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京城护军总领的位置太紧要,康熙皇帝也生怕乌雅氏的父亲可能是也起了不该起的心思,才处罚了他们家甚至撂了乌雅氏的绿头牌。 只是看在四阿哥胤禛和六阿哥胤祚的面子上没有对乌雅氏多做处罚。
康熙皇帝完全没有想到他当初的一时起意,宠幸了乌雅氏,居然引出来内务府包衣们如此胆大包天,大逆不道的心思。
他甚至联想到了太子曾经的奶嬷嬷试图对太子的诱导控制,又想到了阿茹娜对于上辈子对被他这个皇父两废两立的怨恨以及他的儿子们之间的自相残杀,肯定都少不了这些包衣们在后面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的影响。 就恨不得即刻把这些人都给通通杀光。
可是康熙皇帝哪怕是恨得身体发抖,也还是极力的控制自己。 他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把动静闹得那么大,对他自己,和太子的名声都不好。
费扬古大人当时听到了那位管事为了活命,不管不顾,腥的臭的都朝外说,真是恨不得堵住了他的嘴巴。 亲耳听到了让皇上如此面子折损的算计,他真的怕康熙皇帝恼羞成怒之下把他的脑袋也给砍了。
可是费扬古大人又不敢瞒着皇上这个事儿,他也只能瞒得了一时,皇上早晚都会知道。 想着与其自己天天担惊受怕的,让家人也跟着提着心,不如就干脆破罐子破摔。 反正自从跟着皇上做事,除鳌拜,平三藩,早就习惯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拎着。
于是就等在乾清宫里头的偏殿,在皇上和大臣们议事结束后,直接求见了康熙皇帝。
阴沉着脸琢磨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康熙皇帝才决定要怎么做才能平了这心头之恨,还要不能像上次那样,让人联系到太子的身上。
回过神来,稍一低头,就看到了自己这位儿时的玩伴之一,平时信重有加,经常委以重任的的臣子,被他没做掩饰的杀气吓得,正跪在地上,头触到御书房的地砖,一副慷慨赴义,等着领死的模样。
康熙皇帝怒极反笑了,他当然明白费扬古为何如此害怕。 可是他却不打算要了他的脑袋,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费扬古既然查到了开头,那就要负责收这个尾。
“费扬古,你可知罪?。”
“奴才知罪。” 费扬古大人毫不含糊。
这么多年的君臣,他岂会不了解康熙皇帝的心狠手辣,心思决断? 明知道自己怎么求饶都是没用的,生死全在主子的一念之间,那就索性表现的大方些,至少他死后,皇上能对他的家人照顾点儿。
“那好,朕准你将功折罪。 第一,把那些胆大包天,大逆不道的包衣们,都给朕悄悄儿的,处理好了。 朕不要有上次的动静儿,尤其要避开太子。”
“第二,先留着那位管事,把那伙儿反贼给朕引出来,朕,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说到“一网打尽”,康熙皇帝已经是牙缝里都透着杀气腾腾。
费扬古听到自己头上的脑袋可以保住了,紧绷着的神经顿时一松,立刻表明态度,会尽全力,好好的“将功折罪”:“奴才令旨。 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奴才马上就去办理,奴才告退。”
“恩,去吧。”
费扬古大悄悄儿的起身,慢慢的后退着,出了御书房。 待走出皇宫的大门,才真正的吐出了心口强撑着的那股气,发觉自己上身的里衣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就差那么一点儿,皇上的心思要是转偏那么一点儿,他现在可就是已经身首异处,脑袋搬家了。
这次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可是最近这段时间,皇上看到他肯定是心里不会舒坦了,看来是要夹着尾巴熬一段时间了。 也罢,这次能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想起给他带来这场无妄之灾的那位管事和内务府包衣们,费扬古大人是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就带人把他们都给抄家砍头了。
现在对比以前,那是多好的日子啊,平定三藩的战争要结束了,国库和内库的银子都满满的,风调雨顺,休养生息,汉人老百姓都对着我们满人的皇上和太子殿下这半年多的所作所为,交口称赞,感恩戴德。
他还想着明儿休沐日,和往常一样,去澡堂里,打着肥皂去去灰尘,泡个澡,再让澡堂里的搓背小工给抹上那个精油,不轻不重的按按。
真是以前那几年想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啊。
可是偏偏有人搁着这么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自作聪明的算计皇上和太子殿下,自己作死不说,居然还带累了他。 简直是太可恨,死不足惜。
康熙皇帝在御书房里头,又一个人呆了一会儿,胡思乱想了一通,感觉心里越来越乱,就提笔随手写了一个字,居然是个“杀”,汹涌的杀气透过纸面,扑面而来。 康熙皇帝见此就决定不想了,既然有人要自己找死的要对大清国的太子,大清国的未来不利,那他也不介意大开杀戒。
“梁九功,滚进来。朕又不要你的脑袋,你怕什么?”
