朝廷大员搭讪,这不是上赶着抱大腿,潘安的驸马身份又比较敏感,不适合和任何党派的官员有所掺合。
方源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他对潘安并没有表示过比较特殊的优待,对待潘安和其他人一样,潘安也一样如此,或许在方源还是潘安眼里,他们这段救命恩情已经钱货两清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潘安是坚定的保皇党,一心一意跟着皇帝陛下走,一点都不掺合什么党派以及皇子的争斗之中,这样的态度再加上他驸马的身份以及个人的能力不错,他的升迁之路走的还算顺畅。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从正五品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到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之后沉寂数年,又因着书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从而出任正四品的鸿胪寺卿,接着又是多年的原地不动,后来被皇帝想起升职成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到了这里潘安的仕途之路也并没有停止,工部可以说是他呆的最如鱼得水的一个部门,在这个岗位上他呆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往上动了一动。
但是他这个岗位的变动却伴随着这个王朝最高权力者的变动,作为坚定的保皇党外加新帝的姑父,潘安在这场腥风血雨的皇位争夺战之后,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皇帝可以放心些用的人之一。
因此直升工部尚书,因为他曾经的顶头上司,上一任工部尚书因为站错了队,现在已经尸首分家了,他的升迁毫无悬念。
新帝今年虽然只有十九岁,但是能在众多皇子之中胜出,自然是有他的优势所在,但也因为他并不是皇后所出,在先皇的众多皇子之中存在感不是很高,他和长公主这位备受先皇宠爱的姑姑其实关系很一般。
所以在新皇登基之后,长公主的地位便不复从前,而潘安作为新帝的当前红人,如今位高权重,他和长公主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平衡了不少。
在这二十年间他和长公主的关系也没有太多进展,基本就是相敬如宾的状态,在长子之后他又有了一个女儿,正好凑成了一对好字,他和长公主的这段婚姻基本就是从相敬如冰到相敬如宾,现在基本平等,两个人这么多年过来了,没什么爱情,但是毕竟有了血脉的牵绊,所以家庭关系还算和谐。
在外面对他们这一对夫妻的评价还是非常正面的,甚至超过了范进和仁和公主的口碑。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长公主她这么多年没有养过面首,潘安没有养过外室,就连范进这对传说中的神仙眷侣都曾传出过一些这方面的不好传言,但是潘安和长公主却没有,因此外界就传言他们夫妻非常恩爱,两个人生死相守,一辈子一双人。
起初听到这传言的时候潘安很是震惊,他和长公主之间的感情,应该说他和长公主之间有没有感情,更多的是一种长时间习惯对方之后的牵绊,潘安对于这种状态其实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