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吧,说白了就是皇家的上门女婿,而且还不如普通人家的上门女婿,潘安以前在电视剧上对驸马有一些了解,不过电视剧上的东西一般虚构成分比较多,太过理想化,想想那些穷书生一朝考上状元娶得美貌公主的故事。
这么一想他这经历也差不多,不过吧他觉得要想像电视上一样娶个温柔贤惠又懂事的公主估计不大可能。
潘安回忆了一下之前经历,他觉得吧,那天去御花园约莫是公主去相看,至于最后为啥是他娶得长公主,估计是因为这张脸了。
王钰在未来岳父家又磨了两天,那可真是早出晚归,一大早起来又是在院子里打拳,打完拳就去洗澡,然后打扮的人模狗样的就去献殷勤了。
想想他现在和王钰一样也是有未婚妻的人,昨天宫里来人说钦天监已经订好了日子,就在大半年以后,毕竟永安长公主的岁数在这里摆着,当今圣上很疼这位嫡亲妹妹,公主府三年前就建好了,驸马府就建在了公主府旁边。
潘安一下子就成了在京城有府邸的人,这软饭吃的他真是有点不自在,至今为止他都没见过这位公主,更不知道她性情容貌如何,以后他们虽是夫妻,却有君臣之别,可以说这日子以后能过成什么样真不好说。
他原本是计划娶个书香门第人家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的姑娘,两人相敬如宾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就挺好,反正他又不会纳妾,这古代女子对男人的容忍度他是见识过的,他觉得以他的本事和性情日子过好没问题。
这一赐婚可以说把以前偶尔琢磨出来的计划打破了,不过他对男女之情感觉还没咋开窍,这个时代倒是娶谁都一样,就是看以后怎么过。
自己瞎琢磨也没用,潘安看王钰是打听不到什么了,毕竟人家是金枝玉叶,皇家定是不会允许公主们的消息流露的世人皆知的,他还是向他十分问问说不定还有门。
王钰和潘安这次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两人买了不少东西回去,特意雇了个镖局护送,这年头带着这么多东西上路不安全,钱财还在其次,命更重要。
他们也没说自己是这一届的进士,两人比较低调,尤其是准驸马爷潘安目前还处于思绪不太清楚的状态,对未来有些迷茫。
临行前潘安还特意去拜访了杜仲,这家伙这次没考上看着好友不光成了探花还要迎娶公主做驸马爷,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狠狠灌了潘安一顿酒才把他放走。
至于方永,一提起来杜仲也是叹气,自打方永会试上榜以后不知为什么和他们这帮朋友疏远了不少,总是上赶着去结交一些权贵或是大世家的子弟,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开朗了,看着有些阴沉,看样子是逢生死大变给刺激的。
杜仲都没怎么和方永来往了,潘安就更不用说了,两人提起来只能是叹了叹气惋惜一下。
回家这一路还是很顺利的,他成为探花的事情现在已经传回去了,其实官差报信还没这么快,主要是王钰那里,殿试结束婚事一有门他就命人快马加鞭往回传消息,这消息肯定是不光有他被人大官看上要做女婿的事情,还有他和潘安这次成为进士的事情。
武安县不光出了王钰这个同进士,还出了潘安这个探花郎,这是多大的政绩啊,县令大人作为王钰的老师比他们家人收到消息都早,立马敲锣打鼓派人去潘家报信了。
潘家收到消息后的喜悦可想而知,老两口当即就让人去修坟,等到孙子一回来就去祭祖,这是他们还不知道潘安要尚公主的事情,这事情发生在琼林宴上,潘安还没让人带消息回去。但是这消息估计比潘安成了探花郎还要让潘家震动。
潘安这事惊动了潘家所有亲戚,但凡能沾点边的都凑上来了,等到潘安回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他家门口一群眼生的人只觉得难道他走错路了,还是他家搬家了。
这群人看着潘安穿的很素淡,身后一马车的东西,整个人风尘仆仆的,有点像投奔亲戚的架势,不过他这相貌出众,刚开始大家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潘安,毕竟大家都觉得探花郎就是大人物了,肯定穿着绫罗绸缎,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啊。
但是潘安这帅得太有辨识度,整个武安县也不好找个这么俊俏的小郎君,所以还是有人将信将疑的叫了声,“潘安潘大老爷?”
