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内部为了这个名额,连脑子都快打出来了!最终由不显山不露水的《玉衡报》编辑包玉龙捏在了手里。之所以他能得这个好,一个是他在报馆里的资历深,算是老员工照顾。另一个就是他惯于与人为善,是典型的老好人,与此同时非常本分。
报馆的人也明白,连翘根本不是来创业的,人家本来就有着足够的资本和名气,所以太厉害的编辑用不着,也没必要。再加上包玉龙足够小心谨慎,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但肯定是不坏的选择——最终几方博弈之下,就是他了!
连翘在家里招待了书社和报纸的客人,正式签订了文契。文契签订之后才将当时写好的稿子交给报馆...
最先看到《丁香传》文稿的当然是包玉龙,看完之后他自然是恭维了一番。他的恭维并不是纯粹的说好话,实际上好作者就是这样,无论写什么题材,都是不错的!毕竟掌握节奏、文笔、叙事方式等等都是相通的,没道理之前做的好,后来就做不好了。
《丁香传》也是这样,开头倒不见得多惊艳,但属于一旦拿在手里就会情不自禁接着往下读的那种类型。
更何况连翘塑造出了一个章台,而且在解密风尘女子这个特殊的群体上描写的足够深刻,她们的生活状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类比的话,原本的普通人只知道一道甜点好吃,却不知道这道甜点怎么做,又是如何发展的。因为真的太热爱这道甜点了,所以这种解密是很受欢迎的。
这里并不是贬低女性的地位、物化女性,只是在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无论男女都是这样看待风尘女子的。
一个接一个的包袱被抖落了出来,小说以一种游刃有余的姿态写的又好又轻快。说不出哪里特别好,但就是非常适合阅读。
特别是关于章台,包玉龙觉得特别有意思。仔细想想也是,若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个真正的章台,恐怕也会特别受欢迎吧——小说中说过章台为什么受欢迎,那些规矩如果在现实中得到实现,那些有钱但是缺乏地位的人肯定愿意去!
而且他觉得章台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伴随着女主角的成长,更深的运行机制会被挖掘出来,到时候应该更加精彩。实际上他想的没错,连翘之后就是那么安排剧情的。
当时包玉龙看到的小说只是女主长大,时间线又不到和初恋相遇。也就是一个小开头,两三回文字而已。剧情尚未展开,也很难见到剧情的杀手锏,职场大戏职场大戏,职场还没有开幕呢!
所以恭维完毕之后颇为忧虑地道:“乔琏先生的新小说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这部《丁香传》和乔琏先生之前的小说相比,恐怕读者不会那么多。如今乔琏先生新到京城,大可以写一部更适宜的小说啊。”
从这也可以看出包玉龙确实是个真?厚道人了,而不是那些表面厚道,实际上不然的。他如今给连翘做编辑算是履新了,面对连翘这样的大神级别作者,编辑其实是比较弱势的。这种情况下,指出对方的问题其实很可能得不到什么好。
但是他依旧这样做了。
这一下连翘对他的好感度就很高了,对方既然这样推心置腹,她也就诚恳了很多。认真道:“这个我也考虑过,只是我原本是没有想过在京城写小说的,正是因为突然想写这部小说,才有了联系书社、联系报馆等许多事...若是换一部小说来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其实即使是开头,《丁香传》质量也不比连翘之前的小说差,毕竟她现在是功夫到了。就好比江湖上修行武功,修行到位了,随便使一套功夫出来,也是很有水平的。但是质量并不意味着读者,这部小说的女主视角已经算是此时的一个劣势了,这是一个男性读者为绝对主流的世界啊!
然而更严重的是主题放在了一个颇为边缘的群体——女性为主视角虽然有一定劣势,但这个时候的人这方面的意识不重,就比如《鸳鸯蝴蝶剑》也是用女主做主视角的,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深。所以相较而言,小说的故事主题才是最致命的!
