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连翘也不知道该不该将家里的事情说出来......
  不过宋文静是可以信任的,要去京城的理由也没有什么哪里不能说。所以连翘也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然后就道:“是要去京城。”
  说着将连守信找到家里的故事说了一遍,顺便科普了一下他找其他亲人的过程。这样再提出自己要去京城,就很好解释了。
  宋文静听故事的过程中也渐渐镇定下来,听完了故事也是感叹:“你大伯可真厉害!重情重义还有本事!运气也很好,有的时候没有运气做得再好也是一场空。”
  茫茫人海中将四散天涯的每一个兄弟姐妹的下落都弄清楚,活着的去京城,死的也至少知道了情况。
  实力与运气缺一不可。
  然后对于连翘要离开苏州的事情也算是有了了解,对此他是没有什么话说的——于情于理连翘肯定是要去的。而连翘在去之前甚至将自己连载的小说的完成了,这就更没有话说了。
  宋文静只能叮嘱了连翘几句路上平安之类的,然后拿着手上沉甸甸的文稿就陷入了沉思。这当然不是他对文稿有什么怀疑,只是他想起了一件连总主编都特意向他提过的事情,那就是连翘和报馆的合同得赶紧续起来了。
  当时连翘来苏州的时候就和三吴报馆签订了文契,文契是部头约,说定了连翘得给三吴报馆写三本长篇小说。这三篇长篇小说在完成之前,连翘对外面的报纸投稿,只能是非小说的文章,或者短篇小说。
  而到现在为止,《神仙书》、《江湖》已经完成了,《鸳鸯蝴蝶剑》则是连载正热,根据连翘的连载速度,要不了多久部头约就完成了!
  其实三部长篇小说的部头约足够报馆束缚一个作者五年到十年了,然而换到连翘身上,这个时间变得非常短暂了。报馆不得不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至少应该争取续约。
  不过这个时候的续约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连翘如今也算是执行完了一轮合约了,按理来说待遇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半等。又因为地位的提升,如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神级别了,顺势也是要提高待遇的。这个时候续约,不只是提高稿费或者小福利那么简单,还有更多的合约内容要修改。
  譬如所谓的三部小说部头约,这在连翘如今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连翘现在不可能接受这种束缚,只能是一部一部地签约。
  手上捏着文稿,宋文静思索了良久。原本他是觉得事情还有时间,不必那么早提续约。然而现在连翘将剩下的文稿全都送上,提前结束了合约,而且人也要去京城了,这让他有了相当的紧迫感。
  终于,宋文静和连翘提起了合约文契的事情:“关于连小姐与报馆签订的文契,《鸳鸯蝴蝶剑》文稿完成就算是达成了。这之后报馆肯定是想尽可能留住连小姐你的...就是不知道连小姐你是什么意思。”
  “只要连小姐肯续约,有什么条件尽可以提。”
  按照连翘的性格来说,其实并不是很介意报馆的待遇。与三吴报馆合作愉快,不用商谈待遇而直接续约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这次她有些犹豫了,犹豫的是她在苏州这边的空窗期会长达一年,这一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
  想了想,她与宋文静道:“续约的事情暂时还是算了,不过我保证,从京城回来之后,若我还打算在苏州写小说,肯定是和三吴报馆合作。”


第325章
  宋文静听连翘这样说就明白了连翘的意思。
  连翘的性格他是了解的,她有一就是一,不像其他作者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争取更多更好的合同内容。当然,这也是因为对于她来说她的地位摆在那里,没有报馆会给她太差的条件,那是自取其辱。同时也没有报馆会给她太超过的条件,她几乎已经做到这一行的天花板了,升无可升。
  之所以现在说这个话,重点应该还是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她想在京城那边试一试。
  其实真的要登载小说的话,人在京城已经可以登载在苏州。不信任驿站寄送?报馆专门为她一个人请专人去京城拿文稿又如何呢。以连翘写文的速度,一次可以多拿一些,一年也只用拿个两三次而已。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多麻烦的事情。
  连翘之所以现在推脱,说不定就是想在京城尝试发小说!
