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也确实让张贵子不解:许文华之所以这个时间长期徘徊在嘉定,总不可能是因为最近喜欢上嘉定了。一切都是那样明显,他就是为了连翘来的!对此张贵子能够斩钉截铁!
既然是这样,这个时候又不见面,什么毛病...
连翘对此只是但笑不语...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见面其实并不是目的。
而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许家的人再次上门了,不过这一次上门的人和上一次显然不一样。最主要的,打头的是一个与许文华有五六分相似的老人家,因为保养的不错,而且人也精神的关系,六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才五十出头。
这一次是来下聘礼的,由许文华亲爹主持!
说是这样,其实这一次对于连翘来说更没有实感。上一次的小定她好歹要出来站站台,而这一次的下聘礼,她只需要在内室安坐就可以了。甚至这个时候她出面反而会显得失礼——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时候按照封建礼教观点来说,根本没有小孩子出场的机会和理由。
连翘坐在内室并不清楚,张贵子当时在一旁陪着她,所以也就是听听外面热闹而已。还是跟着母亲看了外面热闹的吴梦春事后吃饭的时候特意进来播报‘战况’,让连翘和张贵子有了个底。
“‘西湖客’也算是用心了。”本来吴丽春是不太喜欢许文华的,她本来倒是不讨厌许文华,甚至有点喜欢。但对于一个偶像要嫁人的粉丝,看到偶像的未来丈夫或者妻子,总不会让人觉得特别愉快的。
但这个时候她忽然有了不一样的观点:“之前的小定礼且不说,这回让人送来的聘礼,从巷子外的车上搬进来,足足堆了表姐家小半个院子!外面巷子里的街坊看到,都倚着门看热闹,猜测起这是多大的手笔,对那位西湖客好多称赞。”
语气里面多了一种认可...这其中既有小粉丝认清楚真相,明白连翘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由此带来的理解。也有‘钞能力’在发挥作用。
实际上不只是吴丽春这个表妹,巷子里的街坊邻居,还有今天来的亲戚朋友,家家户户都对许家多了一份认可,对连家多了一份羡慕。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经济发展,不断繁盛的时代。重商主义抬头,商人们富甲一方,然后以各种财富神话激励后来者。所以这个时候人们爱钱,不在耻于言利,也不觉得追求人世的享受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这个时代人们很习惯地去谈论金钱,也认可金钱的力量...事实上,连翘觉得这方面的风气是有些过分的。人们似乎在过去上千年的压抑中变态了,忽然放出对金钱的诉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节制。
社会大众很多时候都会唯财货论。
这一点也会体现在婚姻嫁娶这件事上,这些年婚姻嫁娶的花费越来越高,只是最浅显的表现之一。
女方为了显示财力,最常用的就是嫁妆了!
下等人家卖女儿,穷人家女儿没有什么讲究,往往没有聘礼的说法。相反,她们得为了家里的开销、兄弟们娶妻,多多地向未婚夫要聘礼,由此有了下等人家卖女儿的说法。至于说中等人家,往往聘礼和嫁妆相当,人们往来图的是情谊、体面等等,这就像是后世的中产阶级。
至于说有钱人家,聘礼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往往是极尽可能的周全和奢华,从头到尾、从生到死,一一齐备。最齐全的嫁妆往往从一针一线到棺材手艺都安排地妥妥当当,其中的意思是自家女儿不用夫家来养活!
由此,夫家不得不给女儿高规格待遇。
而男方就是聘礼...只不过聘礼这种东西不像是嫁妆,可以无限地膨胀,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到头了!不说普通人家吧,就连公侯家的子弟,讨一个正头娘子进门,大几千两银子也就够了。
这其中既包括了聘礼之类的开销,也包括了酒席费用。听起来依旧很多,但对于女方的惊人花费,这就差太远看。一般来说同样出身的贵族男女,哪怕两人是兄妹,女孩子的婚姻花费也一般是男孩子的四五倍,如果夸张一些,可能数字会更加惊人。
毕竟聘礼之类是有限度的,而嫁妆这种存在,表面上也有限度,但只要稍微懂行一点的就能明白,这个东西似乎在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最新记录。
许文华的聘礼送来,足够大方的表现,足够让大家议论纷纷了——主要是议论许文华多有钱,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动不动就容易偏到这个上面。
第641章
财富是一个很容易被议论的问题,就像是后世,在社交平台上,一个总是在晒奢侈品的富二代总是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人们一边说着‘这有什么好看’的,一边会非常诚实地去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现在就算是这种情况了,许家送来的聘礼太过耀眼,以至于大家都在讨论这些。
连小定礼物都会送十二盒的人,没道理下聘礼的时候就会随随便便。事后连翘去看聘礼单子,果然‘非常大方’。
院子里的一堆礼物很快被吴美娘收到了空置的东厢房,只有少部分好东西放到了连翘屋里——聘礼是真的不错,果品牲酒之类聘礼应该带的东西且不提,就绫罗绸缎这些也是一箱一箱地送来的!