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有一些才子佳人小说也会将女主的身份定义成名妓,市场的反应并不坏。所以依此进行推测,《丁香传》应该也没有问题。
然而实际上连翘都没底!毕竟人家重点又不是写名妓的自我奋斗,人家的重点往往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如何凭借一腔真心打动漂亮有钱的小姐姐。然后人家不选贵家子,也不选富家翁,就选了一个穷秀才或者小商贩——最早只有穷秀才这个选择,后来市民阶层崛起,考虑到读者的口味,这才有了小商贩这种。
穷秀才体现的穷文人的意淫,小商贩则是小说业空前发展的前提下,作者们向市场的靠拢,从逻辑上而言,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毕竟无论是穷秀才也好,小商贩也罢,现实生活中都是没办法战胜官家子弟和商贾大户的,也就是靠小说里找找安慰了。
大概就是,我的地位或许不高,也不是很有钱,但是我有一颗真心呐!这样子的。
可别小看这个,其实后世大量的影视剧都能看到这一条的影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喜欢夸大有钱人、高门大户的痛苦,弄的好像他们是时代之下最不幸的一群人,反而是做个普通人比较幸福。
呃...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家还拼命往上爬做什么?估计那些人能够容忍文艺作品这样编排自身,也是觉得这样能给民众洗脑吧。普通民众越是安于现状,对于他们这些已经站在高位的人来说似乎越有利......
而《丁香传》的重点可不是那种意淫......
不过这些担忧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毕竟对于连翘来说,她并不害怕失败,即使这是她在京城开拓之路,即使很有可能影响到她的地位。但是...怎么说呢,她始终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她想恢复地位并不难。
而她现在只是想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而已,如果这都不能做到,她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坚持做小说作者?
还是那个简单的逻辑,她不做这个,另外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就算因为出身普通没有靠山,也不是很想冒险,估计无法登上巅峰啥的了,但是,如果只是想要逍遥快活,一生无忧,这其实是佷容易的。
“若是乔琏先生是这样想的,我就明白了。”包玉龙浸淫行内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明白这些作者的心理活动。对于奔波生计的作者来说,向生活妥协是常态,或者说他们大多数也没有自己的信念,自然就更谈不上妥协了。
但是有名气的作者,他们衣食无忧,名利都有了,很多就会生出别的需求来。连翘这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多见,但也算不上奇怪。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作者想写自己有兴趣的小说而已,这在作者中是很常见的!
只不过有的人想做而不能做,或者能做,权衡再三之后放弃了去做!
第363章
“乔琏先生如今有这个本钱做这个事情,再者说了小说是好小说,已然有保底的成绩了。”包玉龙说着好话,又道:“说起来如今乔琏先生的《鸳鸯蝴蝶剑》正在登载,北边也多有拥趸,打出乔琏先生的旗号,到时候差不到哪里去!”
连翘听他说《鸳鸯蝴蝶剑》有一些恍惚...虽然《鸳鸯蝴蝶剑》是她写的没错,而且如今还在连载当中。但是作为一部已经写完了的小说,她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特别是她现在人不在苏州,没有周围的人一再提起,忘记的就更快了。
实际上,如今天下南北这部小说都很火!
在她的大本营,江南一带不用多说,光是她的名字都可以保证这部小说会十分受追捧了。而延伸出去,无论是往北,还是往南,这部小说都不少拥趸。
那些外地的铁杆粉丝们以前只能跟着书社的进度买书,往往要比苏州的读者晚一些读到小说。后来《鸳鸯蝴蝶剑》实在是勾出大家的瘾头了,于是一起想办法早一些看到这些小说——如果是作者没有写出来,那就算了,没有办法么!但是这是作者已经写出来了,甚至已经发表了的啊!
只要一想到苏州地区的读者总是能够先睹为快,其他地区的读者就心痒痒的。
靠近苏州的其他江南地区,譬如杭州、湖州之类,这还好一些,写信去报馆,邮购订阅《新竹报》就是了。只不过相比起一般的读者需要付出邮费,和寄信的价钱差不多,对于一般的市民阶层,还算是可以接受。
但是再远的地方这种方法就不行了,且不说邮费节节攀升,每天都要花这一笔钱,一般人家难以承担。就说寄过去吧,路上也是需要花时间的。有这个时间,单行本就出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类似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好一些,东华书社无论是在当地有印刷点也好,和当地的书社合作了也好。单行本小说都是在当地生产出来的,所以进度慢于报纸,却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真正辛苦的还是那些小城居民,若是追这篇小说,进度可就慢得多了。从附近大城将小说运过来花时间就不说了,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些大城往往在这种事上很磨叽。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小说结束了才将全套小说一次性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