“皇上,老奴滚进来了,老奴不怕。” 梁九功赶紧嬉皮笑脸的陪着笑回话。
刚刚他见机快,眼见费扬古大人情绪不对,麻溜的退到门外了,可还是被御书房里头的压抑紧张,杀气冲天的气氛给吓得心肝儿乱颤。 虽然已经是个没根的人了,可是他还想留着脑袋多活几年啊。
康熙皇帝想着这个老奴才刚刚那一副贪生怕死的模样儿,冷哼一声。
像梁九功这个老奴一样,会知道怕,舍不得死,也挺好。 “这会儿倒是真的不怕了。 刚刚不是说还有孙之鼎求见? 现在人那? 让他进来。”
第56章 火器36
孙老御医和太医院的同僚们忙了几天, 关于如何快速的彻底治疗太子殿下的孱弱之症,终于有点了眉目, 可是又拿不准主意,就想面见皇上求个准话。谁知道居然会等了这么久。
康熙皇帝听完孙老御医说起他的方法后, 也有点拿不定主意。
洗精伐髓,也就是首先用太医们集体商讨出来的秘方准备好药浴,再由孙之鼎家传的独特针灸手法,刺激太子的奇经八脉,让太子殿下的身体可以很好的吸收药力。最后一步就是太子殿下一边泡着药浴,一边运转少林寺的坐禅养生心法。
如此三管齐下,强身健体的效果很好, 见效也快。不光可以一劳永逸的治好太子殿下的弱症,甚至能达到康熙皇帝的要求,比正常人的身体状态还好。
可是这个方法好虽好, 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是难度很大。
因为针灸后泡药浴的时候,太子殿下会感受到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
而且太子殿下还要一边忍住疼痛, 稳住身体, 一边保持头脑清醒, 运转少林心法。这就要求太子殿下有着超出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这也是一般人知道有此方法,也根本不敢尝试的原因,因为他们压根儿就坚持不下来。
康熙皇帝大约也知道, 如果他让太子自己选择,以太子的性格,是不会退缩的, 肯定是要试一试。可是就因为这样,他才更是犹豫要不要去告诉太子这个法子。
想来孙之鼎也是知道太子会怎么决定,所以才先来询问他。
御书房又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康熙皇帝纠结踌躇的脚步声,在御书房来来回回的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个少林寺的坐禅养生心法他恰巧有收藏。上次费扬古带人去南少林抓捕那几个来自琉球的反清复明的郑家家臣,顺便就把藏经阁的经书典籍都给强行装车运来了京城,其中就有那份坐禅养生心法。
难道是天意如此吗?康熙皇帝皱眉。
最终,康熙皇帝还是下了狠心,觉得应该让太子先试一次看看。如果中间太子一旦有撑不住的苗头,就立刻停下来。
他想着祖宗先辈们打江山的流血牺牲,想着阿茹娜和太子都担忧的未来东西方战争,就觉得对着太子不能太过于溺爱,应该狠狠心,须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更关键的是,他想到了他皇父的英年早逝。
身为大清国储君的胤礽,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比常人康健的身体。
君臣二人商量好了以后,孙之鼎自是去安排人准备药浴用的各种草药。康熙皇帝则是又经过一晚上的心理准备,在第二天找来了小太子,和他细说这个治疗过程。
胤礽呆住了,他的身体已经在慢慢的好转,真的是没有想到皇阿玛会这么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还如此着急于他能彻底的好起来,费心的让孙老御医和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起研究治疗方案。
小太子情绪激动之下,双颊有点泛红,看起来有了些血色。“皇阿玛,儿臣非常感激,皇阿玛对儿臣的用心。让皇阿玛如此操心,儿臣很是羞愧。”
康熙皇帝看着太子满脸实实在在的感动和愧疚,一副敬仰濡慕皇阿玛的小儿之态,哪有平时端着的小大人模样?心里不由的跟着发软,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他这个上天赐予的儿子,为人处世有底线有原则,做事也是耿直勇敢,看着对谁都礼数周全,和和气气的,实际上在感情方面却是最冷清,最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