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原主,而她是她。
她虽然也有些期待,想到这事难免也有点脸红,可归根究底,她对这个时代还是没有多大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即便是要嫁给卢仲夏,这种不安感也一直萦绕着简娣她。因为这种焦虑和不安,简娣一直没去问卢仲夏究竟穿多大的尺码。
没过两天,她竟然收到了卢仲夏给她寄来的信。
这次寄信,寄得坦坦荡荡,没有再像以前那么遮掩。信里的内容也很简单,只字未提提亲的事。
只是说着些近况,语言平实,娓娓道来。透过信纸,简娣好像看见了青年坐在桌前,缓缓写下这几日琐事的模样。
连日以来萦绕在心头的焦虑好像被奇异地抚平了,犹如一条细流汩汩淌过心底。
对着卢仲夏送来的信,简娣叹了口气,伸出手指轻轻地擦过纸面端庄梗正的小楷。
她总要对这个时代有些信心不是。
除了卢仲夏的信,简娣竟然还收到了上回那个小正太萧昶的信。
代他送信的是张孟野府里的人,他这封信送到简家的时候,着实把简泉吓了一跳。
他年纪不大,但字写得已经初见风骨,有些像张孟野的字,也有些像卢仲夏。信中礼貌地向她问了好,又问她最近怎么样,最后才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想看看简娣新写的话本。
简娣想也没想,手抄了一份,塞到信里,委托下人送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简娣安安心心地在家等着卢仲夏他再一次上门来提亲。
这几天,她虽然没有问过她和卢仲夏的亲事,当然她的身份也不好过问,但从简泉最近的动向中,简娣隐隐能猜出这段时间以来,简泉一直在和卢家保持关系。
简露偷偷告诉她,她溜到简泉书房看了一眼,说是已经对过了生辰八字,就等下个月将这门亲事拍板定下来。
就在简露向她透露消息后不久,吴氏终于支使了身边的人把她喊了过去。
但却不是责问她和卢仲夏究竟是什么关系,而是教她如何持家。
此前,在过年的时候,吴氏曾经带着她学了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府上正忙,她学得并不多。
这一回,是要彻彻底底,从头到尾都学一遍,怎么主持中馈,怎么与公婆相处,怎么侍奉夫君。
“之前,家里的事不过只是你和姚鉴之间的事,闹来闹去都算不得什么。”吴氏神色淡然,好像和她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但卢仲夏和姚鉴不同,他和父母住在一处,而卢大人又在朝为官,你回头嫁入了卢府,定当小心谨慎,万万不可怠慢了公婆。”
在她得知吴氏要将她嫁给詹荣前,要说不埋怨是不可能的,那时候,甚至还有点恨她。
眼下看吴氏尽心尽力教导她的模样时,简娣却有些犹豫了。
虽然吴氏曾经两次将她丢进祠堂里,还禁足了她一段时间,但她从未短过她任何衣食,费心替她留意亲事也不似作假。
要是吴氏真想把她往火坑里推,早在原主年纪还小的时候她就能做到,何必拖到这个时候。
只不过那时,她也有些偏激,看人时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层滤镜。
眼下,简娣终于能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吴氏的所作所为。
没等吴氏问她,简娣自己倒是没先憋住,问了出来。
“之前,为何要将我嫁给詹荣?”
吴氏眼角微扬,目光一瞥,随即看了过来。
第137章 悔婚
“好端端的,你问这个做甚么?”她眼中隐有不满。
“我只是想知道。”简娣目光坦然地回望。
“你既然要嫁给卢家,问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
吴氏低下头,去看桌上铺开的账本,不去看她,鬓边的金步摇上的凤凰尾翼,伴着她的动作轻轻颤了一颤,
她不愿意说。
看着吴氏的反应,简娣心里明白她不肯说。也是,像吴氏这么高傲的人,做都做了,想来是不屑于再解释些什么。不过,简娣还是没有放弃,她想了一下,决定换一个迂回的方式去问,“那嫁给詹荣后,我会过得很好吗?”
吴氏抬起了头,淡淡地道,“荣儿不会亏待于你。”
“在你眼中是这样?”
“在我眼中如此。”
“如果詹荣对我不好呢。”
吴氏浅浅地敛起了眉峰,“那就由我和你爹去说,何况,还有你姨母与姨夫在。”
简娣顿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詹荣对那些丫鬟做的事,娘你知晓吗?”
