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就看见汪桥戴上手套,不知在哪个部位推了一下。
只见活塞的推进频率和圆盘的转速,居然真的加快了。尤其明显的是圆盘边缘的木雕小猴,转得飞快,几乎看不清小猴的具体样子。
叶欣颜心里、眼里满是不可置信。这算不算是古代的朴素变频装置?这特么的也太高端了吧?
她神色复杂的看向施印和汪桥,满心郁闷。不用这么炫耀智商吧?你们这种搞法,让我这个活在千年知识积累之上,受了十几年现代化教育的人情何以堪?
大概圆盘转的太快,反而减轻了瑾融和胡敬等人的震撼感。
胡敬终于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话说,这样的震撼,会让人的精神紧绷,也是很耗费人的精气神呢。
胡敬捻着胡子,叹道:“真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神奇之物。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听到阿桥讲解,而是在无人之境看到这样一个无风自动的东西,只怕真的会疑神疑鬼,认为是神鬼作祟吧?”
“有如神力,有如神力啊。”瑾融很是感慨的附和。
江一凡嘴角噙着一丝笑,沉默不语。这是他媳妇的提议和指点,虽然这事情的实质不能宣之于口,但心里想想,都能让他觉得骄傲和满足。
“胡先生说什么呢?怪吓人的。”叶欣颜斜了胡敬一眼,埋怨道。
这都什么和什么嘛?好好的一个模型,做的如此成功,被胡敬这厮说的阴风测测。
这时,弘知、侍雨等小厮,还有袁尚,也都围拢上来,个个看的目瞪口呆。
识书喃喃道:“胡先生说的没错啊,这若是在阴森无人的地方,见到这么一个叮呤咣啷、自己能动的物什,真的能把人吓得半死的呢。”
侍雨用手肘捅了他一下,没好气的说道:“咱们这是在阴森无人之地吗?现在是青天白日,还有汪大管事和施老讲解,人家胡先生也没说阴森无人啊。这么神奇的事情,亏你能想到这些!”
弘知笑道:“我家六爷说了,有如神助。鬼斧神工,说的不外乎就是这些神奇之物,这是神奇,应该赞叹,没什么可怕的。”
施印见众人的震撼情绪发酵的差不多了,才笑着开口道:“这才是哪儿和哪儿啊?你们如今看到的,只是蒸汽机自己动作。却不知,若是蒸汽机能真正投入使用,那才是真正的人间奇迹。”
“哦?”瑾融凝神看过来,眼里满是好奇和询问。
江一凡和胡敬也等着施印讲解。只不过,江一凡的好奇里少了迫切之感。他虽然也想听施印有什么见解和想法,但也知道,施印的解说,绝对比不上叶欣颜给他讲解的那样全面和丰富。
叶欣颜给他讲述的蒸汽机的延伸物,那可是能让各种工具和器物,在天上飞、地上跑、海里游的。
施印接受着所有人的注目,脸上、身上全是嘚瑟,好在说话还算正常:“蒸汽机最关键的地方,是它能持续不断的输出动力。这种动力,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比如说,阿桥的起始的想法,给冶炼炉鼓风。但是,除了鼓风,它还能使用在各行各业,凡是需要转动和往复运动的器具,都能用到。
例如刚才说的,用它推动桨叶在水中飞速旋转,可以让巨大船只快速行进,那速度绝不是人力可以比拟的。还有轨道马车的车轮,纺纱的纺轮……,如果不是受成本限制,蒸汽机的动力甚至可以用于河道排水和农田灌溉……
其速度和效率,会成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
施印也不管在场的人听懂听不懂,絮絮叨叨给他们说了,他能想到的所有蒸汽机能顾应用的领域。
瑾融、胡敬和江一凡听着施印的讲解,看着依然在疯狂转动的小物件儿,虽然不明白它是通过怎样的变换,从而应用于许多领域。
但他们却明白,若是这种应用能够实现,其意义是多么巨大。
施印看着面前这几位靠耍心眼吃饭的大人物,笑眯眯的问道:“几位是不是很吃惊,很难想象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九百八十六章 汪桥的描述
瑾融几人的心理素质强大,经过刚才的吃惊震撼,现在已经回过味儿来,都看出施印的笑容别有深意,而他的问话,也只是个开头。所以并不言语,只等施印继续说下去。
袁尚自知身份,虽然很想答话,顺便问问施印,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但他守着规矩,没敢在瑾融面前失态。
弘武看着施印无害、还带着怂恿的笑容,一时忘了分寸,点头附和道:“是啊,若这世上,到处都是飞转的东西,小的是有点儿想不出那是什么场景。”
施印瞪了弘武一眼,这小子,都过了这些年了,出头椽子的毛病一点儿没改。遇事时,最早出头的还是他,都不懂让位给更年轻的人填坑吗?当这真是个好位置不成?
