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院子里多出一间屋子,在原来的两间屋子的旁边,重新盖了一间,门窗都是新的,看起来很是漂亮。
“专门给娘子放东西用的。”周自荣一脸求表扬的模样,兴冲冲地拉起她的手,“里面还有东西送给娘子。”
罗衣被他拉着跑进院子。
李氏就站在新屋子的门口,看到罗衣,努力挤出一个不带埋怨的笑。
但因为她的埋怨太深,或者说她根本没有费心去遮掩,因此罗衣一眼就看出来她的不满。
“胡氏,荣哥儿这些日子起早贪黑的给人写字卖画,好容易赚点钱,全用到你身上了,你可不要忘恩负义。”李氏说道。
罗衣顿时明白,原来是因为周自荣的钱花到她身上了。
“姨娘,您说什么呢?”不等罗衣开口,周自荣就说道,“她是我娘子,我赚的钱给她花,有什么不对?”
然后不再理会李氏,拉着罗衣的手就往屋里进去。
进了屋子,就见窗边摆着一张新打好的桌子,不是什么名贵的木头,但看起来结实又耐用。在桌子上面,放着不少崭新的小工具,都是罗衣做胭脂会用到的。
“娘子,这些都是我为你打的。”周自荣伸出一双布满细密伤痕,不复光滑细嫩的手,举在她面前邀功。
他两眼亮晶晶的,带着渴求和期盼地看着她,仿佛在等她的夸赞。他看起来那么乖巧,眼神是那么真诚,叫人不忍令他失望。
门口,李氏也朝罗衣看过来,眼里带着浓浓的警告。
警告她不要辜负他的一片诚挚心意。
罗衣笑了笑,很痛快地道:“多谢!”
李氏看着她,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下文,不敢置信地道:“这就完了?”
“娘子喜欢就好!”周自荣的笑声打断了李氏的话,他一脸高兴地道:“我就知道娘子会喜欢!”
“娘子,以后你就在这里做胭脂,我读书乏了,就跟你一起做。”
“每个月的初五、十五,我跟你一起去开店。”
罗衣看着他闪动着真诚的目光,发现她还是小看了他。
他藏得比她预想的深。
“好,那就麻烦你了。”罗衣慢慢点了点头。
“娘子跟我客气什么?”周自荣笑道,看起来好不真诚,“咱们是一家人,娘子的事就是我的事。”
娘子的钱也是他的钱?罗衣笑了笑,没有再试图纠正他的称呼问题。
他是要考功名的人,他都不怕,她怕什么?
接下来周自荣的表现,可以算得上宠妻狂人,整个大马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有多么疼爱妻子。
原先嘲笑罗衣癞蛤蟆吃天鹅肉的人,现在看她的眼神充满羡慕嫉妒恨。原先瞧不上周自荣,嫌他百无一用的人,现在只想回到过去,把亲闺女嫁给他。
所有人都认为,周自荣和罗衣过着恩爱如蜜的日子。没有人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圆房。
第37章 你休妻啊
“荣哥儿,你实在没必要做到这个份上。”李氏悄悄拉了周自荣说话,她满眼心疼地看着他,“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黑了,瘦了,都快跟那些泥腿子一个样了。偏偏那个胡氏,铁石心肠,你这样掏心掏肺地对她,她竟也不知道体贴你,一个‘谢’字就把你打发了。”
周自荣睁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她:“姨娘,你在说什么?胡氏是我娘子,我待她好,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掏心掏肺对她,那是因为她好,值得我这么对她。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李氏愕然看着他:“荣哥儿……”
周自荣却不再听她说话,扭头走了。
李氏看着他走到院子里,坐在小木墩上,挽起袖子,拎起木盆里的衣裙,熟练地搓洗起来,简直一言难尽。她几乎是木然的看着他洗好了衣服,然后晾晒起来,并且仔细地拍打开,不让上面留下一丝褶皱。
“老爷,夫人,妾对不住你们……”李氏流下了眼泪。
若非周自荣仍然用功读书,虽然每天做各种杂活,却没有影响到他规律地读书,李氏几乎要以死谢罪——他们周家的少爷,居然给一个乡间愚妇洗衣裙!
