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的故事在这之后的发展显然很符合期待——前面各种伏笔在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一一收束,让主人公李敢言的崛起显得有理有据!
李敢言此前只是一个建筑材料承包商而已!他将砖瓦、沙石、灰浆之类的东西卖给建筑队,这在新城兴建初期积累了一定财富。后来新城大建设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很多大佬就看不上这门生意了,开始准备进军纺织业...这本来就是新城建立之前就已经确立好的主业,从这时的观点可知,这才是未来的黄金产业。
李敢言很清楚自己争不过这些大佬,更何况卖牛仔裤的不一定比淘金的赚的少,所以他专注于扩大建筑材料生产方面的生意。趁着行市不太好,还吃下了大佬不要的作坊,提高了自身实力。
实际上他的选择没有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新城建设初期催生出的‘地头蛇’势力和后入住的、背靠大树的新势力之间在纺织业打生打死,打的猪脑子都出来了。主人公却因为没有向纺织业伸过一爪子而被很多人忽略,这也是他能够狗下来发育的原因之一。
不然只是有老势力的领头羊在前面顶着也不可能保全...要知道现在这种竞争是最激烈的一种竞争,是资本的竞争!同行如冤家,两边根本不能并存,他们都只想要将对方赶走,然后自己独占利益,并且主宰市场!
没错,就是主宰市场!谁都知道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会赚的没那么顺心......
这就是资本的一个特征了,面对市场他们会不计辛劳地去开拓,为此忍耐巨大的风险、长期的艰苦、看不到希望的时间,等等,这都是可以接受的。而经历这些,他们最无法接受的就是‘分享’。
或者说,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不存在‘分享’两个字。如果有朝一日形成了‘分享’的局面,那绝不是自愿的,只不过是市场中的资本们发现,你弄不死我,我也弄不死你。
新兴的暴发户们和老牌富豪在新城开战,彼此之间并没有迅速地决出胜负,而是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是的,他们只能接受一个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那就是再打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反而两败俱伤,最后让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第三方摘了桃子!
而在这段时间内,主人公也不是白白看着,光只发展自己的‘建筑材料’行业,他还向下渗透,搞起了自己的建筑队。这个行业在他刚刚进入新城的时候是无法染指的,不过现在这一行业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热门了,而他也不是最初那个一文不名的小子了!
从建筑材料,再到建筑队,他的建筑队广泛地招进同乡——有人就有势力,掌握着这样多的精壮年轻人,再加上手头的钱,他很快获得了和官府谈条件的能力。而打通了官府,就意味着他不只是承包工程的建筑队,还意味着他可以做地产商!
在现代谁能够想象,一个商人既是房地产商,又是建筑公司,还是建筑材料生产商?
这等于是一条龙全部打通,相比起其他只做一种的或许要麻烦很多,但一旦度过最开始的艰难期,后面面对的就是巨大的利益!
只要是个受过教育的现代人都知道一个产业上下游打通的好处,其中成本和管理方面将获得革命性的变化,是好的那种。
凭借着这个,竞争对手根本比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他迅速地将对手挤垮,至少自己涉足的领域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佬。
等到新老势力休战后才发现,之前大家都没有在意的小老弟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如此强大的实力。不过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李敢言涉足的行业无论放在哪里都不算是顶重要的,何况新城本就是作为纺织中心而建立。
他并没有挑动那些人的敏感神经。
甚至这些人要尽快修建更多的纺织作坊还得找李敢言的人来干,没办法,他已经统一了这个行业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敢言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小高峰!
不过,主人公李敢言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就会满足的,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满足!从建筑行业开始,他的触手开始伸向其他的行业。比如说做建筑队的时候能培养出来大量的木工,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搞‘纺织机器厂’。
相比起传统的纺织机器,他更看好水力驱动的那一种,然后就花重金引入了这种技术,并且花钱加以改进——凭借这上面的独到,他的纺织机器厂出产的各种机器极其受欢迎。
是的,他名下没有一家纺织厂,但几乎一半的纺织厂都是他的客户!
这当然不只是依靠技术人员搞发明,改进了机器就做到了,其中充满了腥风血雨!
