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可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什么都没有做,却也能惹来古氏这么多的说法。她只是觉得这一日并不怎么有过生日的感觉,与其说这个生日是给她过的,还不如说是给亲戚长辈过的。
不过等到长辈们都走了,吴美娘亲自下厨给连翘煮了一碗长寿面,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素面条,但是连翘坐在厨房里一口一口地吃完,忽然就觉得这才是过生日。
气氛很好,一直压在心里的事情自然而然就说了出来。喝了一口面汤,抬起头来:“娘,我有一件事想要与你说。”
吴美娘坐在小桌对面,正在给她剥红皮鸡蛋。将光滑滚烫的鸡蛋放进她的面碗里,替她把落下来的碎发别上去:“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连翘的筷子拨了拨面条,迟疑了一会儿:“嗯...就是苏州啊...”
连翘一直想去苏州,想要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这都是规划之内的。唯一不确定的是什么时候与吴美娘将这件事摊牌,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摊牌,说实在的,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
有些事情可以讲道理,但有些事情没有道理可讲。连翘可以说出一百个去苏州的理由,但是吴美娘想要留下她的孩子,这又有什么错?这种事情是没法子的。所以之前连翘都只是旁敲侧击着试探,并没有直接摊牌。
而她的试探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每次说到这个问题,吴美娘都是避之不谈的。
一开始的时候连翘对去苏州的事情是胸有成竹的,不只是身边知道这件事的朋友默认了,就连苏州那边有些联系的人也大约知道了。之所以没有影子的事情能这么肯定,无外乎连翘将这件事看的太简单了。
她认为吴美娘不肯让她去苏州,只不过是一时没想通,担心她一个女孩子,或者舍不得孩子离开。这种事情软磨硬泡总会得偿所愿的——说的更直白一些,后世现代的孩子早就习惯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争执,只要孩子有决心,最终妥协的总会是父母。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吴美娘始终不为所动,就连一点松口的意思都没有,这就让她有些担忧了...虽然《权柄》才开始连载,她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和吴美娘磨这个问题,可是始终难以放下心中开始升起来的担忧。
而前几日马姑娘离开嘉定之前和她说的那些临别赠言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一下就刺激到了她。
马姑娘离开嘉定她是很有一些感触的,关于这个时代,关于女子所处的位置,关于梦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关于这个行业的残酷,关于很多很多。但是那些都只是如同青烟一样的叹息而已,她叹过一声之后也就不存在什么了。
这并不是她冷血无情,而是世事就是这样。她和马姑娘虽然住得近,但交往并不多,一个不甚熟悉的人的事,而这些事也和自己关联不大——连翘现在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确实很难体会那许多无奈。
但是有一样,就是马姑娘最后说的那些话,她不能当作没听到。
‘连小姐,你若是有什么想做的事儿,一定要趁着还有机会的时候赶紧去做,用尽一切气力去做......’
连翘记得她说这话的时候有多认真,也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思索的。之前她还想,时间还多着呢,不必急在一时。慢慢磨,最后怎么可能会不成!但是有了这个提醒,她忽然就觉得这件事着急起来了。
对于自己规划的未来怎么可以有那种草率塞责的处理,寄希望于时间改变吴美娘的想法?万一时间没有办法改变,那该怎么办?
