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子妃奋斗史 完结+番外 (秀木成林)


  如今盟军兵马四十五万,而齐王,约六十万。
  开战至如今,兵马优势被彻底逆转。
  安王面沉如水,王吉等人也是,周洪眉心紧了松,松了紧,最后道:“扶昌一带地形复杂,从古到今,以少胜多之战数不胜数,我们还有四十五万兵马!”
  他自己率先长吐一口浊气,大声道:“那济王与我们不是一条心,走了也罢,日后生乱反倒坏了大事。”
  事到如今,只能这么想了,大家打起精神,王吉道:“正是!”
  大家互相鼓舞,低迷的气氛终于好了些,接着议了防务,王吉等人就匆匆散去,他们惦记着麾下军士,又要回去鼓舞士气。
  中帐就剩安王周洪,及二人麾下臣将。
  他们还有秘事要议。
  “东峪口设伏一事,必已泄露了。”
  安王冷冷地说:“否则,魏钦不会投敌。”
  这不仅仅是猜测,这二日储竺已经联系不上了,包括储竺带在身边的自己人。而昨夜之变,事前他放在徐州军的眼线一点消息都传不回来,济王明显防着他。
  “不会吧?!”
  周洪大惊失色:“难道是齐王哨探探知了消息?”
  他们很小心啊,东峪口也足够隐蔽。
  他心存侥幸:“仲和,未必吧。”
  “后续一试就知。”
  其实安王已经笃定了,因为他的直觉,另外还有……
  等诸人散去后,他对卫诩说:“谨之,我麾下这些人,怕是有人起了二心。”
  卫诩正提起砂瓶往茶盏内浇注沸水,闻言一顿,抬目面带诧色:“仲和?”
  觉得不可思议吧?
  安王一开始也不敢相信,所以他当年在荆州时,疑虑一闪而逝就打消了念头。
  “谨之,你还记得在荆州时吗?我刚识破逆王身份将奏折送往洛京,那魏景却突兀广发檄文,布告天下。”
  太凑巧了,当时他就怀疑有人通风报信。
  “到了如今,我们刚议定东峪口之策,魏钦却突然投了敌。”
  安王曾经身处皇家最底层,为了好过一些,他对头顶的这些父皇嫡母、嫡庶兄弟等人,凡是压在头顶的,他都多多少少都揣摩了解过。
  他和济王不熟,却知道此人很傲,天生有一块硬骨头,母妃外祖一族之死也没能让他做低伏小。
  此次投敌,大几率是魏景先伸出橄榄枝,他才接下的。
  好端端的,魏景怎么突然就在这节骨眼招降济王。
  “必是那人再次泄密,魏景决定招降魏钦。魏钦考虑过后,决意投之。”
  “储竺不知何时露了破绽,被魏钦顺势除去!”
  环环相扣,所有疑问迎刃而解,他没有办法再欺骗自己,安王脸颊肌肉微微抽动,神色狰狞。
  卫诩看安王:“可是郭淮陈昂等人,俱已追随你多年,出生入死,何止一次?”
  最艰难的时候都紧紧守卫,更何况如今?
  这点安王当然知道,他缓缓道:“谨之,还有一人,乃半途收拢。”
  “你是说,徐苍?”
  “没错!”
  安王重重一击案,目露戾光:“那徐苍,从前是那魏景帐下大将!”
  “可那徐家仅存的族人,仍在冀州。”
  徐苍确实嫌疑最大,但疑点还是有的,要知道徐家人还在安王势力下生活着。
  杀错了人,损失一员大将,这还不严重的,万一让那细作继续潜伏,才是最大问题。
  安王自是清楚:“我先使人细细查探一遍。”
  他叮嘱卫诩:“近日排兵布阵,莫要单放徐苍。”
  “这是自然。”
  卫诩应了,既说起排兵布阵,待安王召心腹进来密语罢,他道:“齐王兵力已胜我方,后续战事只怕不易,需多多谨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王眉心已现一道浅浅的折痕,他攒拳:“确实如此。”
  ……
  前方战局风云变幻,后方的平阳,诸政务却已理清,邵箐闲了下来。
  她接到了魏景的信。
  济王率十五万徐州军投奔,兵不血刃,形势逆转!
  悬起已久的一颗心终于回落,她大喜,抱着已满了周岁的小闺女转了几圈,重重亲了亲小胖脸,“姁儿,阿爹稳占上风了呢!”
  姁儿并不知稳占上风啥意思,她却知晓阿娘很高兴,使劲拍了拍小白爪子,“爹,爹爹!”