李敢言那时站的位置并不低了,但他崛起的速度太快,背后又没有真正坚实的依靠,在很多人眼里依旧只是一盘菜而已!想要搞他的人不少,这中间必然充满了全是阴谋诡计的商战。
主人公有的完美应对了过去,甚至还给了对手反击,一举掀翻敌人也不是没有。但有的手腕足够高杆,让主人公被阴了一把的也是有的。
这中间的交手看的读者直呼过瘾...要知道连翘可是真的把一些知名的商业战争修改了一番,然后植入了这个古代故事,外壳虽然变了,但其中充满了智慧的核心却没有变。相比起一些说是商战,实际上读者根本体会不到商战氛围的小说,这无疑要有说服力的多。
最近因为《大城》的大红大紫,许多人也开始写起了具有商战元素的小说,不只是地下小说写的《大城》的同人,就是主流小说也跟风成灾。读者们只能看《大城》显然是不够过瘾的,由《大城》引起的瘾头很快向其他同类小说转移...之后的阅读体验嘛...不说也罢。
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消解瘾头,不太在意细节的话也能看,可是真的想要找到如《大城》一样精彩的,恐怕就为难了。总之,读者们可算是体会了一把‘货比货得扔’的具体含义了。
实在是差的太远...就像是两个层次的小说——实际上这种感觉也不算是错,连翘写小说的时候确实运用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技巧和素材,比不了也是正常的。
小说中的时间也在进展,就在主人公三十不惑那一年,他已经是新城的大佬之一了。也是在这一年,他有了儿子,孩子满月这一天,请遍了新城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场大宴连翘下了极大的力气去描写!
只因为这一场大宴正是《大城》小说的完结!
这场大宴中各方大佬纷纷登场,但重要的不是这些大佬,而是李敢言豪宅中的泼天富贵!这其实和开头算是一个映照了,一开始的时候李敢言是个穷乡僻壤里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他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副好身板,以及年轻人可以挥霍的时光。
他出生的时候家里穷,什么也制备不出来,甚至母亲因为缺少营养品,产后奶水都少,他是不得不吃着奶水和米汤长大。但是他的儿子不一样,光是伺候的人,丫头奶娘都有好几个!现在虽然只是一个小婴儿,但穿的用的,已经足够养当年不知多少个李敢言了!
这一场大宴极尽富贵之能事——普通人难以知道真正的富贵人家是怎样显露出富贵的,甚至有皇帝的金扁担这样的笑话。连翘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从古代的世情小说里,从网络上随处可以得到的资讯里,她知道了这个时代普通人不会知道的东西,然后写在小说里。
她笔下的富贵绝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而是细节的,乍一听品不出富贵,但仔细想想确实是富贵已极!
普通人写富贵,会想到吃融了的金子,喝流淌的玉髓,完全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也有人会写‘灯火下楼台’这样的句子,乍一听没什么。但想想吧,那是个烛火都么稀有奢侈的年代,大量的使用烛火,还用这样随意的语气?
所谓无形装逼,最为致命,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了。
第653章
《大城》的故事就此完结,仿佛度过了一个金色、华美、充满激昂之气的梦境。但这也就是一个开始而已,连翘写这个故事之处想写一个史诗般的故事,所以开始、高潮、结局都要有。她本以为一部小说能够搞定,但写着写着就‘超出’了。
根据她的估计,后面恐怕还得有两部小说才能将这部‘史诗’完结。第一步《大城》写辉煌的诞生,第二部已经有了暂定名《家族》,写的是这个家族成型,主人公李敢言老去,家族迎来自己的第二任掌舵人。而交接之间,隐秘而微妙的变化......
至于第三部,那当然是这个家族的‘覆灭’,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就连暂定名都没有,还只是一个停留在连翘脑海中的梗概而已。
读者们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完结的《大城》还有第二部,甚至第三部,这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好消息!好的小说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明明是几十万字的鸿篇巨著,却让人始终觉得一下就看完了,实在是太短!
忧的却是连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即刻就开新文,而是宣布了后续计划就暂时性停笔了。对外的说法是笔耕不辍好几年了,想要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