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了,倘若我不信任你,又岂会将亲子与你换养?”与济兰相处多年,和卓早知济兰是个敏感多思的小心眼,要想让她毫无顾虑地忠于自己,和卓当然要拿出一百二十万分的诚意来换。
订婚筵席就在行宫简单操办了。在淑慧公主、伊尔哈以及各位蒙古王公的见证下,康熙亲自将二公主指婚给巴林郡王之子乌尔衮,太皇太后得知消息,特遣人送来黄金丝帛等礼物表达心意。
“臣妾给娘娘请安。”翌日晨起,佟懿儿即在行宫见到了着妃夏朝服袍前来请安的荣妃。佟懿儿忙吩咐玉衡将荣妃扶起赐坐,又端上茶水点心。
“昨日忙了一天,姐姐辛苦了。”见荣妃面部难掩忧色,佟懿儿已知她此番来意,但她只微微笑着并不说破,“行宫简陋,这盏碧螺春是我特意从宫里带出来的,姐姐尝尝看?”
“臣妾……臣妾感念皇上赐婚,只是——”想着女儿未来要远嫁异族他乡,宫女出身、见识粗浅的荣妃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但面对佟懿儿,她却不知如何开口,才说了前半句便咽下了后半句。
“我也刚有了女儿,能体会姐姐的心思。”佟懿儿举起手边的茶盏轻啜一口方道,“可这回的姻缘,是老天爷注定的,两个孩子两情相悦,做母亲的不该让女儿幸福么?”
“臣妾……臣妾看得出来宝音丫头喜欢乌尔衮——”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与二公主朝夕相处的荣妃当然看得出女儿对乌尔衮动了心。但想到如今蒙古尚未平定,她仍旧心存顾虑。
“昨儿只不过是指婚,两个孩子还小,总得等些时日才会办喜事。姐姐不必顾虑太多,相信一切自会水到渠成。”佟懿儿的话如同一颗定心丸一般使荣妃一时轻松了不少,她点头表示同意,决心相信自己的宝贝女儿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安排。
“乌尔衮哥哥,你这回可真是抱得美人归啊!”返京途中,成为准额驸的乌尔衮一时春风得意,不再只是木讷地坐着不苟言笑,坐在佟懿儿身边的胤禛看在眼里,不由打趣道,“想不到你看起来像呆头鹅一样,关键时候还挺灵的呢——”
“小小年纪,说什么浑话呢!”佟懿儿没想到在这个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的年代,七岁的胤禛竟也能因为参加一次订婚筵席而变得如此“早熟”,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向乌尔衮道歉,“你别介意啊,四阿哥童言无忌——”
“皇贵妃娘娘不必放在心上,是乌尔衮莽撞了……”想起当日自主“求婚”的窘状被包括胤禛在内的众人亲眼见证,乌尔衮一时十分不好意思了,抓了抓后脑勺冲佟懿儿与胤禛憨笑道,“奴才与公主一见如故,所以动了照顾她一辈子的心思,听皇上说起‘男女授受不亲’的话,一时情急,想着祸是奴才惹的,总要有个担当精神才是……”
“小小年纪懂得保护女子,不愧是铁木真的子孙。”听乌尔衮这样说,佟懿儿已料定二公主未来一定会幸福,这男孩虽然平日话不多,可是心却极细,且是个有担当的。说完此话,佟懿儿立刻一脸严肃地转身向胤禛□□道,“方才你乌尔衮哥哥说的那番话,‘担当’二字最是要紧,你要好好记在心里才是!”
“担当……担当是什么啊?”方才乌尔衮说的一通话胤禛实在一知半解,他现下刚开始开蒙学习四书五经,每日只是背诵默写,认得许多字,却还不能懂得书中的道理,“乌尔衮娶了二公主姐姐,不就做了额驸么?还可以做大官呢!”
“娶一个女子回家,就要照顾她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你就要照顾妻儿一生一世。还要做国家的栋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七岁的孩子果然还没有责任意识,佟懿儿撩开车帘望了望前面康熙的銮舆,不由会心一笑,“你是皇上的儿子,你乌尔衮哥哥是皇上的女婿,就要担当起国家的责任,明白吗?”
“是不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胤禛恍惚想起背过《大学》里的句子,若有所思。
“对啊,就是这句话!”小孩子一时无知,佟懿儿也不着急,她只觉得倘若有耐心循循善诱,一张白纸迟早会成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简简单单一句话,要身体力行可不容易呢!”
“孩儿知道了!孩儿是个好汉子,就该有担当,保护额涅,保护妹妹,替汗阿玛分忧!”得到肯定的胤禛一时振奋了精神,拍着胸脯道,“以后孩儿再也不会害怕早起,害怕暑热了——孩儿要好好‘修身’,努力长本事!”
