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主人公在离开这个小城的时候听到镜影这样唱,这是《诗经》中《有狐》一篇。唱的是女子对丈夫的担忧,原本的妻子照镜子的时候常常唱。
而现在镜影也唱,唱的却是一只真正的狐狸。
‘有狐’这个篇名有两层,一是指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本身就是一只狐狸。二是指女子对丈夫的担忧,这里既有原本妻子的意思,也有后来镜影的故事。
“真好,我就是他的妻,终于能够这般说了。”她曾以为自己的爱人是偷来的,就连妻子的身份也不敢承认。而如今抓住曾经相爱的一点点灰烬,能用他妻子的身份思念他,原来也是一种幸福。
凄凉的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就到十一月了,会有更新爆发的!小天使们就等着吧!
第87章
放假之后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是世界上最难受的事情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九月病,对工作党来说有十月病,前者是因为暑假结束,后者是因为黄金周结束。潇洒久了,再重新收拾心思,总是艰难的。
很多工作党春节后返回工作岗位,领导对于这个时候的心不在焉都会比较理解,也不会说什么。直到过了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年味彻底散去,才会要求员工进入正式的工作状态。
一些事情是古今皆同的。
此时流行初六或者初八开市,过年期间停止经营的店铺都会在这个时候重新开张做生意,大概也有取这两个数字吉利的关系。而具体到嘉定县城,一般都是初六开市。
大概是之前有一段时间没有做生意,再加上正月里居民消费比较旺盛,头几天生意总是格外好——这就悲剧了,不适应工作的灵魂,和比平常工作量大得多的工作......
不过,如果在其中排名,大概还得数各大书铺最为忙碌。
本月和本旬的刊物都集中在这几天发开年刊物,日报也是照常上新。如果考虑到过年期间老板把卖得好的书、卖脱销的书统统补货一遍...送货日期也是开市这几天,嗯,对于书铺的伙计来说,史诗级灾难片。
书店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明明一本书买回家去阅读就好了,但是很多人就是喜欢在书店里阅读。诚然,有些人是为了免费蹭书看,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买了书依旧要在书店看,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其实有的时候看书真的讲究氛围。
久而久之,书店还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最有名的大概要数美国的漫画书店?著名的极客聚集地。因为在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中出境颇多,被大家熟识。
而古代的书铺呢,也是一样的。受欢迎的书籍、报刊前面总是聚集了三三两两的人,翻看或者互相讨论。
最让书铺的店员觉得麻烦的是,很多人根本不买书,然后就一直在那里看,其实就是蹭书看。古代的书籍又没有塑封,拿起来翻两遍实在是太正常了...
如果是正常的、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判断自己要不要买这本书,那也就算了。关键是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就是有一些人不想花钱,然后又想看书。
或许站在看书人的眼里会觉得阻止的伙计十分势利眼,这书籍摆在那里哪有不让人看的,他又不是偷。若是性情倔强的,说不定心里还要骂两句‘狗眼看人低’‘莫欺少年穷’。
但是站在店员的角度,书都翻旧了,那还怎么卖?况且这正是忙的时候,站在那里看书,整个书铺都堵塞不通了,倒是耽搁了正经顾客买东西。
“真是,这世上怎么会有这般的人!”一个年轻姑娘气呼呼地从书铺外头进来,这里面是书铺的后院,也是仓库。那些新送来的书籍等,都是从后院的后门进,然后搬进库房。
几个伙计正在给新到的各种报纸分类,有的人飞快地搬起书籍到外面上架。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像是老板娘。手上拿着一个小册子,似乎正在对进货单。转头道:“又遇上些‘奇人’了?也就是你年轻,还为这种事儿生气,日后迟早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行了,这一摞搬到最前面去。”
旁边一个力气大的年轻伙计一看就笑了:“这是新一本的《宦海》吧?明明每日都在报纸上登载的,可是每次出新一卷,还是卖的这样好。”
这时候那年轻姑娘也气顺了顺,凑过来道:“这是自然的,能每日花钱买报纸追看一本小说的,一般也不会吝惜再出一些钱买一个成卷的。而一旦开始买了就容易停不下来,不然缺了哪一本那就太难受了。”
老板娘看姑娘还好,就指了指一堆报纸:“别闲聊了,今日事还多着呢。这个报纸搬出去,放在显眼一些的位置。”
报纸可以通过很多渠道销售,有订报上门的,有报童唱卖的,也有一些杂货铺搭着卖的。不过这个时候没有报刊亭,所以销售量最大的地方是各大书铺。而书铺这边卖书是很有讲究的,其中门道多着呢!
