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说实话,这个肯定挣钱,而且有利于控制一批人口,到时候用手头的这个便利和各方势力打交道都会容易很多。但是思考一下,李敢言也只能放弃。
  这是一块肥肉不错,那些豪门大户看不上这个也不错,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真的要做到足够的影响力,这个就算是‘涉黑’了!李敢言确实经常在黑与白的界限上来回偏移,可那个时候谁都那样,他如果不那样就会被甩的远远的,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且那和真正的‘涉黑’还是有差别的,李敢言爱惜羽毛,不愿意接触这方面。
  这也不是李敢言矫情,而是他已经适应了商场的规则。有些事情和另一些事情造成的结果一样,但就是有些事情能做,但另一些事情不能做。李敢言,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些人最初的时候做了很多不规矩的事情,但那是特殊时期,在没有办法下也只能那样做了。
  当初的事情只能算是游走在边缘的界限上,过了那个时期,和他一样崛起的人不会去提及,毕竟大家大哥别笑话二哥,都是彼此彼此而已。但是之后就要规规矩矩做事,至少是表面上比较规矩。
  此时新城的规矩逐步形成,各方势力也开始入住这座十分年轻的城市。这种时候当然不能再如当年之草莽。规规矩矩做事,哪怕不能发大财,也很难会被人搞死。可是真的乱来,到时候等着的就是别人的‘不守规矩’了。
  故事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一阶段说的是李敢言和豪门大户的博弈。倒不是他得赢了那些逐渐进驻新城的个人和家族,只是他至少得在这个阶段保存下自身,而不会成为他们手下的炮灰。
  一方面来说,市场的总量是有限度的,一个人多一点儿,就会有一个人少一点儿,同行如冤家,彼此之前是互相对峙的关系。现在的豪门大户跑来新城了,怎么可能不先排挤一波过去的‘老人’以保全自己的地位!
  另一个方面,就算目前市场的总量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多李敢言一个也不多,大家大可以坐下来和和气气发财,那也不行!对于豪门大户来说,这里头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恶意。
  豪门大户彼此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面对外部新崛起势力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有一个共同认知的:那就是先要打压起薪冒出头的桩子!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个世界上的好处是有限度的,在新崛起的势力冒头之前打压,将来就少一个和他们争夺面包和牛奶的了。
  具体到新城这里,原来就有的,从建城之初就存在的老势力和后来代表大贵族大富豪的新集团根本不是一拨的!面对新集团的冲击,老势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投靠新集团,眼下已经有一些人这样做了,另一个就是反击!和新集团去争、去抢!
  日后是谁掌控这座大城,如今还犹未可知,无论怎样要做过一场才知道呢!
  这种情况下,新集团与老势力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已经成为一种你死我活的状态了!新集团坐拥大资本、官府关系等有利条件。而老势力则是地头蛇,早早已经扎根,再加上老势力基本上是白手起家第一代,往往更加有勇有谋,更加灵活。
  彼此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男主角李敢言没有选择去投靠新集团...虽然那样做看起来胜算更大。但他同时也很清楚,那些投靠过的人和家奴无异!他从农家子出身,到附近也算是有一定成就了,那样殚精竭虑到如今可不是为了给人家做家奴的!
  干!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难道还不敢和几个豪门大户开战吗?!!
  不过李敢言也不用站在抵抗新集团的第一战场,站在最前面的是老势力中最厉害的几人。这些人中虽然也有李敢言这样的真的白手起家的,但更多的其实是有一定家底的。当然了,这样的家底和豪门大户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可无论如何,这家底确实给这些人提供了第一桶金,让他们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等到新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他们已然是老势力的大佬。这种建设时期最不缺乏的就是奇迹了,李敢言的致富故事已经是传奇一样,但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故事听起来更有传奇色彩。
  这时候李敢言记得要先低调做事,趁着大佬与大佬之间征伐不断的时候偷偷进行发育——第一阶段的开发之后,新城就不只是最开始那个靠着开发建设赚钱的工地了,可以产出更多的价值,拥有更多的机会。
  李敢言没有抛售出自己的砖瓦厂,虽然有的人觉得眼下要兴盛起来的就是纺织业(新城一开始得以建立,就是福州为了纺织品出口生意找的一个就近纺织品声场中心)。但从李敢言的角度来说,接下来做砖瓦的人会越来越少,大家都盯着纺织厂的肥肉了!而这个时候正是砖瓦厂价格大跌的时候!
