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懿儿起身亲自搀扶赫舍里氏出了承乾门,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甬道尽头,一时百感交集。
且说按例每年清明时节,康熙都要率领诸位王公大臣在奉先殿向大清各位先皇帝、先皇后行礼祭祀。制定每次的典仪细则原本是礼部的差事,只因现在康熙将胤礽的礼仪事务皆交付长泰属理,他便有了插手的理由。
“儿臣给皇后额涅请安!”这日来兰藻斋向佟懿儿请安的胤礽脸色似乎不大好,像蒙着一层灰似的。
“太子哥哥,你今天怎么跟包黑炭似的?”十二岁的靖月继承了康熙的健美身材,生得高大结实,站在胤礽面前都快赶上他高了。
“靖月,过来坐着,别逗你太子哥哥!”佟懿儿揣想胤礽定是遇到了烦心事才一脸颓丧,忙招了招手让靖月过来身边的杌子上坐了,又笑着招呼胤礽道,“保成坐罢,别听靖月丫头开玩笑,这孩子被你们汗阿玛惯坏了!”
“不碍事的,靖月妹妹也是关心儿臣罢了。”胤礽在一张黄梨木雕花圈椅上坐了,宫人端来新沏的茶水放在他边上,他却似乎无心品尝。
“看你脸色不大好,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佟懿儿觉得胤礽此次特来拜访一定有话想要对她说,考虑到胤礽的自尊心,佟懿儿便拍了拍靖月的肩膀让她带着胤祥去院子里玩了,玉衡带着宫婢们鱼贯而出,掩上房门。
“现在旁人都支开了,你可以说了。”佟懿儿双手交叠放在淡粉色团花纹的常服裙摆上,示意胤礽不必起身,“就坐着说,咱们母子之间不必客套。”
“儿臣那表兄长泰,现在管着儿臣过几日在奉先殿行礼的仪制。儿臣昨日看了他呈上来的折子,竟将儿臣的拜褥与汗阿玛的一同放置在了奉先殿槛内——”胤礽说话显然有些急促,他的脸渐渐开始发烧,变得越来越红,“额涅您知道,这是不合规矩的——”
“你是太子,你汗阿玛是皇帝,自然应该秩序分明。”历史系毕业的佟懿儿当然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拜褥事件,她本以为索额图提前“下线”后也就不会有这件事发生了,没想到只是换了一个画风迥异的打开方式。
“长泰的折子还在儿臣手上,儿臣不想僭越,但也不希望长泰因此事在汗阿玛面前得罪,所以……”胤礽犹犹豫豫地从袖口掏出一本折子,起身弯腰,双手奉与佟懿儿,“此次前来,儿臣是想跟您讨个主意。”
“我知道,索额图的事对你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件事……是我对不起你。”佟懿儿见胤礽这般左右为难,一时想起几年前的事,心里很不是滋味,“你额涅拼了命把你生下来,一定也想着替赫舍里氏一族争一口气。”
“叔姥爷他……是咎由自取,儿臣更不愿意看到您和十三弟有事。”现在索额图已经幽禁在宗人府多年,过着与世隔绝、暗无天日的日子,胤礽早已打心眼里与他划清界限,“只是……保全赫舍里氏一族始终是儿臣的私心,还望皇后额涅成全!”
“这事儿交给我,你不必操心了。”佟懿儿心里想着这些外戚真是很不省心,一面盘算着如何能让长泰悬崖勒马,及时改了主意。
“你姑妈自打听说你升官之后,便一直想请你来家里坐坐——今日难得有空,就陪姑父喝一杯吧?”翌日晌午,好不容易得空歇假的长泰收到佟国维的邀约,灯市口佟府赴宴。佟国维特意吩咐厨房做了一桌子好菜,备了一壶陈酿招待长泰。
“姑父客气,该是小侄敬您才是!”长泰如今否极泰来,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佟国维这样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又来请他吃酒,他自然是满心欢喜的。
“过几日便要奉先殿祭祖了,也不知贤侄的礼仪准备得如何了呀?”酒,过三巡,佟国维觉得差不多可以开口了,一面往长泰碗里夹菜,一面笑道,“这可是很重要的差使啊,你可得仔细了!”
“皇太子毕竟不比寻常皇子、王公大臣,小侄自然是很用心的——特意将皇太子与皇上的拜褥都放置于奉先殿槛内,以示皇太子储君威仪。从前的人都没注意到这一点呢!”长泰说起自己所办的差事,自然是一脸得意,只觉得除自己以外的人都办不好这件事了,“给太子爷看过了,想必他一定十分满意。”
“贤侄啊,想不想听姑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佟国维搁下筷子,仍旧和颜悦色地看着眼前这位信心满满的年轻人。
“姑父请讲!小侄洗耳恭听!”长泰见佟国维要“掏心窝子”,心想大概是要把自己多年来的为官经验倾囊相授,立刻站起身来毕恭毕敬。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怎么贤侄你如今倒糊涂了?”佟国维端起面前的茶盏轻啜一口,顺便观察长泰的反应,见他仍旧一脸困惑,佟国维继续说道,“槛内槛外,尊卑有别,岂能随意变更?”
