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泽轩写好后就将其收藏好,留着以后在自家田地里试着用用,至于推广还是等有效果了再说吧!
关于想要增加百姓的零散收入,也只能等自己做了市场调查,看看能否为当地百姓增加下副业,才好赚些银钱了。
而这也不是一下两下能弄的好的事情,因此陆泽轩将手里的一些小事情解决完了之后,就回了县衙后院了。
陆泽轩同妻儿和和美美的吃完了午饭,就提议带着妻儿一起去街上逛一逛,走一起,熟悉一下环境。
听到陆泽轩的提议,一大两小都激动看着陆泽轩,神一般同步的点着头,答应去。
陆泽轩看到妻儿的反应也是一脸开心,果然快乐也是会传染的。
陆泽轩虽然才刚刚接手上任本地县令,但是之前考试的时候也在此地呆过,虽然不是每条街都了如指掌,但是基本的方向还是有的。
陆泽轩和妻子一人牵着一个孩子的手,步行着向东街走去。东街主要是卖些衣服布匹、手饰、糕点之类的。
因为家里已经有些人手了,所以陆泽轩也不打算继续让妻子围绕着柴米油盐的过日子,只想着让她们能吃以前想吃而吃不起的东西,穿以前想穿而买不起的衣服之类的,总之是想让妻子好好的过着不为银钱而发愁的日子。
陆泽轩带着妻儿先去了饰品店,让妻子和女儿挑了些小饰品之类的,又带着三人去逛成品衣店,选了几套现在流行的衣服,最后带着几人去糕店铺子里挑了几样糕点吃。
对于家里孩子来说,今天就和过年一样,有的吃有的玩,又有新衣服穿,最主要的是有爹爹陪着,以前都是看别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爹娘带着去镇上玩啊什么的,心里很是羡慕,现在自己也能和爹娘一起在街上玩,觉得太满足了。
第19章 书生渣男18
陆泽轩在安排好妻儿后,就开始了自己上山下乡的村镇走访活动。
陆泽轩这一走访就足足走了两三个月,平时人也不怎么活动,这下子也确实累惨了,不过,通过在这两三个月的走访时间里,心里也大致对铜陵县有了初步的了解。
铜陵县依山傍水,襟江带湖,是众水汇聚之地,水资源十分丰富,而内里又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而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面积的水塘,因而种植面积并不十分丰富,不过在后世有很多地区都有梯田观光旅游区,想来这里也是可以用梯田的方式进行种植的。
铜陵县的百姓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副业很少,基本上都是家里养些鸡鸭,条件好些的还会养些猪,个别人家学些手艺在农闲的时候给你打点临工,比如说木匠啊、泥匠之类。
总之,这里的劳作方式是粗放型的,而关于产出的农副产品除了自家吃,就都是直接在当地的菜市场给卖掉,因而价钱就并不高,也赚不了多少钱。
不管在哪个年代,只有更多的技术投入,才能提高你所售物品的单价。据陆泽轩调查,这里的物产还是较丰富的,只是需要粗加工,用以提升其价值。
产品生产出来后,就需要卖出去,好在这里是众水汇聚之地,只要修建码头,相信就能吸引商户在此停歇,到时不怕不能把产品卖出去。
现在要确定的是朝哪个方向发展,而且首先需确认的是产品出来之前必须先把码头建好,不然到时难以售卖出去,所谓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是这个道理。
想要建码头那就不是一点二点儿的钱了,光靠自己的家产可是出不起的,只能想想其它的办法了。
其实陆泽轩不时没想过找当地的富户进行投资,可是本地较大的富户没有多少,大部份都是一些零散的小富户,而且如果拉的投资人太多,背景太强,到时对于利益分配及管理权容易闹矛盾,所以陆泽轩想着还是以县衙的名义来做这件事,到时所有决定就由自己来决定,免得那些人指手划脚的。
虽然想以县衙的名义来做,但是现在县衙账上虽然有钱,但是这笔钱是用于接下来的防洪建设用的,如果动用了这笔钱,一旦闹出了洪灾,那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所以这笔钱还不能动。
想动这笔钱,除非有其它的办法能保证防洪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受影响,能够确保不出现洪灾。想到这里,陆泽轩就想试试在基础设施上省钱了。