潘安一时没搞明白情况,点头恩了一声,结果一下子被包围了,大老爷们推推搡搡倒没什么,居然有姑娘往上扑要给他做妾的。
还做妾?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妾的,他乐意长公主也不乐意,他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好在没让他等多久院里的人就发现了外面的反常,他终于被解救出来了,而且为长公主殿下保住了他的清白之身。
得知外面都是些八竿子打不着连他面都没见过,刚才一口一个大侄子,当然大多数还是叫潘大老爷,潘安觉得他还年轻,老爷把他叫老了。
潘家人这次见他不像他考上举人时候那样热情亲近,更多的是敬畏,他爷爷还好点,老人家活得长也活得明白,孙子那出息那也是他孙子,头一个是他先迎上去。
他娘在那不远不近的站着,一手牵着弟弟一手牵着妹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潘安知道那是激动的,可是他娘也有点不敢上前,这就更别说别人了,他们都知道潘安不一样了,这真正是飞出农门的金凤凰。
还是他爹把潘安的小弟抱起来过来和潘安说话,小弟已经启蒙了,如今正是调皮好动的年纪,知道眼前的是他亲哥就不怕了,童声童语让屋子里的气氛好了许多。
本来气氛可以更融洽,可惜潘奶奶插了一句,“安安啊,你这也有大出息了,也得考虑终身大事了,奶奶知道现在一般姑娘你定是瞧不上的,以后咱得娶大官的女儿,但是可以先纳妾啊,子嗣为重啊,林老爷你知道吗,那可是咱们县的巨富,不比赵家(王钰外公)差多少,他说了要把嫡女给你做妾,你娘也是同意的。”
潘奶奶对他那真是一年一个态度,现在完全是一副为孙儿着想的慈祥模样,说完还给潘安他娘使眼色,这件事张氏还真是颇为意动,这要是以前林老爷和她家结亲她都不敢做这梦,现在人家上赶着把女儿送给他儿子做妾,想着他儿子岁数不小了,潘平儿子都能打酱油了,她对这门亲还是挺满意的。
于是,面露希望看向潘安,潘安环视众人,潘爷爷没吱声看样子也是默许。
潘安静默片刻开口,“陛下隆恩浩荡,将永安长公主赐婚于我,钦天监已算定婚期,就在半年之后。”说着从包袱里小心掏出一明黄色布绸,“这是圣旨。”
落针可闻的静。
第113章 家中过渡
潘安在给潘家带来一个重磅消息之后,心满意足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了,至于圣旨被他爷爷供在香案上了,估计现在一家人正在沐浴焚香再参拜,他爷爷怕圣旨丢失损坏之类估计得让潘平守一宿。
今晚对潘家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潘爷爷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袋,眼睛盯着供案上的圣旨脸色不断变化,一会儿喜一会儿忧一会儿忍不住在屋里走来走去,至于被叫来守夜的潘平,过去了刚开始的兴奋劲,这会儿已经困得不行了。
说起来潘平的仕途就没法和潘安比了,他资质有限,运气一般,自打考上童生以后年年参加院试可惜一直榜上无名,说起来他与潘安同岁不过月份大些,其实二十一岁没考上秀才也没什么,还有六七十岁还在参加院试的呢。
不过在潘安的对比之下潘平觉得自己在读书上可能没什么天分,他有了童生的身份要是托一托关系是可以去县衙当个小吏的,不过这得有人才行,好在县太爷很看好潘安的前途,今年让潘平进了县衙当了书吏。
潘平这在现代也算是公务员了,而且他还有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柳五姑娘,自打柳五进门不出一年就给潘平生了儿子,如今又怀了四个月的身孕,潘平对这个妻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他娘现在还在潘家村没接回来呢,他这小日子过得倒是挺滋润。
不过潘二叔这两年把草药炮制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临近几个县都有他生意的影子,整个潘家村都被他带动起来了,整个村大多人家都在给潘二叔干活,这倒是把潘家村的经济带动了起来,也是一件大好事。
潘二叔已经在县城买了宅子,过不了多久就会把在村里的二婶和小儿子接过来,到时候潘平夫妻俩就会带着儿子和爹娘一起住,到时候柳五和二婶王氏算是正式对上了,还不见得怎么样呢。
潘安是懒得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他娘愿意说他就听着,这次他荣归故里对潘家刺激不小,对他娘也是一样,不过好在等适应了一晚他娘就好多了,带着五丫过来和他说话。都是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潘家发生的一些事。
听着他娘絮叨,他这才有回家的感觉,好在他娘是个明白事理的,自打潘安昨晚抛下那个重磅□□以后就没再提过什么纳妾的事情,潘安无一人说起,就好似作夜发生的事是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