  这不是说连翘就打算常驻京城了,这不太可能——除非这次在京城她顺便在那里嫁人,不然的话到头来还是要回苏州的,这边才是家乡。
  更可能的是连翘自己想挑战一番北边的市场。
  到现在为止乔琏的名声早就不限于江南这一块地方了,往南往北往西都多有传播。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传播手段的相对落后,连翘和这个时代其他作者而言,都有一个‘地盘’。
  这个‘地盘’往往指的是作者们常常活动的那个区域,也就是小说连载的报纸能够发行的区域,最多再加上周边辐射的一圈。出了这个圈子,肯定还是有读者的,还不少呢!单行册在外地也是要卖的。
  但是这些读者密度远远不如‘地盘’内不说,往往也不能称之为作者的粉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更加纯粹的读者,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买了一部放在书店里的小说,因为他们觉得这部小说不错,至于读者是谁,其实他们并不关注。
  这种读者读作者的小说是被动的,这次在书店遇到了就买,要是没有遇到,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找一本书。
  乔琏的名声满天下都有,可在苏州她是大明星,在京城就只能算是小人物了——在业内依旧是大人物,只是说对圈子外面的读者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要改变这种情况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当地活动一段时间,而且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出有影响力的小说。这样经过培养市场,死忠读者自然就出来了。
  这个办法听上去很笨,但却是最靠谱的法子,只能说向来大巧不工罢!
  不过虽然有这个办法,但很少有作者去尝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个是愿意背井离乡到底是少数,另一个就是风险。
  将来一带的去苏州发展,北方区域去京城,这在作者们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有不少作者依旧是离开了家乡的,但是他们情感上的感觉会好一点,总觉得自己离家乡挺近的。
  这就好比现代年轻人很多都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如果是在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会有一种没离开家乡的感觉。实际上有时候算算实际距离,并不比去外省要来的短。
  而此时如果江南人去京城求发展,或者北边人来苏州闯荡...难免会加重背井离乡的感觉。交通发达的现代也有那么多人不愿意远离家乡,更何况是古代了。
  至于风险则是更加现实,也更加重要的原因。
  有的时候一个作者红不红,红到什么程度,那是要讲机缘的!只能说红了的作者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不是说有优点的作者就能红了。真要是那样,也不会有很大一部分作者明明水平很不错,却依旧只能高不成低不就了。
  有的时候红起来是很多很多外力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同一个人、差不多水平的作品再来一次,并不一定也会红。
  再加上各个地区的读者口味都有微妙的偏差——想想后世的脱口秀节目,南北方电视台偏重的风格...不同地区很有可能笑点都不一样!那还是有电视等传媒手段的现代,各地区很多认知其实已经不断趋同了!要是放在古代,各个地区之间的壁垒只会更加严重。
  当然了,有趣小说被人喜欢这是绝对的定律。但是当‘有趣’这个词的定义都有不同的时候,作者也不好再信心满满了罢!
  要是一个作者在江南红了,想要去北方发展个两三年,培养一下市场什么的。结果在京城扑街了,会怎么样?
  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个,灰溜溜回来必定会名声受损。这就像后世的导演接连失败,投资商降低对其的评级这是必然的。读者们可不会去想不同地区的口味不同问题,只会认为是这个作者不行了。
  另一个就是两三年的空窗期也是不简单的!两三年,行业里又要涌现出多少新人?而原本的大神小神们又出了多少新的作品?不在的这段时间会有无数的好作者、好作品填满读者的时间。
  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两三年后回来,很有可能就不存在了。
  当然了,原本就是出名的作者,读者还是长情的,吃老本也能活。但是想想相比以前掉下来的半等一等的地位...这是真的很难接受。这就好像是生活品质,一旦享受了高品质,就很难接受因为收入减少而不得不降低了。
  这样那样的理由让作者们绝大多数都固守自己的‘地盘’,很少有去到外地培养地盘的。至于像丁一新、宋志平这样具有普遍市场的,这是积累的时间到了,自然而然就这样了。
  那些去到书店随手买书的读者,总会有一些人看过小说后成为粉丝的。一次增加一些读者,这个作者红的时间长了,出的小说多了,最后总会积攒出可观的数字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