这几天她一直在想要怎么清清楚楚地说这件事,怎么思考也没有一个万全的法子。而就在煮面条薄薄的白汽当中,她忽然就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各种各样耍心机的办法其实没有用,对于家人来说,直接坦诚才是正确的。
同意固然是好的,不同意的话,之后也可以继续用诚恳的方式去请求。如果一开始就耍了心眼,之后恐怕也是很难安心的,况且她不认为孩子的小心思能瞒得过做长辈的。
第131章
“为什么一定要去苏州呢...娘觉得你在嘉定也挺好的。你若是想写你们那些小说本子,嘉定也能写。若是觉得嘉定太小了,想要苏州那边的大报纸,娘也打听过了。你如今也不算是没名气的作者,这种作者将作品寄过去也是可以的。”
吴美娘絮絮叨叨说了好久,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如果只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小说事业,那确实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到苏州那边,她留在嘉定一样写小说。稿件寄到苏州的报馆发表,那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让连翘想起了上辈子那么多年轻人都要奔赴北上广,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确是机会多,但是他们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在机会很多的同时,生活成本、就业压力、竞争强度等问题就像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一样压在年轻人的头顶。
连翘有一个远房亲戚,在大城市混了十多年,辛辛苦苦,然而却一点积蓄也没有留下来。然后有一天抓住了机会,赚了一百多万。这笔钱在大城市并不多,但是在她那个十八线小城市已经算不错了。
用这笔钱可以全款买房,甚至还剩下几十万。
他选择了回老家找一份工作,工资或许不高...实际上离开了大城市也就不指望工资能维持原本的水平了。但是相对的,也会轻松很多。
这算是善始善终,总算大城市对得起大城市的好处,给了他一个机会,而他也抓住了。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呢,又该怎么办?一辈子蹉跎,然后在自己奋斗过的城市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来,最后成为这座城市的失败者?
这样算起来,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风险大到这个程度,理所应当控制风险才是。但是年轻人并没有因此止步,他们依旧选择了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
或许有些人是为了在那座大城市安定下来,享受那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但是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资源差距越来越小,或者说普通人可以享受到的资源差距越来越小...这样的话,那还值得吗?
值得的!无论有多少人抱怨着‘逃离北上广’,现实就是大城市始终是人口净流入地,而且是大幅度流入。
非要说的话,大城市就像是年轻人成长的十几年中,逐渐完善的一个梦。这个时候城市不只是城市那么简单,更像是每一个年轻人一直在追寻的一些东西的具象化。他们想要的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那里都会有。
现在连翘对苏州的感觉就和这个差不多。
这不是她原本世界的古代,相比之下已经宽松很多了。但是连翘依旧会在不经意之间就被生活刺痛一下...忽然意识到,自己到底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一些陈旧的东西固执地存在,当她意识到的时候会觉得透不过气来。
而这个时代的苏州,虽然苏州城和嘉定县相隔不远,但那好像是两个世界。一个站在现代史的这边,一个站在现代史的那边。
那里有现代城市的人口,破百万的城市在后世不算什么,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好歹也是城市的规模了。那里还有更加蓬勃的工业化,虽然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但那确实是连翘更加熟悉的世界。
那里还有更加少的限制,她读过报纸,所以知道那边的女子无论做什么都比别的地方自由的多。或许还是有些限制,但那已经是最接近现代的自由了。
那里有......
连翘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还没有离开过嘉定,最远不过是去了一趟嘉定乡下。至于说苏州城,她还没有靠近过呢!然而就是道听途说的东西,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应该说,对于连翘来说,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梦境,或许现实会和梦境有一些差距。但是就像那些年轻人奔向自己的‘梦’一样,不到梦醒,她就是想去那里!
连翘没办法向吴美娘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强的执念,只能强调:“我...我就是想要去苏州,我向往那里!”
“向往那里?”
吴美娘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实际上连翘的话让她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关于她丈夫的。
连守诚当初是为了事业,才带着一家老小去给知府大人做师爷的。但是他真心实意对吴美娘说过:“美娘,说起来师爷有多少钱拿我是不在乎的,和你在嘉定奉养师父师娘也挺好。只不过我实在喜欢苏州,那边和嘉定不一样,我向往那里的人和事儿!”
嘉定是苏州下辖的一个县,而且还是有数繁荣的县,理论上来说应该和苏州差的不远了。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和苏州相比,嘉定县城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一样。
生活在现代的人很难感受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哪怕是所谓的十八线小城市,如果只是生活的话,很难发现和大城市的差别——不是说察觉不到,只是不会影响到生活。
但是在古代就完全不一样了,乡村和城市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这种差距因为交通、经济方面的问题,往往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