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爷,这件事虽没有查清楚,但我心中有八分把握——我实在没时间去查,怕事情查清楚之前就出现变故,也是怕打草惊蛇。”
“这件事关联到的人、财实在太多,即便最后是我闹了个乌龙,我也得说!”
说着连翘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最近出没在票券市场那边有一位李经纪,不知道谢师爷知道不知道......”
连翘听到这位的事迹,首先不是想到了巴菲特老爷,而是想到了‘庞氏骗局’。
1919年的时候一个名叫庞兹的美国意大利裔投机商宣称他能够在三个月内给投资人带来40%的利润,这个利润让很多人怀疑的同时,又让很多人忍不住去尝试。当他真的开始兑现允诺的利润的时候,人们疯狂了!
许多人将钱交给他,最终投资者在七个月的时候达到三万。
然后在一年的时候,人们识破了这个骗局。实际上如果这个庞兹能够做到不那么贪心,不那么执迷不悟,收手之后带着钱悄悄离开美国,或许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如果计划周密的话,在那个年代是能够做到的。
庞氏骗局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弥补先投资的那些人的利润。只要不断有新的傻子进场,这个骗局就能够一直维持下去,直到账面数字越来越大,整个崩溃掉。典型的拆了东墙补西墙,说不上有多高明,只不过当时的人没有见过,所以一开始没能识破而已。
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连翘穿越之前的时代,其实有很多骗局基本上也就是‘庞氏骗局’这种。只不过外面披上了一层复杂的外衣,而且具体操作上面精细一些。然而追究本质核心,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这样的骗局,在她那个时代还不是有的是人上当受骗?
当连翘将自己的怀疑说出,并且指出对方的操作手法。谢归尘当即一拍桌子:“正是这样了!”
其实这个李经纪身上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他说的投资基本上是保密的,票券交易那边并没有太多的记录。有人就说他有自己的门路,怎么能告诉别人呢?但是谢归尘一想就明白了,真有那样的门路一开始就能纠集一大帮有钱人了,做什么费老大的劲儿收了那许多散户?
是的,现在整个市面上真正的有钱人大多还能保持冷静,毕竟真正的有钱人要么是富一代,要么是富二代,见识可比一般的泥腿子强。事出反常即有妖,往往不会下场,或者下场了,投的钱也不多。
正在投钱给那个李经纪的还就是最穷苦的一些人,再就是中产阶级,平常玩玩票券算是乐趣的那些。一开始的时候是后者比较多,而到了市面疯狂起来,就是前者比较多了。
穷苦人哪有钱玩票券,一开始都不知道有这号人。还是李经纪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了,他们才有所耳闻的。穷苦人的日子难熬,受限于家庭条件,往往见识也少。这时候听说有一个这样就能轻松赚钱的方法,很多都动心了。
一开始只有几家人家借遍了亲朋打算孤注一掷赌一赌,当最开始的几家人家赚到了利润,一切都不同了。应该说在这些人中间的连锁反应要比在中产阶级中还要剧烈!没办法,他们是被生活逼的太惨了。
这其中很多人没有钱,找亲朋也借不到——亲朋也大多穷苦,而且这时候亲朋也会想着投钱。于是找当铺抵押所有能够抵押的东西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如果真的是骗局,弄到最后这个李经纪,以及他那个团伙的人卷款逃跑,恐怕苏州城都要乱起来!
要知道根据最新的消息,有五万人参与其中了,这其中恐怕有三四万是穷到一无所有的。一旦投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这些人要么去冲击官府,要么去排队跳苏州河!
明白这件事严重性的谢归尘丢下一句‘连姑娘,还有两位先生,在在衙门里呆着。我这就去与府尊说这件事’,然后人就走了。行动之间十分仓促,似乎一秒钟都不能耽搁。
许文华皱着眉头:“让我们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信不过我们吗?”
丁一新这时候已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了,安抚了许文华几句:“那位谢师爷恐怕不是怕你我泄露出去,而是怕事情不到尘埃落定,我们遭逢意外!”
谁知道那些人到底有多少同党,要是把人全部抓干净之前有漏网之鱼报复怎么办?