一转眼,两年过去。
周自荣要去省城参加乡试。
“娘子,你跟我一起去吧?”一张俊秀的脸出现在罗衣的面前,笑着对她说道。
罗衣抬头看着身前大变模样的青年。
这两年来,周自荣包揽了家里的一切重活、杂活,常年的劳作使他不复当年的唇红齿白,纤细柳腰,仿佛风一吹就能刮走的纤弱模样。他长高了,变黑了,也结实了。
倒不是王大林那种虎背熊腰的壮硕,而是修长匀称,看起来瘦削,却极有力气。从前压得他直不起腰,走路腿都在发抖的柴火,如今也能够被他轻轻松松拎起来了。
但是一张脸仍然俊美,丝毫不比从前逊色。甚至,比从前更叫人心动。
他从前唇红齿白的模样,不少人嫌弃他娘娘腔,没有男子气概。如今的他,五官更长开了些,眉飞入鬓,眼波风流,是完全不同于女子的俊美,但凡见过他的人都忍不住面露惊艳。
罗衣看着这样的周自荣,颇为感慨。早先,她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性情大变,一直等着他装不下去,露出本来面目。没想到,他颇是能忍,这一装就是两年。
两年来,他没有问她要过一文钱,甚至他自己写字、卖画的钱,也都如数交给她。她自然不肯收,他便用这些钱给她买衣裙,买首饰,买好吃好喝的,无论价钱什么样,他从来不曾眨一下眼。
便连李氏都拦不住他,直是绞尽脑汁,无微不至地对她好。
甚至,为了不让李氏难为她,他早起晚睡,更加用功读书。如今任谁提起他,都忍不住夸赞一句,当世罕见的好男人。而提起罗衣,全都嫉妒不已,觉得她命好,嫁给一个这么好的男人。
罗衣却从来不曾为此感动,一次也没有,片刻也没有。
每次看到他温柔地对她笑,她总会觉得心头发凉。她不信,一个人当真会改变本性,变成截然不同的样子。她始终记得,才成为胡二妞的那天,他站在昏暗的灯光下,满眼杀意地朝她走过来。就因为她撞破他和李氏龌龊,他便对她生了杀机。
一个人的外表可以变化很大,可他的内心是不会变的。就像罗衣,人人都说她嫁给周自荣后,沾了周自荣的光,也学会做胭脂、开铺子,变得有能耐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她根本不是胡二妞。
“娘子?”一只手在她眼前晃动,“怎么不说话?是不是高兴坏了?”
罗衣回过神,看着面前的青年,他看起来与从前截然不同,好似那个幼稚的、骄傲的、冷酷的少年,与他没有丝毫关系。但罗衣清楚,他们是同一个人。
“是,高兴坏了。”罗衣笑道,“我跟你去。”
两人便收拾行囊,准备赶往省城。
李氏很不放心,她从来没有离周自荣这么远、这么久,她一次次对他说:“荣哥儿,你不要带她去了,你带她去做什么,她又不会照顾你,说不得还会拖累你,你带我去吧?”
李氏这两年因为他的事,操碎了心,头上生出不少白发来。好在周自荣赚了不少钱,给她调理身体,倒也健康得很,只是面上总带着愁容。
“姨娘,你身体不好,一路奔波,我舍不得你吃苦。”周自荣对她说道,“你安心在家里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带好消息回来的。”
李氏又欣慰,又感慨,落了不少泪。
两日后,周自荣和罗衣启程。
大马庄的村民们都来送行,好听的话不要钱一般说出口,又赠送不少银钱和吃食,周自荣很客气地谢过。
胡父和钱氏也来了,还有胡二妞的两个兄弟,都上前来与周自荣攀交情。
“女婿啊,你可得好好考,我们家二妞的后半辈子就靠你了。”
“姐夫,听说省城盛产一种叫什么的花布,光闪闪的很好看,你给我们带两匹,我们娶亲用。”
周自荣对待其他村人,都客气有礼,唯独对待胡家一家,神色淡淡:“我记得我提亲那日,你们把娘子赶出家门,并且亲口说胡家没有这样的女儿。”
钱氏愣了愣,随即拍了下大腿:“哪有这样的话?女婿你记错了!再说,就算有,那也是我太生气了,毕竟你们成亲不光不彩的,我那不是气话吗?”
“原来是气话啊。”周自荣的脸上露出一点笑意,“那就好。我想起来,我和娘子成亲的仓促,没有迎娶,没有备嫁,什么也没有。虽然娘子从未表示介意,但我总觉得愧对她。这样吧,你们准备好嫁妆,等我回来,咱们补一场婚礼。”
听到“嫁妆”两字,钱氏的脸色变了。她看向罗衣,眉头一厉,就要说出什么难听话来,但这时周自荣揽过罗衣,对大家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这就上路了。”
不理会胡家众人,带着罗衣走了。
走出去很远,还能听得到钱氏又尖又利的高嗓门,断断续续的听不清内容,但想来也不会是好听话。
罗衣颇有些难受,忍不住叹了口气。
周自荣小心翼翼地觑她一眼:“娘子,是不是我刚才说那些话,你生气了?可我就是气他们,明明当初待你不好,你艰难的时候他们连手都不肯伸一把,到了这种时候倒是凑上来了,我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