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是那些积极向主流文坛靠拢的小说作者,对自己也是很有自信的。
如果一般的作者还有一些不自信的话,做到连翘这个地位,个个都应该对自己的位置十分自矜自傲才对。
但是连翘不一样,始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社会地位,出了圈子就不太将自己当回事了。对此他曾经尝试纠正,但似乎没什么效果。
其实这也不能怪连翘,后世网文作者门槛低,人也多,哪怕是做到顶尖的,出了圈子也面临着鄙视链的问题——关注过相关消息的就应该知道,在国内,似乎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都能鄙视网文作者。
虽然网文作者名气大、赚的多,坐拥大量的粉丝,足够将某些犄角旮旯里的野鸡作者、野鸡编剧衬得不能见人。但网文作者们也不能就真的将钱和名气怼到人脸上,面对这些人汹涌而来的看不起,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法。
连翘只是因为这一段经历,所以有这样的影响而已。
宋文静敢肯定,那些想要请连翘过去摆局的大佬龙头个个都没有不好的意思,连翘要是真的去了,得到的一定是最上等的待遇——写小说的在主流文坛的许多文人眼里是不入流的,但在那些大佬眼里却已经是文化人了。似连翘这样地位的,更是文曲星下凡也不为过。
但是连翘一个女子和那些人有接触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也就不劝了,转而问起连翘关于新小说的安排。
在《江湖》完结之前,新小说的宣传已经开始了。读者们已经习惯了连翘的勤奋,对此面对其他小说作者的粉丝的时候甚至有一种优越感——你们追完一本小说的功夫,我们这边已经追完好几本了!
差距就是这样大!
新的小说因为有和许文华的赌约的关系,所以宣传起来能够蹭许文华的热度,相比起单纯连翘自己的小说影响更大。许文华的粉丝肯定要看看‘对手’写的什么,不然就算要去贬低也无话可说啊!
另外,就是吃瓜路人也多少有些兴趣。毕竟连翘和许文华赌的是谁是未来的业内第一人...别家的支持者要看这两人凭什么这样不要脸,没有支持对象的呢也有好奇心。说实在的,新小说没有发,已经火的不成样子了。
唯一的遗憾是许文华的《金钗记》还差着好久才完结,显然是没办法和连翘的新小说同场竞技了。不然的话,这场对决显然会更加精彩!
第309章
“是不是真的,真有这样的新闻?”有人大笑道。
随着三月暮春到来,草长莺飞的日子,大家都浪了起来。穿了整个冬天的厚重衣物都除掉,换上相对轻便的小袄和夹衣。衣服的颜色也应景地发生变化,变成了轻薄、鲜嫩一些的浅色,特别是女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就算是连翘,也穿上了嫩黄色的小袄来配石榴红裙。头上梳着反梳弯月髻,凤头钗的米珠穗子摇摇晃晃从鬓边垂下来。
这个季节出门踏青最好,她是和一大帮朋友出来的。男男女女有十几个,这个时候有人正在野炊,有的人正在放风筝。连翘厨艺一般,就不在这个上手了,只在一旁手搭凉棚看人放风筝。
大笑的人是金凤,他问话的人是唐宋。唐宋朝连翘努努嘴:“是不是真的,问咱们连翘先生不就一清二楚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件事和连翘有着莫大的关系!
最近《江湖》完结,关于《江湖》的种种情节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关于最后的‘京城篇’,因为刚刚连载完毕,正是新鲜的时候,议论的最多。
在这个篇章里,连翘塑造的两个本篇主角,白玉京和任无咎,堪称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这一方面是两人的性格魅力非常出众,读者们迷的不要不要的。另一方面就在于国民对‘赌圣’‘赌王’之类角色的喜欢了。
此前连翘有‘赌石篇’,就算此时此世还没有流行赌石,但她依旧凭借国人天然对‘赌博’的兴趣,让大家对此非常接受,并且反过来推动了赌石行业的出现。而此时,京城篇所写的赌博作耍,是平常大家会接受到的,这就更引人入胜了。
连翘有后世看赌片的经验,所以知道要怎么写才能将这个题材写的好看、写的爽。体现在《江湖》京城篇里,就是爽点不断,让‘赌’这个本来大家就非常心醉的游戏,变得更加有文学魅力。
在此之前,至少在一般人眼里,赌带给他们的印象都是和脏乱、失败、败家、高利贷等等名词联系在一起。但是经过‘京城篇’,提到文学作品中的赌,首先想到的就是酷炫了。
这就好比后世,如果没有赌片的洗礼,大家对‘赌’首先想到的也就是那些。但是有了赌片,虽然依旧明白赌博不是什么好东西,有各种各样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在文娱作品中就不一样了,大家往往会替其安排一个很炫的位置。
就算大家心里很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赌神》那种事的。但受到的文化影响就是这样坚强,等到自己去创作作品的时候总是忍不住那样塑造。
任无咎杀伐果断,白玉京美玉无瑕,说实话,这样两个人物如果是在别的小说里,绝对不会和‘赌’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江湖》中,他们偏偏联系上了,并且相当紧密。
任无咎的特点在于天赋奇高,他是天生就适合去赌的。耳朵灵敏,甚至能够听清楚骰盅中一粒骰子的点数。手指灵活,就算没有经过过多的训练,也能玩弄赌具,让一干老手看不出他完了什么花样。
连翘写他的手段手法‘奇’,那是从许许多多的赌片中获得了灵感。写起来简直让读者眼花缭乱...不少读者只恨自己没有这样的天赋,不然岂不是也能混迹赌场,搏一个赌神的名头来当当,顺便赢他个万贯家财!