连翘随便开了一箱布料,竟是织造局内用的素绢,也不知道许文华找了哪位朋友帮忙,买到了这些不在市场流通的好东西。而一个布料箱子内如此,其他的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准备这个可要不少人情。
当然,除了各种杂七杂八的存在,最显眼的就是聘银和一些首饰了,首饰很正常,就是给连翘用的,最多就是相较于普通人家的聘礼首饰要多出很多。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结婚的是他们两个,那也就不算普通家庭了。
主要是聘银,聘礼中的真金白银——其他的东西就算看着再好看,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人直接在心里用金银来衡量,但真金白银就是真金白银,就算不想用这个去衡量也有一个数字摆在那里。
许文华让人黄金打了一对金如意,一共种一百九十九两,又让人打了一个金屋子(照着他正在装修的那个园子打的),重二百零一两。这也是许文华给连翘的聘银,按照最近的金银兑换值,这可是三千两左右的银子!
下聘是腊月二十三做的,事情完毕之后很快就要过年了。过年前一天连翘和吴美娘去了一趟吴家,除了吴家人,就只有连翘和吴美娘了。因为张贵子没有来,和连翘走的最近的姐妹就是吴丽春,所以两人走的很近。
姐妹几个,包括已经出嫁吴梦春被安排在祖母宋氏的小厅里(大姐吴碧春外嫁在外县,离的稍远,这次的家宴就没有来)。
吴丽春不知道怎么的,原来还对连翘嫁人这件事极为抵触,自下聘之后却像是转换了态度,开始对这件事有了兴趣。问起连翘和许文华的事情,连翘挑了一些不那么隐私的、可以说的事情说了。
就这些吴丽春也听的挺感慨的,叹声道:“真好啊——对了,我听说他给表姐送了一座金子打的屋子?”
这个世界的历史不同,所以没有‘金屋藏娇’的典故。但金屋藏娇这个故事连翘在《李宜主传》中提及过,成为小说中历史的一部分,然后为人所知。所以许文华这次送了金屋子,应该是有这方面的意思的。吴丽春是‘乔琏’的书迷,当然也了解‘金屋藏娇’,所以才对这个有一些敏感。
连翘说到这里也笑了起来,低声道:“那个金屋子是按照在苏州买的园子打的。”
吴丽春有一些惊讶:“她在苏州买了一个园子?”
惊讶了之后再想想,忽然又觉得没有什么可惊讶的。苏州的园林虽然昂贵,可是以许文华的身家,本就是标配啊!想想苏州有名气的大作者,住豪宅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后嘴角的惊讶就变成了笑意:“那倒是挺好的。”
正准备再说什么,旁边本来一直一言不发的吴梦春忽然开口道:“小妹这句话倒是说的太轻了,哪里是什么挺好的,分明是太好了...如今亲朋都羡慕咱们‘乔琏先生’呢!我们这些已经出嫁的不提,就是担心小妹你。在乔琏先生后头出嫁,聘礼嫁妆这些样样都比不上,恐怕要遭人议论了!”
说的都是实话,但对方慢慢说出‘乔琏先生’这个她从来不用的称呼的时候,总有一种嘲讽的感觉。
吴丽春又不是傻子,相反,在和吴梦春长久的不和之中,已经相当清楚对方的性格。吴梦春这个表现,她眼珠子一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挑拨离间这件事儿哪有那么容易,这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操作,至少现在吴梦春就没有操作的很好。
吴丽春丝毫没有被她挑拨到,反而一眼看出了这位堂姐的种种想法:说到底,也就是嫉妒和不甘罢了!不然的话她一个已经嫁人的人,这件事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我倒是不怕这些,反正都知道表姐和那位许先生不同于常人了。到时候真有拿这个作比较,说的人想来不会太多,都是些傻子...”吴丽春似笑非笑地看了吴梦春一眼,有种‘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的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