譬如从老板娘刚才那一句吩咐就知道了,出这个报纸的报馆一定提前做过工作——放在显眼一些的位置作用可是很大的!要知道很多人选报纸其实并没有所谓‘忠诚’,往往就是看到了,觉得不错,然后就拿一份!
年轻姑娘也在书铺做了挺长时间了,对各家的报纸都是很熟悉的。看了看报头不解道:“《玉溪报》,这倒是没有听说过,是新报纸么——啊,这上头有乔琏先生的文章!”
见年轻姑娘激动起来,老板娘也没有责备,只是道:“快些做事,这个你自己留一份,等到休息的时候再读!”
“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有了盼头,之后繁忙的工作也没有那么辛苦了。
这位年轻姑娘和时下的很多年轻人一样,非常喜欢看小说消遣。而且因为她在书铺做事,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没有漏下过好看的小说。也幸亏书铺对员工有照顾,新书往往折扣。而一些因为摆在外面损坏或者破旧的书,甚至不要钱白拿。
如果不是这样,就算书籍不贵,每个月也不是那么轻易负担的起的。
而在这姑娘最新的书籍列表里,去年才横空出世的‘乔琏’绝对是‘TOP1’这个级别。也就是说,这又是一个连翘的死忠粉。
“咦,这是乔琏先生的文字吧?”“新报纸上吗?”“上次《一刻说》上面登载的《药庐琐记》接下来的内容!”“要买这个吗?”......
大概是因为之前就留意了这些自己搬来的《玉溪报》,所以在书铺里来来去去经过的时候这姑娘总是忍不住瞥一眼。也不知道是之前摆放的位置起效果了,还是人家报纸确实不错,又或者乔琏在如今的嘉定实在受欢迎,总之《玉溪报》销售的很快,简直不像一份新报纸。
计算《玉溪报》的存货,再考虑一下《玉溪报》是旬报,之后还有越来越多的‘乔琏迷’会闻讯而来。年轻姑娘觉得自家书铺这次进货恐怕少了,还得补货才是。
至于说乔琏写的东西糟糕,消息传开反而影响销量啥的,作为死忠粉是不会考虑这种情况的。
等到吃饭时间,书铺里总算客人减少了很多,伙计们也可以轮换着去吃饭。趁着吃饭和饭后休息的这一点时间,年轻姑娘可以说是争分夺秒地读完了《玉溪报》上名为《有狐》的故事。
“怎么了,小娟?”老板娘本来是在吃饭的,转头一看年轻姑娘两腮挂着泪,眼睛也红红的,倒是唬了一大跳。
名叫小娟的年轻姑娘似乎一下从呆愣中反应过来,立刻拿手帕擦了擦脸。这时候可是冬日,脸上立刻冰冷。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鼻音非常重地道:“对不住...实在是乔琏先生这小说实在令人感动。”
之前读《云深》的时候她就察觉到了,这是和《海上归来记》、《宦海》完全不一样的小说...具体怎样她也说不出来。只能说一个爽快豪气,另一个委婉温柔,但是都是极好的小说。
而新出的《有狐》无疑是坐实了这一点,看到那一场香艳非常的戏码时,小娟其实是有一点埋怨的。在她眼里乔琏不是那种不正经的作者,何时要用这种戏码招徕读者了。然而看到后面才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这时候再掉转头去看之前的那一场男女情爱,竟然无端端心都痛了起来——绝望的爱情,不能从头再来的开始。我爱你,用性命为代价,九死不悔...还有比这更悲悯,更幸福的吗?
‘真好,我就是他的妻,终于能够这般说了。’当镜影说出这一句话,小娟更是心中大怮。这明明是人世最大的痛苦,因为这是丧夫之痛。但是对这对爱侣中活下来的这一个,却算是最大的幸福。
那么之前的种种挣扎苦痛又是如何?大概是将心放在粗粝的石子上打磨,直到血肉模糊罢!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悲剧,无论是悲剧小说还是悲剧影视剧,在市场表现上都不如喜剧。但是在鸿蒙初开,观众和读者还不是这样的,受欢迎的作品无所谓悲喜。正如世界上的电影早期,文艺作品拿高票房一点也不稀奇。
所以《有狐》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短板,反而凭借这个年代少见的催泪效果,迅速席卷了读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