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媳妇子有三十出头,当时和家里男人,两个儿子一起被卖到许家老家的。因为造的一手好汤水,在许家厨房里做事。前两年的时候就借着送汤水的机会,不知道怎么的得了许父的眼。只是苦于许母常年在眼前,怕事情闹将起来,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得手——许父年纪也不算小了,要是许母不管不顾地闹,乡下地方传出去,那是十分不好听的。
许母打算回家去,却不是拍着脑袋就能回去了。临走前她想着不再与小儿子来软的了,干脆将几个自己属意的儿媳妇人选拿出来,硬逼着许文华这回一定要选一个。
“你娘我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操劳半辈子,给你们父子三人当牛做马。如今好不容易你和你哥哥长大成人,按理说应该万事不愁了罢——别人孩子与你一般大的,都只剩下儿孙绕膝享清福了,偏我还得在这里为着这些事烦心!”
许母拿手帕捂着脸道:“这回你就给我定个儿媳妇下来,你就是不喜欢,今后放在家里就是了。也好过如今孑然一身,我这个做娘的还日日悬心呐!”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一样一样地使出来,就想这一次逼迫许文华就范。
许文华烦了,又不能躲开去不管,所以只让人关了门,然后就坐在厅堂里,随便许母折腾。至于说选老婆提亲什么,根本不松口。
许母年轻时候本就泼辣,出身一般,也谈不上什么教养。也就是这几年年纪大了一些,稍微显得和善了而已。这时候见许文华死活不点头,装要上吊也装不下去了,便扑到儿子身上,抓啊挠的。
许文华到底是成年男子了,抓住许母的手腕,颇有余力地挣脱出来。然而挣脱出来又有什么意义?他能怎么办,这是他的母亲,而且确实年纪渐渐大了。
他能做的也只是强调:“这件事是绝对不成...您若是敢让家里私自给我讨一个老婆,回头我就能出具休书给人休了!”
按照道理来说,年轻人婚事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做主了,就算许文华人不在老家,许父许母也能将儿媳妇讨进门。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许文华真做的出来转头将人休了的事情。
没错,无故休妻是律法所禁止的。但是所谓的‘七出’之类的休妻规矩本来就有非常多的漏洞,一个男子打定了主意要休妻,特别是他还比这个女子娘家强势太多的时候,这件事没有不成的。
这样或许害了一个无辜女子,但是许文华不愿意因为这个就搭上自己的一辈子——人性的自私就在这里了。一般的情况下他不会对弱势女子这样,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一辈子,他当然还是更爱自己一些。
许文华一旦这样做,许父许母倒不心疼那个儿媳妇,只是觉得自己的一应安排都打了水漂,还和儿子要结下仇...怎么想怎么划不来。
怎么闹也闹不成,许母只能一肚子气地回房。家里带来的丫头伺候着重新穿衣、理头发,中间不小心拉扯到了一根头发。她当即大怒,一巴掌扇到丫头的脸上,又因为许母还留着指甲,一下勾在了丫头脸上。
两道清晰的血痕。
然而这还嫌不够,许母从花瓶里抽出装饰用的拂尘。拂尘的手柄是木制的,放在地上差不多是肩宽,然后对丫头道:“去,跪着!”
跪一会儿并不是特别难受,但是跪的久了滋味就不好了。如果还要在膝盖下放个东西,这跪起来就真的是要命了!
小丫头捂着脸求饶,却只得了许母揣着一脚:“没用的东西,本就买来伺候的,却连梳个头都梳不好,不罚你就不知道长记性!”
楼上哭哭啼啼,木制楼的隔音能有多好?许文华性格不好,但是他擅长的是找那些风光的人的麻烦,他从不在那些不如他的人身上耍威风。至于对小厮之类的下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此时觉得不像样子,隔着一层楼道:“娘若真是看不上,何必留在身边碍眼?找个人牙子卖出去,让她另外找一户人家,自己再买个好的。这样下死力气折腾,算什么?”