  在邵箐不懈努力之下,小家伙喊爹爹很清晰了,魏景回家听了,必定很欢喜。
  非常振奋人心的一则捷报,但美中不足的是,杨舒受伤了。
  而且据魏景信上所述,伤得非常重。
  “元儿,你说你表兄如何了?”
  跪求佛祖,虔诚祈愿,终如愿以偿,孙氏喜极而泣。只她来不及高兴,担忧就立即占满心头。
  杨舒,她亡姐独子,仅存的唯一血脉。感染、炎症,战场兵士致死的往往不仅是伤,杨舒虽不是寻常兵卒,可眼下这夏日炎炎的。
  孙氏忍了又忍,终究忍不住握着女儿的手,“元儿,我,我能不能去看看你表兄?”
  “不,我只是问问,不去也无妨,子明他……”
  只她何尝不知此事不妥,压抑不住说出后又连连解释,眉宇间化不开的隐忧。
  “阿娘,我问问夫君吧?”
  邵箐安抚轻拍。
  她知道孙氏的心思,也知道孙氏的顾忌。
  军营确实闲人免进的,一乃军中防务,二为她们安全。但若能逢战局稳定安全无虞,又逢特殊情况,也不是不能特殊对待。
  邵箐本人就不止去过一次。
  与孙氏相逢以来,孙氏慈和,极疼惜她,虽始终和生身之母有些差别,但不得不说已处出了亲情来。孙氏数年如一日,只一心一意照顾女儿外孙,从来没提过什么要求,如今难得有个希冀,邵箐怎么也得帮着问一问。
  问一问,能去就去,不能去就嘱托魏景多多关照。
  邵箐提笔,细细询问了杨舒伤情,嘱咐魏景照顾些,又将问方不方便前去探看?
  平阳和前线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和加急公文一起飞马送出,次日入夜便到了魏景手里。
  接到妻子的信,魏景自然是欢喜的,但急不迫待拆开一看,他微笑滞了滞。
  信大半是写杨舒的,足足一页半的纸,平时大篇幅问候他关心他的缩成了半页纸,姁儿也忘了写了。
  又是具体伤情,可严重到什么程度?还能不能走动?末了,还问,方不方便探看?
  还惦记着探看?
  魏景面无表情,提笔蘸墨,战场刀兵无眼,如何能探看?
  只笔尖刚触及纸笺,却顿了顿。
  其实是可以的。
  徐州军投来之后,形势立时逆转。
  除了兵马差距以外,因济王了解太多盟军在防务战策方面具体布置,安王试探过确定东峪口之策暴露后,遂立即闭营不出,紧着迅速调整。
  魏景进一步逼近盟军大营,虎视眈眈。
  但不得不说,盟军这扎营地点选得不错,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一时倒很稳。
  魏景也不急,济王带了大量讯息,有些是诸如粮道之类的事是不好调整的,他正命人查探确定,并抽丝剥茧,以图后续一举进攻。
  双方目前,正处于僵持状态,战事暂停,而魏景稳占上风。
  邵箐和孙氏想来,其实也是可以的。
  探望了杨舒,在大战再启之前,将母女二人送回后方关口内的城池就可以了,安全无虞。
  另外,其实杨舒的情况还真算不得太好。
  那日随徐州军急行军一夜,他伤口崩裂了,又有些许发炎迹象,高热一度下不了床。又值这么热的一个夏天,还是魏景从后方紧急调来冰块,遏制伤情恶化,养了几日,才略见起色。
  好吧,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是魏景与邵箐分离已久,极思念,听得她想来,这念头一勾起来,就再难给按回去。
  提着笔纠结了好一阵,他最终还是写,“阿箐吾妻,如今敌我僵持,战局稳定,汝来无妨,……”
  嗯,算了吧,他阿箐必定也是很思念他,想和他小聚的。来了无妨,就一两天,完事就送她回关口。
  ……
  接信后的邵箐,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孙氏,孙氏欢喜又担忧,母女二人略略收拾,当日就启程了。
  姁儿吧,一起上路,但她会留在关口内的广阴城,等待母亲外祖母折返,她不去军营了。
  安置好女儿,邵箐孙氏当日继续上路。出得关口,黄土官道尘土飞扬,撩帘一看,她却皱了皱眉。
  太多流民了。
  邵箐并非不知民间疾苦的后院贵妇,她也知道遭到当年黄河大决和战乱连连的影响,兖豫两州有非常多的流民。之前豫州四郡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安置流民。
  只是出了关口外,这流民数量之多,还是出乎了她的想像。
  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在热日暴晒下缓慢前行,一片接连一片,有大人,偶尔能见到孩子,见到军队护送的车驾,他们忙不迭避开。
  “流民怎会这么多?”
  饶是孙氏牵挂杨舒,见状也不禁大为震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