至于白玉京,那是另一种手法了。白玉京也很有天赋,但是他的天赋其实不如任无咎,他比任无咎强的地方在于他从小接受专业教导,并且足够专心,只一心一意在这件事上。这样一来,算是弥补了天分上的差距。
白玉京玩纯运气的博戏或许不好说,但是类似叶子牌之类的,那是很有优势的。
任无咎凭借着天生的记忆力能够记牌,但是白玉京从小训练,记牌,以及算牌的功夫绝对是压倒他的。
也就是在这里,连翘提出了算牌的概念...于是朋友们就知道了连翘平常为什么总能赢大家了。
读者也觉得惊奇,一开始他们对连翘说的算牌只是半信半疑。就如同连翘之前描写的各种博戏手法,也是半真半假。有些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但真的行内人就会知道,基本上不太可能实现。
但是越是琢磨就越觉得算牌这件事有门儿!特别是经过朋友们偶尔在文章中提及,大家知道了,乔琏先生自己本人就是算牌的高手,在朋友中间玩牌,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这就更加确信无疑了。
甚至有好事的直接将连翘抬举成了当代赌圣。
说实在的,连翘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她那点儿算牌的能力,也就是糊弄糊弄没见过世面的。稍稍显露一些出来,肚子里的存货就被掏空了。所以对于这种抬举,她一向是敬谢不敏的。
总之,任无咎和白玉京这对人物塑造地足够成功了。
表现之一就是两人有各自的拥趸,为了两人谁才是天下第一人脑子都快打出来了!要知道书中白玉京虽然赢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任无咎故意输的。这样一来,可以争论的余地就很大了。
两边互怼起来没商量,然而谁都不能说服谁,只能将问题寄到三吴报馆,要求连翘这个原作者给个盖棺定论。
然而连翘多精明啊,她知道有争论才有热度,才不会作答呢。只在报纸上表示:我也母鸡呀,因为他们并没有真的赌一局,所以谁都不知道了。
可别说,这个时候的读者还真吃这一套,毕竟这样听起来很有深度么。于是纷纷散了,认为有这样的一个争论之处,也是这部小说、这两个人物的精彩之处。
《江湖》完结了,‘京城篇’还是热议话题。为这个热议添上一把火的是扬州那边一位龙头放话,想要仿效书中的情节,办一场大会。他邀请了南北四个行内鼎鼎有名的高手会师扬州,誓要决出一个赌圣!
这个赌圣不是白拿的,除了名声之外,还有这位大佬给准备的丰厚奖品。
当然了,这位大佬也不会吃亏。一方面他可以借这个大会获得名气,道上混的名气也很重要。另一方面他可以开盘口,赌这思维高手谁胜谁负。看大家对这个大会兴趣都不低,这一波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了!
就是这个消息才引得金凤惊叹...虽然连翘的小说引起各种社会反响已经是常有的事情了,但是每次发生的时候还是会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听到唐宋那样对金凤说,连翘只得回头道:“确实有这样的事,人家那位大佬还托人给我送礼,说是想请我写一幅‘赌圣’的墨宝,到时候作为奖赏之一。”
这倒不是连翘的书法有多好,而是人家看重她的名声。她是赌圣这种名号的发起者,笔下白玉京和任无咎两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在一般人眼里他们就是赌圣和赌神。既然是这样,有了她的亲笔题字,这个赌圣也显得含金量足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