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他功力深厚,这些年都是和士兵们冲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水灾、火灾救灾经验,精通各国语言;更关键的时候,他的亲临最能安稳各地民心,他是最合适的统领各部官员协同做事的人。
灾情不等人,太子殿下和小宝宝们匆匆的见了一面,简单的嘱咐了太子妃几句,就领着三阿哥等人登上了救灾的飞机。康熙皇帝领着人去机场送行,遥望救灾的十几架飞机消失在天边,第一次领悟到,大清国的地盘不是越大越好。
大了,代表着责任更大,代表着一家人永无安心的生活。
以太子殿下的性格,既然是救灾,当然是要做力所能及的各种事儿。
当小宝宝们在无逸斋的直播上看到,阿玛冲进着火的废墟里抱出来一个土著小女孩,一身黑乎乎的,看不清眼睛鼻子的样子,尤其是手上因为救人沾染上的血迹,当时没有出声,晚上回到西花园抱着亲额娘哇哇大哭。
到了宝宝们进学三个月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来参加大清国六大园林开幕典礼,太子殿下还没有回来。这些天成长了不少的小家伙们,站在独属于他们的小园林里面,摸着玩具处送来的四个小机器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却是强忍着没哭出来。
黄履庄几个人看着小殿下们这幅模样,更是心疼。
小宝宝们的身份,注定了必须要承受这些,他们必须成长起来。
可能是今年确实是大清国的灾难之年。在世界各国人们还沉浸在公开的五座园林不是人间的奇景中,在康熙皇帝和欧洲各国正式建立了国际组织,确立了各项国际事务,城西的组织地点也装饰好以后。
在太子殿下领着人刚刚完成了圣弗朗西斯科的重建事宜,回来京城休整还不到一个月,突然收到山西临汾也发生了特大级地震的消息。
“轰隆隆!”一声巨响震撼着大地。作坊、学校、家……几乎都倒塌变为一片废墟。灰尘漫天中,房屋塌陷,道路裂开,时间停格在这一瞬间,孩子失去父母,父母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哭声、哀嚎声,透过长长的电话线穿了过来。
深秋九月初八的深夜十二点,太子妃领着人快速的给他穿衣服,收拾行李。太子殿下挨个亲亲他的五个大宝贝,领着人连夜朝山西赶。小宝宝们早上起来没见到阿玛,得知山西有了特大级的地震,都是沉默。用过早膳后,他们没有去无逸斋,而是齐齐去了澹宁居。
被这两场大地震弄得焦头烂额的康熙皇帝,正在和大臣们商量要不要举行祭天、祭地仪式。
看到四胞胎过来,瞧着他们脸上倔强的小表情,只有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四个孩子太过聪明,一般哄孩子的话对他们压根儿就不管用,没柰何之下就直接发话让他们先去上课,五天后一起祭天,祭地。
南郊天坛圜丘坛祭天,北郊方泽坛祭地。
工部官员对这两个地方的各种建筑进行全面的大检查,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方泽坛经过的各条街道;裕亲王到牲畜所察看为祭天而准备的牲畜;康熙皇帝开始斋戒;礼部官员写好祝版上的祝文。
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的祭天事宜布置好后,天坛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设祝案,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七组神位,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皇天上帝神牌位,日月星辰和**风雷的神牌,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猪和酒、果、菜肴、、、的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康熙皇帝领着四胞胎起驾步行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祖孙五个在这个神秘庄重的气氛中,动作一致的对空而祭。
迎帝神、···送帝神、望燎。两个时辰枯燥繁重的行礼下来,绕是康熙皇帝身体好,也是累的够呛,脸上的汗珠子一瓣一瓣儿超下掉;年幼的小家伙们没喊一声儿累,全程表现的特别好,跟着礼仪官的唱和,跟在皇玛法的身后,动作标准的不得了。
等到康熙皇帝、四胞胎率领文武百官、侍卫仪仗等人缓缓走上方泽坛--地坛的拜台,迎神、奠玉帛、进俎……更是反反复复的行跪拜大礼。“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地坛前的人们,虔诚的祈求各地方的地神保佑大清国的安宁。
