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主子一叫,立刻马不停蹄的跑来了。
“这东西不必大张旗鼓,也不必要置多大的摊子,只把东西弄出来就行。最要紧的是看到这东西的好处,用处。”顿了一下,又道:“若这事办好了,我给你在皇阿玛面前请功。”
“奴才一定尽心尽力。”阿克敦整个人都沸腾了,之前做马车的时候,主子只说赏赐。如今却说请功,可见这东西是十分要紧的。不但要紧,而且肯定是会入皇上的眼的。
“行,去。”
这是什么东西呢,是水泥。这东西搁现代,那是人尽皆知,应用广泛到了处处离不了,修路铺桥,盖房盖楼,都离不了它。可在这里,却还没有出现过。
堤坝会塌,主要是因为修的堤不结实。有了这水泥,至少保证大水冲不垮。哪怕贪官再贪,可这东西修出来一寸就是结结实实的一寸。哪怕被贪了一些,可总有一天能让堤坝变得固若金汤。
这水泥呢,她是准备给裕亲王的。至于王妃,还得另外准备。
这个却需要小莲花帮忙,“跟地府问问,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额娘生儿子的东西。”
她这样的想要生孩子,那是必得从地府调灵魂过来。可王妃是这个世界的原驻民,她要生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就行。王妃年轻的时候连生了好几个,最后伤了身子,这才在她之后再无孕事。
如果把她身体调理好了,再有孕事自然不难。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她的年纪有些偏大,但这个问题有她在,还真就不是问题。
小莲花的动作到是快,很快就给她送了一瓶水过来。看起来就是水,无色无味,跟平时喝的没什么两样。【只要让王妃喝了,就可以了。保证身体立刻进入最佳受孕状态!而且受孕之后,百分百是男孩。】
这到简单,她亲自端着送到王妃手里的,别说是一杯水,哪怕是毒药,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
于是这天一得空,她就去王妃那边。她一来,王妃再忙也会把手里的事情全都丢到一边。许愿很容易就把水给她喂了下去,从头到尾她也没察觉什么。
一个月时间就这么悄然而过,京城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了。
阿克敦那里终于有了好消息,这小子机灵,直接将凝固成块的水泥块给带了过来。足有十来块,有四四方方的,也有弄成一块块的水泥板的。还有的就像砖块。
拿着铁锤砸了一会,试过坚硬程度,便让人请了裕亲王来。
“这东西……”
“阿玛觉得,用这东西来修堤怎么样?”许愿直接道出它的用途。
“修堤?!”裕亲王一拍大腿:“好,好,好。”然后又担心:“这东西造价如何?”
阿克敦连忙回话,裕亲王一听这东西只是些土石烧成,成本极低,又是一喜。“本王这就进宫,给皇上报喜。”
“那阿玛带着阿克敦一起去。这东西都是他带着人一点点烧出来的,再清楚不过了。”
“阿克敦是?把这些东西收拾收拾,跟本王进宫。”
“嗻!”
裕亲王一走,许愿就被王妃叫了过去,戳了下她的脑袋:“你怎么这么能呢?这事儿是你能管的?”
许愿就抱着她的胳膊,嬉皮笑脸的:“我这不是看阿玛整天忙得不着家,额娘你总是担心阿玛的身体么,就想着让阿玛能消停点,您也少忧心些不是?我就这么一想,谁知就想出这么个东西来。也不知道有用没用呢,就让阿克敦先试着呗!谁想就试成了!”
“你哟,以后可不能这么莽撞。有什么想法,哪怕是不成呢,也让你阿玛他们忙去。跟咱们不相干!”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指了指头顶:“犯忌讳。”
“那,我就说想盖个结实的屋子呗。让人捣鼓出来这东西,结果被阿玛瞧见了……我自己盖屋子,总不至于让人忌讳。”
这也要人家信啊!
话说回来,其实不信也没什么,她就是为了修堤想出这个来又怎么了?她一没参和政事,二不以此谋利,完全的利国利民,皇上凭白得了这好东西,还能不高兴?更别说,她姓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在某种程度上说,真的是最好不过的保护伞。
第二十章
“好好好!天佑我大清!”宫里, 康熙看完水泥,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裕亲王连忙道喜。毕竟这水泥若是用得好,便是功绩, 是政绩。
“二哥, 你刚才说, 这是茉雅奇那丫头折腾出来的?”