“乌尔衮,你可听见了啊,给他做个见证!”胤禛的脑回路让佟懿儿大为惊讶,她忍不住扶额自语道,“这孩子真是——”
回京之后康熙又开始了每日临朝听政的忙碌生活。因决定九月即将南巡,佟懿儿亦忙得不得空闲,终日预备着出行事宜,二人直到靖月满周岁那日才得好生见面谈心。
“记得当初胤禛抓了个‘为君难’的印章,靖月这回抓了什么?”康熙今日到承乾宫来给靖月送了周岁贺礼,又哄靖月睡下了方才与佟懿儿携手回到卧房。望着窗前一轮满月,怀中佳人在侧,康熙一时疲惫全消。
“也不知是不是胤禛调皮,竟偷偷把乌尔衮送他的弹弓放进抓周的盘子里了。”转眼女儿已满了周岁,开始牙牙学语。提起靖月,佟懿儿眉眼间全是藏不住的喜悦,“靖月这丫头在我肚子里就不老实,长大了八成也是个活泼好动的!”
“汉人的女儿家才讲那些琴棋书画呢,咱们满洲的姑奶奶们可不一般!”康熙最佩服的女性自然是祖母,因此他倒不像旁人一般“重男轻女”,“就说皇祖母的女儿淑慧公主,她老人家在巴林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姑父在外出征,大小事务全是姑姑操持的。”
“相信二公主嫁到这样的家里,也一样可以巾帼不让须眉了。”听康熙这样说,佟懿儿由衷羡慕起即将嫁到巴林部的二公主来,“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荣妃姐姐毕竟是二公主的亲生额涅,想着女儿要远嫁终究会有些不舍。”
“荣妃真是多虑了——前儿个接到萨布素的前线战报,说那噶尔丹勾结罗刹,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再说二公主和乌尔衮年纪还小,朕也不着急让他们完婚。”康熙的女儿本来就不多,物以稀为贵,他对女儿的重视程度自然不逊于儿子,“等他们过了弱冠之年再说罢!”
“懿儿记得,您可是十二岁就大婚了——”听康熙在那里说着自己要让女儿们“晚婚晚育”的打算,佟懿儿不禁想起往事,踮起脚尖在康熙耳边低语,“轮到自己做了阿玛,竟舍不得早早把女儿嫁出去了?”
“那……那不过是皇祖母的权宜之计,朕……朕那时还少不经事呢!”佟懿儿这样一开玩笑,康熙的耳根瞬间又红又烫,“朕现在就很懊悔自己年幼无知伤害了尼楚贺,可惜她人已经不在了……”
“懿儿……懿儿不该提您的伤心往事的——”看见康熙一副懊悔不已的表情,佟懿儿忽然有些自责了。当初为了与鳌拜抗衡,尼楚贺、塔娜和康熙早早结为夫妇,猝不及防闯入成年人的世界,其实他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可怜人。如今海晏河清,下一辈的人终于可以在长辈们的保护下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童年了。
“唉,若是她还在,看到如今的保成应该会很欣慰罢!”虽然康熙有佟懿儿陪伴,但每次看到胤礽那双酷似尼楚贺的眼睛,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尼楚贺她们陪着朕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她们却香消玉殒了……”
“姐姐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您开枝散叶,现在太子已经成人,她地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时间过得真快,佟懿儿这才发现尼楚贺已经去世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康熙一直不曾忘记太子的生母。如果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真的撒手人寰,对康熙而言会是多大的打击,佟懿儿根本无法想象。
第71章 与子偕老
十月康熙启程东巡, 走水路由山东一路向南。这是生长在南方的童佳意成为佟懿儿后首次回到南方,她的心情自然与旁人不同。一路上銮舆、御舟来回调换, 虽然比不得二十一世纪的高铁往返节省时间, 但沿途经过曲阜、泰山、济南等地, 见识了一路风景与风土人情, 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臣靳辅恭请皇上圣安!”此时此刻, 佟懿儿一身侍卫打扮, 正与康熙一同站在河堤上实地考察。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已有数年, 但康熙自北向南一路行来, 尤其是亲眼见到高邮湖因黄淮改道一事致使两岸民居、田亩被水淹没, 心中实有不忍。康熙看着江水滔滔, 听见靳辅请安的声音, 面色愈发沉重了许多。
“如今你提出以堤坝泄洪的法子使堤岸免于冲决,不过是暂缓眼下的燃眉之急罢了,但若因泄洪毁坏民田民居,朕实有不忍啊!”康熙一向留心黄河改道的事,但以往都是听大臣们奏报, 不过是纸上谈兵。此次亲眼目睹靳辅、王新命等大臣如何治河, 看见老百姓因水患流离失所的惨状, 康熙心里很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