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都撸起袖子忙活,趁着太阳正好,收割了稻谷好好翻晒储存。
大人们挥舞着镰刀在水田里奋战,小孩子也没闲着,端茶递水搭把手,还要在泥地里抓稻花鱼泥鳅之类的,一个个弄得跟泥人似的。
诗句里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水田野地里可不仅仅是鱼儿泥鳅的天下,还有那一只只呱呱叫的青蛙。
蛙的品种非常多,长相也大同小异,人们通常统称它们为青蛙。有些绿油油的看着挺渗人的,不过好歹是益虫,老百姓们都挺待见它们的。
其中一类可食用的蛙类,因其肉质细嫩胜似鸡肉,故而称之为田鸡。
野生的田鸡都是吃昆虫露水长大的,营养丰富美味健康,况且在这古代没有农药的残害,肉质更是鲜甜。
叶箐箐家里只有原先那两三亩地有放养稻花鱼,后面新购置的十来亩是没有的,那么大一片地,没有稻花鱼却有不少田鸡。
她兴冲冲的跟在叶志风后头,拿着自制的网子准备大露一手。
“你这个棍子太长了,老是打到我。”叶志风满脸无奈,本来娘亲让她在家待着,非要跟出来。
叶箐箐戴着斗笠站在田埂上巡视,“我这是还没使顺手。”
犹记幼年时候,在外婆家的暑假,田野里处处撒欢留下笑语一串,当时只道是寻常。
上辈子的童年啊,如今想来何其遥远,许多大人都爱感叹自己曾经的美好时光,为那了不可复制的快乐。
“怎么是你们啊,敢不敢来比一比谁抓的多?”有人在对面叫嚣道。
叶志风一看,竟然是胡家兄弟,顿时笑了:“想比赛就来呀,谁怕谁!”
背后的叶箐箐面无表情的抱着竹竿子,“一群幼稚鬼。”
另外三人闻言嘴角微抽,被当中年纪最小的评价幼稚鬼,真是奇妙的体验。
即便都是半大不小的年纪,反正也只玩玩而已,比赛如约进行。
胡柳明眼疾手快,见着一只就逮住一只,而胡杨明采取的是蹲下飞扑姿势,只是他动作太大尚未靠近就把田鸡给惊跑了。
这些小家伙躲在植株之间,又不是多到满地跑,叶箐箐仗着自己的竹竿长,拨开寻找极为便利。被她撞见就没得跑了,一网子下去基本能够兜住。
“啊呀!”
不远处的叶志风突然惊叫起来,跳开数步。
“怎么了?”叶箐箐才问出声,便见一条蛇从他身边钻了出来,扭着身子飞快得躲进另一边草丛。
叶志风舒出一口气,笑道:“没防备之下差点被我踩到,吓了一跳。”
好家伙有儿童手臂粗细呢!叶箐箐默默后退几步,她差点忘了,气候尚且炎热,正是蛇类四处游走的季节……稻田里有青蛙,它的捕猎者还不得进来猎食了。
“把它抓了吧,谨防有人过来伤到人。”胡柳明说着往这边走来,直接就上前扒开藏着蛇的草丛。
“喂……”叶箐箐看得心惊肉跳,虽然她不认得那是什么蛇,但是这样贸贸然伸手就不怕被咬吗?
果然,一碰草丛便惊动了立马的蛇,它支起身子嘶嘶叫着,那是一种收到侵犯而摆出的攻击姿态。
然而小小爬行类,哪是胡柳明的对手,他的手法颇有技巧,一招就捏住了蛇的七寸。
胡杨明见状高兴得很:“哥哥就是厉害!”末了还朝叶箐箐投去得意的一瞥。
叶箐箐懒得理他,收起网子准备打道回府。一条蛇已经让她心有余悸,看到草丛都不敢随意翻开了,也没兴趣跟胡杨明攀比哥哥,不如趁早回家。
就这会儿功夫,兄妹二人在自家田地逮了五只田鸡,也算收获不错,可以炒一盘菜了。
回到院里,苏氏的绿豆汤刚起锅,正准备放到井里镇着。
见着他们回来,少不得说两句:“这么大太阳农民都往屋里躲呢,你们偏要这时候出去……”
“我们戴着斗笠呢,”叶箐箐笑着指向叶志风手中的网子,“看,抓到五个!”
