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亲亲抱抱都是常态了,等房子修好了,他一定要更进一步。
炎躺在床上,内心计划着如何引、诱楚夏。
不过,他也没什么经验,要不去问问江或雷?炎在纠结。
不过,他跑去问他们这种问题,肯定会被嘲笑吧!与楚夏同住一个山洞里这么久,居然还什么都没发生,在他们看来,他肯定是弱爆了。
一边是男人的自尊心,一边是内心渴望已久的幸福。最终,炎还是屈服于他对楚夏的渴望。
不过,这得慢慢来,不能太突然,免得吓到她。炎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楚楚终究会是他的。
楚夏跳下床后,也没敢走远,她不用照镜子都知道她现在的脸有多么红。她现在这副模样,人家一看就知道不正常,她脸皮还没厚到这种程度。
楚夏用了几分钟平复下跳得过快的心脏,过了许久,她才觉得自己恢复了正常。
楚夏深深觉得,脸皮厚真的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要是她脸皮足够厚,就不会这么手足无措了。
第212章 开荒了1
炎也没有一直装睡,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差不多了,便假装才睡醒。
这时,楚夏已经平复得差不多了,想着炎对刚才的事应该不知道,便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像往常一样同他打招呼。
楚夏虽然是被饿醒的,但她一点都不想自己动手做饭。她现在浑身上下没一处不酸痛,即便睡了这么久,也还是恢复不过来。
见炎醒了,她就毫不心疼地支使他去给自己做饭。炎对自己刚才做的事正有点心虚,自然就应下了。
——
到了的第三天,大家基本都安顿好了,楚夏便要开始分派任务。
首先,她让大家扎了几个竹筏,又用腾蔓编了一张渔网,去湖里捞了一网鱼。
因为这里以前没有人烟,除了炎他们几个月前来过,湖里的鱼基本没被捕捞过,所以,这一下,捞上来的还挺多的。
这个湖很大,目之所及,起码有几千米远,还有更远的,楚夏看不到头。楚夏觉得,如果只有他们三十来人的话,光靠捕鱼也勉强能维持生活了。
不过,在湖上捕鱼虽不如下海那么危险,但对于这种大湖,若是离岸边太远,还是很容易出意外的。
而且,楚夏也不知道,这样大的湖里,有没有一些凶残的鱼类,比如说像鳄鱼,鲨什么的。
虽然内陆湖里有这些鱼类的可能性很小,但毕竟时代不同,楚夏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违背常理的存在。
在不清楚这湖的具体情况下,楚夏不敢让人离岸太远。
不过,即使不到湖心去,在边上打捞到的鱼也够大家生活了。
既然光靠捕鱼也能维持生活,那楚夏为什么还这么热衷种田呢?
她想要大家的食物便得更丰富些,只是最浅薄的一个理由。更深层次的在于,他们的食物来源不能太单一,不然,万一哪天出现了意外,这条食物链断了,部落就会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还有一个就是,人类的发展,必然需要农业的发展做基础。
这个湖再大,能满足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但它能满足几万人吗?
光靠大自然的馈赠,是不足以让人类迅速繁衍起来的。人类必须学会劳动,自给自足,才能迎接大自然的挑战。
——
二月份的天气还很凉快,食物不会那么快坏掉,炎他们捕一次鱼就可以吃上两天,剩余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拓荒。
拓荒是件十分艰难的事。首先,他们要把地面上的杂草树木砍掉烧毁,然后,他们还要清理地里的石块。接着,他们还要翻土,把土壤翻松变成适合种植的样子。
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操作,甚至都没有一把像样的农具,他们要光凭双手把土地开垦出来,可以想象,这会有多么艰难。
炎他们几个成年男子,再加上红几人,加起来十来人一起工作,每天也才开垦出百多平米。
这还只是初步开垦,在种下粮食之前,还要进行一遍细耕。
有个词叫精耕细作,说得就是,种田时,要把每一步工作都做好,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产量才会高。
本来楚夏就不是很会种田,她手上的种子也不多,她自然要想尽办法提高产量,如此,她当然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最好。
第213章 开荒了2