说着两人忍不住看向临窗站着的连翘,小姑娘似乎因为刚才的事情有些心不在焉。丁一新是惊讶,虽然早就知道连翘聪明,但是她反应这样快,真的能做出大事,这依旧是惊讶的。
至于许文华,看了连翘一眼,觉得多看一眼也怦然心动...迅速地低下了头。
第234章
‘李经纪案’事发了,官府这一次手脚很快。大概是明白事情有多大,首先就尽可能地控制李经纪以及他周围围绕着的人。人一旦控制住,其他的就好说了。
多方的账册进行查证,确定这个李经纪是个骗子。这个时候这个李经纪依旧死鸭子嘴硬,声称官府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他赚钱的手段是要隐秘进行的,账册能知道什么?
只不过这话只能骗骗傻子而已,知府大人,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可不傻,一个个的都是人精。坚决不肯放人,同时追踪所有钱款的踪影——哪有什么他说的那些好的投资渠道,只不过被他分批放入不同钱庄的不同户头了而已。
这是他为自己做的后路,准备再赚一些,等到骗局维持不下去了,就搭海船南下广州。在广州把钱从钱庄弄出来,若是风声弱,就干脆在南方定居。若是风声紧,跑到海外就是。
现在南洋多的是讨生活的国人,有钱在哪里不是过好日子?
案子办成了铁案,涉案人员全部落网,钱财也大多追回。但是这件事发酵开来的影响这才刚刚开始。
首先,最直接的,说是钱财大多追回,肯定有很多没有追回的。其中一部分是支付了投资者的利润,这倒还好一些,这些支付的部分可以冲抵本金——至于本金之外的钱,当然是想都别想了。
更麻烦的是另一些!为了维持这个骗局,李经纪其实上下花了一些钱,这些钱消耗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还有这三四个月之间李经纪和他身边人的享受...可别小看这一笔,穷人乍富,钱又来的容易,真是一点也不心疼。有的时候风月场合一掷千金,也不是没有啊!
官府是不会为收不回来的钱贴补的,实际上他们没有蹭太多好处,这已经算是知府大人他看的严了!这一笔损失只能由被骗的那些人自己承受...大概每个人的本金只能领走八成吧。
然而八成也算是好的了,至少那些赤贫的人不会因此被逼着走上绝路!
事情陆陆续续被处理,但是已经不关连翘他们的事情了,实际上事件第三天连翘、许文华、丁一新三人就已经从衙门各回各家了。
这一次的事件让三人与其他人之间多了一层与其他人没有的亲近,特别是丁一新,这件事之后变成了之前王思齐那种纯粹的‘乔琏吹’。然而他的话分量又不是王思齐所能相比的了,应该说‘业内第一人’这个名号还是好用的,两京十三省说是闻风而动也不为过!
这也很正常,第一人和第二人差距都很大了,无数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又有几个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更何况丁一新已然登顶,算是‘皇帝’,而王思齐最多算是一方诸侯...这就差的更远了。
丁一新觉得自己完全就是肺腑之言。
“乔琏先生实乃生平仅见之奇女子!按照道理来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拥有乔琏先生那般才华,就不该有那样美貌,若有那样美貌,又何必再有那样才华!偏生乔琏先生一人占全。与之交往只见人已经如沐春风,若得交谈便觉得如饮甘露浑身通畅了!”
问及是不是喜欢乔琏,这个有家室的人倒是答的很干脆。
“若是年轻二十岁,我愿意为了亲近乔琏先生什么都不要了。”
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的,这些小说作者又有一些名士风度,所以有家世的情况下说自己喜欢谁、想要追求谁,这并不会被世人如何贬斥——就算想说宠妾灭妻,于礼不合,那也得真成了妾室再说啊!丁一新明确表示因为年纪已经歇了心思了,旁人就连说都不好说。
连翘也以为这是对方的玩笑话,并没有多在意,依旧十分坦荡地相处。
这是连翘对古人,对这些古代艺术家们还不了解!丁一新这样说是来真的!
那种感情其实不能说是‘爱情’,真要是爱情,丁一新也不能因为年纪之类的原因就放开了,还放开的那样轻描淡写。准确地形容,那种感情更像是一种敬佩、爱护、受到吸引。如果两人年龄相当、身份合适,很有可能货发展为爱情。
但是现在的话,就没有以后了。
这位一惯以老好人形象示人,行事作风如同和风细雨的业内第一人第一次这样接近于‘放浪形骸’。这对于他来说影响并不大,相比之下大多数人对于那位‘既有那般才华,就不该有那样美貌,若有那样美貌,又何必再有那样才华!’的乔琏先生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