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书香人家 (小树要长高)


  “什么命不命的,我觉得他的做法有情可原啊,难道旁人帮你个大忙,你就不想着有朝一日把这份恩情给还了?我说阿裕,你除了看我顺眼,还觉得谁顺眼啊?”
  闻其言,谭璇白了他一眼,怀疑他是青春叛逆期提前了。
  “阿裕,原来你竟然看我不顺眼,我还看不惯你呢,我跟九哥去逛,你别跟着我们了!”
  谭璎一直沉浸在那一家人日子过的如何清贫上元节小女娃连个花灯都舍不得的思绪中,没听清前面两人谈论的内容,最后一句却恰好入了耳。
  “喂,我何时说过看你不顺眼了!”
  …………
  上元节一过,回到族学中,因甲课舍的人离开,顿觉少了许多说不上来的东西,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童生试分为县试与府试,儒生过了县试,还要在四月份到县城所隶属的郡城下场考府试,县府均通过才能称为童生。
  “听说了吗,七哥这次县试考了第三!到时轮到我下场,不说前三,能入前十,我一月不吃肉!”
  海门县是科举大县,每年入场的儒生多,但录取的比率低,竞争激烈。对于第一次下场的儒生,能在芸芸士子中脱颖而出,考出第三名的成绩,已是非常了不起了。
  “有点诚心好不好,一月不吃肉还想入前十!若是我,一年不看话本……”
  县试榜单出来后,课前课后用饭时的闲暇时间,族中子弟口中最热门话题皆是与此有关。
  “七哥真厉害,若府试也能在榜单前三,那入四大书院就是板上钉钉了。”说起谭璃,谭璎面上带着钦佩与羡慕。
  “怎么板上钉钉了,不是还有入院考吗,平江童生那般多,即使县案首也不见得能考入四大书院。”听着大家讨论,一直沉默不语的傅裕撇了撇嘴,突然反驳道。
  “我给你俩腾地方,慢慢吵,过足了嘴瘾再进课舍!”
  两人一直都爱斗嘴,自上元节后,日益渐盛,谭璇见已开始露苗头,赶紧喝完最后一口汤,把碗一撂迅速走人,免得被他们吵的脑仁痛。
  最近这几日族学中闹哄哄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县试与府试,身入其中谭璇也免不了受影响,有些心浮气躁,读书的效率降低不少,真想装病几日请假回府中自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五月初,谭家子弟府试的结果出来七八天后,才渐渐安静下来,下场科考十来人最后只有三人过了童生试,而且今年竟是结果比较好的一年,让谭璇见证了科举制度的残酷性。
  少年时光即使充满着种种小烦恼,那也是最美好的,溜走的最快的,最让人留恋的岁月,韶光一晃,近三年已过。
  “公子,早饭好了,用完膳再写吧。”
  自谭璇年初开始变声后,便进入势如破竹般的二次发育价段,除了让他感到异常别扭的身体上改变外,饭量也大增起来,加之读书辛苦,每日晚上熬夜读书后,总觉得不吃点东西好似睡觉不踏实一样。
  田氏知晓后,在他院中添个小灶,这样以来清晨起来直接在自己院中用早饭,无需再麻烦跑到大灶上吃,夜晚让嬷嬷煮些夜宵备着。
  “好!”
  应了声,笔下却不停,他祖父前日从任地回来过年节,如上次回平江一样,趁着几日闲暇功夫,为晚辈们解疑答惑,教授功课。
  虽然是举人出身,但为官数十载,自然有不凡的见解,每年县试他是担任本县主考官的。
  因而对于谭氏子弟,无论是秀才还是童生,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此时谭璇写的是自己在功课上的困惑不明的地方,待用过早饭揣在身上去大伯谭圭府上见祖父,免得请教时把关键的地方给忘了。
  开了年他就要下场考县试了,万一出的题目中有他忘了问出的题目,那岂不是后悔死。
  “公子,再不吃,待会冷了还要再让嬷嬷热上一遍。”
  山竹觉得自家小公子都快读书读魔怔了,看着墙壁书柜上被他贴满了宣纸条,上面用朱笔或墨笔龙飞凤舞的写满了字,跟道士驱邪用的符咒似的,桌子上也散乱的堆满了书册。
  刚开始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想笑,现在都习以为常。
  “行了,别催了,就起来了。”写完最后一笔,拿起吹了吹上面的未干的字迹,把几张纸折好揣进怀中。伸了伸懒腰,起身洗手用饭。
  “唉,又落雨了。”来到这里也有几年了,可他还没习惯江南冬日湿冷的气候。
  穿好蓑衣,迎着透骨的寒风冬雨出门去往谭圭府上。


第19章