大人们都去劳动了,剩下楚夏和云还有阿霜几个小孩子,他们人小,能帮的忙不多,就在楚夏的带领下帮他们做饭和洗衣服。
鱼肉有腥味,但处理得当,也能做得很美味。
楚夏手里有些药材,既可以当药,也可以做香料,磨成粉加到鱼汤里,虽然比不得现代的调料,但至少可以使得鱼肉不那么寡淡。
偶尔,楚夏也会带着孩子们去周围采点野菜回来一起煮,顺便割点草回来喂羊,要不就是去小树林里采点蘑菇。
一些已经被大家试验过的可以吃的蘑菇,楚夏直接采回来晒干备用;至于不认识的,就先找小动物实验一下。
不过,这个实验至少得进行三个月。毕竟是吃入口的东西,她不敢马虎。
湖边有许多芦苇,楚夏去捡了许多干芦苇回来,编成了挎篮。
楚夏的编织手艺,也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升了不少。
她把编织手法教给阿霜和阿露,发现阿霜在手工活儿上面还挺有天赋。她只教了一两遍,她就会了,还做得有模有样的。
楚夏很注意发掘这些孩子的优点,虽然楚夏自己在现代见识过许多东西,但她也只是稍有了解,并不精通,她能带他们入门,开启他们对这东西的认识,但更多的,她也无能为力。
所以,她就很需要了解这些孩子各自的优缺点,尽量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像阿霜,她在编织上很有天赋,楚夏就可以带她入门,然后让她自己探索,看看能不能改进工艺或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而云,楚夏则想把她培养成一位老师。至于风,楚夏发现他在辨识药材上比其他人有优势,楚夏就想把自己的医术教给他。
狐和鱼,楚夏暂时还没发现他们的擅长点,便只能慢慢观察。
“阿霜,你就留在这边,再编几顶帽子,我带他们去采点野菜回来。”楚夏叮嘱阿霜。
春天雨水多,芦苇编的帽子虽然不能完全防水,但若雨势不大,还是很有用的。若是遇到大雨,人都不用出去了,自然也用不到这草帽。
而且,这草帽在夏天时,还可以戴着遮太阳,一举两得,还是挺实用的。
楚夏在采野菜时,遇到没见过的植物,总是会把它的根刨出来,看看是不是可以食用。
别说,楚夏凭这个方法,还真找到了一种新的野菜。
这种野菜的根茎呈圆柱状,并不太粗,没煮熟时是脆的,隐隐带着一丝甜味,煮熟后,就烂成一团,特别粉。
楚夏估计,应该是里面的淀粉特别多。人类的主食里面,含量最高的就是淀粉。淀粉是一种糖,能为机体提供能源。
虽然这根茎比较小,要发展为主食有点困难,但毕竟多了一种食物,楚夏还是很开心的。
只是,还没验证过这块茎的安全性,楚夏也不敢马上把它加到部落的食谱里面。
楚夏每天都会用这块茎喂羊,看看喂上一两个月,羊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楚夏知道她这实验其实不算严谨,毕竟,羊吃的东西又不止这一种,但楚夏觉得,一般的食草动物,对于植物有没有毒应该都会有一定的判定能力,如果羊不排斥这块茎的话,那问题应该就不太大。
第214章 开荒了3
傍晚,太阳下山后,大家便收工了。
楚夏要开垦旱田和水田两种。在楚夏老家,农民们管旱田叫土,管水田叫田。
土一般是用来种蔬菜瓜果玉米小麦什么的,田一般就是用来种水稻。
湖边的地比较平坦,土壤里水分比较多,楚夏就想在这里围几块水田,以后可以用来种水稻。
离湖较远的地方,地面要稍高一些,有点坡度,不甚平坦,更适合做旱田。
至于修房子的地方,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
因为楚夏担心,到夏季,下大雨的时候,湖面会涨水,房子建得太低的话,会有被淹的危险。
这里的夏季,会有一阵一阵的强风,伴之而来的还有暴雨。
楚夏按照自己穿越前的地址推算,如果地理条件没变的话,这里距离海边应该不是特别远,只有两百多千米。如此,在夏季受到台风影响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不知道,在进入盛夏之前,能不能把房子修好。不然,光凭这几个棚子,恐怕抵挡不住这么大的风暴。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部落的几个大陶盆都带过来了,有四五个。楚夏熬了两锅野菜鱼肉汤,烤了两盆鱼,基本上够大家吃了。
干了一天的体力活儿,众人的胃口也不小,楚夏和孩子们吃得不多,基本上都是他们干活儿的吃完的。
现在部落不缺食物,楚夏也就没再继续以前的分配制度,随大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自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