这里的防洪方法还是比较落后的,就是一些清理河沟,在河两边用泥土石块之类的修建防洪堤,陆泽轩想到这里,觉得与其花钱还是照着之前的方式操作,还不如把后世的水泥给做出来,到时既可以省钱,也不影响防洪的建设。
想到这里陆泽轩决定明天就以县衙的名义征用一些匠人,试着把水泥做出来。
次日一大早陆泽轩就招集县衙人员,商量着征人的事情,最终以县衙名义,征集了十个熟悉烧窑与泥工的匠人。
因为陆泽轩只知道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具体的详细操作还是有点不清楚,最后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告诉这些匠人,让他们自行摸索了。
水泥的事情安排下去了,只等结果了。陆泽轩想着部分地区的丘陵地貌,想着看能不能试着把他做成后世的梯田,到时也好给农民增加点儿收成。
想着这事,陆泽轩就和县衙师爷商量着这事,只不过师爷却说此事不可行。
师爷解释说:“关于这片丘陵地区,居住在这儿的百姓世世代代都尝试过耕种,但是都没有成功过,现在即使衙门里下令让他们开荒,他们的积极性也不会高的,说不定还会对衙门里的公告有抵触情绪,对以后的其它政令的施行会有影响的。”
陆泽轩听了师爷话,觉得他说的也在理,光凭一纸公告就想让农民相信还是有点儿难的,除非让他们亲自看到开荒后的地确实能种出农作物,不然应该都不会相信。
想到后世的实验田,陆泽轩说道:“那我们就开块实验田,以县衙的名义再那里开荒,到时在那块地上种出了农作物,想来到时百姓也就不会再怀疑了。”
师爷听到陆泽轩的办法,到是觉得这个方法真不错,说的再多也没有眼见为实的感觉强,到时农民自然就会主动的去开荒了,更何况朝廷对于开荒还有鼓励政策。
两人最后按照陆泽轩走返后所画的简易上的标示选中了一块地方,此处离县衙不会太远,坐车只要一个时辰就可以走到,以后照看起来也方便些。
选好了地方,就需要选人了,两人带着衙役坐着马车赶到该处村子里,然后寻找到村长,将事情告诉了村长,并要求在村子里选出十个青壮年来做这件事,当然也不是白给衙门里做事,衙门也按照平时富户雇人的价钱给他们发银钱。
村长都以经做好了白给衙门做事的打算了,没想到还能发银钱,心里也很高兴,其实如果衙门真的不给钱,村子里的人也没办法,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民不与官斗,只要不是让人活不下去,就没有人真的会反抗。何况这也是出点儿力气的事情而已,自然还是很好解决的。
村长当场就去敲响了村子祠堂前的铜锣,一般村子里的铜锣响就是有大事要开村会的信号,因此,不一会儿祠堂前就站满了村民,都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大家看到村长边上站着的衙门里的人员,也不敢大声吵闹,百姓怕官府的心里表现的明明白白的。
村长将陆泽轩等人的身份宣布后,就将他们一行人的目的说了出来,并强调衙门会付银钱的事情。
大家听完村长的话,都在底下窃窃私语,有说那片地方是种不活庄稼的,有不相信县衙会给钱的,总之,就没有想干这件事情的人。
陆泽轩看到大家这个样子,也开口说:“这是县衙里的试验田,我们需要找年青力壮的,又会农家活的庄家汉子,为表示信任,只要今天签了协议的人员,就可以当场给每人100文的订金。”
听到这话,大家也相信了些,也开始有人想要做这份工了。最后,还是进行了一番考核才挑选了十人签订了协议,也是签协议时,陆泽轩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人是不认字的,甚至连村长也认不全协议上的字。这要是自己等人诚心要骗人,在协议上做手脚,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这样想来,以后这些人要与外来商户签订协议时岂不是等着上当受骗。
陆泽轩想着将来自己辛辛苦苦的把产品做出来,最后这些村民却签错协议,全部给人白做,就想吐血,当下只觉得读书识字简直是迫在眉睫。
陆泽轩将十人聚集一起,讲述了梯田的大致开垦方法以及这十人的工钱怎么算的也说明了下,总之按照当地的临工价钱给,另外还出5文钱给他们做午饭的伙食费,如果做的好,开垦快的话将会另给赏钱,至于赏多少就看开垦的速度与结果了,工钱就按月结算,在每月十五日付上月的工钱。
大家听到陆泽轩的话,心里都很激动,要知道像陆泽轩这么平易近人的官员,他们都没听说过,而且把工钱说的这么明白,让人心里太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