“但……太子不是旁人,是……是储君啊!”长泰这下总算明白佟国维的意思了,但他也有他的理由,自然可以据理力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代表我大清后继有人,如何进不得槛内?”
“储君毕竟还不是君,万人之上毕竟还是一人之下,那个槛只有一个人能够跨过去——懂了吗?”佟国维伸出一根食指,举重若轻地说道,“现在改还来得及,否则当心给皇太子招来祸端,可就得不偿失了。”
“多……多谢姑父提点!”佟国维的一根手指让长泰猛地一下惊醒了,长泰忽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心中暗自庆幸奏折还在胤礽手里,没有上奏给康熙。
佟国维正要把从赫舍里氏那里拿来的奏折从袖口掏出还给长泰,却发现奏折已经不翼而飞了。他掏了半天什么也没掏到,只得装作将两只手相互拢在袖子里,尴尬地笑了两声,“既然你已经明白了,回去重拟个折子上奏吧,姑父就不留你了。”
离去的时候,长泰不免反复作揖,千恩万谢——自己好不容易凭借在火器营的出色表现挣来的位置,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就这样得而复失,他后悔都来不及了。
“夫人,你真把长泰那小子的奏折给我了吗?”夜深人静,辗转反侧的佟国维越想越不对劲,只好摇醒身边的赫舍里氏。
“昨儿我奉诏去见咱闺女,回来就给您了呀——”赫舍里氏打了个呵欠,仍不愿转身,“您不是已经劝那孩子重新写一个折子呈上去了么,想必他今儿晚上熬个通宵也得把这折子写出来吧!”
“那就奇怪了,怎么忽然就没了呢……”赫舍里氏再次陷入沉睡,可佟国维越想越觉得离谱,反而更睡不着了。
清明节那日,一切典仪都顺顺利利地进行完毕,胤礽率领众王公大臣在奉先殿槛外向奉先殿所供奉的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只有康熙一人在槛内完成仪式。胤礽走完全程,心里只觉得十分踏实。
“四哥,帮我揉揉,我的膝盖好疼啊!”六岁的胤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跪了许久的膝盖只觉得疼得快直不起来了。
“我抱你回去!”看到胤祥难受的样子,胤禛自然心疼,一把将胤祥抱了起来。
第140章 圣君难断家务事(作者有话说有孝懿仁皇后历史向八卦放送)
三月春闱传胪, 佟法海得中一甲进士,消息传到灯市口佟府, 佟国维夫妇自然欢喜得紧, 赶紧张灯结彩,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引得众人围观。
“佟府长房的佟法海,朕点了一甲, 他的策论写的是真不错。”清溪书屋的御案上摆放了一大摞本届殿试士子们撰写的考卷, 康熙牵着佟懿儿的手走到桌边, 只见面上摆着的正是佟法海用蝇头小楷撰写的《学校论》,“此人在教书育人的问题上颇有见地, 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这么好的教书先生,不如就让他来教咱们的胤祥吧?入了秋,胤祥这孩子就该进学了。”佟懿儿将头倚靠在康熙肩上, 心里感叹着佟法海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这法海兄弟也总算是苦尽甘来, 想大伯现在也应该不会为着他的出身冷眼待他了。”
“懿儿不愧是朕肚子里的蛔虫,跟朕想一块儿去了!”康熙伸手刮了刮佟懿儿的鼻子, 欢喜道,“眼瞅着胤祥就六岁了,朕正犯愁该给胤祥找个什么样的师傅呢,从前的那些大学士这会子都跟朕忙着前朝的事儿, 也分不出精力来教导他。法海年轻, 需要历练, 教导皇子正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说起来,胤祥这孩子跟法海还真是有缘呢!”想起那年归宁时的趣事,佟懿儿忍俊不禁,又将胤祥拿金元宝赔砚台的事与康熙说了一遍。
“哈哈哈哈,竟还有这等事!”康熙听罢,一时笑得前仰后合,拿一只手掌撑住桌案道,“这也算咱们胤祥提前给他老师交了学费了,一个金元宝能买多少砚台!”
“佟法海后来托额涅把那金元宝还给懿儿了,懿儿还一直收着呢。”想起佟法海身上的正气,佟懿儿总觉得自叹弗如,“他说知道这是十三阿哥的玩笑之举,这东西原就不该收,应当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