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岁,他开始和父亲学习打猎,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打到猎物时的欢喜。就像是自己的努力得到证明,也像是在说,他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是一个勇士一个猎人了。那一年,炎十岁。
好景不长,这样欢快的日子只持续了十二年就结束了。
那是一个初冬季节,为了准备足够过冬的食物,炎的父亲带着部落其他人去打猎。
他去的时候还信心满满的跟炎说要给他打一只狐狸做成温暖的毯子。可他回来的时候,没有狐狸毯子,只有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炎不敢相信,他伟岸的父亲居然真的会死。他不是部落里最厉害的人吗?他不是打过这么多的猎物吗?怎么会死呢?炎觉得天塌了,太阳消失了,河流干旱了都没让他这么难过。
他难以描述那时的痛苦,他木然地安葬了父亲,然后跟随部落其他人一起去打猎,以此来养活他自己和母亲。
可是,部落的新首领乌以前和他父亲不和,现在他父亲去世了,乌再也不用顾忌了。他不允许炎跟着他去打猎,还不许其他人接济他和他母亲。
没有办法,炎只好自己一个人独自去打猎。
他的打猎技术是和他父亲学的,即使年龄还小,炎也不差什么了。
生活比父亲在之前辛苦些,但有母亲在,炎觉得也不是那么难熬。
――
听着炎用平淡的语调讲述他那幸福又痛苦的童年,楚夏有些心疼。
一个十二岁便失去父亲的孩子,一个被部落排挤的孩子,十二岁就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
这个少年的身影,出现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出现在湍急的河流中,出现在茫茫的雪地里。
那是一段苦难的时光,也是那段时光,让少年的心性毅力飞速成长。
“那后来呢?你是怎么到炎部落的?”楚夏问。
看到楚夏眼里的心疼,炎不觉一笑,那些苦难,对他来说,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不过,看到楚夏关心自己,他还是很开心。
“后来……”
第67章 开启种田模式
“天快亮了,他们应该也快起来了,我们收拾一下做早饭吧!”楚夏岔开话题,她不知道应该对炎说什么。感觉她说什么都不合适。她觉得,炎对她说出这些往事并不是想要别人的可怜。
――
江的小腿受伤,不能下地行走,启程时,便由炎,雷和阳三人轮流背着走。
背着一个人,速度自然而然就慢下来了。
又艰难行走了两天,楚夏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部落。
才离开没几天,楚夏却觉得过了好久。回到部落让楚夏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炎的回归,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欢迎。看到江受伤,虽然也担忧了一下,但听说楚夏已经快要治好了,便不那么紧张了。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加相信楚夏的医术。
当炎拿出比往年多一倍的盐的时候,这股热情更是升高到了极点。
吃盐,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身体的需要,也是为了让食物更加美味。有了更多的盐,不管怎样,都是好事。
炎告诉大家,其中一半的盐是用陶碗换来的,众人惊呼,没想到陶器会那么值钱。
大家围在一起,难得那么热闹,因此,晚饭也比往常丰盛许多。
楚夏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也一直笑着。最后,大家还围着篝火跳起了舞。虽然这舞是群魔乱舞。
可惜没有酒,不然他们肯定会一醉方休。
大家闹到很晚才回去睡觉。
楚夏躺在床上,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打算。
现在的食物里,只有盐一种调料,像蒜,椒,葱等都还没有。楚夏也没发现部落周围有这些,也就只好作罢。
好在,这次换了一些姜回来。
楚夏觉得,自己要开启种田模式了。
楚夏手里有姜,西红柿,莲子和红豆。如果都能培育成功的话,也是一笔不少的收获。
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
种植方面,除了现有的几样,其它适合栽培的粮食蔬菜楚夏还没有发现。况且,山谷这里,地方虽然不小,但要发展种植业的话,还是不够。但若在别处开垦田土,楚夏又不太放心。
一来,距离太远不好照看,二来,有些动物有些时候会从森林里跑出来,楚夏怕它们把自己的庄稼糟蹋了。
畜牧业方面,最理想的动物应该是小鸡小鸭,攻击力小,易驯化。以后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捕一些小野猪,小山羊回来养着。
发展畜牧,也是同一个问题,地方太小。
