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我自己还没找到什么喜欢的就老了,到头来还是要挑个合适的”。这个年代过了二十可就是老姑娘了!大毛自己而言,要是没能遇到个喜欢的,不嫁也罢。可这里对老姑娘可没什么容忍度,她可不想因为自己,害得家里人抬不起头。哎,还是早做打算吧。
作者有话要说: 吼吼,我又要追剧去了 之前追的那部感觉崩了。。
现在追的陪读妈妈好看到停不下来。。希望和我的文一样,不崩
第92章 里正的打算
太阳越升越高, 山上热了起来。三人坐着, 各自幻想了下自己的未来。大毛先回了神,唤两人回去。
下了山,先去了成才家。成才从家里拿出了几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不同的干果。大毛打开一个看看。
“巴旦木?这么多的巴旦木!还有大枣,葡萄干,这什么?”。
“无花果”。
“我来尝一尝”, 大毛说着从袋子里捏出一个吃了, “太香了,这香味有点冲啊”。大毛皱着眉, 不太爱吃。
“你要是嫌香味重,可以拿回去烧粥。这个我其实也不大爱吃”。成才把四个下布袋拧在一起,递给富贵, “富贵,拿回家吧”。
“这太多了, 我们常常鲜就行”。富贵只接过了巴旦木那袋, 其余的每样抓两把就道“够了”。
“大毛, 刚刚那个不叫什么巴旦木,叫木杏子。疆化那边特有的果子,很好吃的”。
“哦哦。成才,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今年还回来过年啊?”。大毛赶紧打个岔。
“不好说, 到时候看有没有货要跑。空闲的时候我就抽空回来”。成才对富贵和大毛笑了笑。匆匆几天,成才觉得十分不舍。小的时候总是想出去看看,等真的长大出去了, 又时常想起小时候,想家,想小伙伴,也想爹娘。好像回头去看,父母并没有那么不堪。这次回来,成才觉得他爹和娘都老了许多。
第二天蒙蒙亮的时候,李杏儿就起了。她用今年的新面炕了许多糖饼,拿干净的布包了十来块。又做了些花生酱,装在了小瓦罐里。看天还早,就又炕了十来条的小咸鱼,拿油纸四四方方包好。这个富贵可以在路上就饼吃。粥里,李杏儿煮了十个鸡蛋,早上家里四口一人一个,其余的也都给富贵路上带着。又给富贵包了些干金银花,天气热了,用这个泡茶可以败火。
因着要赶镇上的牛车,富贵早饭吃的匆忙,还没来得及感伤就坐着杨二柱的车下去了。李杏儿一直站在场机上看着,直到牛车下了坡,不见踪影,她才一个人偷偷摸起泪来。
成才的东西比富贵还要多,这大包小包的,里面不知道都装了些什么。杨二柱的车子到成才家的时候,那母子两人,一个把袋子往家里收,一个却往外拿。
“娘,你看富贵也没带多少东西。这么远的路,东西多了我怎么好拿呢?”。成才难得回来一次,下次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闲,王婶子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成才带着。
成才主意很正,最后也就拿了两个包袱。大毛估计一包是衣服,一包是干粮。大毛目送两人出了庄子,才叹着气回家去了。
杨二柱回来的时候,从镇子上买了些糕点和烧酒。第二天就提着去找了里正,谈借地的事情。他准备早点把空出来的地借出去,若是人家想种茬黍子还能赶得上。
杨二柱中饭前才回来,“里正硬是要留我在他家吃中饭,可我看那韩春挂拉着脸,还是识相点回来了”。
“那借田的事情怎么说,谈好了吗?”,李杏儿摆好碗筷,问杨二柱。
“差不多了,就是还没定下来借给谁家。里正从庄里挑了几家日子紧巴的,让我自己看着到底借给谁家”。
“那都有哪几家?”。
“开始是三家,王三家,王根家和铁柱家。那韩春在边上听了,非闹着让里正借给她兄弟韩夏家。我没法子,就和他们说得回来和你商量”。王三就是二丫的爹,王根是败家婶子的丈夫。
“这几家日子过的确实紧巴,要我说咱们就借给铁柱家。他们家也就这几年儿子大了,陆续娶了媳妇儿日子才难些,人是能干的很。其余那三家,我可不想和他们扯什么皮”。
杨二柱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也就铁柱家能承咱们的情。再说他家那几个儿子都长得跟铁柱似的,高高壮壮,能干的很。咱家的地给他们种了我也放心,不会荒了”。
本以为借田的事就这么定了,不想这韩春下午的时候居然找上了门来。
她来的时候李杏儿正在裁布做衣。大毛今年长高不少,李杏儿准备给她做两套新的夏衣。大毛捧着本书,闲闲地坐在边上看着,还时不时笑出声来。大毛听见大花叫,忙丢了书去了外面。见是韩春,不得不僵僵地扯了扯嘴角,叫了声,“婶子”。韩春“嗯”了声,看也不看大毛,径直走到了李杏儿的屋里。
“嫂子怎么来了?快坐”。李杏儿猜韩春大概是为借地的事来的。
韩春也不客气,坐到了李杏儿边上,她倒是真的十分开门见山。“弟妹,你家不是有地要借出去吗?我那弟弟家正好有些闲空,还能再种些地。我中午特意去帮你问了,他也愿意帮你家种着。只是这田税都由他们来出怕是不太合适,毕竟这地还是你们家的。你看不如这样,这税你们一家一半好了,反正你家也不差那点钱”。
大毛惊呆了,这韩春以为自己的脸有多大呢?