  可是,如今新城的开发完成了吗?只能说是官方做的事情完了而已。事实上,民间对砖瓦的需求还很旺盛!
  随着大量工人涌入这座新建设起来的城市,还有不断搬进来的各种工场作坊(虽然主要是做纺织行业,但肯定会有其他商品生产),砖瓦肯定依旧是市场上的宠儿。
  所以他不止没有抛售砖瓦厂,还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接手了老势力中某位大佬的超大型?超专业砖瓦厂!这位大佬显然是准备和豪门大户硬碰硬了,所以一直在准备全力加码在纺织业上,手上的其他生意都被他倒换了出去。
  李敢言的做法没有错,他一边经营着砖瓦厂,私底下强大自身。另一边帮助老势力出主意、给新集团使绊子——这其中连翘写了大量的商战描写,将这方面没什么见识的当代读者唬的一愣一愣的!
  这种商战具体思路很多都来自于现代已经耳熟能详的商业规律,但在这个时代这方面显然还不是大家研究的目标。此时说来,有一种震耳发聩的感觉。
  不懂的人看在眼里,只觉得虽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就是好厉害。而懂的人就更加惊叹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真正的‘致富经’。甚至有人感叹,如今做生意的,其他的书都不用读了,只要读通乔琏这一部《大城》,光明的前途就在等着了!
  而就是这样的大混战当中老势力和新集团里那些小鱼小虾一样的已经逐渐沦为炮灰,就像是春秋向战国过渡,小国逐渐消亡,而大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主人公李敢言借着这样漫天的‘战火’隐藏自己进行发育,然后不期然的,他已经成为了最终留存在战场的人之一。


第646章
  《大城》剧情进展到第二阶段结束,时间也来到了夏天,这个时候连翘连翘身上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场——不少人传闻他可能要进入到新的阶段了!
  无他,谁让这个时候的《大城》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呢!
  无疑,《大城》是一部好小说,这部小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或获得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认可。对于小说行业来说,很多时候不能单纯地只关注小说的成绩,因为这不是决定所有事情的钥匙,但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小说成绩就是解决一切事情的砝码。
  首先,从《大城》的火爆来说,他的火爆是大范围的!这其实不只是《大城》本身的功劳,而是连翘以前很多作品不断积累到如今,这才产生的效果,也可以看做是某种程度的‘量变导致质变’。
  从《海上归来记》这第一步小说开始,连翘由此展开了她的作者之路,在这条路上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开始只是嘉定这样一个县城而已,然后由嘉定做跳板,凭借纯粹口碑的作用让整个苏州的人都知道有她这么个人。
  再然后她来到苏州,以完全不符合新人的速度和状态开启了新的作品,然后获得新的荣耀、新的地位,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神之一。这个时候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整个江南都成为她的基本盘。
  这个时候她已经有了全天下最大的市场作为后盾了。
  而与此同时,连翘作品在其他地方也开始了自己的征途。一开始只是书社将她的小说推广到其他地方而已,规模并不大,但却是必须要经历的——这是书社在替作者开辟市场,就像是经纪公司推广艺人一样。没有土壤是自己肥沃的,需要每一个经营者耐心耕耘。
  书社相信连翘小说的实力,也相信其有着良好的市场反响,所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遗余力。之后的结果也很好,几个比较大的市场基本上都认可了有乔琏这么个人,年轻、有天赋,是顶级作者之一。
  不过有鉴于这个时代的效率,这个过程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社对地盘外推广作者并不上心,作者和书社的除非签的很长,一签就签个五七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不然的话书社辛辛苦苦推广了作者,结果作者出名了就把书社踹了!那要怎么办?
  话又说回来了,这方面的忧虑其实也没有那么重。大多数作者也对书社的付出心知肚明看在眼里,所以成名之后哪怕书社给的利润分成相对较低,他们也不会轻易换一家分成更高的书社,这就是为了报答书社以前的香火情,为了让书社将曾经的推广费给赚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