  两年前谭璃府试考中了第十名,加之书院入考成绩发挥正常,为了相互照应,与哥哥谭璠同在横山书院。可惜在去年院试中落榜,倒是谭玠终于中了秀才。
  而小表哥田文舸同在去年京都殿试中取得二甲第五的好成绩,这样以来田氏在整个平江府愈发的出名。
  一路上谭璇都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让祖父觉得他不那么无知白痴。
  谭玠没同他一起来,那些已出族学的子弟昨日来过的,今日轮到他们这些马上要县试的人。
  若不是为了请教问题,谭璇真不想来大伯父府上,大伯娘白氏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听着让人特别不舒服。他不知道的是,田氏与白氏因谭璃的事情已生出罅隙,暗自较量着。
  “璇儿近日温书是不是太累了,本想着昨儿你要过来给祖父请安呢,我还特意备下你喜欢吃的糕点,没成想竟白操心了,刚刚你俩哥哥还惦记起你呢。”谭璃与谭璠方才已请过安,刚离开不久,没有与其碰上。
  谭老太爷每次回平江都是居在长子谭圭府上,再加上谭老夫人已下世多年,老爷子身旁只有一个妾室,田氏与胡氏不用每天清晨来府上请安,可白氏没那么省事。
  为了在公爹和丈夫眼中有个孝顺贤淑的好印象,每日下人来报说老爷子已洗涑好后,立马前去问安。
  谭璇今日来的早,刚巧与她碰个正着,晓得白氏说这话的意思是怪他不够孝顺。
  “几日前璇儿问人借了本注疏,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没察觉竟到了四更天,清晨起来迟了。是孙儿的错,还请祖父责罚。”
  你说我温书累,那我就累个给你看看,也不知白氏与自己这个小辈为难什么,又不是吃她家的粮长大的。
  “都是一家人讲这些虚礼做什么,大冷的天,风里雨里的也不方便。你们用心读书,将来考□□名报效朝廷比什么都重要。”
  听孙儿挑灯夜读四更天,谭老太爷忍不住直连连点头,笑呵呵的捋着花白的胡须夸赞。孙儿这一辈比较出色,成就必定比他们强,说不定谭家门楣崛起就靠他们了。
  白氏见两人孙孝祖慈的,侄儿轻巧一句话就把老爷子哄的笑容满面,心中暗恼,与她娘田氏一样跟猴精似的。
  “爹说的可不是,璃儿与璠儿从书院回来也舍不得歇息一会,整日的呆在书房里温书,只等明年院试取得好名次。”提起两个儿子,白氏面上扬起自豪的神采,欢欣而笑。
  “好,好啊,他们兄弟俩的功课一直不错,以后必定是不差的!”老爷子愈发的高兴,笑出满脸的菊花纹,似与普通长辈一样慈祥温和,面上丝毫不显作为朝廷命官的威严。
  白氏得了公爹的夸讲,立时高兴不已,说起谦虚话。
  谭璇之所以来那么早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解疑的,不是说客套话打嘴巴官司的,不然再过一会其它人该要到了。
  于是不再废话直接委婉的抛出问题向祖父请教起来。见此情形,白氏也不好赖在这里,说了几句场面话离开了厅室。
  …………
  谭璇他们在谭圭府中陪着祖父用过午饭,老爷子劳累了一上午显出疲态,担忧其身体,饭后大家就直接回府了。
  “九哥,书卷你都背完了吗?我怎么觉得越向祖父请教,不懂的越多呢。”
  学堂中有一多半的少年开始变声,谭璎也已习惯了自己的公鸭嗓,拧着清秀的眉头,苦着脸说。
  “先把晦涩难懂的放下,暂且别管它们了,你不是不知道县试大多考的是一经两义,咱先中了童生再说。”
  当时在做读书计划时,谭璇便给自己定了时间期限,上个月已把四书五经及相应的注疏基本熟练掌握了。
  现在主要任务是默写书卷查缺补漏,每日试着做首律赋,再者好好保养身体小心别染了风寒。
  “九哥,你一定会中榜的!”这几年中谭璎与谭璇来往密切,清楚他是如何的用功,虽在众人面前才华不算出众,但那是故意藏拙,肚里有货着呢。
  “恩,你也是!别想太多,咱们平常心待之,闷着头考就是了。”谭璇重重点点头,他也觉得自己能过吧。
  三年中抛开一切娱乐活动使出吃奶的劲来备考,比当初高考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不中,真的要吐血而亡了。
  “恩!”谭璎被他鼓励的眼神给感染到,刚刚滋生的气馁一扫而空,眸子瞬间有了神采,黑亮黑亮的,抿嘴一笑同样狠狠的恩了声。
  “娘,东西我自己整,快坐下歇着吧,不用您操持。”进了卧室,发现田氏在帮他认真的整理桌案,一本本卷集码的整整齐齐,顿觉书桌宽敞了不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