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出了这种事,宋文静是不能休息了,立刻出门处理。倒是连翘和朋友们继续在家悠闲自在地聚会,从某方面来说,宋文静赚的虽多,却也不容易啊!
  唐宋就对着这些攻击连翘的文章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是哪个活宝写的文章?真的是好蠢啊!”
  许文华非常刻薄地插了一句嘴:“正好骗傻子。”
  确实,有的时候一些流言还不是非常傻,但信的还很多呢!仔细想想,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了,人们还会相信真的有吸血鬼、相信星座学,那么相信一些傻乎乎的文章也不是很奇怪了。
  这文章里几乎就没什么真话,是的,连翘参加聚会,她也偶尔在家里办茶话会。可是她这个人参加聚会的频率低的可怜,家里的茶话会更是因为规模太小四舍五入可以当成是普通招待朋友。
  至于吃的、穿的等方面的传闻...真是处处充满了穷人想象有钱人生活的感觉,皇帝的金扁担就是这样了。
  不需要了解连翘的,只要稍微懂行一点的,立刻就能知道是胡说八道。
  这一日大家也不开读书会朗读小说了,而是轮着读报纸上黑连翘的文章。说实在的,这些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笑话而已,听歌乐呵。
  连翘也跟着乐,乐也就算了,还要批评:“这个不行啊,真的假的先不说,没有一点感染力呢。就算读者信了他们的邪,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吧。”
  这样说着,连翘笑着道:“我得教他们学做人,你们谁来帮忙磨墨铺纸?”
  虽然不知道连翘是要做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有热闹要看了。于是热心的很,不只是磨墨铺纸,甚至将选好的毛笔添好墨,然后殷勤备至地交到了连翘的手里。
  连翘过足了被伺候的瘾,写下了文章的标题‘我们先生的花厅’。
  因为不是正经写小说,连翘也没有多想,直接仿了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我们太太的客厅》。
  这篇小说是冰心先生批驳当时的一些自由主义文人‘不知亡国恨’所写,小说中影射了当时的某些现实。一般来说公认的文章中‘太太’指的是林徽因,只是冰心先生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不过后来有学者也认为‘太太’这个人物指的应该是当时许多类似人物的集合体。
  这篇文章以一种貌似客观,实际上处处都是嘲讽的意思描写了当时北平某位文化名流家中招待文人的客厅,以及发生的种种。
  有意思的是,可以确定冰心先生是有讽刺的意思,但是最终出来的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似乎读过文章的人,特别是连翘她们那一代人,反而会很喜欢‘太太’和‘太太客厅’——据说文章发表时很多读者也是如此。
  连翘推测,可能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主流文人,还是她成长的那个年代的普通人,都已经不是坚定的‘战士’了。特别是连翘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那时候的年轻人喜欢享乐、喜欢中产阶级的安闲与生活情调。明明‘小资’是一个贬义词,到他们那个时候也因为年轻人的喜欢变成了略带褒义的词。
  而且‘太太’和‘太太客厅’所展现出来的民国小资情调无疑很符合他们的审美取向。如果可以的话,坐在明亮宽敞的北京四合院客厅里,坐着老式、柔软的沙发,喝茶和咖啡,聆听各个领域最优秀的人才畅所欲言,这无疑击中了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内心!
  连翘此时写《我们先生的花厅》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她好像描写了一番她在她的小花厅开茶话会是如何地享乐主义,个人又是何等地自以为是、空虚无聊——相当具有感染力呢!
  但是,这个时代能有闲心看报纸的,估计不太可能是贫苦民众。也就是说,看到这篇文章的大概也是会喜欢那种调调的。不仅不会因此讨厌乔琏,恐怕还会喜欢、羡慕呢!
  连翘这篇《我们先生的花厅》才收笔,墨还没有干呢,立刻就被人拿走了。最后争执不出来谁先看,还是只能推选一个人来读。
  于是连翘家的小花厅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样描写自己,大概就类似于后世流行的自黑吧。这个时候的人虽然也会自嘲,但是如此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自黑,这也是没有见过的。
  唐宋笑得不行了,捂着肚子半天,差点掉到桌子底下。好不容易缓过来了,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是乔琏先生,这也写的出来!”