说着摔门出去了。
一时没有地方去,三两步就走到了连翘家门口。首先看到的就是连翘家厨房做事的云嫂正在屋檐底下借着天光做针线,看着是一双鞋脚。
见许文华来了,连忙站起身:“许公子来了,我去与小姐说一声。”
许文华摇了摇头,然后顺着开着的门往里头张望,通向露台的后门开着,这个时间连翘肯定在露台消磨时光。便道:“不必了,我自己去露台找她。”
因为是十分相熟的了,云嫂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福了个身,让了让,就让人进去了。
许文华进门,果然听到露台那边有动静。站在后门就看到连翘坐在六角台旁,手上拿着一叠纸,正分给她的小丫头晚秋,以及那个小厮小虎。
倚靠在门口,许文华就听到连翘正在轻声叮嘱:“这是昨日习字的功课,我已经拿朱笔将错的圈了一个圈圈。另外有写的好一些的,则是划了线。你们回头要用心,画了圈圈的抄写十遍。”
说着又找出满满一盒果子给小虎:“小虎写得好的多一些,这算是奖励——晚秋你原比小虎聪明,一开始学的时候学的快得多。可是心思跳脱,不能像小虎一样专心,现在倒是反过来被超过了,羞也不羞?”
许文华就在门口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等到小虎和晚秋各拿着原本的功课出来。他这才走上前:“你倒是悠闲,在家里闲来无事都教起小丫头小厮念书了。”
连翘并不因为许文华突然来到惊讶,站起来走动了几步。笑着道:“于我而言这不过是小事,对他们而言却是大事呢!而且识字读书至少能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少犯一些糊涂,这也是为我自己好了。”
许文华想到自家只认识几十个字,书本更是从来不读的母亲,忍不住由衷赞同:“多读一些书确实比较好。”
在许文华想来,若是许母多明一些事理,至少今日不会这样了。
许文华的那种认同感,就算连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也是有感觉的。不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拣起旁边架子上小花洒边的一册园艺书,开始对照起来看。
最近她养了几株新品种,难养又没有经验,所以需要书籍的帮助。现在正在关键期,所以每天都会拿着书确认一下。
许文华也不觉得自己被无视了是一种怠慢,干脆坐在六角台旁边,看着连翘读书好一会儿。然后自己从旁边放书的小架子上拿了一册书来看,心中烦闷这个时候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第315章
无法让小儿子点头,家中又有事情催促着自己回去。许母最终只得决定收拾一番,后日就走。临走之前打算警告一番许文华家这边的下人,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仔细一些,多劝着许文华一些。
仔细什么,劝着什么,虽然说的隐晦,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许母就是想要这边的人都成为自己的眼线,能够帮着自己。在她看来这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她是一家的主母,儿子都要听她的,就不论儿子家的下人了。
只不过这在这些下人眼里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很清楚谁是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当然不会犯傻。
许母觉得交代地差不多了,点点头。正想要找许文华最后说点什么,却发现许文华这个时候不在家。她对此大为不满,明日她就要回家了,有什么事非得今日出门,就不能在家陪伴?
“文华今日去了哪里?”她首先就找这群下人的头子林二哥。
林二哥笑着解释道:“少爷今日有应酬,相熟的朋友相邀,不好推拒。”
这就是万能药的解释了,许母就算心里不满,也只能道:“整日说外头有朋友相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不定就是不想理我这个老婆子,故意躲出去了。哼,整日嫌我烦,也不看看是谁拉扯他长大的。”
做母亲的责骂儿子,这是旁人没办法插嘴的事情。林二哥等人也只能在一旁陪笑,等到许母总算骂完了,这才上前说好话。
许母此时行李已经收拾完了,想到来了苏州这么久也没有买些什么,便打算出门买一些东西——金银的首饰、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布料...有些东西哪怕是上了年纪的女人,也一样是一直惦记的。
为了不用花自己的钱,她特意带着许文华家的小厮一起去,这样才能让商家记账记在许文华身上。
外面逛了好大一圈,等到回家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带去的小厮,以及许母自己的丫头,手上都拿的满满的。许母最喜欢那一套赤金的首饰,十足十的富贵!等到这一次回去戴上与举人娘子交往,也显得有底气了。
确实富贵,一套下来光是金子都有三十多两,可不是富贵了。按照此时的金银兑换率,这就是二百两左右的银子。对于许文华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乡下小地主的家庭,也不算是个小数字了。
被儿子各种忤逆的郁闷心情总算是随着购物而好了不少,然而回程的时候见到的一幕让她觉得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