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如今越来越圣明了,懿儿佩服!”想起过去康熙还年轻时的那股中二青年的冲动劲,再看看眼前这位成熟稳重的大清皇帝,佟懿儿忽然有一些恍惚了——她知道人可以成长,也知道人会改变,但倘若不是亲自陪着康熙走过二十多个寒暑,她也不敢相信一个人竟然也可以改变那么多。
“人说四十不惑,朕都奔四十的人了,再不‘圣明’,只怕以后都没机会咯!”康熙哈哈大笑,他从前也常听佟懿儿夸他“圣明”,年轻的时候多少还存着几分虚荣心,但现在再听起来,那感觉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他忽然有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紧迫感,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必须抓紧了。
“你看着像三十出头的,哪里就奔四十了!”佟懿儿这才发觉康熙已经人到中年了,虽然现在已经解决了索额图这个破坏康熙与胤礽父子关系的罪魁祸首,但是年龄始终是一个圣明天子最大的敌人——从前他刚登基的时候太“年轻”,没有威望,要拼命地证明自己。今后他总有一天会老,会时间不够用,她一定要陪着他度过这个困境,“现在您还年富力强,就别去想老了以后的事,好好想着怎样把人心这面新的长城收拾出来才是正经!”
“人心的长城?”佟懿儿的话犹如一股清泉激发了康熙的灵感,“你说得是啊,现在砖砌的墙越发无用,可不就要想法子团结蒙古那些人,筑起人心的长城么?你这话比朕原先想得还要好呢!”
“懿儿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说通荣妃姐姐同意让荣宪公主回巴林部去了,就由和卓妹妹负责这件事。”荣宪公主联姻巴林部自然也是笼络蒙古的关键一环,此时佟懿儿向康熙回话,可谓是恰到好处。
“好啊,这下和卓也有一阵可忙的了——毕竟是她姐姐的儿媳妇,让她多操操心也是应该的。”佟懿儿办事康熙向来放心,前些时责怪胤俄对康熙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个机会让和卓从去年的阴影中走出来,康熙也是乐观其成的,“先前因乌兰布统那附近不安全,才把乌尔衮他们留在京城这么久,现在噶尔丹暂时收兵,让他们回去也放心多了——你嘱咐和卓,送他们回去的时候尽管隆重一些,也该热闹热闹才好。”
“懿儿想着,不如就趁此机会册封荣宪公主为固伦公主吧,这样也有理由热闹一些。”历史上荣宪公主要到二十年后才获得固伦公主的封号,但现在康熙的女儿原本就少,何况佟懿儿也觉得荣宪公主对大清的贡献实在非同一般,提前给她这个尊荣一点儿也不过分。
“可是可以——”康熙跟佟懿儿脸贴着脸,轻声打趣道,“只是你不怕未来靖月丫头吃醋么?”
“胤禛都不吃保成的醋了,靖月又怎么会吃姐姐的醋?”佟懿儿对自己的儿女们的品性可以说是相当有信心了,她教出来的孩子错不了。
第125章 天下归心
“著晋封和硕荣宪公主为固伦荣宪公主, 和硕额驸乌尔衮晋封为固伦额驸,明日即前往巴林部封地, 望尔等造福地方, 不忘军备, 莫负朕恩。”六月初八日,在淑慧公主、伊尔哈、和卓等女眷以及蒙古各王公的见证下,康熙亲送女儿往巴林部居住, 又亲授固伦公主、固伦额驸的册宝印玺与乌尔衮夫妇, 一时热闹非凡。
“儿臣等谨遵父皇圣训!”荣宪公主与乌尔衮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还同时获得了“晋级”的惊喜, 对于作为庶女的荣宪公主而言,固伦公主的封号可以说是极大的荣光了。
“儿臣等叩谢太后玛玛、皇后额涅赏赐,敬祝二位千岁千岁千千岁!”从康熙处接受册封后, 夫妇二人又向太后与佟懿儿行礼,身着蒙古科尔沁服饰的太后现如今成了紫禁城地位最尊者, 看见自己的孙儿孙女们陆续成家立业,她自然眉开眼笑, 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次你们的册封礼得以顺利办下来,多半是你们贵妃额涅宵衣旰食操持的,你们该多念着些她的好处才是!”因太后不善言辞,作为皇后的佟懿儿便承担起了寄语小夫妻的任务。佟懿儿起身牵住荣宪公主的手向站在一旁的和卓、伊尔哈姐妹走去, “将来去了那边,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要多向你婆婆请教, 你们都是从京城嫁到巴林去的,想来一定会很有话说。”
“皇后娘娘客气了,臣妾没做什么值得夸耀的事,还要感谢娘娘提议晋封荣宪公主为固伦公主呢!”和卓万没想到佟懿儿竟然如此大度,一点也没有顾忌嫡庶之嫌的意思,倒显得她自己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和卓起身微微一福,算是向佟懿儿表达谢意。
“公主所嫁的不是别人,是太皇太后亲生闺女的孙子,又是贵妃长姐的儿子,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何况皇上的女儿原本就不多,给一个风光体面也是应该的。”佟懿儿的答话滴水不漏,即使像和卓这般视她为绊脚石的,此时此刻也挑不出瑕疵,只觉得心里十分舒服。
“公主倘若这回跟咱们回了巴林去,奴才可就要轻松许多了。”伊尔哈看见身着科尔沁蒙古红袍的荣宪公主,一时只觉得疼不过来——之前康熙拿定主意让荣宪公主留居京师,她虽心里不痛快,却只能遵从圣旨。现在乌尔衮随着裕亲王福全等出征准噶尔等于有了军功,又以固伦额驸的身份回到自己身边,可以含饴弄孙于伊尔哈而言便是心满意足了。
“是啊,咱们宝音丫头可能干了,是不是?”佟懿儿拍了拍荣宪公主的肩膀,满怀着希望与期许,“从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人又极其聪慧,这要是个男孩子,指不定就要叱咤风云,做个大人物呐!”
