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交头接耳地,声音渐渐大了些。然后就有人过来敲击铁窗,“蹲下,抱头,不准说话!”
几十号人立刻照做,不照做不行啊,一进来就挨了几棍杀威棒,谁都怕打啊。
立春后,广东白天的天气非常温暖了,可到了夜晚仍是比较寒凉的,大家穿着白天的单衣,冷得瑟瑟发抖。寂静、漆黑、沉默、寒冷中,终于挨过了人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层的门终于开了,刺目的光线透进来,有人进来了。
原来是张小姐和工厂经理史先生。
公安客客气气地,“是哪几个人?”
张小姐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指出了厂里新进的临时工。
然后,两人就随公安出去了。
大家的心在砰砰乱跳,虽然觉得自己肯定能出去了,但又怕临时出个意外直接就遣返了。
过了很久,终于又有人进来了。
公安打开铁窗,“你们几个,出来吧。你们厂里的领导在外头等你们。”
大家都不敢欢呼,老老实实跟着公安走了出去,走到了门口,就看见了张小姐史先生。
大家仿佛看到亲人一眼,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了下来。
“张小姐!谢谢,谢谢!你要是不来,我们就要进班房坐牢了。呜呜。”
张小姐抿唇笑了,“好了。大家快去上班吧。以后遇到公安,你们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了。你们要谢谢史经理,他不来,公安也不会放人。”
“谢谢你,史先生!”
史经理扯了扯唇,对张小姐说道:“那你安排,我走了。”
史经理登上小轿车,扬长而去。
张小姐道:“你们的暂住证会尽快办下来。这段时间你们要么住厂里宿舍,要么就减少外出,尽量不要给工厂惹麻烦。”
“好的,好的。”大家无有不应。
经过了这一出,大家更老实了,上班下班吃饭回家,都不敢去外头逛一逛。
好不容易熬了半个月,暂住证终于下来了。
大家就在办公室里欢呼起来。杨天友一把抱起张小姐转了几个圈儿,哈哈大笑。
要不是看杨天友一团孩气,张小姐直接就会呼巴掌。
赵仁虎拿着崭新的照片上镀了钢印的小小卡片,情不自禁地喜欢起来,这下再没有人动不动就喊遣返了。
当晚几个人就大摇大摆的跑到市场上去购买各种生活用品了。憋了这么久,终于能放心大胆地出门逛街了。
除了一些肥皂牙膏牙刷,大家就主要买锅碗瓢盆以及粮食蔬菜肉了。
作为最早开放的口岸,这里的市场非常自由,国字开头的商店占比很小。家里那种黑市在这里正大光明,小商贩大方的叫卖着,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只用钱不用票证就能买到称心合意的东西。
其实家里票证的功用也在逐渐减弱,只是大家是自给自足的农民,一年到头买东西的次数屈指可数,使用票证的机会少,感受不深刻。
海椒炒回锅肉、凉拌肚丝、滑肉汤、炒鸡蛋,端到砖头拼的桌子上,再配上白花花的大米饭,简直是让大伙感动到流下了眼泪。
从来没有离家这么久,大家都有些思乡了。
红石镇虽然是最早开放的口岸,但这时的人乡土意识非常强烈,等闲不会离开家乡。因此来这么久,他们还没遇到过老乡。
红石镇人口本省人占了九成以上,剩下一成一般是邻省的或者港澳台以及国外人士。
赵仁虎几个人就成了内地第一批南下的打工仔。
地域虽然不同,但人类的味觉总是那么的一致。
附近的人闻香看热闹的他们可以不理,隔壁住的本厂职工来了,大家就不能不招呼一二了。
年纪大点的看看就罢了,厂里的小年青儿来了,就坐着不走了。人家看着菜饭垂涎三尺,总不能不邀请一块吃吧。
赵仁虎等人眼泪汪汪地摸自己三四分饱的肚皮,没吃饱肿么破?
“真好吃,特么真带劲儿!”最看不惯临时工的孟伟强嘴皮辣得发麻,一边朝嘴巴扇风一边大呼爽快。
孟志伟摸着肚皮,“没吃饱!还有吗?”
其他小年青纷纷点头称赞。
家乡菜的魅力,锐不可当啊。
一直看外地人不顺眼的刺头儿,吃了他们一顿川菜,连说话都换成普通话了。
杨天友挑眉,“你没吃饱我还没吃饱呢。”普通话。“厂里的饭吃了又吃我们的,咋不撑死你们啊。”
“撑个鬼哟。肚皮才填满一半。”
“难怪你们本地人也要出来打工,原来是爸妈嫌你们吃得多,撵出来的!”
大家都笑了,“我们本地人不赚钱不吃饭呀,除了家离得比你们近些,我们和你们还不是一样。其实我们的家离这里也有上百公里,要不是吃不饱饭,谁想离乡背井。”
第四十八章 交际
赵仁虎搞交际一向不怎么在行,在一旁拎着本乱七八糟的书边听边看。
“我进厂两年才调到王主管手下。赵仁虎一进厂就分过来。你说说,你有什么优点人家就看起你了。你看的什么书啊?”