楚夏觉得,最理想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有一处平原,旁边有一条河流,河流对面有一片森林。他们住在森林的对面,可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宽阔的河流可以阻挡野兽的入侵,又能用来灌溉。
当然,楚夏知道自己想得太美了。
但是,真要发展的话,龟缩在这个小山谷是肯定不行的。
就算找到了合适的地方,要劝大家般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算了,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楚夏现在的思绪乱得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不再乱想,安心睡觉。
第68章 开启种田模式2
不得不说,去一趟交易会挺不容易的。明明不是很远的距离,因为没有路和交通工具,他们花费的时间是现代的十倍不止。
楚夏浑身酸痛,着实不想起床,便又眯了会儿,等到阳光都照进洞里了,才终于下定决心起来。
楚夏带回来的生姜,没有她的允许,别人不会乱动。
十斤姜,不少,但部落人口也不少,为了可持续发展,楚夏决定分一半出来种植。
姜的生命力强,好养活,楚夏就拿它来当第一个实验了。
种植需要土壤,山谷的溪流旁有一小块平地,是如今最适合的地方。
因为临近小溪,那里的土壤比较湿润,土质也比较松软,肥力看起来也不错。
当然,这些都只是楚夏自己的主观臆测,实际上,她并没有太多种田的经验。
楚夏决定,先开垦一块2×2米的小农田来播种。
等出芽分栽的时候再开垦其它的。
楚夏一个人做肯定做不完那么多的工作量,她需要别人和她一起。
楚夏叫人帮忙的话,没有人会不答应,但大家每天都有不少事要做,打猎的打猎,采集的采集,磨工具的磨工具。楚夏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们,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云他们能帮自己做事。
部落里除了几个三四岁以下的小孩子,还有云他们几个半大的。
云13岁,狐12,鱼11,风10岁。他们几个不大不小,若是跟着大人们外出采集,又太小了,但若什么也不做,让部落白养着他们,大家也有意见。
以往,他们几个都是打打杂,偶尔和红他们一起去采集,对才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也是尽力了。
如今,楚夏叫他们来帮自己的忙,既干了活,也不会太辛苦,部落的人也不会也有意见。
除开这个原因,楚夏更多的是想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他们。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学会了如何种植,如何养牲畜,将来便有了保障,部落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而且,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即使他们没有上过学,但天生的学习能力会使他们飞快进步。
楚夏有心想培养这些孩子,现在没有教学的条件,便从言传身教开始吧!
楚夏把四人叫到身边来,拿出一块姜,笑着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四人瞅着楚夏手里的姜,你瞅瞅,我瞅瞅,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不知道。”
“不知道也没关系。”楚夏安慰他们,“这是我从交易会上换回来的东西,它的名字叫姜。来,跟着我说,姜。”楚夏用标准的普通说“姜”。
“姜。”孩子们也跟着念。发音还是不太标准,但以后可以进步。
“嗯,真棒,你们都读对了。”楚夏适时鼓励一下他们。“现在,你们知道它的名字了吧!”
“知道了。”四人齐齐点头,脸上带着笑,显然,被楚夏夸奖让他们很高兴。
因为楚夏在部落超然的地位,他们其实是很崇拜楚夏的。所以,得到崇拜的对象的夸奖,让他们无比自豪。
“那你们知道姜有什么用处吗?”楚夏继续发问。她要循序渐进,让这些孩子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
孩子们摇摇头。
“这是一种调料,可以用来做饭,做饭的时候加一点,饭会更好吃一些。同时,姜也可以当做药材,如果你们被雨淋湿了,被冷着了,煮一碗姜汤来喝,就不会生病了。”楚夏一点点教他们知识,在实践中教学。
“我们现在要把它种下去,几个月后,就可以长出更多的姜。但是,要种的话,需要开垦一块土地出来才行。”楚夏指了指自己选好的地方,“我们现在先去小溪边拔草吧!”
“好的,楚夏姐姐。”少年们对楚夏的想法很感兴趣。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试试了。
地上有一些杂草和碎石,完全清理出来还是需要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