听着佟懿儿这般夸赞自己,荣宪公主一时腼腆起来,只把头埋下去,红着脸一言不发。
“大哥哥,你怎么不跟他们一块儿跳篝火舞啊?”蒙古人喜欢热闹,因此宴会进行到晚上,大家都围着燃燃篝火又唱又跳,奶茶与烤肉的香气弥漫在草甸子上。拿着一两串烤鹿肝的靖月在篝火外围瞧见一个比她年长约莫十岁的小伙子静静地坐着,远离热闹的人群。靖月不禁起了好奇心,走到他跟前跟他说话。
那小伙子大概是与靖月语言不通,只是咧开嘴笑了一笑,露出两颗洁白的板牙。他的眼睛在暗夜里显得格外闪亮,像是天上无数闪烁的星星有两颗飞到了靖月跟前似的。
“嗯……你可能听不懂吧——喏,这串肉给你吃,可香了!”靖月迅速意识到她与面前这个小哥哥或许不能用语言交流,食物是大家都爱吃的,给他一串鹿肝,一定可以拉近两人的距离。
那男孩伸手接过靖月递来的鹿肝,用蒙古语回了一句谢谢。靖月听出来了,原来他是蒙古人。
“靖月,我找了你半天了,原来你在这儿啊!”胤禛方才还带着靖月围在篝火前吃肉跳舞,转眼间却发现她竟不见了,他与年羹尧二人提着灯笼四下找寻,这才发现她的身影,“你就这么一个人跑开了,也不跟我说一声,这样很危险的知道不知道?”
“有什么危险啊,靖月随时带着鸟枪呢——管他什么狮子老虎,全部会被我一枪毙命!”说话间,靖月真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把鸟枪来,把在场众人吓了一跳。
“把鸟枪给我——你这简直是在胡闹!”胤禛知道自己这个妹妹一向胆大,却没想到她竟备了一把鸟枪在身上,他赶忙一把没收了靖月的鸟枪,唬道,“等我告诉了汗阿玛和额涅,看他们怎么发落你!”
“他们只会夸靖月是女中豪杰,才不会发落我呢!”靖月一向被康熙宠惯了,从没被康熙数落过。对胤禛的“恐吓”,靖月自然是充耳不闻的。
“四阿哥,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回去罢!”年羹尧的提醒终止了兄妹二人的争论,胤禛一把拉住靖月的手,向佟懿儿的营帐走去。
“大哥哥再见——”走出几尺远,靖月忽然想起还没有跟新认识的哥哥告别,忙转过身去朝着大风喊了一声,也不知他能不能听见。
“这喀尔喀的会盟成果可真是出乎朕的意料。”此时此刻康熙早已酒足饭饱与佟懿儿一道回到行营,佟懿儿接过玉衡打来的一盆热水,将帕子打湿递给半卧在躺椅上的康熙洗脸,康熙将帕子敷在脸上对佟懿儿笑道,“好多喀尔喀的台吉听说这件事,现在都借此机会来朝拜朕,有的还打算跟朕一同回京呢!”
“京城的水土可比喀尔喀好太多了,您若是能答应他们,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佟懿儿坐在旁边的杌子上替康熙揉腿,“他们原本纠结着是投奔罗刹还是归顺我大清,现在大局已定,真可谓是天下归心了。”
“是啊——当初只不过想着三藩能够平定,朕就阿弥陀佛了,哪里想到如今这么许多!”不过十年的工夫能够开辟现在这样的局面,康熙不禁心潮澎湃,“今儿喀尔喀的丹律台吉带着他的孙儿来归的时候。朕简直觉得跟做梦似的。”
“他的孙儿……可是叫做策凌?”丹律对于佟懿儿来说是一个见了多次的名字,他的孙子策凌是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策凌,百年之后还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