包袱没抖成,施印悻悻然的说道:“王爷,可别说老夫不和你们交实底,老夫说的这些将来,可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代人能实现的。王爷是皇家子弟,天下兴盛,也就是皇家兴盛。蒸汽机能不能用到极致,能不能让天下百业兴盛,还得看皇家是否能持之以恒的把工匠业推进下去。”
施印不是平白说这些话,他更不是个糊涂的。他一大把年纪,手艺精湛,在机关和巧器方面造诣极深,很是结交了一些大人物。但他看到更多的,是天下匠人们的艰难。
匠人的地位不高,只靠一双手过活,给人做一分事吃一分饭。即使有天赋的匠人,一生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疲于奔命,也不会有那许多能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新奇事物。
即使偶有所得,倾尽心力,好处也落不到自己手中。一般情况下,匠人大多不会做这等入不敷出的事情。
桃林的机械作坊之所以能聚集数十个好手艺、好悟性的匠人,能接连不断的做出新鲜器具,不单单因为有叶欣颜的种种奇思妙想。
更重要的是,机械作坊的背后,是禹王和安国公府的势力。有这种强劲的势力和财力做后盾,机械作坊才能维持运营。匠人们才能静下心来浸研机器,把匠人的构想和能力付诸实施。
若是没有背景的普通匠人,就算有奇思妙想,最终成果也是被有权势的人觊觎,匠人不过就是替他人做嫁衣。若是成果足够惊人,能引发足够的利益,甚至会给匠人惹来滔天大祸,导致家破人亡也说不定。
没有好的靠山和朝廷支持,工匠业根本不可能发展兴盛。
早年间,瑾融为了转移人们对皇子们的关注视线,曾经借口对机巧事务很感兴趣。施印就是那时结识的,也算是他的半个老师。
所以,施印这番话说的很直白,而瑾融和叶欣颜、齐友年等人接触多年,这些话里的意思,他早就耳熟能详,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深意。
瑾融郑重点头,“施老说的是,本王明白施老的意思。蒸汽机制造,已经不单单是一件赚钱的器具。若蒸汽机能成功投入使用,于朝廷,于天下,都有大益。”
瑾融的视线,在场间工匠身上一一看过,继续说道,“蒸汽机的制造,还得仰仗施老、汪大管事和各位师傅们费心。本王虽能力有限,但一定倾尽全力,推进蒸汽机的持续发展和使用,不会让各位师傅们的心血白费。本王先在这里谢过各位。”他说着,对施印、汪桥和六个工匠团团拱手作揖。
瑾融是皇帝的儿子、当朝王爷,不但往日能礼遇工匠,今日还能给匠人行礼,让几位工匠惊骇异常,忙不迭的躬身回礼。
甚至有两个工匠直接跪在地上,连称不敢不敢当。
瑾融连忙相扶。
场间的喧闹,甚至超过了蒸汽机运转的震撼效应。
…………
忙活完这一通,众人才感觉饥肠辘辘。此时早已过了午饭的饭点儿,一番客气推让之后,瑾融没有留下来让匠人们不自在,只是让弘武在京城最大的酒楼,订了几桌上好宴席,给进京的众工匠接风洗尘。
从桃林调来京城的工匠有二十几个,桃林的机械作坊只留了十余人,都是专门研制农具的匠人。
调来京城的匠人,基本上都是研制蒸汽机的人员。蒸汽机的研发已经有了眉目,正在完善的关键时刻,所以时间安排的很紧。
他们一路赶来,在京城也只有这半天的休整时间。
中饭之后,这些人略作休息,袁尚和两个小伙计,带他们在京城的繁华之地转着看了看,买些生活必需品。
汪桥也一样赶时间,吃过午饭,已经是申时末。他先去拜见了齐友年,给齐友年带来齐友贵的信件,大体说了说清河村和齐家长房的状况。
有江一凡和瑾融打下的基础,清河村和周边大户都不敢怠慢齐家长房,齐友贵一家老小自然过的很好。加上齐友贵一家门风都正,孩子们也都有出息。
齐友荣一家却过的不怎么样,他家没有二房的庇护。二房的产业可以雇佣村里村外的任何人,却惟独不用齐家三房的人。所以,齐友荣一家清河村里,大概是日子最差的几户人家之一。
好在齐友荣好歹能在齐友贵那里打些秋风,倒也不至于挨饿受冻。但若想进一步做些什么,那就没可能了。他们一家,甚至连仗势的机会都没有。