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青颜现代的眼光看,“八股文”就好像是客观题,无论哪一个考官去评审,得出来的结论都差不多。
这确实是加快了考官们审阅的效率,而且相对的,能做出“八股文”的人,一般逻辑性极强,再加上“八股文”本身算是一种文字游戏,所以,会这种文体,以此拿到高分的人,一般均是在智商上碾压了大多数人。
这样也能保证大部分聪明又严谨的人,能够入朝为官。
但推行“八股文”却极有可能会衍生出一个极大的弊端。
黎青颜想了想,才是开口道。
“若我来说,八股文本身只是一种文体形式,并无对错一说,而且确实也加快了阅卷速度,用同一种文体考试,科举也会相对公平些。”
夏谦听着没点头也没摇头,面上似乎陷入了一种沉思。
黎青颜也没注意,自顾自接着说道。
“可是,若大力推行“八股取士”,却或有可能导致一种结果,八股这种文体,本身偏难,学子们在学习经义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这种文体,太过注重形式,而舍弃内容本身,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
“而且,出题范围只圈在了《四书》和《五经》之中,短期内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若长远来看,命题将会缺乏新意,有闭门造车之嫌,不能结合当下时政,不利于长远发展,只做浮于表面的文章,但落在实处,并不实用。”
“再者,代古人说话,也就是说,写文要模仿古人的语气,虽然是对儒学经典的深层次研究,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也很难抒发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恐思想禁锢僵化。”
黎青颜说到这便停止了,其实还有一些后人总结的观点,黎青颜倒不敢说,比如当时推行“八股取士”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文化思想集权控制,但这种妄议皇权的观点,给黎青颜好几个脑袋,她也不敢说。
而且,大燕朝如何,黎青颜本是不关心的,不过,既然夏谦问起,为了在夏谦心中加分,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的黎青颜也是很实诚地说道说道自己关于“八股文”的想法,反正只是同夏谦私下交流,圣上也不会听到她的议论,更不会因为她的议论,而改掉原本的选择。
“所以,黎世子是不赞成推行八股文?”
夏谦的声音不知为何,略带了一丝低沉,干净的眉眼在黎青颜没注意的时候,闪过一丝精光。
黎青颜却意外地摇了摇头,淡淡道。
“不是不赞成,只是认为八股文不应大力推行,若只是作为科举的一科,检验学子们是否逻辑清晰和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钻研程度,我认为是可取的,但与此同时,若有可能,也不能荒废其他关于时政,实践以及术艺等等方面的考核。”
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后世早已推行,黎青颜只是把后世的观点提前说了下,不过要是大燕朝真的这么推行全面发展,估计会出现不少名人大家,流传下不少传世作品吧。
黎青颜一说完,又扯着话题,反问道。
“夏兄又如何想呢?”
这回夏谦脸上浮现了一丝羞赧。
“我没有黎世子这般有见解,只是当时听闻此事,觉得有些不妥,可也说不上哪里不妥,如今听黎世子一言,倒也豁然开朗。”
“果然,黎世子不负传闻,夏某自愧不如。”
夏谦真诚的夸奖,说得黎青颜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
她哪里有多厉害,说得都是基于后世批判分析上,自己的理解。
她反倒觉得夏谦厉害,没有历史史料辅佐,只是光听听,就能本能预见出不妥,政治嗅觉可见敏锐。
如果不是夏谦醉心医理,想来也该是个很厉害的政治家吧,黎青颜不自觉诧异想。
诧异归诧异,黎青颜面上还是一点不显,之后两人也没再提这些朝政之事,风花雪月聊起了别的。
只是,待靳相君和骆宜雯归来后,四人分别时,夏谦冷不丁地回头看了一眼,靳相君和黎青颜的背影,眼底划过一抹深沉。
一旁的骆宜雯神情也不算好,不知方才靳相君同她说了什么,现在的她俨然一副惊诧到完全不能消化的表情。
只是,她走了一会,却发现身后的夏谦没有跟上,驻足停在原地,不知在思考什么。
骆宜雯有些奇怪,不知怎的,表哥这回进京后,好像同以往有些不同。
她疑惑道。
“表哥,还有什么事吗?”
闻声,夏谦回头,还是那副干净清冽的模样,展颜道。
“无事。”
只是有些可惜。
夏谦心里划过一丝念头。
只是无人知道,他在可惜什么,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
——
快到黎老夫人歇息的地方时,黎青颜仿佛跟见到了“曙光”一般,嘴角不自觉上浮,连脚程都加快了不少。
身边的靳相君就跟个不定时炸弹一般,先前因为夏谦的事,一时打断了靳相君的表白,谁知道她什么时候又想起来表白一番?