苏氏摇摇头:“下午他们出去收割稻子,田鸡还能跑了不成?以后大中午的不准出去。”
秋老虎可不是白说的,这时候的烈日当头晒一晒就得中暑,苏氏准备了一大锅的绿豆汤下火,就是为了收割稻子的人准备的。
苏氏的嘱咐叶志风兄妹哪有不答应的,躲在屋里抱着碗,享受清凉的绿豆汤,甜丝丝的别提多舒服。
晚饭便是麻辣的爆炒田鸡,既鲜嫩又爽辣、入口丝滑,搭配香喷喷的豌豆饭极为合适。还有苏氏自己泡的酸黄瓜酸萝卜,再呈上一锅鸡骨豆腐鱼汤,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今日那条蛇也是做菜的好材料啊~”
叶志风吃得肚皮圆滚滚,还不忘惦记人家那条蛇。
叶箐箐摇摇头道:“放过无辜的蛇吧,它还是个孩子!”人类对爬行动物带着天生的恐惧,也许是被刻入基因的?
一旁洗碗的苏氏听见他们对话,竟然遇见了蛇?忙揪住这一点再唠叨一顿。大中午不许出门看到蛇要绕路云云,千万别惦记人家那一身肉,蛇记仇呢。
再次挨一顿说的兄妹二人呐呐不吱声,再不提田鸡跟蛇了。
前面那一批闹事的长工里头就留下刘平路一人,加上之后签订的两人,还有买来的两个丫鬟,统共就这几个。
家里十几亩地人手略少,于是这几日叶志风都只开店半日,早上去午时回,下午留在家里帮忙。
这一忙就是好几天,苏氏想着收割辛苦,给每人都加了钱,凉茶凉汤更是不断供着,起早贪黑之下总算搞定。
最后统计出来产量约一万斤,实在是有些少了,平均下来一亩地才六七百斤。那些高等田每一季都能收获千斤以上,他们家里也不全然是下等田啊,产量居然和下等田无异。
“这其中几亩田曾是荒地,土地不够肥沃,上万斤也不错了。”金兰笑着劝说。
她家里田地不多,丈夫一人忙两天就完事,所以每日还是会过来这边做坛子肉。
正文 第六十二章 新房子
苏氏点点头,道:“头一回种,我们经验也不是很足。”这一个冬天,便随意种些东西肥田吧。
原本农户收完这一季稻子,就会种些豆子番薯一类。南方气候温暖,一个冬天足以收成,不妨碍开春后继续种下水稻。
这上万斤的粮食,苏氏只留下一小部分自家食用,其余全部卖给泰然商行,反正他们旗下除了酒楼还有粮铺,不愁卖不出去。
院里没有粮仓,添了两个人口之后就连杂物间都没了,谷子哪有地方堆啊,何况放久了便是陈年旧米,索性都卖掉,吃完了再买回来。
有了卖粮食和梨子罐头的钱,家里建房子一事终于提上日程。
叶箐箐捧着下巴听苏氏跟余大桂请教,这里的习俗是建房子之前先请风水先生,挑日子看朝向、格局划分等等,风水先生全程跟进。
“我可以插句话吗?”叶箐箐举手示意。
余大桂笑了笑:“你说。”
“我不反对请风水先生,但是格局这件事能否优先考虑我的意见?”
叶箐箐又不是学室内设计的,对这些也是一窍不通,她看中的是实用性,特别是厕所!
室外厕所多有不便,而且这时候的厕所设计不够人性化(不带冲水的),脏臭得很,啊啊啊真的受不了。
“小丫头意见还挺多。”余大桂扬扬眉,解释道:“请风水先生不过是图个好兆头,又不是事事听他的,你们可以与他商量。”
苏氏点头受教,送走余大桂之后,一手拉过叶箐箐,嘱咐道:“建屋子的事情你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子别多嘴。”
她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显突兀呢?叶箐箐在嘴上打个叉叉,暂时乖乖回房了。
盖房子大兴土木,非个把月不能完成,在此期间他们一大家子住哪是个问题。
在苏氏为此发愁的时候,叶箐箐躲在屋里开始画图纸,自家居住的屋子当然得图个方便舒适,此图纸名为——茅厕示意图。
其中重点便是化粪池,能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密封的外形避免如厕时面对排泄物的尴尬,也不会臭气熏天招来蚊蝇一类。
相比起露天的茅坑不知好了多少倍,卫生环保简直是居家必备!
挖一个化粪池并不困难,叶箐箐画的图简单易懂,其线条一目了然,想必跟建筑师傅说一声就能意会她的想法。
都是自己搭建的便器,在此基础上弄一个斜坡的滑粪道,每次用完一瓢水下去,冲的一干二净。
人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年头没有水泥,但有一神物名为糯米砂浆。将糯米汤和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制成浆糊,然后将其填补在砖石的空隙中。超强度且极具耐水性,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叶箐箐拿着图纸开了个家庭小会议,把原理一说,苏氏和叶志风均听得目瞪口呆。
“这茅厕可真是太好了!”
苏氏一把抱起叶箐箐吧唧就是一口,“当真一冲水便能干干净净吗?”
“自然是真的。”叶箐箐无奈的摸摸脸,自从她年岁渐长,苏氏已经很少抱她了,居然还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