孟伟强抢过书,念道:“三克哟。好阿哟。什么乱七八糟的。”
合上书,看封面,叫什么英语通。
“你念这个干撒。你还想去新加坡和老板对话吗?哈哈。你要真想学这个,去厂里搞个收音机呗,专门有英语频道。”
赵仁虎接过书,“我就瞎学学。说不定哪天就遇上外国人了。”
“人家外国人都会粤语好不好。你把粤语学会不就得了。”
赵仁虎笑道:“我已经会说粤语啦。”粤语。
“会一句两句算什么会!”
“厂里什么时候发工资;临时工的工资有多少;加班有加班费吗,怎么算的;厂里什么时候放假;除了史经理,老板会不会到厂里来视察?放了假,你们回家吗?要不要带我们出去玩?”粤语。
杨天友瞠目结舌,“我说三哥,你要不要这样啊。我都还不怎么会听,你就会说了。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啊。”
赵仁虎拍拍杨天友的肩膀,“好兄弟,你们要早点学起来啊。”家乡话。看向孟伟强,“别愣着啊,倒是回答我啊。”粤语。
孟伟强翘了下大拇指,“就冲你这份能耐,你这个朋友我交了!厂里的正式普通员工月薪一百六,技术工一百九,普通临时工九十,技术工一百二。有工龄工资,一年十块。”
钱生友道:“我一直弄不明白,正式工和临时工有什么区别。除了工资多点,还有什么好处吗?”
孟志伟笑了,“那好处就多了。正式工福利多啊,过节有过节礼物啊,老了退了休有退休工资啊,厂里赚了年终有分红啊,最重要的,还可以分房子!这样你还觉得只是‘多点’吗?”
大家听得心里火热,“那怎么才能转成正式工?”
孟伟强哈哈笑了,“别异想天开了。我们这些干了两年多的都转不了正式工,更何况你们。政府查外资企业查得非常严格,而且牵扯到关税上,正式工的名额卡得非常死。”
赵仁虎道:“厂里生产的电视零件是不是都是进口的,然后我们专门进行组装?”
“你咋知道。你关心这个干撒。”
“随便问问呗。对了,那放假呢,我们来了半个月,都还没放过假呢。人家国外不是兴什么礼拜天吗?我们礼拜天上班要不要加工资啊。”
“你小子闷不吭声的,原来还是挺关心工资的嘛。晚上上班以及礼拜天上班都要算工资。所以,就是临时工,一个月下来,都能领一百多块钱呢。公司过节时会发一些礼品,元宵节发的毛巾米面。你们才刚来,所以没份。下次过节,你们就有啦。”
赵仁虎笑道:“平时看你拽拽的,染个黄毛,原来你这么实诚啊,撒都跟我们这些新来的说。我就说,正月十五晚上干撒要让我们这些新员工先下班,原来是这么回事。”
孟伟强有点不自在,粗声粗气地道:“刚才都说了要交你这个朋友了。当然可以说实话的啦。”
气氛融洽,赵仁虎大手一挥,“天友,你不是还没吃饱吗。去打点酒,再买点不拘什么的熟肉回来。咱们再整点东西吃。”
孟伟强心知这些外乡人还没领过一次工资,必是囊中羞涩,却舍得在他们身上大手大脚地花钱,有些感动。
“天友,你拿我的钱,别拿你三哥的。连一次工资都没拿过,你三哥哪来的钱?老本吃光了,就只能天天在厂里吃难吃的饭菜了。”
杨天友一乐,三哥都没钱了那谁才有钱,那臭烘烘的内裤不是钱是纸啊?拽过赵仁虎手上的钱屁颠屁颠地就跑出去了。
一个厂的员工和睦了,当领导的自然高兴。
王主管将赵仁虎调到调试组,“跟着师傅好好干。学会了,就是一门手艺,这可是技术岗,转正了就加你工资。”
赵仁虎从来是个实干型的人,对手艺技术神马的最是感兴趣了。
带赵仁虎的师傅是个三十七八的中年人,脾气傲,不怎么理人。
赵仁虎对他笑,他就严厉地说,“工厂不许嬉皮笑脸。”赵仁虎问,他就说,“厂规厂矩明文规定上班不准说话。”赵仁虎看,他就赶人,“你挡着我光线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贫家之子 (缊如) 2019-05-15完结56 786叶邦,银河系联邦第一军校大三学生,课题实践中。只怪当初一手抖,点到了《冷兵器时代军事家...
-
进击的小地主 完结+番外 (波波酱) 锦文小说网VIP2018-01-23完结没米下锅?厚着脸皮借。没瓦片遮身?空屋挤挤。没有银子?卖卖卖花。没有男朋友?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