“可不是。”裕亲王忙道:“她做这事之前臣是一点也不知晓,都是阿克敦那小子替她忙乎,今天得了这些东西,才将臣叫过去验看。臣第一时间就给送过来了。”
“阿克敦?”康熙想了一会儿才从记忆的角落里翻出这么个人来:“之前跟着茉雅奇的那小子?”
“就是那个小子, 这小子运道好, 早早就跟着茉雅奇了。”
“那小子啊,叫起来问问。”
阿克敦第一次正式见驾,整个人都在颤,说话也是磕磕绊绊。
“你是说, 你们格格让你折腾的东西,一天就能烧出几百斤来?”康熙眉一皱:“这丫头是不是没钱了?”怎么小气巴啦的?
“回,回陛下,格格说, 就烧制一些试试, 若是能行,够盖些房子就行……”
裕亲王自然替自家闺女圆话:“之前皇上不是给了她一个庄子,听说她要在山上盖房子,还要盖上好几层的楼房, 大概就是为了这个……”
“这丫头。”康熙也是无奈又好笑的摇头,不是为了吃就是为了住,听说还跟老九一起研究了琉璃,不对,是玻璃,就是为了给窗户换个透亮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运道到是不差。”
“那是皇上洪福齐天,才能让她折腾的这玩意有了大用场。”
裕亲王回府时,是带着旨意的,只是口头谕。阿克敦以及阿克敦之前折腾的那些东西,以及陪着折腾的那些人,全都被康熙征用了。怎么用没说,但想也想得出来。
许愿早知道有这么一出,也不在意。但赏过来的各种宝贝是真不少!布料首饰,都是最好的。
这些东西价值几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皇上的恩宠。
裕亲王和王妃全都特别高兴,有了这一层,她的身份地位就又硬气三分。
好事接连,没过两天,九阿哥那边的玻璃也终于出成品了。她给的配方和相关工艺十分齐全,他出来的成品除了一开始的实在不行,后面的基本就全都是精品。
他到不愧是商人,一开始打着卖琉璃工艺品的口号,每一件价格都卖到了天价。要知道,真正的琉璃那是真贵,比玉石还贵。而且他还特别鬼,将这些东西运到全国不同的地方,同一天出售。数量也不多,一个地方就一百来件,卖完就没有了。
宝贝么,总是特以稀为贵的。你要是一下子推出成千上万的出来,这东西要是卖不断货,那铁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至于为什么要同一天出售,主要是怕消息传出去。
商人从来没有傻的,这么多东西一出来,人家大概就知道这东西真正价值了。你第一次卖出天价还可能,以后再想卖,那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干脆同一天,一起出售,以后就没有了。
九阿哥这趟来,一是为了分成,二是给她送镜子过来的。这东西跟工艺品是一起出来的,价钱定的不便宜。
他给她这边送了不少,不同型号的,各式都有。
她只留了三块,一块全身镜,一个半身镜,还有半个手掌大点的化妆镜。剩下的全都让人给王妃送了过去。“跟额娘说,这东西用不了多久,人人都会有,不稀罕。”
“我那里成品的玻璃有不少了,你这里什么时候换?”玻璃这会儿还没开始卖,先紧着自家用。也要等之前工艺品的热潮退一退!他这会儿要是直接将玻璃拿出来,有脑子的立刻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玻璃肯定卖不出工艺品的价钱,但这东西需要量大。谁家没窗户?用过玻璃,知道玻璃的好了,谁还会想用纸糊的或是纱蒙的?全京城的达官贵人,百分百的都会换上玻璃。这得要多大的量?等这一波卖完了,还可以再降阶,普通老百姓也就能用上了。
而且玻璃是会坏的,完全是消耗品,这生意训可以长久的做下去。再加上还有其他的玻璃制品……所以说,这东西绝对是暴利。
不说别的,他这次给她送的分成银子,就足有十三万两。她只拿一成,也就意味着,他这一批东西足足卖了一百三十万两。
“这也太多了。”
九阿哥哼了一声,才道:“国库为什么没银子?老百姓手里为什么没钱?可不就是全跑他们的口袋里去了?”那些工艺品他们是不看在眼里,可这分散开来放到不同地方去,那人人都觉得这是宝贝,用来送礼可不是再好不过?那些人可不在乎银子。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分到不同地方,同一天卖的原因。要是让人知道这东西成千上万,再用来送礼谁还稀罕?那不是打脸么?他就是打的这么一个时间差,将那些人的心理是摸的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