“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
简娣没回答。
吴氏闭上眼揉了揉额角,吐出一口气,“我知晓。”
“那不过是些丫鬟,不值得你放在心上,荣儿是你表兄,他绝不会欺负你。”
简娣看着吴氏,她已经不再年轻,纵使保养得当,眼角也已浮上了些细纹。
简娣她突然明白了吴氏,明白了她和她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她和她之间的分歧从来就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血缘嫡庶,并非因为她和吴氏没有什么血脉亲情。
她和她的分歧在于常年累月所形成的,已经无法更改的价值观。
她无法忍受的人和事,在吴氏看来稀松平常。
她不想那么早再嫁人生子,但吴氏却认为她再寻一门亲事是重中之重。她恶心詹荣的所作所为,但吴氏却并未将詹荣的行为放在心上。
吴氏或许是真的为了她着想,但她不懂得她的抗拒在哪里。在她觉得吴氏冷漠的同时,吴氏可能也在觉得她无理取闹。
而这份分歧,不止存在与她和吴氏身上,她和这个时代的许多人身上都存在着这么一份分歧,只不过,暂时还没显露出来。
“我明白了。
简娣深吸了一口气。
她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这种常年所形成的价值观她没有办法去改变,她也没有立场去插手别人的价值观念。在现代,她和其他人之间尚且还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分歧,更遑论古代,分歧是无可避免的。
她只能点点头,“我明白了。”
“既然明白了,便继续罢。”吴氏指的是桌上的账本。
显然,她不愿意过多的谈论此事。
*
在家里跟着吴氏学习庶务,十多天一晃而过,简娣也收到了来自辛文浩那儿传来的消息。据他所说,杭州那儿的人找到了曾在詹家做活儿的丫鬟,不过这几家人都收了不少银钱,不愿意提及此事,余下的,他会再派人继续留意。
简家和卢家两家本计划着等到下个月,也就是三月份的时候上门提亲。但眼见十多天过去了,都到了三月初,也没见到卢仲夏那儿有任何动静。
碍于面子,简泉没开口,也没主动去问,但神色却变得凝重了不少,吴氏脸色也有点难看。
卢家迟迟没来提亲,连带着府上的气氛也变得沉重了不少,甚至有些流言也悄悄地飘了出来。结合了之前在外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直道是卢家反悔了,不愿再娶简娣。
“有谢状元郎做媒,首辅牵线,卢家人想来不会反悔。”吴承泽沉吟一刻,面上冷静,但看着简娣的眼神却有些担忧。
简娣剥着枇杷,感觉到来自吴承泽的视线,一抬头,对上神色各异的三人,忙摇摇头:“你们不用在意我。”
因为卢仲夏一直没来提亲的缘故,简露、简尧和吴承泽甚至都聚在了一起,神色凝重地商量这件事。
简露咬牙切齿,“亏我之前还觉得他比姚鉴好上不少,言而无信,怎么能将大姐嫁给他?”
简尧更理智一些,“此事如今还没有个定论,卢家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正如表哥所说,卢家人不应当会反悔,想来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简露看向简娣,不满地冷笑,“卢仲夏是什么人,还是大姐你最清楚。现在他那儿没个音信,你倒还有闲心在这儿剥枇杷?”
心知露这是不满她看人的目光,将怒气撒在她身上。简娣乖乖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毕竟原主当初确实是要死要活嫁给姚鉴,而她和卢仲夏之间的事也闹得满城风雨。
对于卢仲夏一直没来提亲这事,简娣她自己倒不是很着急。
她现在的状态就是既期盼又慌张,和婚前恐惧症是一模一样。她不担心卢仲夏会鸽了他,他的性格就是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做到。他是个言出必行的君子。之所以没来,应该是有要紧事耽搁了。
不过,要真有事耽搁了,卢仲夏他肯定会提前嘱咐一声。
简娣她不担心卢仲夏会反悔,她更多的是担心卢仲夏究竟碰上了什么事。本想着送信去问问看,但信还没送出去,在门口就让吴氏给拦了下来。
“我们简家虽然只是一介小户,比不上京中那些高门,但也绝不能没有骨气。”
简娣能理解吴氏的想法,没有再同她争辩。
实际上,这十多天来她和吴氏的关系已经缓和了不少。卢家一直没上门,吴氏心中也不好受,尤其是面对詹家人的时候,难免有些跌面子。吴氏是最好面子的,这段时间,她面皮一直绷得紧紧的。
而詹家眼下正物色好了一处宅子,打算租下。吴氏见此,又愈发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