山西灾区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正在和众人研究昨儿的余震的太子殿下,看到自家皇阿玛和小宝宝们虔诚一致的动作,镜头切换间捕捉到他们脸上的汗水,数着他们一下一下的叩拜,起身,叩拜,嘴角抿了抿,桃花眼微合。
这几年考虑到皇阿玛年龄渐老,祭天地、祭日月的事儿都是他在做。因为不算从紫禁城步行到天坛或者地坛这段路,光是这一起一拜,一个祭地的流程就要有七十多次。从早上出门仪式开始到回到紫禁城仪式正式结束,整整有三个时辰。
或许上天真的是感受到了他们祖孙的真诚,随后的几十年间,纵向数从南极到北极,幅员辽阔的大清国确实是没有了这样毁灭性的大灾难。有些保守派从一开始对于槐槐、柏柏两位格格一起参与大祭祀颇有微词,到真心的接纳。
他们的四位小殿下,和他们的阿玛一样,都是天神下凡。
另外一件事就是,山西救灾中,各位功力高深的山门中人齐齐现身,利用他们的过人身手去做一般人不好做的危险事儿,引得整个大清国都兴起了华夏功夫热。这些山门中人也正式的从山林走向社会,被世人接纳,广收门徒。
这一年的春节一过,内务府正式公布了机器人和手机的面世。机器人且不说,很难属于每一个个人。但是小巧玲珑,一手可握,和太子殿下的小专机一样柔软的白色外表,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通话的小手机,却是一下子就博得了全大清国人们的热烈追捧。
康熙皇帝经过儿子的提醒,特地下旨不允许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们“玩手机”,所有手机上的软件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严审。朝廷也是大力的鼓励青少年学习华夏功夫,各种武馆兴起。
随着四胞胎抱着他们的小机器人正式进入新式学院的“天才班”,开始了他们和当年他们阿玛一样紧张繁重的学习日程,大清国的小娃娃们,不论男女,也都结束了他们的年假。
四胞胎的功课那么多,平时有空就和他们阿玛、皇玛法在澹宁居批折子,还都把学业学得这般好,惭愧吆。女娃娃们,槐槐大格格功夫好,她们学起来,打人不行,自保足以;柏柏小格格文化功课好,跟着学,不求自己写写画画,尽量要能看懂。
男娃娃们,松松二阿哥数理化特别好,学;柏柏三阿哥,哪方面都不出奇,还会大哭和害羞,但是他哪方面也都不差啊,学。就算他们没有出奇的天赋,可也要努力不是?
至于那些天赋高,被选出来和四胞胎一个班的小宝宝们,学。哪怕不能超过他们,怎么也不能落后不是?大清国的男子们,太子殿下那么忙,都尽量抽时间去接送小娃娃,他们能比太子殿下还忙不成?咱也尽量去接送孩子们上下学。
大清国的女子们,太子妃每天亲自照顾四胞胎,忙着各种内务,操持自己的外务,还能时刻保持着鲜亮精神,打扮的灿烂耀眼,小脸蛋儿和小身段儿保养的和小姑娘一样,难道她们比太子妃还忙不成?勤奋起来,爱自己从此刻开始。
立春过后,春雷阵阵,细雨蒙蒙,草木新生,春耕即将开始。···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每年都亲自下地耕种,表明天子心系天下,给天下农人起表率作用的康熙皇帝,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就见一身“农装”的君臣出现在畅春园的菜园里,一脸严肃的康熙皇帝一手扶着犁耙一手举着小牛鞭吆喝,大臣们抢着帮他扶犁头或者牵耕牛。奈何负责菜园的农人们推着不同规格的小型耕地机试着走了一个来回了,他们还在原地不动。
因为耕牛--它不动。
都开始换牙的四胞胎站在亲阿玛的身边,看到自家皇玛法和大臣们拿犯懒的大耕牛毫无办法的样子,乐呵的嘿嘿直笑。
康熙皇帝转身对着他们父子五个瞪眼,“你们都过来。”
小家伙们响亮的答应着,“好。皇玛法别担心。”
穿着普通的粗麻布衣也是一副小仙童模样的四胞胎,一张口就是一口岑差不齐的小牙齿,一说话就是漏风的小奶音,众人真的没办法“担心”起来,都捂着嘴巴笑,康熙皇帝也差点儿没绷住脸上的神色。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曾说,你嫌性教育太早,但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虽然蠢作者母胎单身,更没有娃娃,但是查了一些权威资料。 都说父母应该及时告诉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关于身体的知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