韩春说着还四处打量起来,见李杏儿屋里还都是些老旧的摆设,看着还不如她的房里。她又去打量李杏儿和大毛,见两人都素着面。李杏儿头上只别了个样式简单的银簪子,看着就值不了几个钱。大毛上下更是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哎呦,连耳朵眼都没打,这是连耳坠子都省了啊。
上午王里正跟她说,杨二柱家这两年该是赚了不少银钱,富贵那孩子也看着越来越出息。还和她商量要不找媒人撮合撮合,两家结个亲呢。她当时就不同意,想着那富贵终究是个泥腿子,在外面也是给人跑腿的,能有什么出息。王里正还骂她不知好歹。她这会儿想着心里还有些生气,她家爱笑如今长得比她当年还要漂亮不少,哪能就这么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
可这韩春也不想想,那王爱笑同富贵一般年纪,已经是十七岁了。她还能挑个几年?也不怕到时候误了自家女儿的终身。
李杏儿听了她这么一通儿无赖话十分来气,要不看在里正面上,早就把她撵了出去。李杏儿深吸了两口气,连个笑都懒得扯给她看,绷着脸说,“嫂子,我家地已经借出去了,借给了铁柱家。中午吃了饭,二柱就和铁柱说了。铁柱感激的很,还说每年一成粮食太少,还要给我们多留点。二柱看他们家那么多人,粮食怕是不够吃就没多要,还是一成”。
“弟妹,你们家这么做事可就不地道了。就这样背着有志就把地借出去了,上午还假模假样的说是去商议”。
“哼,地不地道嫂子说的可不算,咱们里正说的才说”。李杏儿现在十分想把这人轰走,懒得搭理她。
“呦,李杏儿你这家里刚有两个钱就拽上了啊”。
“韩春,我劝你还是快回去,我懒得和你掰扯。跟你这种人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李杏儿这会儿真的开始轰人了。
“走就走,你当我稀罕来”。韩春起来扭着腰肢往外走,没想她走了几步又停下来。韩春回头,脸上挂着讥讽的笑,“有志中午还和我说要把爱笑许给你家富贵,我不同意他还和我急。说你家日子过的多好多好。我看不还是那个穷酸样,我可不能把爱笑嫁过来受罪”。说完这话,韩春抬头挺胸地走了。
“娘,这人是疯了吗?她那脑袋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大毛望着韩春的背影很有些回不了神。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照她那意思我家富贵还配不上她家闺女不成?她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闺女到底是什么德行”。
“里正当初是疯了吗,娶了这么个媳妇。娘你说她天天这样膈应人图个什么,现在庄子里除了她自己娘家,都快没人理她了。她就不觉得孤独寂寞吗”。
“我看她这脑袋是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她家那闺女到时候祸害谁家去了”。
“其实王爱笑也不坏,就是被她娘教的十分奇怪,有些不可理喻”。大毛和富贵这几年看见王爱笑都是尽量避开的。
大毛家的地,最终还是借给了王铁柱家。大毛觉得这地少了以后,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夏天的时候,她都不用再下田了,只早晚凉快的时候出去收收货就行。秋收过后,杨二柱把其余的地也都借了出去,只留了离家近的四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