而且,夏谦拒绝表妹,跟她无关的人和事都能被她记恨,这要换成本人……
嗯,不敢想不敢想。
还是赶紧走吧。
只是,等到黎青颜刚踏入大门,还未朗声唤一声“祖母”,那声音就跟卡在喉咙里了一样,上不去下不来,难受的紧。
满脑子就只有一个想法。
剧情果然是崩坏了!
——
黎青颜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的黎老夫人,其嘴角的弧度,跟见着她的时候差不了多少,眼神不自觉就往左边瞄过去,注意力明显没放在右边的两位亲孙儿身上。
不过,黎青峥和黎青烨好似也压根不在意,脸上激动的神色,可比瞧见她时好多了,尤其是那黎青峥,黎青颜似乎是第一次看到他展露真心的笑容,还带了一丝崇拜之情。
而站在左边的人,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两位,黎青颜均是见过的。
压住风流的桃花眼,漫不经心的随意身姿。
可不就正是白景书和季斐嘛。
在听到身后,缓缓跟过来的脚步声,黎青颜略微有些头疼。
好吧,男主女主的第一次碰面也提前了。
今个她出门是没看黄历呢?还是没看黄历呢?还是没看黄历呢?
被突然崩乱的剧情,搞到丧到极点的黎青颜,脸上这回都不用伪装,真的很冷淡,有一丝无精打采,拉回黎老夫人注意道。
“祖母,孙儿回来了。”
黎老夫人难得瞧见白景书这般可与自家青言一比的少年郎,方才才想着,一会等青言回来,定要好生同两人引见一番,结果就听到了青言的声音。
可黎老夫人还未欣喜,又听到自家孙儿身后一道轻轻柔柔的声音道。
“相君见过黎老夫人。”
话音一落,黎老夫人还未反应,背对着大门的白景书,脸色浮现一丝难看。
第32章
黎老夫人讶异地抬了抬眉, 唤道。
“永宁县主?”
黎府内部同姓宗族间,男女大防虽不算极严,但也还是有的,像先前靳相君以“黎青君”之名被二房当成庶女养在身边时, 除了二房的兄弟姊妹, 其他几房的姐妹以及误打误撞的黎青颜外, 其他几房的兄弟皆是没见过靳相君的。
不过,即使这几位子弟不认识靳相君, 也都听过近来盛京风头正盛的“永宁县主”的名头。
所以,当黎青峥和黎青烨听到这个名头时,下意识晃神了下, 才同之前的“黎青君”对上了号。
对于这位曾经的“堂妹”, 黎青峥和黎青烨,也不免递过去了一个好奇的眼神。
可这一看, 却不得了。
某人的内心,恍若青山遇春雨, 润泽得轻轻痒痒,却悄然无息得渗入地底。
黎老夫人是个极重声誉的主儿,虽靳相君曾经是他们黎家的人, 但到底如今已贵为“永宁县主”,所以,两人打过一番招呼, 黎老夫人便找了个借口, 支走了在场所有男子, 只留下永宁县主,准备好生叙旧一番。
既然他们黎府同南安郡王府有这段渊源,若不利用得当,岂不辜负。
思及此,黎老夫人内心悠悠叹了口气,想起痴傻的黎老侯爷,以及不良于行的长平侯。
若非当初那般,他们黎家如何能落到如此看人脸色,攀附权贵的下场!
黎老夫人抚摸手腕佛珠的手,不由重了几分。
另一边,黎青颜就不算太好过了。
因为黎老夫人找的借口是,让黎青颜这位长子嫡孙,好生招待一番白景书和季斐。
当然,在南华寺,便是好生带他二人逛逛寺院。
但奇怪的是,黎老夫人只点名了黎青颜一人,却不知为何黎青峥和黎青烨也没走。
不过,之后黎青颜瞧着黎青峥看见白景书眼底闪过的一丝讨好之色,也约莫明白了。
正所谓,不是谁都有资格中男主的。
白景书,是谁啊?
那可是,世家公子们的领头人。
古有王谢之家,今有清白之家。
这里的清白,便只得是白氏家族。
自古世家同皇权分庭抗礼,强悍的世族既是皇权统治的支撑,亦是其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