  连翘收回文章,小心地将文章折叠了几下放到荷包里:“我打算待会儿交给宋先生,他肯定也会让供稿人写一些驳斥那些人的话发表,这个就当作附录一起发——就说是我觉得他们写东西骗人的水平实在太次了,给他们做了一个样子!”


第250章
  《我们太太的客厅》原本是一篇具有讽刺性和批判性的文章。但是它所流行的时代,以及后来连翘所处的时代,都没有特别深入地考虑其讽刺性和批判性,反而特别喜欢这篇文章里的太太和太太客厅。
  传说‘太太’指的是林徽因,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根本没注意到写这篇文章的是大名鼎鼎的冰心先生。反而因为这篇文章牢牢的记住了那个时代有一个梁太太林徽因,她的‘太太客厅’是那个年代北平最耀眼的社交场合。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我们太太的客厅》这片文章。等到了连翘她生活的那个时代,根本不会多少人知道‘太太客厅’这回事,就连林徽因本人的光彩也会因此损失不少。
  这篇原本用来批判的文章,最终却达成了相反的作用,也算是文化史上一个趣闻了。这并不是大家觉悟不够,只想到了‘靡靡之音’。应该说这件事隐晦地折射出了追求有品位的生活,追求‘太太客厅’一样的生活,追求自由灵魂与自由灵魂碰撞,这是大家完全独立自主的向往。
  这就好像人天生就喜欢美好的东西,一模一样。
  连翘的《我们先生的花厅》和《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样,通篇都没有提及主人公的名字,而是用‘先生’这个代称称呼。相比起其他黑乔琏的文章,这篇文章写的真实的多了,就像是将这些名流作者的聚会抠了下来一样。
  其中个嘲讽的、批判的口吻也写的棒棒的,完全写出了这些名流作者的无所事事、空虚、自鸣得意——但是,他们的交谈也一并写了下来。
  社会上总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流行,有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也有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简而言之,一方面大家认可读书人是具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又觉得瘦弱的读书人大都没什么用。还产生了‘书呆子’‘酸秀才’之类的蔑称。
  总的来说,高看读书人是主流。但是当这个读书人没什么用又很穷的时候,大家又会用更加鄙夷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鄙夷甚至胜过了对普通的无用之人——这大概也是另一种物极必反。
  这些聚会上,著名作者们的交谈其实就是一些思想、理念,甚至空谈。这些东西是标准的读书人‘务虚’,如果不是这些著名作者有身家,放到一些普通的读书人身上,都可以骂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但是这些理念一样的东西就真的一点用也没有吗?
  不是的,就像很多学科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种。一般来说实践,特别是专注于实用的,往往更加能够来钱——因为大公司大企业愿意往里面投钱。但是搞理论的,理论水平往往是超过实践很多年的,而且理论积累本身不能直接转换为财富。
  这样看起来搞实践的应该看不起搞理论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如果科学界有所谓的鄙视链,那么应该是搞理论的肯定可以鄙视搞实践的。这里不看钱,只论科学本身。
  实际上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应该知道,理论物理学家鄙视实验物理学家的头脑,这是公开的事实。虽然理论物理学家的理论需要通过实验物理学家来证实,两者缺一不可,但实际上的生态就是如此。
  人们对于充满智慧的语言,对于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追求,对于这些著名作者的崇拜。使得《我们先生的花厅》这篇充满了批判的文章不仅不会惹得读者厌恶,反而会让他们对于这些作者的生活更加向往。
  里面确实点明了他们生活中的矫饰、自傲等缺点,但是读者们的爱恨有的时候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后世捧明星就是这样,一开始塑造的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哪儿哪都好。后来大家才发现,恰到好处的缺点才会更加受欢迎。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只要这些明星本没有特别踩雷点的问题,那么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先生的客厅》仿佛是给这一场‘黑乔琏’运动画上了一个句号,毕竟人家都这样自黑了,写她生活骄奢、个人傲气的又能有什么伤害呢?因为读者已经接受了一个观念,这些有名的作者就是这样生活的...那又有什么问题?
  况且他们也没脸再继续了,他们是专门来黑人的,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还远远不如人家自己随手一个自黑!这就好像是在自己引以为豪的领域摆弄了一番,结果发现自己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轮谁谁能再继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